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快,你们几个把那边的木头运过来。”
“这儿,这儿,牌坊预定放这儿……”
……
乡试过后,王悠叔侄三人刚回到家的时候,面对的就是眼前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现场。二十来个工匠,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指挥着徒弟和工人干活。
周围还站着不少围观人群,各个伸着脖子瞧热闹。不少小孩跑来跑去,嘴里喊着“建牌坊啦!”“给举人老爷建牌坊啦”之类的话。
“二叔三叔家这是又要建新的了?”王晨目瞪狗呆地问道。新房子不是才建好还不到一年吗?
旁边的王悠王愈两人连连摇头,也是同样的震惊状态。
好家伙,我家要新建了,然而我不知道?
他们也才从学海书院搬了铺盖卷儿回来,哪儿能知道现在家里是怎么回事。
“二弟,三弟,晨儿,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到了?不是说晚上才到吗?”堂兄王协从自己家里迎了出来。
“大哥,咱家又要建新房子了?我怎么不知道?”王悠一脸蒙圈地问道。
“不是建房子,是建牌坊。这都是你们俩的功劳啊,也是乡亲们的好意。”王协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笑得合不拢嘴,一脸老怀大慰。
我王家,终于要兴旺发达了。至于自己那没中举的儿子王晨,略过不提。
“来来来,我们回屋再说。”
王悠王愈被热情地迎回了家里,同时也被告知了家里的现状。
原来他俩中举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整个县都沸腾了。一门双响,兄弟二人同时中举,这是多么惊人的好消息啊。而且其中一个还是乡试第二名,王家这是祖坟终于冒青烟了。
不仅周围的邻居乌泱泱地来了一堆,知县也带着一干手下过来拜访,周围的乡绅老爷也过来转转,认识的,不认识的,有关系的,没关系的……全部都来了,把留守在家的堂兄王协一家子吓了一跳。
在王悠王愈他们参加鹿鸣宴,然后回学海书院收拾行李回家的这些天里,乐坏了的乡亲们等不及要找点事情做。不仅强行给他们家和王协家送了很多东西,还自发地找了工匠来给他们盖新房子。
堂兄王协是县里的教谕,虽说迎来送往很在行,但是也拦不住热情过头的乡亲们。好说歹说才否掉了乡亲们要把王悠王愈家拆了重建的好意。
不过,乡亲们帮忙建牌坊是怎么也没拦住。因为新科举人们都是要建牌坊的,不管当事人同不同意,这牌坊不建也得建。这是巨大的荣誉,容不得拒绝。
牌坊上第一名写解元,第二名写亚元,也就是王愈的名字。三四五名写经魁,其他则写文魁。家门口立着这样一个牌坊,不仅是个人的威风,也是家族的荣耀。家乡父老也能沾点光。
一般来说,举人们的牌坊,是根据由省财政专项拨款的20两牌坊银来建的。不过在江浙省这种富庶的省份,20两建造的牌坊还真入不了父老乡亲们的眼。
于是,王协拿着20两银子的建牌坊预算,硬是得到了超过50两银子的待遇。
乡亲们这回是真开心了,就跟过年似的,然后有材料的出材料,有人的出人,有力气的出力气,风风火火地把王悠王愈家变成了建筑工地。
得知事情来龙去脉的王悠王愈两人,只能说“谢谢父老乡亲们的不拆之恩”。幸亏他们只是帮忙建牌坊,要是把他们的家给推倒重建,他们俩在会试前的这几个月可就连房子都没得住了。
别人家中举,鸡犬升天;他们家中举,无家可归。
这不搞笑吗?
而且,听说还有个热心的邻居,已经被一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乡亲们委派作为代表,骑着驴往省城去了,说是要买一些珍贵的玻璃回来。
等到透明的玻璃买回来,安装个玻璃窗户,举人老爷家房子的光线就能更好,以便两位新举人“研究高深学问”。
王悠上辈子就坐在装满了透明玻璃的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也没见考上清华北大。这辈子用上玻璃窗户就能考上进士?怎么可能!
