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汴梁梦起·听雨 > 第32章 “为何?我不想娶她。”

第32章 “为何?我不想娶她。”

北辽南下犯边的初始,景熙登基不久,皇位还未完全坐稳,太后联合贵戚公开反对他的政令要求垂帘听政;皇后之子联合宗室亲王煽动台谏攻击他名不正言不顺,要求病重官家亲自出面。

三司衙以国库不足为由拒绝赈灾拨款命令;西北边防将领们对他亦是不服气,认为官家只因他长得好而封他作太子,而实际上,边防将领们压根就没有见过太子长相如何,只听得坊间传闻而不服……

在他焦头烂额之际,恰逢北辽南下犯边,于是他决定率军亲征。

在亲征的遥远路途上,他派往她身边的耳目传来她的消息——

谢萧云娶了她才六个月,竟有妾室进门,还是个小脚妾室!她不堪受辱,回到娘家寇府小住。

寇府大娘子闻言又生了场大病,她在寇府照顾母亲一些时日后,大娘子过世于一场初雪。

父女二人伤心欲绝,寇衡欲辞官带女儿离开汴梁这等伤心之地。

谁知她竟不肯,她留在汴梁回到了谢府。

哪知回去那日,见谢府张灯结彩,只因妾室生子,欲将妾室扶正称为与她同等的平妻。

绝望中她剪掉了长发,到相国寺修行。

他在赴战场的路上听到她如此悲痛的消息,大恸之下,想尽快结束战争回去相国寺找她,带她走。

但是他想得太简单太美好了,他下的军令不被将领接受,纷纷各自为战不听他的调遣,他越急迫越是节节败退,最后大败几场失去几个有力将领后,他怒极,颁布铁令,还是为时已晚……

在他中箭高烧未死之时,他醒来两次,第一次叫人快马加鞭飞鸽传书去找她,他想见她,安慰她……第二次醒来,是他的回光返照之时,消息传回,她不愿,她说,不如遗忘。

他痛到极处,吐了最后一口血……

*

景熙如今醒来,怀中抱着熟睡的她,他想,即便现在叫他去死,他甘愿。

这半日闲的愉悦满足感,足以支撑他接下来继续在朝中振奋一个月之久。

听到阿川的提醒,他看了看天色,轻轻在寇听雨耳边唤她“宝贝”。

寇听雨睡得很香,被他唤醒时皱着眉头眯着眼睛抬头瞧他,听到他又叫她宝贝,她放心地再次埋进他的颈窝,低声喃喃:“不要叫醒你的宝贝……宝贝要睡觉……”

景熙低笑,伸手碰她的屁股:“小雨,到时辰了,你要回府了,我也要回宫。明日我们再来好不好?乖。”

寇听雨被哄着,哼唧着起了身,起身时发现两人**相对,嘿嘿笑着,发力一蹦,跳到刚背过身准备穿衣的景熙背上。

景熙被她一冲,赶忙用力顿住身形不叫自己前倾,怕摔到她,又被她双手勒着脖子险些喘不过气。

他抓住她的胳膊,向上一送,将她稳稳托在后背上,双手绕后托着她柔软滑嫩的屁股朝屏风后走去。

*

汴梁以北靠近北辽,是大宋的河北西路的真定府,谢家将军府就在此处。

此时,谢萧云在府中射箭,靶子是个人形,已被射得浑身是箭。他的父亲怀化将军谢威,坐于院中廊下看着他射箭,向他问话。

谢威得到消息,对儿子说道:“萧云,你可知你许家表妹退婚太子了?”

谢萧云正瞄准,听到即转头看向父亲诧异:“不知,她那么喜欢太子怎会退婚?”

谢威道:“中间发生何事与我等无关,不必打听。她若是要另嫁,你待如何?”

谢萧云端正姿势继续盯着靶子瞄准,回答道:“不如何,她另嫁跟我有何干系?”

谢威意味深长道:“有干系,她要嫁你。”

谢萧云射出的箭头一次脱了靶,举着弓疑惑道:“为何?我不想娶她。”

谢威劝说道:“她是许家人,如今朝中又封了爵,他家子侄多数都补了官儿,前途无限呐。”

不待儿子回绝,谢威压下声音劝说道:“太子设计叫许家主动退婚,定是给了许多补偿,她如今在东京极是抢手,但她放出消息,说是属意于你。”

“你若娶她,咱们谢家在朝中才站稳了,不会再发生你被派遣出京而朝中文官无人阻拦之事了。唉!咱们谢家在大宋为武将,难啊!”

谢萧云听父亲如此劝说,怒从中来,喊道:“太子极力叫我出京,我能如何?身为武将,当是为大宋守卫疆土,出京来此我亦甘愿!”

谢威揶揄儿子:“就数你嘴硬,你忘了寇府娘子了?放下了?她也该嫁人了罢!”

