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知府先一步到来的,是梅宥乾。
随同梅宥乾一道的,还是他那个“同甘共苦”的护卫,接着屋内的光,石荒站在门口,一低头就看见了那护卫脸上青了一块。
“咦?”石荒问了一句,“你主仆二人是跟人打架了?”
梅宥乾顺着视线看向身后的人,冷笑一声,道:“想找国师的护卫练练手,险些把自己练没了。”
石荒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先走个流程还是直接笑,小栓子虽然不是他的对手,但是不代表小栓子光长个头了,好歹算是跟他一起长大的,武术也是练家子,可不是什么三脚猫。尤其是当年他在宫门遇袭过后,小栓子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就是怕再出当年的事情,前两年还跟着夏取良学过一些东西。
光看块头,梅少主的护卫也不可能是小栓子的对手,哪里来的勇气?
石荒转身请二人入门,直到坐下来了石荒才恍然大悟,大抵是跟小栓子差不多的护主心态,觉得自家主子天下无双,现在看梅少主对他毕恭毕敬,矮人一头的气势,觉得气不过吧?
石荒问道:“梅少主此来,是因为前几日的信件吧、。当时情况比较复杂,本座也忘了问,梅少主寻本座所为何事?”
梅少主理了理衣袍坐好,道:“我梅家经营的乃是瓷器和丝绸两大类,年前摘了皇商头衔后实话实说,梅家的声音还是受了一些影响的。但是前些日子在江南查看底下龙窑时偶遇了百里家的少主百里穗,百里少主听闻在下遇见的事情后便说让在下来寻国师大人,说是或许大人会有办法解决梅家当前的困境。”
石荒表示理解,“所以你就来了?”
梅宥乾点了下头。
石荒沉吟片刻后有些好奇,“梅少主不知道现在正值两国开战期间?不知道蓉江临着前线?”
梅宥乾沉默了,片刻后才道:“再下来之前,北齐的军队还没下来,是在下先到的蓉江。”
石荒:“原来,如此。”
……那是我们打扰到你了。
“瓷器,丝绸……”石荒念叨着这两样东西,陷入沉思,梅宥乾安静等着,就在这时,系统突然提醒道:“宿主,你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不是要开启了?”
石荒一愣,他怎么把这个东西给忘了?!恰好小栓子进来,石荒直接吩咐道:“备笔墨。”
小栓子抱拳,然后到一旁开始研磨,平时只要石荒在屋里,屋中一向有研好的墨备着,但是这次石荒昏迷,小栓子没顾得上,只能临场现墨,好在也花不了多久。
小栓子研磨的时候,石荒看向梅宥乾,道:“西南商会如今已经发展到了江南,已经找到了可以稳定一条通航的海路,可以将中原独有的丝绸瓷器贩往海外,海外的一些舶来品对于中原大地也是稀奇之物,梅家有大周最大、最顶尖的瓷器制造工艺,本座可以给你拉个关系和西南商会的方晏搭上线。
如果能用你梅家的东西和商船交易到舶来品,我想对于梅家现在的状况,是极其有利的一条思路。”
梅宥乾眼睛一亮,石荒却抬了抬手,“在梅家的交易上,本座是有条件的。”
梅宥乾看向石荒,听见他说:“瓷器丝绸都是中原大地源远流长的重要传承和标志,梅家可以做海上生意将这些东西销往国外,但是——最上等的瓷器和丝绸,必须留在中原,永远不得出海。”
小栓子端着纸笔过来,石荒提笔。
梅宥乾疑惑问:“这是为何?”
石荒想起什么,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后幽幽一叹,只是问:“想不想看到外邦因为得不到的宝物千里迢迢来到中原大地,惊叹中原地大物博的那一幕?而外邦之物,永远只能成为一些点缀的附属之物,和一些稀奇的小玩意儿?”
——万国来朝!
梅宥乾心脏狂跳,毫不犹豫道:“想!”
