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宝安公主的日常生活 > 第23章 张家小娘子

第23章 张家小娘子

张秀才名叫张武,不止身材魁梧,连名字都像是军户出身。

明朝洪武年间军户丁男许一人充作生员。而大宋军户世袭,子子孙孙都在列,不得从商,也不允许参加科举。

不过张武张秀才不是军户,他一开始是个杀猪匠。

张武从小体弱,家中特意为他取了武字,希望他身体能强壮起来,为此还把家中杀猪匠的传承传给了张武。

张武也的确如同张家人希望的身体逐渐健康,但张武却厌了干杀猪匠的活计,喜欢上了读书。于是张武弃了杀猪刀专心读起了书,还参加了解试。

宋朝沿袭唐朝后期可以通过举荐选拔有才干的人参加应试;而唐朝早期秀才科比进士科更厉害,身份更贵重。

但在宋代却是没有“童生”、“秀才”这个功名称呼的。宋朝遵循的是三考制,科举只有发解试、省试、殿试,发解试是最入门的考试,包括了各州县发解试、国子监发解试、开封府发解试以及为权贵子弟设立的“别头试”发解试。

过了解试的称为举人,也就是说宋朝最低的功名都是举人。

最重要的是当上了举人也不能安枕无忧了,因为宋朝的举人不是终身制,而是有限期的,若是在期限内没有考过省试,考中进士,举人身份作废,重新参加解试。举人这个身份只是有了参加省考的资格而已,是不能在各地候补小官小吏的。

一次性举人。是不是极为可怕?

恐怕范进出生在了宋代也只能铩羽而归,遗憾终身。

古代读书成本高,到宋朝会更高一些,没有家底的人家是供不起的,许多读书人便聚族而居,大家彼此帮扶。

在身份作废和高成本的双重压迫下,鞭策着所有想入仕为官的读书人卷生卷死,不过也因此催生出了大量绮丽经典的文章和诗词涌现出来。

不过也不是每个文人都能面对这种高强压,比如赵宗实的另一位好友赵举人为代表的这类读书人,早就放弃了继续进取的信心,走上了另一条寄情山水的路。

身家清白之人都可以参加解试,这些人无论通过不通过,其实都可以叫做“秀才”。换句话说,只要是读书人都可以说自己是“秀才”。

张秀才的秀才头衔就是这样来的。

赵宗实好友虽然只有二三,且阶层也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对待家人上都比较上心。

张秀才对儿女看重,赵宗实同样对儿女看重,对张家的事也记在了心上,如实跟高氏说了。

高氏知道赵宗实和张秀才两个的交情,并不反对赵浅予去张家认识张家小娘子,还贴心的让奶娘多准备了一些送给张小娘子的玩具。

赵浅予一向叫人省心,带她出门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不用额外多带些什么。

赵浅予对要去张家最高兴了。小孩嘛在同一个地方总是耐不住的,何况里里外外的她都已经看腻了,但她别说出郡王宅邸了,房门都没出过几回。

这个时候,张秀才的邀约就是帮她打开郡王府邸的大门,让她有机会亲眼目睹外边的世界,她当然高兴了。

只要能出门,不管是去张家还是王家都是极好的。

半旬之后,张家传了信来,赵宗实就带着赵浅予登门拜访了。

正月里,家家户户都在走亲串门,张家也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家族,张秀才一家也有许多亲朋好友需要走动联系,这才拖到了现在。

张家住的地方离宣平坊有些距离,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赵宗实不敢叫女儿离了自己眼皮子底下。

路过一带官员们居住的宅邸,看府宅比不得宣平坊那些高门宅邸,但不少府邸门口可比高门宅邸热闹,府宅门口还摆着匣子,不时有人往里递进去东西。

赵浅予转头看向赵宗实。

赵宗实抬眼看了看,认真跟她说起:“那是别人送上名刺道贺。”

前头说过,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们交友广阔,这亲朋好友实在太多了,来不及亲自前往去拜年道贺,就会让仆从拿着名刺去别人家中,也算是拜年了。他们正好赶上看见这持名刺拜贺的一幕。

