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来敬酒的那个人,常带人来江梨饭店吃饭,叫许华建,和江梨一块跑广州的时候认识的。
他这个人比较灵光,起初就是带点小商品回来倒卖,后来见老家有人开始做皮带加工,这个没什么技术难度,他就从亲戚那里借了钱,从外面购买了两台机器回来,办起家庭作坊,带着家人干起来。现在皮带生意做的不错,也赚了一些钱。
他对江梨一直有意思,之前也托人来问过,江梨直接回绝了。不仅是因为她和对方说的,是不想生孩子这个原因,主要还是她只把对方当作可以合作的生意伙伴和朋友,对他没半点意思。
“她就是看长相,从小就喜欢好看的东西,吃个饭,碗破了口子她都不要,要挑碗底有花的才吃,读书时,别人一套衣服裤子朴朴素素,她偏要这里绣朵花,那里扎根丝带,心思都在臭美上面,前头那个,除了长得好,还有什么,她已经吃过一回亏了,还不长记性。”回家路上,江母还是忍不住和江父念叨。
“她不喜欢那个华建,肯定就是没看上人家长相,比起前头那个,长得是差点,但也算周正吧。都这把年纪了,还一点事不懂。
前头那家去年年底又娶了一个了,那个老妖婆出来和人说,他儿子黄花闺女随便找。如果和这个华建成了,她也是找了个小伙子,谁也不比谁差,不会低那边一头。”
“那也要她自己愿意,你当娘的,就多劝劝她吧。”江父道。
“我也不是没劝过,他不听啊。”林母叹气,“这回介绍的这个姑娘挺合适的,县一小的老师,工作多体面,她是因为前头那个有问题,生不了孩子才离的,佩兰一说,我也觉得和老大挺配的。叫他去见见人,他就是不肯。”
林父喝着酒,吃着猪头肉,“不听就随他去吧,他主意大着呢,本来还以为他多有能耐,去省城大医院工作,过几年能把老二家小的都接出去,结果自己灰溜溜回来了。现在我出门,有人问起他的事,我脸都不知道往哪放,我能和别人讲,他婆娘跑了,城里待不下去,拖儿带女回老家来了吗。”
林母气道:“你说什么呢,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他离婚,是那个女人为了出国抛夫弃子,省城大医院也不是他待不下去,他是被单位派到下级医院支援医疗工作的。”
林父不以为然道:“有本事的,都是往上走,怎么医院不派其他人下来,就派他?肯定是那和他爷一样目中无人的脾气,把领导都得罪了,才给他小鞋穿。”
“你是把咱爹和儿子都骂上,有你这样的人嘛。”林母懒得同他说话了。
“我说,你有这功夫,多管管家里老小吧,上次撞了头,性格大变样,不知道是不是被鬼上身了。”林父说着这话时,还一口酒,一口肉,一点不像着急的样子。
林麦冬刚走到门口,听到院子里父母说的话,吓得立刻缩回脑袋,往出退。
她现在的身份是林家的小女儿,上面一个姐姐,两个哥哥,今年十七岁,高一学生。
而在不久前,她生活在202X年,同样十七岁,却是独生女,只因为看了一本逻辑不通的狗屁小说,多骂了两句,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穿书了,成了书里的炮灰女配。
虽然小说里对女配的家庭没有详细的描写,但是她穿过来这些日子,也把家里上下情况给了解清楚了。
林家现在住的房子,前面开着药铺,后面是住宅,这所私宅是林爷爷留下来的。
林爷爷年轻的时候在城里的医馆打杂,人聪明又能吃苦,医馆掌柜把他收作学徒,把一身中医治病的本事教给他,后来他还娶了师傅的女儿。
夫妻俩结婚十多年都没孩子,后来战乱,林奶奶不幸被炮弹打中,没有救过来。
林爷爷就一个人回了县城老家,开起了福源堂医馆,他父母近亲都没了,后来从族亲那里过继一个男孩子在自己名下,那个孩子就是林父。
林父是七八岁的时候来到林爷爷的身边,那时早已经记事,他亲爹亲娘就住的不远,时常会跑过来看他,告诉他不要忘本,过继他,是让他跟着林爷爷学本事的,等学好本事就可以再认回来。
林父不知道是天赋不行,还是逆反心理,林爷爷从开始教他记草药,他就学得七零八落,怎么打手心,都记不住,后来再教,就装病装晕,怎么也不肯学。
林爷爷本来想找一个传承人,结果发现林父根本不是这块料,不免有些失望。
那年县里来了一对逃难的母女,那小女孩发了疾病,女人带着女儿跪在医馆前面求医,林爷爷心善,没收诊金,倒贴医药钱,把女孩治好了。
过不久,那女人在县郊找了一个鳏夫过起日子,那家人容不下女人的孩子,那女人把女儿送到医馆前面,自己跑了。
林爷爷发现女孩后,打听那女人的住处,又把她送回去了,结果那女孩自己又跑回来求他收留,跪着磕头,死活不肯走。
林爷爷心一软,就把她留在医馆里打杂了。女孩很有眼力界,又勤快,她当时和林父同岁,却比林父懂事多了,什么活都抢着做,生怕被人再赶走。