石荒道:“那便如此去做。”
石荒下笔有神,一蹴而就,一封信不多时便写好了,细笔写字,墨干得快,北方空气干燥,再随便扇扇就差不多了。
石荒折好信,取下腰间玉珏,一头沾了沾印泥,摁在信封上。
印泥揣好后将信递了出去。
梅宥乾含笑起身,双手接过信封,道:“在下明白国师的意思了,您所说的话,将记在我梅家的族规上。您放心,梅家永远不会丢掉匠人的初心。”
石荒点了下头,不做他言。
梅宥乾恭敬告退,小栓子走过来将二人送了出去,走过门槛,梅宥乾回身,又朝着石荒鞠了一躬。
石荒看着梅宥乾远去的背影,如今的大周,或许不值得梅家如此拥护,但是总有一天,这个中原大地,会出现一个值得梅家这么做的国家的。
“宿主,你真是一个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石荒随口道:“一个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可不是个杀人如麻的资本家。”
“呃……”
石荒垂下眼眸,半张脸埋在阴影里,“1762.”
“宿主,我在。”
“你还记得我上辈子叫什么名字吗?”
“石荒啊!”
“我说的上辈子,指的是现代。”
“石……呃……”系统悚然一惊,回头去看资料,石荒上一世,关于现代的资料,已经残缺的不成样子了,哪里还有名字这些东西,现在能查到的,竟然只剩下当年的死因,连那一份让系统曾经啧啧称奇的病历都消失了。
系统察觉到什么,深入底层后,终于确定了,他这里的资料来源,是他宿主的脑子,而现在丢失这些东西,说明是宿主自己忘掉了。不是放在记忆深处的那种忘掉,而是遗忘,彻底的遗忘。便是将来再次出现相同的相似的经历,宿主也不会出现任何似曾相识的感觉。
“宿主,你的记忆呢?”
石荒闻言也道:“是啊,我的记忆呢?”
嘴唇拉成一条绷直的线,眼眸深沉如渊,再一次问道:“1762,我是你的第几任宿主?”
“233任。”
石荒眨了下眼,笑了,又道:“那你是我的第几任系统?”
话音刚落下,石荒突然踉跄着扶住门框站稳,使劲按了按感觉快炸的太阳穴,脸色是前所未有的狰狞。脸色有些青白,像是随时会撅过去一样地停下了呼吸的动作,只有心跳剧烈地跳动着。
石荒半天才缓过来,睁开眼,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发生了……什么?”
系统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来,显得冰冷,“宿主,刚刚送走梅家人,你的蛊毒发作了。”
石荒深吸一口气,闭了下眼问:“已经影响到我脑子里吗?”
系统沉默了下,“是的,下一次再发作,你或许会直接陷入休克。”
石荒抹了把脸,满手是冷汗。听到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石荒挪了挪身子站好,回到椅子上坐下:“无所谓,该安排的已经安排好了,蛊毒再毒,在我回到圣京以前,我死不了。”
系统不再说话,石荒也不再说话。
不多时,外出送人的小栓子带着知府和几个武将进了门,朝着石荒行礼道:“参见国师大人。”
石荒一只手撑在扶手上支着头,随意地摆了摆手,道:“免礼,坐吧。”
知府坐下后先开口道:“不知大人召集我等,是为了何事?”
石荒问:“前线的消息你们知道多少?”
几人面面相觑后知府道:“上一次的消息还是在贤王殿下前往福城那天。”
石荒点了下头,“最新消息,福城要败了。”
知府脸色一变,旁边一个武将拱手道:“大人,消息若是属实,岂不是说再过最多半个月,北齐的军队将要到达蓉江?”
石荒视线扫过对方腰间折冲都尉的令牌,点了下头,“如果不出意外,是这样没错。”
顿时,屋内众人面面相觑,全是一脸菜色。
还是那个武将开了口,“大人,纵使前线兵力悬殊,应该也不至于这么快,可是福城出了什么事?”