张秀才虽然已经放下了杀猪刀,但这门买卖张家还经营着,家中还算过得去。

张武已有一子两女,长子到了进私塾的年纪,每日需得认认真真的读书,长女除了认字,也开始学女红了,不便陪着赵浅予,出来接见赵浅予的正是张武的次女张小娘子张英,今年四岁了。

待她们长大些,旁人也可以称她们张二娘子、赵二娘子。

张英名字简单好记,对赵浅予来说并不难。

跟张武的魁梧不同,张英的名儿虽然不够柔美,有一股扑面而来的英气感,但张英生得跟张武不同,她模样很是清秀,人瞧着也害羞文静。

赵浅予看见张英的第一眼还当她是张家亲戚家中的小娘子。好在仔细看张英长得跟张武还算有些像,这才没被误解。

张英在家中排行第三,在长兄和长姐的衬托下性子有些沉闷,不善言辞,被委以重任来招待这样年纪的小客人,张英心里十分紧张。

她先带着赵浅予去见过了张家父母,生母卓氏。张武之前跟她说过,赵家小娘子虽然年纪小,但人沉稳,让她好好看一看,学一学,这样就能跟着耐下些性子来。

张英年纪小,还没有到开始在乎颜面的年纪,对跟一个奶娃娃“不耻下问”也不排斥。张英虽然不懂,但出于对亲爹的信任,张英又是个听话的,也就成了现在这般。

于是一路上,张英又是紧张,又是忍不住悄悄打量旁边走路格外稳当的奶娃娃,小脸紧绷中透露出点焦虑来,嘴里下意识念叨起来:“学习,跟着学习。”

到底年纪太小,心中根本藏不住事,很快就把张武的意图暴露了。

赵浅予有些惊讶。张秀才只见过她一面,竟然就已经看到了她的优点了。不过赵浅予也只是略微有些感慨,就随着张英去见张家长辈了。

张父张母知道家中有客人,出来见过了人,他们还有事要做,没有久留。卓氏是一位很干练的娘子,瞧见小女儿带了小客人来,笑着招呼她们坐下。

简单说了两三句话,卓氏就让她们去玩了。

卓氏对张秀才说的让赵浅予引着张英耐下性子的事是不赞成的,只是身为人妇不好出言反驳,在卓氏看来,赵家小娘子还是个奶娃娃,哪里有那样大的能耐?家中又不是没有大一点的小娘子,连自家的小娘子都不行,别人家的小娘子有这本事?

不过卓氏虽然不赞成这桩事,但却是把赵浅予当做亲戚一般招待,守在一旁看着她们玩。

张英因为性子闷,平时少有玩伴,对赵浅予这个来做客的小客人倒很是喜欢,把自己珍藏的玩具都拿出来了。

不愧是杀猪匠家中小娘子,张英珍藏的玩具是好几把木制的刀具,有模有样的在赵浅予面前比划。

卓氏竟也含笑看着,半点不阻止的,只在张英挥舞了好一会之后把人招到面前,给她擦拭了额上的细汗,叮嘱她:“你爹在的时候万不能让他瞧见了。”

张武自己弃了杀猪刀从文后,对儿女的要求也是按照读书人家子女来培养的,“杀猪刀”已经从张武这一代开始冷藏了。

张武是绝对不会愿意看见张英一个小娘子对杀猪刀有兴趣的。

赵浅予:“......”

真是见识了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

一开始的违和也有了解释。

张英从外表上来讲分明就是一个安静害羞的小娘子,张武又偏偏说这个小女儿耐不住性子,现在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赵浅予又看向卓氏。

不是说娘子们都希望儿女争气,望儿成才,望女成凤么?贵家的娘子们都使劲培养儿女,恨不得让他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怎么卓氏不仅不斥责张英,还帮着张英隐瞒张武呢?

