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被迫交换人生 > 第30章 第 30 章

第30章 第 30 章

王谢的名字来源于父母两人的姓,看起来他似乎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然而实际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他的父亲是富贵人家的风流少爷,母亲是当地有名的才女。两人在热闹的庙会里邂逅,一见钟情,相恋一年不到就迈入了婚姻的殿堂。本以为自此能成就一段佳话,然而父亲在婚后也依旧不改风流多情的本色,原本颇有才气的母亲则在婚后被丈夫的不忠、婆家的刁难所折磨,郁郁而终。

他那父亲没一两年就续弦了。这男人嘴上念叨着都是他那老母亲看不得他孤家寡人,然而在续娶的时候却也十分乐意。这真是怪事,既然他的心从来不肯在一个人身上安定下来,又何必非要和他人定下这样维系终身的关系呢?

原本都说有了后娘就会有后爹,在他们家却是反过来。后娘本也是位贤淑女子,嫁过来时也想好了要好好地相夫教子。

然而她只看到这男人样貌俊秀、颇有才气,说话也讨人喜欢,却不知他胸无大志、更无责任感,整日在外头和他的“朋友”厮混。

那女子渐渐也被生活磨去了锐气,见着王谢,恨屋及乌,拿不出好脸色来。

王谢打小就和他父亲互相看不对眼。这个已经上了些岁数的男人,不再能靠俊美的外貌吸引女子,也逐渐败坏了家业,显出他的无用来。父亲曾在喝醉酒后试图在人生路上指点王谢,却被他一句一句顶撞了回来。父亲大骂王谢这都是被其早逝的母亲给教坏了,让他不乐意待着就滚出这个家。

王谢原本就不常回家,总在学堂里待到很晚。等到他十五岁发现能靠写书自立门户之后,就再也没回过家。

他因为早慧,又见了太多世事的阴暗面,早年写的书里,比起讲好故事,更多的还是想传达观点,言辞间难免尖锐。在一次偶然,实则也是必然的机会下,出版了他的成名作《未一此间》,笔名“晓星海”,自此名声大噪。虽然很多人讨厌他,但于他来说根本就无所谓,心情好了还能与之顶上一顶。

随着年龄增长,名利双收,等到了二十来岁的年纪,他就更加傲起来,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现在这个世界烂透了。

他说等他写出自己最好的一部书,就可以去死了。

有位读者寄信来,对他说:“我不相信你。”

他觉得好笑:“不信什么?不信我能写出最好的书?还是不信我会去死?”

读者告诉他:我都不信。

读者又说:你会被千夫所指、会江郎才尽、会自此封笔、然后苟且余生,几十年、几百年后,没人会记得你来过。

比这更恶毒的话王谢也听过,所以他并没放在心上,也懒得再回信。

他正在着手准备他的下一本书,也就是他认为会写出的最好的书。

然而虽然大言不惭地放出了预告,他却至今一字未动。

因为他写不出来了。

最近小城里出了个新闻。

有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原本已经快要退休了,发现学生在课上偷看“晓星海”的书,就给没收了。这位老教师已经不怎么关注最近的流行书,然而却经常在课余听见同学们讨论“晓星海”,因而好奇地打开看了。

过了没两天,有人发现这老教师竟然投了河。桌上放着“晓星海”写的书,旁边还誊抄了书上的一句话——只此残生,有何意义?

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没有切实的证据,仍有许多人说晓星海这本书里的主角戾气太重,又隐存死志。阅历丰富的老教师都效仿里头的人物自尽,让年轻人看了还得了?

讨厌晓星海的人总算找着了他的把柄,大骂着要封了他的书,让他滚出文坛。

王谢从来不怕被人骂。但他第一次想——真有人看了我的书后,想去寻死么?

被人骂又如何?叫他封笔的人多了,何况这则报道本来就是和他不对付的人添油加醋写出来的。

王谢晓得事实未必就如此,但不知为何,却迟迟落不下笔。

他做了个梦,这个梦很长很长。在梦里,他来到了十几年后。那个世界高楼林立,人们都在网上看小说,在网上写评论。作者这边一发表文字,另一边立刻就看到了。

读者之间有论坛,讨论着他们喜欢的作者。

虽然好看的书层出不穷,许多书也许风靡一时,过段时间也就逐渐被遗忘。

而当年那个“晓星海”,真的自此再也没有写过书,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了。

王谢更加茫然,他在人潮中游荡来去,最后留在了一个很安静的图书馆。他在里头做义工,有空闲的时候就看看别人的书。

偶尔他还用图书馆里头的电脑上网,无意中刷到了个关于“晓星海”的论坛,看里头偶尔有几个人还在讨论当年晓星海的八卦——说他狂了一时没能狂一世,最后草草收场、无人问津。至于他的书,倒是无人再提,不免失笑。

