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公主禁足期满,一年的幽居生活终告结束,重获自由。
这一年间,朝堂风云变幻,诸多要事接连发生。
晋王李昌荣登大宝,君临天下,旋即册立其长子为太子,将其置于东宫,协助自己处理繁杂朝政。
其余诸子,依照长幼顺序,分别被册封为齐王、纪王与燕王。
齐王获任礼部侍郎,执掌礼仪教化之职;纪王从骁骑卫统领擢升为巡抚,代天子巡狩四方,监察地方官员,维系朝廷纲纪;燕王则膺任封疆总督,镇守一方,肩负保境安民之重任。
李昌的两位女儿,长平公主与东临公主,亦受封位号,然所得不过是些食邑与田产,在这权力的棋局中,相较诸位皇子,所获稍显单薄。
原晋王府的晋王妃,顺理成章被册立为皇后,母仪天下。
而其余妾室,也各有晋升,获封不同位分,其中皇贵妃一人、德妃一人、淑妃一人、昭仪一人、美人两人。
此后,朝臣们见新皇后宫空虚,便纷纷上奏,恳请重启选秀,以充盈后宫。新皇思虑之后,予以应允。
提及册立后宫,其间还有一段波折。
李昌登基之初,竟有立侧王妃为皇后,而将原晋王妃降为德妃之意。
然原晋王妃并无过错,且为李昌诞下两子一女,即太子、长平公主与燕王。
太子生母无过,若由正室贬为妾室,于情于理皆不合。
故而群臣拼死进谏,极力阻止,最终李昌无奈收回成命。
不过,他还是封了侧王妃为皇贵妃,位同副后,这也开创了周国在皇后在位时就册立皇贵妃的先例。
这位原晋王妃,早在高宗时期便与李昌定下婚约。
无奈高宗骤然离世,女皇登基,恰逢国丧,依制不能嫁娶,这门婚事便一直搁置。
后来的故事,情节不免落入俗套。
李昌外出途中遭遇刺客,身负重伤,不幸失忆,幸得家世贫寒的侧王妃搭救。
二人在相处过程中,情愫暗生,在乡间结为夫妻,过起了平凡的日子。
待李昌被人寻回,他念及与侧王妃的夫妻情分,欲以八抬大轿将其以正妻之礼迎进晋王府,而将原先的未婚妻降为侧妃。
然而,周国从未有过平民女子为王妃的先例,更何况晋王妃的母家是赵原王氏,乃是名震天下的名门望族。
人才济济,多位族人官至宰相及高官,素有 “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的美誉。
此事在各方阻力下,最终不了了之。
还是女皇亲自出面调解,才使得晋王妃顺利嫁入晋王府,而晋王的民间妻子,只能以侧妃之名入府。
谁能想到,这妻变妾、妾变妻的戏码,时隔几十年,险些再度上演。
再说会长平公主,禁足刚一结束,便被当今圣上急召入宫密谈。
密谈之事与一桩私盐贩卖大案息息相关。
在周国,食盐向来由朝廷垄断掌控,严禁私人擅自经营。
食盐专卖制度极为严密完备,实行官运官销模式。
官府先行收购食盐,而后组织运输与销售。由于各地官府成本各异,故而食盐售价由本地官府自行调整。
然而,部分地方官府贪污之风盛行,两税收入难以满足其奢靡的财政开支,遂肆意抬高盐价。
盐价飙升,致使普通百姓无力购买,生活苦不堪言。
恰逢皇位交替之际,监管有所松懈,显州便出现了此种乱象。
显州之地,虽非特别富庶,但其地理位置却至关重要,乃是南方沿海数州与内陆各州之间的枢纽,平日里运往内陆的食盐皆需途经此地。
就在此时,显州出现了黄仙、汪漕二人,此二人本是私盐贩子出身。
他们瞅准社会上许多人缺盐又买不起高价官盐的时机,公然违禁制贩私盐。发展到后来,竟煽动并领导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
圣上得知此事后,深知显州之重要,即刻安排三皇子纪王李承泽以巡抚身份前往显州彻查此案。
一番周折后,虽成功抓获黄仙与汪漕二人,但圣上对此结果并不满意。
