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西市有一家茶楼生意极好,或许是因为它本就处于闹市、或许是因为它那比官宦人家的府邸还要精致的布置、或许是因为它有着媲美皇宫御膳房的茶点、又或许是因为那说书人的故事精彩绝伦……
迎来送往天下客,又岂止是在长安城中有名望。
那说书人坐在戏台上纸扇轻摇,将他要叙述的故事说得是抑扬顿挫,满含情绪,说到精彩处眉梢一挑,将那惊堂木一拍,台下便传来一片叫好声又催促着他赶快讲下去,可他却笑而不语,勾得众人好奇不已,他才缓缓开口道:“诶,您猜这少年后来怎么着……”
那夸张的遣词造句和恰当的留白将整个故事渲染得生动不已,客人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欲要继续往下听,今儿个或许是听不完了,就怕说书人来上那么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二楼的雅间里也同样坐着两位看客,白衣男子品尝着茶点,或许是生平第一次听说书,觉得新奇又有趣,不由得感叹了句:“这故事跟真的一样。”
“故事多有杜撰,可他说的也并非凭空捏造,他口中的少年是我朝的太祖皇帝。”黑衣男子偏头看向了白衣男子,那目光深邃言语清浅,或许是因为茶楼中太过喧闹便凑得近了些同对方说着话,言谈间那气息喷撒在了白衣男子的颈侧害得人有些不自在地缩了缩脖子,“太祖皇帝半生戎马,在不年近知天命之岁终于是平定天下一统山河,前人为着太平牺牲无数,这才有如今的盛世繁华。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哪怕是太祖皇帝在这说书人的口中也只是一则不算短但也不算是长的故事而已,更遑论那些同太祖皇帝一同打天下的将士们?
更别提那史书枯燥无味,怕是少有人喜欢,即便是有,多数人在那字里行间也不过是寥寥数语,可能够青史留名的于当时的江山社稷已经是有大功或是大过之人了。
殿下当真这般在意世人的评说?
人生天地之间,但求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一词贺卿是有资格说的,他或许还是个中典范。世人皆道贺卿是奸佞之辈,哪有一丝一毫的好名声?若是他愿意,世人对他的评价不会比林询低到哪里去。
可世人对这位贺督主的印象有且仅有不是在造杀孽就是在造杀孽的路上,即便是老弱妇孺也不能令他法外开恩。
他在民间能有这般“好”的名声也得益于他得罪了太多权贵,以至于那些人不遗余力地抹黑他。
那骂声一片,贺卿却安之若素:“那些骂声既不能让我掉一根毛发也不能让我少吃一碗饭。
更何况人活一世,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百年过后,又有谁会记得我?
即便是茶楼里的说书人也不会提上一句。
即便在史书上留的是骂名也算是留名了。”
贺卿言语微顿,深深地看着白青岫继而又道:“即便您是天子、是九五之尊、是皇帝。
在这最高的位置上所做下的每一个决定都不容出错,因为那关系着无数人乃至于整个国家的命运。
可您也同样是人,您也不过是二十二三岁的年纪,您的做法已经足够完善,即便是先帝在世也不会做得比您更好。
在位一年来,您惩治贪官、治理民生、提拔能臣、减轻赋税、兴修水利、赈灾安民……
而北羌一事罪不在您,胜败乃兵家常事,就算敌军攻至长安城下又如何?殿下竟如此输不起么?
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就不该想着逃避,怕自己担不起还是坐不好这位置?
想想我大宁的国土、子民、物产、将士、臣子,还有陛下您自己。
我大宁如此强盛,最终还是会将蛮夷驱逐出关外的。”
贺卿的声音振聋发聩,令白青岫不由得怔怔地瞧着对方,此刻的他再也听不清说书人讲述了怎样精彩的故事。
此番出宫的缘由是因为数日前白青岫与贺卿对弈输了棋局,而事先许诺了彩头输的那一方便答应另一方一件事,那日贺卿只说等想到了什么事再告诉他。
白青岫应了,他以为贺卿会要别的,权势地位、或者是自己、再或者是自由……
君无戏言,其实无论他想要什么白青岫都会答应。
可到了昨日贺卿却开口要求说等今日下朝后陪他出宫一趟。
他用皇帝的一个承诺换取了一桩再简单不过的事,白青岫也从未想过竟会是这个要求。
等到了今日下朝后,两人便换了身常服出了宫,从前他们也曾这样逛过街市,如今或许是身份颠倒了过来,心境也大有不同。
贺卿带着白青岫来听说书,在这茶楼中听了一两个时辰的故事,到了现在才清楚了对方的目的。
从前线频传来的败绩令白青岫心烦意乱,不禁陷入了自疑,而贺卿用一个承诺换取了今日的出宫同游,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宽心。
世上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
心狠手辣的是他、癖好古怪的是他、精于算计的是他,可固守本心的是他、温润良善的是他、待自己毫无保留的是他、心甘情愿的还是他……
白青岫深深地被这样一个人吸引着,近乎贪婪地将其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近乎卑劣又恶意的揣测与算计让他的心意难以启齿。
他的心意也同样是他的弱点,是不信任还是自卑?
