颁奖典礼的直播结束,电视机屏幕上出现了两个蹦蹦跳跳的小老头小老太太,洗脑的广告词回荡在房间里。楚群还没来得及从沙发缝里翻找出遥控器,他的手机彩铃就响了。
“楚群!”楼欢兴奋地声音通过话筒传了过来,声音特别响。楚群被吓了一跳,把手机拿远了些听着。
“我拿奖了!最佳男主角!”那边似乎是刚散场,背景里声音特别嘈杂,楼欢几乎是扯着嗓子在喊。
纵然山遥水远,楚群似乎也能看见楼欢激动得眼睛放光的样子,他话音里的兴奋劲顺着信号窜进了楚群的血管里,让他的身体也在这个微凉的秋夜里跟着热了起来。他下意识地也随之扬起了声音:“我在电视上看见了!恭喜!”
楼欢也不说别的话了,就在那头一个劲地笑,听声音显得很憨。
楚群听着他的声音,感觉像是被他用羽毛毽子在手心里划了一下,让人既无奈又好笑,嘴角也随之上扬。他走到窗边,推开玻璃窗,让冷空气吹进来,深吸了一口气。
周围的寂静衬得电话那头更加喧闹,楚群把手机开了免提,搁在窗台上,把头探出窗口,点了支烟,问道:“你那边散了?”
“刚散。你等会儿哈。”
楼欢的声音离得远了些,楚群依稀听到他的询问声:“要从哪个门出去?”
大概是打听到了路,楼欢又凑近了手机,声音清晰起来:“这奖杯还挺沉。”
楚群从鼻子里笑了一声,嘴里吐出一个烟圈:“得瑟。”
楼欢“嘿嘿”地笑,一点都没有反驳的意思。
他当然得瑟。
今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媒体报道中,楼欢的名字前面都将被冠上“最年轻的视帝”的称号。他才大学毕业一年多,就已经取得了许多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楚群的手指一抖,火星子混在烟灰里在空中飘了阵,很快失去踪迹。他又弹了下烟头,有些失神地追着火星子的轨迹。
电话那头的楼欢发出了小声的惊呼:“这么多车。比来的时候还要多诶。”
楚群提起些精神:“你怎么回去?”
“本来想打车的,”楼欢听起来很无奈,“现在看来是不行了,肯定拦不到,路都堵死了。”
“那你打算?”
“走回去呗。酒店离这儿也就两公里多吧。”楼欢声音轻快,有些跃跃欲试的意味。
“你穿着西装?”
“嗯。”
“抱着奖杯?”
“不然呢?”
楚群想象了一下,觉得有些喜感。楼欢刚在万众瞩目下拿了视帝,就捧着奖杯哼哧哼哧走回酒店,而同场的嘉宾都被车给接走了——大概率还是豪车。
楼欢听见楚群的笑声,不服气道:“我跟你说,真的还不如走路呢,我就没看这门口的车动过。”
“你还不打算签公司?”
“快签了,基本谈定了。”楼欢尾音上扬,听起来很是高兴,落在楚群的耳朵里,实是让他有些意外。
以往楼欢聊起签约的事,总免不了迟疑纠结,毕竟提出邀约的都是业内知名的公司,给出的待遇也好,难以分出优劣。
也不知是什么实力雄厚的公司拿下了他。
“签的哪家?”
“叫什么来着?”楼欢的声音低了下去,努力思索过后还是没想起来,“你知道江宇吗?就他那个公司,最近刚开始做艺人经济。”
楚群皱起了眉。
他知道这个人。江宇的叔叔是圈内挺有名的前辈歌手,江宇便也进了这个圈子、出过几首歌,但都没什么水花,他也不执着于此,很快改行做了幕后,开了个唱片公司。
江宇做事颇有手腕,又长袖善舞,在圈内人脉极广,只是不曾听说过他涉足影视。对于演员来说,加入这样的公司就远不如能开剧的制作公司有前景。
“你怎么想到去那儿了?”不会是被人给骗了吧。
“我和他还挺聊得来的。他人不错,也很照顾我,我前阵子拍的那个MV就是他给牵的线。”那位歌手算是楼欢的偶像之一,他回忆起来还难掩兴奋,“我就和江宇提了一嘴我喜欢她的歌,他二话没说就帮我安排了。”
“钓鱼总得下点饵。”楚群嘀咕了一句。
“你说什么?”楼欢没听清。
“没什么。”我说你是条傻鱼。“我说江宇怎么开始做演员的经济了,好像没听到风声啊。”
“本来也就是临时起意,好像是一次吃饭的时候他提的吧。”晚上还是有点凉,楼欢拢了拢西服外套,打了个喷嚏,“喝了点酒嘛,一上头每个人都在那儿说自己将来要怎样怎样,要干嘛干嘛。就一些胡吹的瞎话嘛。”
他们大学时出去聚餐,似乎也有过这样的场面,勾肩搭背着举杯,说些“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的玩笑话。
那仿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楚群静了一瞬,掐灭手里的烟:“那你胡吹了点什么?”