谢萧云怒视着靶子气咻咻,抡着手中重弓再次上箭瞄准,一箭射去直奔人形靶子胸口心脏处。

谢威见他不顶嘴了,只闷头射箭,叹息道:“儿啊,如今官家病重,看样子是没多少时日了。未曾想太子监国这过程如此顺利,想是极有手段的。儿啊,想开些罢。”

谢萧云拭过额头汗水回房,不欲再与父亲论及此事。

他的执念他自己清楚,身在何处没关系,他相信他总会再见到她的……

*

天兴三年九月,官家赵熠驾崩于福宁殿,享年五十五岁。累谥“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德宗。十月,翰林学士宣诏:“皇太子景熙,宜于柩前即皇帝位。”

登基大典那日,太子景熙换十二章纹冕服,赴紫宸殿,中书令奉传国玉玺,门下侍郎献册书。

太子景熙北向跪受,正式称帝,改名赵喆,字景熙。

入太庙行祔庙礼,赵喆升御座,禁军仪仗、卤簿陈列殿庭。宰相率群臣跪献贺表,三呼“万岁”,乐奏《乾安之曲》;宣布新元为“元和”,颁行天下。

大典后第三日,颁布赦书大赦天下,除谋反、十恶等重罪外,皆酌减其刑。

上先帝尊谥,尊先皇后为皇太后,尊原太后为太皇太后,中宫之位空悬,由皇太后代行部分内宫管理权。

随后颁布《追尊兰氏为皇太后诏》——

“朕嗣承大统,永怀劬劳。生母兰氏,柔嘉维则,淑慎其仪。昔奉先帝,夙著勤诚;诞育朕躬,未享尊养。

兹追尊为皇太后,谥曰昭懿,祔庙配享。仰惟慈训,如日在天。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后将兰氏神位供奉于先帝庙侧室,追赠兰氏父祖官职国公之位,兄弟授荫补。

命太常寺修订《元熙礼》,规范新朝仪制;减免受灾路州三年夏税,颁《劝农令》。

肃贪倡廉,赃吏永不录用,子孙不得荫补;科举扩额,进士科每榜增录五十人,特设「明法科」通晓律令者;各州学增拨学田,寒门子弟给廪膳。

整饬禁军,裁汰冗兵,行将兵法,轮训边军;怀柔四夷,遣使安抚西夏、大理,榷场互市严禁铜铁出境。

另,禁止州县献麒麟、甘露等虚饰之物,务实政者为上考;录囚恤刑,每岁遣大臣疏决囚徒,冤滞者直奏御前……

*

寇听雨每日听着外间和爹爹带回的消息,前几日还在和他耳鬓厮磨的人儿,一下子成皇帝了!她总觉得不那么真实,怎的这一切发生的如此迅速和顺理成章?

在寇听雨还不觉事态变化在家静心点茶之时,她的爹爹寇衡与新帝在垂拱殿内已是密谋了多个夜晚。

在寇衡眼中,新帝相当于是他看着长大的,女儿更是与之心心相印,若是新帝要娶他宰相之女,需要提前计划避免掉一些风险。

比如先帝旧臣以“不遵遗训”名义抵制台谏,比如文官集团担心寇姓外戚坐大,比如可能导致新旧党争的激化等等。

寇衡几代高官,深知新帝需在立他寇家女为后的同时,分割他的相权。

寇衡早在他们二人选择在一起之时,就早早做好了女儿为后的那日,他将被架空,只余“平章军国重事”这等虚职。

寇衡年已近五十,为了爱女和他看好的新帝,他甘之如饴。于是他与陛下私下商定,启动立后计划。

接下来,陛下逐步清洗了与寇衡不睦的台谏官,更换殿前司都指挥使为原东宫心腹,掌控禁军。

登基第七日授寇衡“摄冢宰”衔,使其获得总领百官身份,令钦天监奏“星文示瑞,女主当昌”。

为防止原太子妃家族许家反扑造势,封许家女为“国夫人”高品阶但不涉政,将许家族长外调,授“河北路转运使”虚职。为免士大夫非议,科举加增江南解额50名。

在明眼之人眼中,新帝赵喆,为立后做尽了准备,只想她能名正言顺地稳坐中宫之位……

*

元和初年腊月,皇帝再次颁布一道从未有之的诏令——

“朕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女子缠足,折骨伤筋,违天和、逆人伦。自今而后,天下女子禁缠足,违者家长杖八十,里正监督不力者同罪。已缠者许放解,州县医官助疗伤。”

礼部颁《女诫新编》,倡天足为美,命画院绘《仕女行乐图》广宣;宗室女、命妇先行,民间三年内渐禁。

民间百姓中渐渐传出流言——

“这个禁缠足令,是新皇为了娶皇后专门颁布的罢,难道那未来皇后是天足?”

“别一竿子打死啊!我还挺喜欢小脚娘子的呢!”

“我也喜欢,尤其三四寸的,真好看!哎哎?心肝儿,你别拧我耳朵啊!这么多人呢!”

“我呸!你知道女子缠足要受多少罪?你喜欢你自己去缠去!别再来瓦子找我了!我也没缠!”

“哎哟我错了我错了,我就喜欢你的大脚!我不喜欢小脚了!”

“哼!我瞧啊,官家这令下得好!日后不知能救多少小女儿小娘子呢!你们懂个屁!”

“对对对,下得好!我支持!日后不叫我女儿裹脚了……来!心肝肉……让我亲一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婚后第二年

骄阳似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