在州县公然贩卖私盐,调查数月,却仅揪出两个商户私盐贩子,而显州官员竟皆称清白,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此前数月,圣上也曾陆续派遣其他刺史前往显州调查,然而,每次都是徒劳无功,即便发现些许线索,最终也都断在显州一个小县城的县官身上。
圣上初登大宝,对私盐一案极为重视。
昨日听闻长平公主解禁,便有官员建言,不妨让长平公主参与调查此案。
理由有三:
其一,长平公主身为女子,既无实权,又无官职,显州官员对其防备之心想必不会太重;
其二,女皇在世时,便曾夸赞长平公主聪慧过人,颇具自己当年风范,想必她定能明察秋毫;
其三,长平公主已被禁足整整一年,即便此案牵连到京城权贵,她与之关联也最小。况且,长平公主身为皇室宗亲,关键时刻可代表圣上行使权力。
圣上闻之,觉得此提议颇有道理,遂匆匆将长平公主召至麒麟殿,与之秘密商议。
长平公主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自然欣然应允。
待她从麒麟殿出来,正准备出宫时,被一位宫女拦住去路。
这宫女看似年长,衣着却极为华丽,不似寻常宫女。
长平公主一眼便知其身份,这人乃是皇后宫中的掌事姑姑崔姑姑。
崔姑姑拦住长平公主,福身行礼,赶忙说道:“皇后娘娘听闻殿下进宫,特意让人准备了一桌殿下最爱吃的点心,此刻正在凤仪殿恭候殿下大驾。”
长平公主听后,神色未动,只淡淡回应:“多谢娘娘厚爱,本宫尚有要紧事亟待处理,就不叨扰了。”
言罢,径直绕过崔姑姑,阔步离去。
崔姑姑不敢强行阻拦,焦急之下问道:“殿下还在怪罪娘娘吗?娘娘也是身不由己啊。”
长平公主并未回头,脚步不停,只冷冷吐出两个字:“不敢。”
见崔姑姑独自返回凤仪宫,其他宫女见状,皆面露失望之色。
崔姑姑并未进殿,只吩咐人将桌上的点心撤下,生怕皇后娘娘瞧见伤心。
随后,她望向独坐在殿中下棋的女子,不禁长长叹了口气。
这声叹息传入殿中女子耳中,然而女子神色依旧平静,眼神都未波动一下,只是将手中的白子轻轻放进棋盘之中,此时棋局便成定局。
女子面前的棋盘上,黑子已布下102枚,在棋盘上占据明显优势。
反观白子,目前仅落子87枚,分布略显分散,看似处于劣势。
黑子在左上角以星位与小目组合开局,迅速向外扩张势力;白子则在右上角以二连星开局后,在与黑子的对弈中,未能抢占到理想的要点,被黑子步步紧逼。
不过,在棋盘的左下角,白子看似随意落下的几颗棋子,实则暗藏乾坤。
女子最后将一颗白子落下在左下角,局势瞬间扭转。
这一步棋,堪称神来之笔,它立刻与周边白子形成绝妙的联络。
白子通过这一落子,巧妙地在黑子包围圈中构建起一个 “倒脱靴” 的杀棋形状。
黑子若想破局,无论怎样应对都将陷入两难之境。
若黑子试图切断这颗白子与其他白子的联系,白子便能利用事先埋下的伏笔,巧妙施展打劫手段,通过不断的劫争,打破黑子的整体布局,获取关键的先手权。
在劫争过程中,白子还能顺势对黑子右下角的棋型展开冲击,直击其薄弱环节。
若黑子选择妥协,放弃对这颗关键白子的抵抗,白子则能迅速扩大战果,将左下角的实地牢牢掌控,并借此与中腹的白子形成呼应,逐步蚕食黑子的势力范围。
如此一来,白子在实地与厚势上均能实现反超,从而一举奠定胜局。
女子自然明白这局势,落下白子后,红唇轻启,悠悠说道:“我赢了。”
但此时,殿中下棋之人只有女子一人,她既执黑棋,又执白棋。
昨天休息了一天,虽然是连更,但是每个星期都会休息一天的哦,宝宝们。今天晚上还有满150的加更哦~下次加更就是300的时候啦,喜欢的点点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皇后娘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