她在医馆待了半年,就有闲言传出去,林爷爷看她样貌清秀,人也机灵,就作主,让她和林父订了亲,等成年后再完婚。
那女孩就是林母,她后来跟林爷爷,学了药材识别、治疗跌打损伤和推拿的手艺。
解放后,林家的福源堂医馆改成了公私合营的药铺,六几年的时候,政策又变化,药铺收归国有,林爷爷和林母都被安排到县医院上班,林爷爷在中医科坐诊,林母去了药房。
运动过后,林家店铺归还回来,林爷爷那时候年纪也大了,已经从医院退休,他重新把医馆开了起来,因为精力有限,每天也就坐诊半天,林母也从医院出来,回来帮他,给人抓药和推拿,还有就是卖一些林爷爷独家秘方配制的跌打损伤膏药。
本来林父也被安排去了县医院后勤部门,他找人换了工作,去了电影院,坐门口给人检票,他觉得在哪不是上班,找个不劳心劳力的更好。
林家大儿子林川柏出生后,让林爷爷重新看到希望。
他刚学会说话不久,就能把林爷爷教过一遍的中药歌谣复述出来,五岁的时候,已经能识别大部分药材,还能记住百种药材药性,林父几十年时间里都没能做到的,孙子才那么小一点点就做到了,林爷爷觉得是老天开眼,让他一身医术有了传人。
林爷爷激动过后,就把大孙子放在身边,他自己来带了,他不管是坐诊,还是外出乡间义诊,都会把孙子带上,让他跟着学习看诊治病。
林川柏成年后,林爷爷自觉把一身本事都教给孙子了,为了让孙子学习中医各家之长,多一些历练和学习的机会,找了多年老友,托了关系把林川柏送去了省城,跟着那里的中医名家继续学习。
林爷爷是前年去世的,据说他病重的时候,想见大孙子一面,林父不知道是不是担心老父亲还有什么私房留着,想给孙子,不愿交给他,就在林母以为他已经给省城打过电话通知儿子赶回来时,林父却瞒着所有人,没有告诉林川柏,林爷爷直到去世都没有见到心心念念的孙子。
为了这个,林父和林川柏父子关系有了裂痕,林川柏很长时间里,不肯和林父说一句话。
林麦冬也觉得林父这人自私自利。她自从来到这个家,对林父作为也是各种看不惯。
干着最清闲的工作,拿着最低的收入,每天要吃好喝好,筷子掉在地上,都要有人帮他捡,也就林母把他当大爷一样伺候,真不知道是图什么,可能是童养媳,受虐惯了。
刚才说了几个长辈的事,再说说几个兄弟姐妹,这家的大姐叫林佩兰,已经出嫁了,为人也上进好强,恢复高考第一年,她就考上了中师院校,出来后在县小学教书,现在已经是年级主任了。
这家大儿子,就是林川柏,是她穿过来,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人,因为她撞到脑子昏迷了,林柏川把她救醒,那一刻她眼前一亮,心道,帅哥!下一刻就知道,是大哥~
前面也提到这大哥的情况了,他跟着林爷爷学医,后来去了省城医院当医生。
年纪到了,经人介绍和省城的姑娘相亲结婚,去年来信说已经离婚了,信里也没说到底什么情况,林母为了这事,还特地赶过去一趟,才知道儿媳妇出国了,出国前两人就把离婚证领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归男方抚养。
前几个月林川柏带着一对儿女回了老家,就说以后在县医院上班,暂时不回省城了。
反正林麦冬听到这些事以后,还挺感慨的,现在这年代,出国吸引力真是太大了,连林大哥这种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优秀男性,两人又有了一对可爱的胞胎儿女,都没能留住前大嫂一颗向往大洋彼岸的心。
再说到这家另一个儿子,就是林二哥,外表和林父有七八分像,性情也有些像,颇得林父喜欢。
他目前就是无业游民一枚,全家都是靠林母经营医药堂来养活的。
他成家比较早,女儿今年六岁了。据说他当年认识一个姑娘,两人已经谈婚论嫁了,林母把婚房都收拾出来了,日子也都订好,所有亲戚都通知到了,就在结婚前夕,又冒出一个姑娘,说自己也和林二哥谈着,已经怀上了,如果林二哥不和她结婚,她就去告他耍流氓。
事情闹大,要结婚的那个姑娘也知道了,姑娘家里肯定不肯罢休啊,也要告林二,结果林家掏空了家底,拿出一大笔钱来赔偿谈婚论嫁的那个,最后把怀了孩子的这个娶进来了。
林麦冬颇有些遗憾她穿过来晚了,没碰上这起狗血剧,不能现场吃瓜。不过也让她对林二哥有了印象,就是渣男!
反正家里情况就是这样,至于她自己,书里她和女主抢男主,那下场能好吗?当然她穿过来后肯定不一样了。
林麦冬这边想着事,听到前面传来小孩子的吵闹声,抬头望过去,那不是她大哥家的双胞胎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