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八零文艺妇女 > 第3章 李幺妹下岗记

第3章 李幺妹下岗记

“你看,这是我换的一张自行车票,可以让爸买辆自行车,平时方便办事,这几本书我准备寄给我哥我姐的,他们参加高考也许用的上,还有……”

这时候也是有教辅资料的,只不过因为印刷数量的问题,就算在北平也很少能买到,更别说偏远地区,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有教辅资料的事。

欧阳远寄的也不是教辅资料,只是他选出来的,感觉对高考有帮助的书,他还没有渠道买教辅资料。

李稻花看着他写的这些东西,也不好说什么,现在的她,还没有欧阳远对家里了解的多。

只是回想一下这几天她了解到的情况,这么一搞,他们在北平也没什么东西啊,除了吃食堂,那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她必须要想办法挣钱。

第二天,李稻花准备出门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尽管她知道这希望十分渺茫。

79年,虽然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各方面依旧十分严格,从上到下,都不敢大动,一切都要慢慢摸索前进。

这个年代,北平还没有后来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李稻花在北邮这地界也算是一战成名。

到校门口的时候,突然被门卫叫住,说是有她的信。

“我的信?哪来的?”随口问着,李稻花接过信,上面的字清秀得体,看起来是练过的。

信是北平日报寄来的,随信的还有几张钞票,不多,信里清楚的写着是给她的稿费。

“哎呀,李作家厉害了,稿费可不是谁都能拿的。”

门卫兴奋的向李稻花科普,在北邮,他见过的拿稿费的不是一个两个,按理说没必要这么兴奋。

可那些拿稿费的,哪个不是文曲星下凡,有文化,有学历,像李稻花这样刚从农村来北平的妇女拿稿费,他还是头一次见,让人莫名有种亲切感。

北邮门口,冬季人们通常来去匆匆,认出李稻花也没工夫打招呼。

打开信封,看着里面的几张钱,李稻花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呀,她可以继续自己的老本行,给报纸杂志供稿!

最近她在家里也看了不少报纸,没有电脑手机,报纸是家里为数不多可以打发时间的东西。

实话实说,报纸上很多文章还不如她呢,当然,比她厉害的也不是没有。

这个年代,文化人本来就不多,尽管报纸已经是优中选优,想每篇文章都非常优秀也是不可能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就算是作者本人,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每篇文章都保持最好的水平。

不过供什么稿她还要好好想想,最好还是紧跟热点爆点,作为自媒体供稿人,她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热点爆点也最容易出成绩。

捏着稿费,李稻花也不出去找工作了,直接转头去图书馆,她需要更多、更新的报刊杂志来让自己了解文化市场。

图书馆里,欧阳远在忙着帮学生们做登记,北邮的学生多,到图书馆借书的人也多,人们如饥似渴的从书籍中汲取知识,也就使得这时候的图书管理员格外忙碌。

看到李稻花进来,他还以为是来找自己的。

“有什么事吗?”

“最新的杂志报刊在哪部分?”

“那东西不能拿回家,家里的报纸是以前老头子自己订的,我来之后没订。”

李稻花诧异的看一眼欧阳远,原身以前还有爱占便宜的毛病啊?

“我是过来看的,上次我的投稿还有稿费呢,我准备看看报纸,再写几篇合适的投过去,挣钱补贴家用。”

此话一出,吓得欧阳远赶紧看看周围,见同事们都在忙碌,才把李稻花拉到一边:“你又准备骂谁啊?”

原身是这样的,在村子里,谁敢惹她,那就等着被堵门口骂吧。

在欧阳远看来,李稻花显然已经进化,她不满足于口头上骂,学习文化之后,登报骂。

骂的比以前高雅了,毕竟,登报也算是个文化人,可这狗血淋头的程度却比以前上升好几个档次。

黄来弟的名声臭了,本来她是在图书馆负责上书,现在领导觉得她的影响太坏,又不能开除她,干脆把她搭配到后面的仓库,负责更累的搬书。

同事们虽然觉得黄来弟是自作自受,可他们也害怕被李稻花盯上。

最近同事们对他的态度跟之前大不相同,从无视甚至排挤,变成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讨好,另一部分躲着。

李稻花更觉得莫名其妙:“我吃饱了撑的我骂别人,你要是说黄来弟的事,那不叫骂人,那叫科学探讨,理性批判。”

看看看看,他就说她进化了吧。

图书馆里有不少学生,还有更多学生直接借书回宿舍看,宿舍比这里要舒服,还没这么多人。

李稻花要看的是报刊杂志,尤其是报纸,一份很快就能看完,需要经常更换,她就直接在图书馆里看。

1979年,改革开放提出已有一年,但是很多依旧故步自封,或者是拿捏不准,摸不透改革开放的力度。

这一年,改革文学登上舞台,非常出名的《乔厂长上任记》就是在今年完成的。

李稻花觉得,自己也可以写改革文学,至于伤痕文学,她并不喜欢,许多伤痕文学,不过是一些人通过卖惨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虽然不至于所有的伤痕文学都是如此,或许一开始,只是情感抒发,但是因人而异。

