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梨先望向了林川柏,然后再看着李院长道:“李院长,您快帮忙看看,这里有人受伤了。”
保卫科主任帮忙疏散拥过来看热闹的客人,让出空间给严主任他们。
严主任上前察看一下倒地哀叫的客人伤腿,然后站起身,指着患者外翻的骨头对李院长道:“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我们医院收不了,要马上送慎州医院,说不定能保住腿。”
邻桌一个拿着摩托罗拉大哥大的客人见状对江梨道:“江老板,这么晚了,去市里的客车都已经没有了,我打个电话联系一辆货车过来,把人送市里去。”
说着就要拨号,这个客人是皮革厂老板,经常来江梨饭店吃饭,两个人比较熟了,他怕人在江梨饭店摔了,江梨会有麻烦,想着帮忙联系解决一下。
现在这年头,苍平县有大哥大的人,不超过五个,众人本来都在看受伤的客人,现在全都朝那稀罕的黑砖头望过去,——那就是大哥大?真气派!
江梨没有回话,而是先看向林川柏,李院长听了严主任的话后,也朝林川柏望去。
刚才严主任先上前检查,林川柏不好过去,现在听了严主任检查结果,林川柏走过去蹲下,上手给客人检查。
“李院长,我都忘了,我们这里还有一个神医,林医生是连垂死病人都能救活的,这种小伤,自然也不在话下了。”严主任冷嘲热讽道。
他就不信林川柏连骨伤都能看,何况是这种开放性骨折,他这点年纪,真要什么都会,那不得出娘胎就开始学医了。
就在皮革厂老板拿着大哥大扯着嗓门大喊:“我现在在东风饭店,有人受伤,你们车子……”
突然一声惨叫声响起,惊得他差点把手里大哥大砸出去。
就在刚才,林川柏将工人的伤腿屈膝90度,脚跟抵住自己胸口,猛力一拉,骨擦声响起时,患者的惨叫声也同时传出来。
“真神了,这就给接上了?”
“刚才骨头还露在外面呢?”
“说要送慎州动手术的那人,也是个医生吧?”
店里的客人议论纷纷,像看了一场热闹一般。
这边严主任脸已经青黑了。
林川柏向江梨招手,她连忙一脸殷勤的跑过去,“林医师。”
“店里有没有青瓷碗碎片、竹篾条和棉线?”林川柏问,“我要给他包扎固定一下。”
“有有有。”江梨连忙道,她叫服务员帮忙去寻来。
等东西拿过来后,林川柏给青瓷片消毒作为夹板,外侧加一圈蒸笼上拆下来的竹篾条,用棉线缠上固定,给伤者做了处理。
李院长问:“这就可以了吗?”
林川柏说:“还要用上接骨膏药。”
他看向伤者的朋友,与伤者同桌的几个客人此时醉意早就被同伴这一摔吓醒了,见他看来,连忙说:“医师,你说哪里有这个接骨膏,我们马上去买。”
“你们到白石街福源堂买一瓶林氏接骨膏,就说是林川柏让你去的。”
林氏接骨膏是林家爷爷的独门膏药,有一批是他还在的时候亲手熬制的,药效比林母做的要好上许多,林爷爷剩下的那一批膏药不多,不是亲朋好友一般都不给的,林川柏要他们报自己名字,林母应该就知道,拿给他的是林爷爷做的那批。
这个伤者腓骨远端呈粉碎性骨折,必须要用上好的接骨膏,才不会留下后遗症。
“不知道有没有接对,骨头接错了,那这腿一样也废了。”严主任不甘心,继续说着风凉话。
“你去医院拍个X光片吧。”林川柏对伤着道。
伤者刚才还疼得半死,现在虽然骨头接上,但还是不放心,听林川柏这么一说,也觉得拍个片子检查一下更安心。
人是在店里受了伤,江梨也一块跟过去了。
一行人到了县医院,患者拍了片子出来,李院长先拿过来看了起来,随后啧啧称叹:“这骨缝对得比手术还好……”
严主任接过来后仔仔细细地看了许久,随后不发一言,沉着脸把X光片放下,人就走了。
“林医师,这回真要谢谢你,这人到底是在我店里受了伤,幸亏你出手给他正了骨头,免了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江梨真诚道。
“治病救人,本来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你不必谢我。”林川柏道。
虽然林医生这么说,江梨却还是要有所表示。
为了感谢县医院,江梨把那天晚上他们消费全免单了,隔天还带了一篮水果去院长室,专程再登门道谢。
