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说买就买,岂不是财神!
“灵儿,快帮大哥打包。”
唐锦翊高声喊了一句,生怕他反悔。
忙着把笸箩里的干脆面包起来,殷勤的像条狗腿子。
灵儿看不下去了,把他拉到一旁,悄声道:“翊哥儿,你忘了当初他怎么欺负你了吗?你还笑,听话,这钱咱不挣。”
唐锦翊压低音量,“送上门的钱都不要,是不是傻?你先别说话,今天就跟我学学怎么做生意。”
说完,立马换了副笑脸。
“大哥久等了,干脆面还有九十七包,都已装好,一共是九百七十文,这么多袋子不好拿,用不用帮您送到家?”
“不用了。”
唐一墨丢进笸箩一个钱袋子,随手一指,“我不吃,都给他吧。”
唐锦翊愣了愣,扭头一看。
只见那不识好歹的瘫子还叼着根草杆晒太阳呐,压根没瞅他们一眼。
“你先用着,不够再找我要。”
唐一墨留下一句话,带着小厮就走了。
他说的应该是钱?
唐锦翊捡起钱袋子颠了颠,还挺沉!
这时,一道稚嫩的声音截住了他。
“哥哥,干脆面好吃吗?”
摊前的小男孩含着手指,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笸箩。
男孩大约四五岁的年纪,长得胖乎乎圆嘟嘟的,他从没听说过这种叫“干脆面”的东西,刚才看到风筝摊老板将一颗颗金黄色的干脆面扔进口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咀嚼声,他口水流了满嘴,快要馋哭了。
唐锦翊望了望唐一墨远去的背影,心想,反正买东西给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也不算占他便宜。
他收好钱袋,从怀中掏出一包原本想留着自己吃的干脆面,“诺,给你尝尝。”
男孩的双眼立马放出光芒,迫不及待抓了几个放进嘴里,香喷喷的,嚼起来又酥又脆,吃了还想吃。
“哇,太好吃了,比娘做的炸米花还好吃!”
“当真?”
身后妇人诧异,也捏起一粒尝了尝。
干脆面脆的掉渣,一口咬下,光听声音就能让人心情愉悦。
她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呀,真的好吃!!小郎君,你这干脆面,看起来好像是炸线面,线面居然还有这种吃法?!”
看热闹的渐渐散去,只剩三两人群围在摊前。
听了妇人的话,纷纷凑过脑袋。
干脆面原料简单,很容易看出来,就算自己在家做,也能模仿一二。不过唐锦翊不慌,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干脆面这种小食,除了炸面之外,最重要的是搭配合适的调料,作为一个穿越来的现代人,他有信心在口味上搭配出一百种花样来。
“这可不是一般的线面,我有独门秘方的哦。”
唐锦翊重新背上小包袱,“明天上午我还在这里出摊,大家有想吃的早点过来啊。”
“走,灵儿,回家。”
唐锦翊拎起腾空了的笸箩拍打了几下,端着回家了。
……
后边挨着桥栏躺着的那人,伸了个懒腰从地上爬了起来。
他根本不是瘫子。
身上的粗布衣服还是几日前偷跑出来的时候穿的,如今已磨破了洞,整个人蓬头垢面,无精打采,倒像个乞丐。
他拿起一包干脆面,望着唐锦栩离开的方向,扯了扯嘴角。
“这、这些……我都没动,有……人想吃就拿走吧。”
说完,将手中那包干脆面揣进怀中,一瘸一拐下了桥。
……
拐进酒楼后巷,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翊哥儿,你看那颗大槐树。”
灵儿兴致冲冲地说:“我就是在那棵树上采的槐花!你等着,我再去摘点!”
说完,便端着笸箩跑了过去。
百味楼后面就是永乐坊。
两座三层小楼背靠着背,一个大门开向东边,一个大门开向西边,两家的后墙都开着小门,中间是一条幽窄的夹道。
那颗大树便生在永乐坊,由于长得过于茂盛,一部分枝叶越过墙头伸了出来。
三月的槐花正嫩。
一串串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挤成团团簇簇,把树枝都压弯了。
灵儿不知在哪儿找了根长棍,跳起来拍打着那些摇摇欲坠的花团子。不一会儿,地上就铺了一层。
唐锦翊在脑子里搜寻着仅有的那点历史知识,好像大宋的槐树都是国槐,跟他吃过的洋槐花并不一样,国槐花可入药,但味道苦涩,不适食用。
可是看灵儿的样子,摘槐花不是一两次了。早上那碗槐花粥香甜可口,吃了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不适。
便问道:“灵儿,槐花除了做粥还能做什么吃食?”
灵儿道:“槐花包子,槐花露,槐花煎饼……多的哩!栩哥儿想吃?”