至于改革文学,这个时候没人比她更了解改革啊,1979年,改革刚提出一年,她穿越的时候,改革已经进行四十多年,各种现实和思想的碰撞。

《乔厂长上任记》,那她就写《李幺妹下岗记》。

改革开放一大特点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在这样的条件下,大批国企改革、转型,甚至是倒闭。

从改革开放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无法适应市场而变得半死不活,直到九十年代下岗潮出现。

其实在九十年代之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情况,只是那时候是少数人。

李稻花准备写的就是个一辈子在纺织厂工作的纺织女工,为了孩子的未来,主动从纺织厂下岗。

下岗后经历过痛苦,迷茫,最后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向。

九十年代下岗潮,对于很多下岗工人来说是痛苦的回忆。

他们一辈子都在工厂里,会的也只有在工厂学到的技能,突然下岗回到社会,思想难以转变,经济也受到重创。

《李幺妹下岗记》就准备围绕这些困境来写。

确定好写作方向,李稻花收拾好东西,准备找个纺织厂了解一下,至少要真的找个纺织女工了解一下。

真诚,才是必杀技。

找纺织女工对李稻花来说也是件困难的事,她来这里没多久,跟周围的邻居也不熟悉,再加上黄来弟这个老住户从中挑拨,很多人都对她避之不及。

不过就在她找人打听的时候,有个年轻女人凑过来说:“我是纺织厂的女工,你有什么事吗?”

李稻花惊喜的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是想了解了解你们纺织厂,我们村子那没有纺织厂,就对这个比较好奇。

认识一下,我叫李稻花,你呢。”

年轻女人有些腼腆,小声的说:“我叫陈丽,去年搬来这里的。”

“来来来,来我家,咱们慢慢说。”李稻花引着陈丽进家,家里还有些糖果,这是她住院的时候,欧阳远给买的。

“我是高中毕业之后分配到厂里的,我们厂有七百多工人,我一个月的工资是15……”

陈丽慢慢的回忆,李稻花则是把她说的这些都记录下来,时不时的还提一些问题,比如说纺织厂房子分配制度,进厂的方式……

“你是想进纺织厂吗?或许我能帮你问问。”

陈丽的话里都是真诚,她是去年嫁到这里的,因为是新媳妇,再加上内向,她跟这里的人也不太能融入一起。

说起来,她还挺佩服李稻花的,她也被黄来弟骂过,只是她性子软,被骂哭跑走了。

那天打架她看到了,李稻花真是有力气,如果不是不小心摔倒,真不一定谁吃亏呢。

“那倒不是,我就小学毕业,肯定进不去你们厂,就是好奇。”

临走的时候,李稻花又给她塞了几块糖,总不能让人白帮忙。

了解完,李稻花立刻就开始着手写。

作为自媒体写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速度!

信息化社会,一切都瞬息万变,一个热点,你不赶紧抓住,可能第二天另一个热点就出现了。

用他们老板的话来说就是,磨磨蹭蹭的,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在这样的高强度训练下,李稻花已经锻炼出来拿到热点,迅速完成稿子,质量当然有高有低。

等欧阳远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李稻花坐在火炉边,头也不抬的在写字,饭什么的,自然也没有。

他默不作声的站在李稻花旁边看了一会儿,叹口气,拿上饭盒,关上门打饭去。

去的晚了,幸好饭菜还有点,给李稻花留了一份,自己的那份带着,准备不忙的时候,吃几口。

“干什么都得记得吃饭,这还是你说的。”欧阳远把饭盒放在李稻花跟前,用手指敲敲,提醒她。

李稻花这才被惊醒,抬起头,看到欧阳远,又看看挂在墙上的表,一点多了,手还真有点酸。

怀念以前的电脑,虽然键盘打字时间长了也会手疼,但是不至于像现在这么快。

“我还真没注意到时间,耽误你吃饭了吧……”

“你干什么也不能不吃饭啊,你不吃饭,你写这些东西,跟人打起来你都吃亏。”欧阳远意味深长的说。

李稻花噘噘嘴,说的倒也没错,她现在的身体比之前社畜的时候好太多了,不会动不动就累,也不会动不动就胸闷气短的。

等欧阳远下午下班的时候,李稻花已经写了五千字,前期铺垫完成。

见欧阳远的眼睛总是往稿纸上瞄,李稻花主动说:“要不要看看?提提意见?”

“现在看没关系吗?”欧阳远的语气里都是期待。

“看吧,最好能提提意见。”她也想知道,在别人眼里,她写的这篇怎么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春夜来潮

小楼一夜听春雨

试婚游戏

离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