王悠赶紧叫停。
“二弟三弟,你们这次预备在家几天?何时启程赴京啊?”
王悠王愈在家休息了几天后,王协就开始问他俩赴京赶考的打算了。
“大概在家呆半个月吧。”王悠说道,“等牌坊建好,再跟县里的父老乡亲们走动走动,之后就出发。”
王愈微笑点头附和,然后继续跟小丫头王曦玩耍说话。
这小侄女觉得好久没见到好看的三叔了,一直缠着她玩耍,还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确实该早些启程。我听说京城气候干燥,咱们南方人可能会水土不服。等你们到了北京,就在客房里放一个水桶,这样就不会动辄流鼻血了。”堂兄王协自己没有赴京赶考的经验,但是向同僚和同学打听了不少,然后跟王悠王愈这两个弟弟说起经验。
“嗯,我们晓得了。”王悠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感觉不管是真实的古代,还是架空的古代,这京城的空气质量都是很差的,常常有沙尘暴肆虐,甚至早三百多年前就已如此。
会试是在春季举行的,恰好是京城沙尘暴的多发季节。
“我觉得还要再考虑一下。”王悠看看自己手上端着的茶碗,又看看对面的媒婆,说道。
媒婆好像没看到王悠端茶送客的暗示,焦急道:“哎呀,举人老爷,您倒是给个准话啊,不然让我怎么回去交代呢?你听我讲啊,这黄员外家的二千金,要品貌有品貌,要才学有才学。您是新科举人,学问肯定高,跟黄家二小姐天生合得来啊。就像,就像那话本里写的那样,可以一起画眉作诗,一起谈古论今,那可真真是神仙眷侣啊。……”
巴拉巴拉。
王悠觉得媒婆的嘴巴就跟机关枪似的,根本停不下来。即便他明示暗示说现在不打算结婚,媒婆也照说不误。
“我们得赶紧启程了,不然家里的门槛都要媒婆们被踏破了。”王悠送走了今天上门的媒婆后,皱紧眉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算算时间,我们的事情也已经办完了,可以启程了。”王愈在一旁说道,“我们离开以后,家中的迎来送往,可以拜托堂兄堂嫂。赶考的行李也准备好了。”
“是啊。牌坊建完了,县城里的大小官员,还有各种亲戚,我们都见过了。无需再耽搁了。”王悠高兴回道。
上辈子他就不是什么社交达人,穿越古代后能掌握基本的迎来送往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中举后,各种应酬纷至沓来,让他目不暇接,分身乏术。
这些也就算了,王悠他俩还能应付。偏偏说媒的又找上门了。
每天家门口的媒婆们就跟来上班打卡似的,天天过来杵在门口。送走一个又来一个,跟游戏里隔一小时就刷新的小怪似的,还不重样。
今天来的媒婆就是隔壁县城专门赶过来的,听说坐了两天车,到地儿就开始报姑娘家的情况,也不管王悠要不要听,大有一副“我说我的,你听不听随便你,反正我钱已经拿了”的架势。
“唉,半个月过的好快,我有些舍不得小曦儿。”王愈高兴之余,脸上出现不舍的神情。
她带了不少玩具和好吃的回来给王曦,把小丫头乐得原地乱蹦,每天都笑嘻嘻地来串门,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王愈后头跑。
今天王愈拿着王悠做好的一颗皮球,带着王曦去堂兄家的院子里踢球耍子。
皮球是王悠结合了现代足球和古代蹴鞠改良出来的足球。它的体积更小,特别轻便,完全可以把球当毽子踢。
王愈的球技还不错,皮球在她脚上颠来颠去。王曦人小但运动天赋不错,一个人踢毽子都能踢很久。这种足球也能踢着玩很久。
一大一小两个美女,足球踢得有来有回,玩得不亦乐乎。
快乐的日子总是这么短暂。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