唐锦翊摸摸肚皮,看来这些槐花是可以吃的。
“是有点饿了。”
他把它们捡进笸箩里,不时放进嘴里一个,甜滋滋的,非常美味。
不一会儿,笸箩里就装的满满当当。
唐锦翊了然。
这个时代只是跟大宋相似,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朝代,有什么都不稀奇。
只是…
想到这里,他皱了眉。
前两日卧病在床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有个自称系统的东西,把穿越这件事给他讲的清清楚楚,像个播报器,吵得人头疼。
怎么现在又不说话了呢?
他试着在心里呼唤了一声,“你还在吗?”
寂静之后,无人应答……
唐锦翊拍拍脸蛋,自言自语道:“算了吧,自己顾自己吧。”
他扒拉了两下笸箩里的槐花,喊道:“够了够了,灵儿不摘了,今天晚上我给你做槐花糯米糕吃。”
进了门,唐锦翊直奔厨房。
灵儿在后边边追边喊:“翊哥儿,你慢点儿跑……槐花我来做,你别累着了。”
她跑得气喘吁吁,而唐锦翊已经开始摘槐花里的碎叶子了!
“你身体刚好一点,别……”
还没说完,唐锦翊就把钱袋子扔给了她。
“灵儿帮我看看,里面有多少钱,多了的给人还回去吧。”
那钱袋子揣在身上怪沉,指定是多给了。
灵儿边拆钱袋边嘟囔:“还什么还,你救过他的命,他还那样对你,就算把全部家产全给了你也是应该的。”
钱袋中,一共六个银锭,一把碎银,估摸有三百两。
唐锦翊犹豫了。
这些钱拿出一部分给大娘,剩下的用来买调料买面买油,两个人再卖卖零嘴儿,足以过得舒心了。
可是转念一想,那唐家大哥在原主被赶出家门时不知帮忙,病重后又不闻不问,现在却冷不丁给这么多银子,会不会是另有想法呢?
不行。
这钱收着不痛快。
“留下一两银子,剩下的还他吧,回来时顺便买点糖,哦对了,家里还有糯米吗。”
唐锦翊把处理好的槐花倒进盛满水的大盆里淘洗,洗干净后捞出来晾在案板上。
灵儿鼓着一张小嘴,帮他舀出一碗糯米倒进水盆。
“快去快回啊。”
唐锦翊把碍事的头发随便挽了个包,一边淘洗糯米一边嘱咐道:“别跟他们的人置气。”
“好好好,听你的,我去就是。”
灵儿看他把泡米的碗盖上,准备回屋,也就没再多说什么。拿起钱袋子蹦蹦跳跳出了门。
…
唐锦翊眯了一觉。
忽觉身上发冷,打个激灵便醒了。
窗子咣当咣当乱响,桌上的宣纸落在地上,起风了。
唐锦翊起身关窗,才发现外面天色阴沉,早已飘起了雨。他怕槐花被雨打了,忙跑了躺厨房。
还好槐花没被打湿,捏了捏碗中糯米,发现已经泡得差不多了,便烧了锅开水,先将槐花焯水,之后又将糯米蒸了。
蒸好的米饭香喷喷,糯叽叽,完美极了。
他将米摊在案板上,又把焯好的槐花均匀地铺在上面。
想要槐花的味道将米粒颗颗浸透,必须要将它们一起上锅再蒸一遍,火候一定要控制好,多一分会老,少一分太嫩,都不好吃。
现在一切就绪,就差灵儿的糖了。
安置好厨房中的事,再出来时,发现雨越下越大。
紧密的雨珠连成了线,在天空织起一片巨大雨幕,雨水噼噼啪啪打在地上,溅起的水花又冰又凉。
“灵儿!”
“灵儿?”
唐锦翊唤了两声没人答应。
难道还没回来?
见着厨房门外挂着只草帽,唐锦翊忙拿下来戴在头上,准备出门找找。
虽是阳春三月,水滴浇在身上也是冰冷刺骨。
唐锦翊哆哆嗦嗦的站在门口,心想:汴京城这么大,该往那边去找呢?
就在他犯难的时候,一双冰凉的手抱住了他的脚腕。
唐锦翊吓了一跳,低头一看。
“呀!这不是下午碰见的那个瘫子吗!”
那人有气无力的趴着,浑身湿的精透,地上还不时冲出点血。
“你受伤了?能听见我说话吗?”
唐锦翊蹲下来拍了拍他的身子,还把帽子让给了他。
这人也不知道是怎么爬过来的,桥头离这不算近,看着实在可怜。
听了唐锦翊的话,那人缓缓抬头,嘴巴蠕动了半天,吐出来俩字:“救我。”
脑袋一歪,晕过去了。
唐锦翊朝远望了望,雨太大,也看不清是不是有人在追他,没理由见死不救。
雨水打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地上的人看起来清瘦无比。
唐锦翊把他翻了个身,打横抱起来。
“啊哟,我的腰。”
“翊哥儿,你怎么自己跑出来了,我找了你半天,快急死了!”
“哎呀!!你怎么还淋着呐!!”
灵儿的声音越来越近,唐锦栩边走边喊:“灵儿灵儿快来帮帮我,我捡了个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