如果是病人家属或其他想走关系的人上门,李院长肯定是不见的,江梨却是和李院长愉快地交谈了半小时,离开的时候还被李院长亲自送到办公室门口,挥手作别的。
几个主任医生听闻,均感叹这个江老板会来事。
过了几天,江梨还带上那天伤者的家属,敲锣打鼓上医院送锦旗,更是让众人大跌眼镜,这江老板一出出的,真让人意外。
李院长却是十分高兴,会议上特地点名表扬了林川柏,说虽然锦旗是送给医院全体医护工作者的,但如果没有林川柏医术精湛,让伤患转危为安,也不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同。
如果江梨把锦旗送给林川柏,李院长不见得这么高兴,但锦旗送给医院,这就是他的荣誉和成绩,大家都知道,现在老院长几乎不怎么管医院的工作,李院长正值交接班之际,更需要这些成绩加持,才能稳步过渡。
这次客人在店里受伤的事,引起江梨重视,当时幸好有林医生及时给人治疗,伤者没大碍,花费也不多,没来店里找麻烦。
不过她为了口碑,还是主动上门看望受伤的客人,伤者当日在饭店吃饭,也是为了联系业务,她知道后,通过自己关系,帮他牵线,伤者虽然自己还不能动弹,却让家里人去联系了,算是没耽误生意,所以对江梨更是没有什么意见,伤者的家人听了江梨提议,还会配合一起去给医院送锦旗。
江梨事后却在反思,要加强饭店安全措施,她让人在店里贴上了‘适量饮酒’的提示。客人第一天看到时,还不以为然的嚷嚷:“江老板,你开门做生意还不舍得卖客人酒了?”
有知情的人帮忙解释那天发生的意外。
客人道:“那种意外不可能天天发生,那家伙自己酒量差,我们喝多少都不会醉!”
江梨是提醒了,但客人听不听的,她也办法。确实开门做生意,特别做饭店生意,大家都是有应酬和交际才出来吃饭,现在人没事没有在外面用餐的习惯,来了饭店,不得喝酒?不劝酒就是小气,不喝得醉醺醺,怎么把生意谈下来。
她只能加强员工管理了,要求员工搞卫生时,地面楼梯一定要拖干净,不要有油和水渍这些容易让人滑倒的隐患存在;看到客人喝醉,要留心他们发生意外,后厨还要一直备着解酒汤,免费送给喝醉的人。
但是这么一来,人手就紧张了。
现在后厨四个,一个大师傅两个学徒,一个洗菜大婶;前面一个传菜小伙子,两个服务员,她自己也在前厅迎宾。就这么几个人,平时已经忙不过来,客人满座的时候,人手更是捉襟见肘。
如果让他们分精力去盯着客人,更是顾不过来。人手问题一时也解决不了,现在每天都有人上饭店打听要不要招工,亲戚邻居也托人问江母,她的饭店还缺不缺人手,她的营收是足以支持再多招几个员工的,不过政策不允许啊,现在有七上八下的界线,雇员超过8人,就是剥削。
之前她两个大嫂在休息日的时候,还上她这里来帮忙,她也给她们算日工资,两人还都挺高兴的,不过服务人员一多,街道办竟然上门来了,说有人反应她饭店雇员超过标准,他们是来查实的。
江梨费了半天功夫解释,街道办的人只道,亲戚来帮工,也在这个雇工人数之内,不能超出。
因为这个卡着脖子,她有时候想把饭店做大,都有困难,人手跟不上。
江梨现在自己每天几乎也被绑在饭店,从早到晚,很难走开,偏偏正忙的时候,江母告诉她,江晓晓幼儿园老师让请家长了。
“江晓晓,你自己说说,怎么回事?”江梨生气地问在一旁玩着小汽车的女儿,不等江晓晓回答,江梨盯着她的玩具车看了一眼,疑惑的问:“谁给你买的玩具?”
她问江母:“娘,你给她买的?”这玩具车看着就是高档货,应该不便宜。
江母道:“我哪有钱给她买那东西。”她向江晓晓那边努了努嘴,“你自己问吧。”
“江晓晓!”江梨大吼一声。
江晓晓连忙站起来,把玩具车紧紧抱在怀里,一边紧张地看向江梨,生怕她要来抢的样子。
“我和小朋友交换玩具了,我把娃娃带去幼儿园给他玩,让他给我玩他的小汽车。”
听着好像没什么问题,江梨仍旧肃着脸问:“那老师让叫家长,说你欺负小朋友,是怎么回事?”
江晓晓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摇头道:“我没有欺负小朋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