石荒看向中年人武将,这个人直觉倒是准的很,“造成如今这个情况,一共三点:一,前线兵力悬殊,北齐除了三十万前锋军,还有北齐战神南国公带着后五十万大军兵临福城,且是南国公亲自指挥;”
石荒扫了一圈底下人难看的脸色,道:“二,公主殿下落入北齐手中,开战当日被南国公拿来祭旗,北齐士气大振,我方军心涣散;”
“嘶——”一群人倒抽冷气,也有人面露愤恨。
石荒还在说:“三,这第三点存疑,目前无法验证,”石荒有些犹疑,停下了,在众人看过来后这才有些蹙眉地低声道:
“军中传来的消息是公主殿下的死刺激到了贤王,贤王在指挥时屡次冒进,掉进了北齐的圈套,导致我方无辜枉死了不少士兵,目前军中已经有了反对的流言传出来。”
说完,知府和几位武将的脸色已经难看地不能再难看,严肃得不能再严肃了。
知府道:“若果真是如此,怕是前线压到蓉江时,蓉江还能凑出来的兵力,最多也就三十万。”
石荒撑着头,问:“蓉江现在有多少能用的兵力?”
“十万。”武将道,“凑一,能上战场的能凑出来十五万。”
因为靠近边境线,所以这些城池都是有一定军队驻守的,府城十万,民兵五万,小城只有民兵五万,加上福城能预估的伤亡和后面的逃兵,蓉江如果正面对上北齐的军队,能用的病历大概在三十万到三十五万左右。
石荒算了下后还是感觉到四个字——兵力悬殊。
“先召集人手修筑城墙吧,把城中居民能遣散的都送走,不愿遣散的提前说清楚,打起来后军队不会顾忌他们的死活,让他们自己考虑清楚要不要走,趁现在还没打过来,是人心惶惶的时候,这个时候修筑军事,是最能凝结人心提升速度的时候。”
知府点了下头,道:“这两日也正在商量此事,只是城中武器可能是不太够。”
石荒淡淡道:“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看看城中粮食和武器能用的有多少,登记造册,能多备就多备,一旦开战,封城是一定的,所以城中粮食和水源必须准备充足。只要城墙不倒,城门不开,城中还有一个兵在,只要朝廷没想过要放弃蓉江,在被气得军队突破蓉江之前,等待朝廷的支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说完石荒也没打包票,而是做了个提醒,道:“除非北齐同样有援军。”
知府点了下头,蓉江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作为北方最重要的一座关卡,蓉江位于大江之畔,两侧山川嶙峋陡峭,易守难攻。但是后方却是平原,犹如一座堤坝,北齐大军一旦攻下蓉江,如洪水席卷,大周北方将失去一半的领土,拦都拦不住。
没谈多久,该知道的都知道,各自散去,哪怕是半夜,军中也是举着铜锣开始满城吆喝,要居民在五日内撤离出出蓉江。
第二日一早,天色还没彻底亮堂,天边敷上一层鱼肚白,蓉江城门开启后,城中车马在军队锋利的长枪下有序地驶出城门,各自拖家带口。
蓉江知府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逶迤远去的队伍,悠悠叹了口气。
身后传来衣袂摩擦的声音,知府回头,看见的便是一袭白衣飘然欲仙的国师大人,身后跟着个人高马大的护卫。知府连忙作礼,道:“参见国师……”
石荒摆了摆手,打断道:“免礼吧,本座随便看看。”
知府点了下头,让开了位置。
石荒顺着知府刚刚站立的位置看出去,城外骑马的、坐马车的、赶牛车的、走路的……各自都是包袱、行礼、箱龛多了去了。
“还以为会遇到抵抗,居然没有吗?知府大人号召力还不错。”
知府摇了摇头,“这不是下官的号召,其实与下官无关,不过是都不想去死,都想活,从一开始就丑话说在前头了,军队一旦打起来不会管他们死活,如果能活,谁想去死呢?”
石荒沉默了一瞬,道:“世道如此,谁也没得选。”
知府叹了口气,和石荒一起在城楼上站到日出东方。
小栓子走过来,“家主,回去吧。”
石荒点了下头,回身看向知府,道:“知府大人是回还是再留会儿?”