“......不记得了。”
楼欢那天喝得半醉,看着灯光洒在摇晃的酒液上,恍惚间想起那个跨世纪的夜晚,烟花绽放在那双倔强的眼睛里的场景,随记忆里的画面一起,喃喃地说出了那个愿望:“我想火。”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纷纷大笑起来:“现在也没人火得过你了,你还想怎么火,还要一把火烧到天上去吗?”
“小楼是故意的,专门让我们嫉妒。”
“小楼学坏了。”
楼欢被调侃得红了耳根,抿着嘴笑,然后急急举杯:“没这意思,我绝对没这意思。来来来,我自罚一杯。”
一只手臂伸过来,亲热地搂住他的肩。
“我懂小楼的意思,”江宇偏过头笑着看他,又与他碰杯,“就是我们大家都要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嘛。”
大家为“更进一步”共同干了一杯后,话题又热热闹闹地转到了别处。饭局上的人有相熟的、有不相熟的,一个拉一个,总是想为着自己的事业扩展些人脉。到了后半程,人们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处,为可能的合作做着铺垫。
楼欢在前半场被劝了不少酒,此时已经有些犯晕,就靠在沙发上休息着。他这一醉,脑海中理不清的念头四处乱窜,搅得他心烦意乱,看着和他一同坐在沙发上的人就打开了话匣子:“江宇,我算是火了吧。”
江宇挪近了些,脸上依旧挂着在生意场上练出来的笑:“当然。”
楼欢又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家里的事,东一榔头西一棒,上一句在说爸爸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不用在流水线上那么辛苦,下一句又说及妈妈做的红烧鱼特别好吃,冬天剩下的鱼放上一夜,结的鱼冻也特别好吃。
“我好久没吃到了。”他整个人往旁边歪了歪,半躺在沙发上,指着天花板上的吊灯说,“我家搬家了,新家也有个吊灯,比这个小,但也是那么多小灯泡一个个的。我爸妈从来不开这个灯,说费电。”
“我家以前住石库门房子。你知道石库门吗?”楼欢伸手比划着,“就是这么个天井,旁边是房子,有阁楼,楼顶是这样的。几家人住一起,每家都特别小。”
他就这么认真地说着琐事,江宇一开始还以酒桌上谈事的仔细态度听着,但楼欢说得太快、太乱,他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到楼欢红扑扑的脸和闪闪发亮的眼睛上,忍俊不禁地说:“你醉了。”
“我火了。”楼欢低下了声音,“然后我就不知道我该干什么了。”
他看着自己的手指,仿佛那一桩桩事就写在手上:“我想让家里人过得更好——我已经还完房贷了,之后或许可以再换一个大房子,我得赚钱。我还得不辜负别人的期待......”
楼欢皱起脸,努力想着这些“别人”是谁:“观众、媒体、制作人、导演......我要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一个完人。”
“你这不是很清楚你要干什么吗?”
“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楼欢的声音含糊了起来,喃喃自语,“太不一样了,真的太不一样了......”他学生时期的人生规划不过就是进个国营剧团,好好演戏,端着铁饭碗拿工资。
成名之初,他也以为火了后的变化不过就是能有更多机会演更多的戏,给更多人看到。
可他没料到,艺人这个身份要做那么多事,要有那么多事情去考量。
江宇看着他,若有所思:“你有没有想过找一个经纪人?找人专职去帮你规划工作。”
“想过,但我不知道找谁合适。”
这会儿的经济公司大多都是影视制作公司拓展出来的艺人经纪业务,一边开戏,一边捧自己的艺人。这对演员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了影视资源的保障,另一方面又承担起出演自家公司戏的义务,外戏的出演也有可能受限——楼欢因此犹豫不决。
“我其实有一个想法,我也打算开一家经纪公司。”看见楼欢瞪大了眼睛,江宇笑了,“我知道,我不是影视圈的人。但我觉得,为什么一定只有制作公司才能做艺人经纪呢?”
“艺人经纪不该只是为影视项目所做的资源储备,它可以是围绕艺人本身所做的一个成体系的经营模式。”江宇侃侃而谈,将艺人与经纪人的合作模式与关系清晰地铺展在楼欢面前——替艺人处理对外事宜、把关事业方向,让艺人能够专心于自己的专业上。
当江宇把视线投向他,楼欢的酒已经完全醒了,他清楚地意识到江宇接下来想说什么。
“你愿意做我公司的第一个艺人吗?”
“我......我想想。”
江宇一点失望的神情都没有露出来,反而很开心地笑了。
楼欢后来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才意识到,江宇或许比自己更早明白自己不会拒绝这样一份邀约。
……他本就极不擅长拒绝一份来自朋友的邀约。而比朋友更让他无法抗拒的,是自由。
那时的他同样也想不到,几年后,江宇会给他带来多么刻骨铭心的背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