被千夫所指、江郎才尽、自此封笔。

看似幼稚的诅咒,竟然一一对上了。

王谢在图书馆里看到过自己当年的书,他翻阅过后,不禁也对当年的自己气得牙痒痒。

真是,年少轻狂,不知收敛为何物。

也难怪,这样的作品,如此浅薄、狂傲,自以为无所不知,其实知之甚少。在十几年后看来,根本就不值一看、不值一提。

他平心静气,又好好地整理了一番自己的思绪,写完了一本《财客》。这本书的框架其实和当年预告的那本一样,然而脉络却再不相同,这时的他已然没有了满腔怨火要发泄,只是想讲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当然说话间的老习惯还是改不了,有人喜欢他的书,也有人厌恶,追着他骂了几千字。王谢看得失笑,竟然觉得很有意思。他的读者再也不用手写一大沓信,千里迢迢地寄给他,只要这方按下发送,另一头就收到了。

王谢连看恶评都觉得可爱,再也没了当年与读者对骂的戾气。他知道,写得不错,不是写得最好,当不了经典。最多也只是这几年有人愿意看。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谁还记得他是谁?

然而却叫他碰见个小读者。

图书馆里来了个小姑娘做志愿者,人看着秀气又文静。王谢正好那几天有事不在,回来的时候就见她一个人坐在书架间看书。

看的是他刚出名时的那本,可以说是年代久远。

虽然当年就有很多人看过自己的书——不然稿费哪来的——但没人当着他的面看过。

他坐在外头,听见小姑娘偶尔入神时的笑声,觉得老大不自在。心里又忍不住猜——这是看到哪儿了?我怎么不记得我在书里讲笑话了呢?

小姑娘听他批评“晓星海”,原本斯文的一个女孩子,突然就像母鸡护崽似地与他斗起来,看样子非逼得他承认“晓星海”的好不可。

她对他书里的内容如数家珍,与他探讨的许多问题,连他当初都不曾想过。她向往书里他描述的生活,而他也带她去看了。

在庙里,她许愿晓星海的理想可以实现。她只听过那句“要写出最好的书”,不知道这句话的后半句是“然后去死”。

王谢苦笑,他实现不了。

死固然不难,但他自认写不出最好的那本书。

而他愿意继续写,因为某人愿意看。

随后梦就醒了。他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觉得似乎度过了十几年的漫长人生,却又似乎只是黄粱一梦。

外头还是有人骂他,说他写得书有毒,应该被禁止,寄来的信里偶尔还附着刀片。王谢却来不及纠结这些,他到处找,找一个叫“唐前燕”的女孩子。

叫“唐前燕”的女孩子当然也有,然而都不是当初那个,坐在地上捧着他的书看,在笑语娘娘面前虔诚许愿,笑起来时嘴角有个小酒窝的唐前燕。

他坐在书房里,看太阳东升西落,时光日复一日地流逝。终于又拿起了笔,开始写书。

原因很简单,有人愿意看,他得多写。

……

唐前燕觉得自己似乎真的做了一个梦。她分明已经收罗齐了晓星海的所有书,然而却在某一天突然发现,图书馆里凭空多了许多本她从没听说过的,署名晓星海的书。

而论坛里关于晓星海的八卦也与以往再不相同。论坛里,他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一直继续在写,只是出书的频率慢了许多,言语间也少了戾气。

当年那个让晓星海被众人唾弃的自杀案,最终也证实与他并无干系,是那老教师家里出了大变故。

唐前燕摸着手上的本子,心想,是不是她想太多?也许王谢本就不是晓星海。

她又一次去了笑语娘娘庙,跪坐在塑像前,闭着眼睛,心里什么也没想。

过了会,她才笑起来:“娘娘,您真的好灵啊,晓星海真的实现他的理想了。”

她又在心里默默想,愿望只能许一次吗?她能不能换一个,因为她真的好想知道王谢到底去哪了。

过了一会,身后却有人轻笑:“托你的福。”

唐前燕觉得声音熟悉,又不敢确认,半晌才回过头,目光怔怔。

当年那个沉默俊秀的青年,似乎一夜之间年长了二十岁。他靠在大殿的柱子上,笑着看她,一如往昔。

唐前燕慢慢站了起来,走到他面前,她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她没有问为什么他样貌变化如此之大,也没有问他是不是晓星海。

只是一下又一下地捶打着他的胸口,又掉下了眼泪,一边抹一边问:“你知不知道我等了你多久啊!”

王谢笑着任她发泄,言语间却有些怅然,叹了一声:“……我也等了你很久。”

等了足足二十年。

只是,当年放出口,说要达成的理想,似乎再也实现不了了。

因为,他既写不出所谓最好的书,也舍不得死。

完结撒花~(bushi)

接下来就又回到陈晓辰的故事啦,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

ps:周一有一门考试,真的是大难临头了!!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赶上更新,所以可以先不用等,要是我赶得上的话我就发上来TAT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第 3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