知府想了想,道:“大人先行,下官再留会儿。”
石荒点了下头,转身走下城楼,在路过居民的注视下钻进马车里,马车和百姓们背道而驰。
一个向着城外,一个向着城内。
次日,城中居民已经少了一大半,虽然仍有些百姓没动,但是整座城已经肉眼可见地变得空荡起来。
石荒正在屋子里更衣,床头上是刚换下的纱布,刚端起一旁的药碗就听见了屋外匆匆的脚步声。
小栓子推门而入,看到石荒正在喝药便从一旁倒了一杯清水过来等着,石荒放下药碗后用手上的清水换掉空碗,石荒漱了口,小栓子收拾干净床上的纱布,这才道:“家主,福城败了。贤王已经退到了棠县。”
石荒点了下头,取下了纱布后身上一些疤痕其实还有些痒,都是全州留下的旧伤,这回才算是彻底长好了,去掉束缚后石荒觉得呼吸都畅快了许多,闻言道:“还有多少人?”
“大概还有二十五、六万。”
石荒点了下头,朝着府上的正屋走去,去的时候知府和一干武将,已经城中其他官员已经到的差不多了。
众人看见石荒就准备行礼,石荒率先摆手,“行礼免了,说说你们了解到的情况吧。”
知府点了下头,等石荒坐好后才道:“福城兵败,前线退到了棠县但是棠县是座小城,撑不了多久,好在送往前线的物资刚好在昨日抵达棠县,能多撑一些时间,但是兵力实在是悬殊,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收回前线兵力,退守蓉江,这样我们能保存的实力是最大的。”
知府话是这么说,但是脸色却极差。
退守蓉江,便意味着要放弃前方的几座小城,再小,那也是有百姓居住的地方。
石荒想了想,看向其他人,“你们呢?还有别的法子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摇了摇头,这已经是目前好的方法了。大周的军事实力相比起北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石荒仰着头看了看头顶粗壮的良住,道:“去信军中,将这个办法如实说了吧,看贤王自己怎么选。”
“喏。”
众人拱手应下。
“城中修筑得怎么样了?”
知府还没回答,门外匆匆跑来一个士兵,道:“报!京中援军到了,领兵的是骠骑将军宋魏和,带来了二十万大军,已经到了城外。”
石荒看向知府,“让他们进来吧。”
知府松了口气,“下官这就去。”
说完匆匆告退。
知府退下后石荒看向屋内众人,道:“继续,刚才说到哪?城中军事布防的修筑——”
半个时辰后,知府身边跟着一个穿着甲胄,身形高大的中年人,中年人身后还跟着两个同样身姿魁梧的青年,每一步的走动都带着雷霆的气势,虎虎生风。
进门后知府朝着石荒行礼,“国师大人,这便是骠骑将军宋魏和,以及麾下两位副官。”
话音落下,石荒和中年人对视上,两道同样凛冽的气势在堂中相撞,一旁的人各自不动声色地退了一步。
良久后,中年人额头冒出冷汗,老老实实单膝跪下,对着石荒俯首,“卑职宋魏和,参见国师大人。”
身后副将亦然。
石荒眼神冷淡,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样,随意地抬了抬手,“起来吧。”
宋魏和起身,石荒随意点了一个人,道:“告诉宋将军,现在是什么情况。”
那个文官拱手作礼,然后侧身对着宋魏和,将之前他们商讨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完。
之后宋魏和想了想,对石荒拱手道:“大人,属下请求现在就分散兵力道城墙上,现在就开始布防。”
石荒点了下头,看向知府旁边的那个武将道:“宋将军来的正好,你带他去吧,你们商量着来。”
武将拱手抱拳,“喏。”
说完直接引着宋魏和就要出去,宋魏和愣了下,不等一起散?
但是看周围的人,显然都是衣服习以为常的样子,于是宋魏和刚进门,茶都没喝一口就跟着又出去了。
有个人自愿担下了布防的麻烦事,石荒高兴都来不及,于是和剩下的人商讨了一下粮食和事情后,石荒直接散会,各自领了任务忙去了,只有石荒回到厢房去睡觉。
哪怕睡不着,也不影响他闲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