赵浅予对张家的事不了解,不过就浅显看到的,已经叫她大开眼界了。

张英还把杀猪刀递给赵浅予,邀她一起玩。

可以看出这几柄杀猪刀就是特意给小孩做的玩具,已经有些旧了,应该是张英前两年玩的,现在赵浅予拿着刚好。

张英眼巴巴看着,赵浅予当然不愿意在第一回认识的小伙伴面前认输,想了想张英比划的样子,也学着挥动起来。

谢奶娘在一旁欲言又止,到底什么话都没说。

张英和赵浅予经过短暂的“切磋”,最终有来有往的,张英见赵浅予这个小客人还能跟上,拉着她继续切磋起来。把张武交代的要认真学习的话都给忘光了。

直到卓氏招呼她们过去吃点心喝糖水,张英这才想起来。

张武在张英心中还是有些威信的,她懊恼的把自己的玩具杀猪刀收好,带着赵浅予去净手,在小桌上坐下。

张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没有招厨娘帮工,为了招待小客人,特意去糕点铺子里称了适合小孩吃的松软的点心来,价格不菲。

张英也很少能吃到,但还是有礼貌的让小客人先用,自己这才跟着拿起一块慢慢吃了起来。

赵浅予还不忘了把糕点盘子往卓氏的方向推了推,示意她也吃。

特意招待小客人的糕点,卓氏一个大人自然不会尝,正想开口,却见赵家小娘子乌湛湛的眼看着她,大有她不吃一直盯着她看的模样,卓氏心里一软,倒也顺从拿了一块糕点吃了起来。

绵软的糕点带着丝丝甜蜜的味道,一路从嘴里甜到了心上,卓氏幼时家中贫困,吃不上这些,等长大了却不好再开这个口了。卓氏也没想到还能吃上这样的点心是因为赵浅予这位小客人的缘故,干练的模样都柔和了下来。

张英见到了脸上一红。她只顾着招待小客人,自己也拿了糕点,都忘了要先孝敬母亲了。

在小客人面前做得不好,实在太丢脸了!

卓氏没有不高兴,反倒在心中隐隐认可了张武今日的举动。张武的本意是想让张英跟着小客人学习,如今小客人做了表率,作为镜像,张英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虽然跟张武想象的学习不一样,但同样也是学习嘛。

三人把糕点分吃了,赵浅予小肚子都圆了,休息了好一会,张英带着赵浅予在张家后院遛弯了,说是消食。

张英还带着她去看了张大娘子。

张大娘子比张英大三岁,已经是个有规有矩的小姑娘了,正跟着一个绣娘学习女红。

张大娘子面前摆了许多针线手帕,光是针就有七八种,长短不一,线头更是粗、细,各色都配着,可以看出来张家为了女儿们也是费了心的。

她们悄悄爬在窗边,听着绣娘讲着,听得头脑发晕。

张英显然是个跟外表不符的,听了一会也听不进去,拉着赵浅予就跑了。她不善言辞,都说性子闷,但跟熟悉的人说起话来却十分伶俐。

有过一起切磋的情谊在,张英跟倒豆子似的说起来:“文绣娘可厉害了,会好多种绣法,不过她好严格的,长姐每日都要跟她学习一个时辰,学得不好还要挨手板心的。”

哪个小孩会喜欢打手心的老师呢?

本来严厉就已经让人害怕了,再加上会打手心,在小孩心里简直就是“大魔王”了。

可以止小儿啼哭的那种。

张英本来就不喜欢这些,但张武非要她跟着学,说有礼节的小娘子们都擅女红诗书,她怎么可能坐得住?

尤其刚刚又看了一场文绣娘教课,张英忍不住眼巴巴看着今日刚认识的小伙伴。

眼中都含起了泪花,可以看得出来张英的确对这些很抵触。

被张英这样看着,仿佛要拉着她一起学习一样,赵浅予小背心一凉,但很快她就挺直了腰板。

她才不要学呢。

谁说的有礼节的小娘子们都要学这些的,她偏要做家中学问最低、最不会女红的那个!

我来更新了!

那个我解释一下啊宝子们,因为在榜字数的原因,所以不能日更,我都放在最后两三天一起更新,不会弃坑的。之后会稳定更新的,所以能不能多收藏收藏呀,

你一票我一票,还不收藏作者哭唧唧了要。

呜呜呜呜。

关于走向:(嘘,保密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张家小娘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春日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