才需要在心上人面前端着身份的架子,因为过往的自己明明和别人有着同样的血脉和争夺皇位的资格却被无数人踩进了泥里,在只有在数千个日夜里反复告诉自己的身份同样尊贵,才不至于受那些声音的困扰,他反复强调着、反复强调着到后来便成了现在的模样。
他步步为营、时时算计,有人说他是眼高于顶的自负,可那何尝又不是自卑的一种?自卑到连交付信任都不敢,自卑到连表达心意都吝啬,自卑到需要用彼此如今的身份地位的差距来否认所谓的喜欢……
白青岫轻声笑了,此刻的他很想去贺卿怀里睡上一觉:“那从今日起,我便做个昏君好了。
督主您说我现下娶妻纳妾如何?”
彼此都心知肚明,这却是白青岫第一次开诚布公,他瞻前顾后下不了的决定若也像从前贺卿无商无量地搅黄自己的婚事那般就好了。
贺卿微顿,而后平淡地说了句:“那是陛下的自由。”
“你倒是大方。”白青岫眼底微有惊诧,或许他也没想过贺卿会这样答,什么时候贺卿这般大度了?大度得令人有几分气恼。
贺卿言语不以为意,却将自己放在了很低的位置上:“奴婢只是奴婢而已,所有的恩宠和地位都来自主子的垂怜?
贺卿早已不是那个呼风唤雨的九千岁,而殿下也不是那个任人拿捏需要九千岁庇佑的小皇子了。
您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存在,我又如何能像从前那般胁迫于您呢?
您说是不是?”
这番言语传到白青岫耳中有些刺耳,他下意识地反驳道:“你还有我。”
贺卿微愣,他这次也并非是以退为进,故意惹得殿下心疼,时至今日他是真的想饶过殿下也放过自己了。
两情相悦已是难得,而他们之间并不是说有两情相悦这四个字便能够终成眷属的。即便是在寻常人家两个男子要走到一起也何其难也,且不说伦理纲常,先说父母亲人这一关又该怎么过?再说世家好男风的倒是不少,往往将这当做风雅之事,身份低的作为身份高的娈宠,甚至连个妾室的名头都捞不上,而身份高的照旧娶妻生子。
而他的殿下是当今的皇帝,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又岂止是那些寻常人家会有的问题。
可殿下方才说出的那简单的四个字却让贺卿的心柔软得不行,他妄念疯长,他或许是放不下了。
或是有心或是无意,数日前长安城中起了些流言蜚语,
城中盛传当今圣上后宫空虚然身边养了位男宠,是实实在在的三千宠爱在一身。
有人说,这位男宠乃是山野里的妖精、聊斋里的画皮、来自阴间的艳鬼,如此才能将陛下迷得五迷三道四六不分。
有人说,那位其实不是男宠,而是消失了许久的九千岁,当今陛下看似是实权皇帝,实则不过是九千岁的傀儡。
也有人说,陛下同这位男宠乃是竹马之交,他们不顾世俗也要在一起,实在是感天动地的情分。
更有人说,这男宠实际上是个女子,只是出身风尘,陛下不便给与名位,便只能这般养在身边。
彼时林询在茶楼中听着百姓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关于陛下的谣言气得直拍桌子,这将军在外征战、收拾山河,这长安城中的百姓不关心边疆的战事倒关心起贺卿同陛下的私事来了。
谣言越传越离谱,也渐渐地传回到了宫中。
贺卿的模样无辜又沮丧,抓着白青岫的衣袖求安慰:“这些人说得未免也太过分了,奴婢怎么就狐媚惑主了?
奴婢好难过,陛下不安慰安慰奴婢么?”
白青岫睨了他一眼嗤笑道:“你还需要朕来安慰?
恐怕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今心中正得意吧?”
贺卿莞尔,这戏做不下去也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他似是有意无意地说了句:“至少如今百姓还有精力来关注这些乌七八糟地事没有到人人自危的地步,证明他们还是信任朝廷的,这也算是好事了。”
贺卿煞有其事地说要安慰本身也只是想逗一逗对方,近日来事物冗杂、边疆的战事更是不甚明朗,殿下忙得脚不沾地,可许多事他并不能干涉,也只能由殿下自己来处理。
一直以来,不论是朝臣还是百姓已经给了殿下足够大的压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皇帝的子嗣更事关国祚,诸多男子三妻四妾,更遑论皇帝呢?
皇帝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为了江山社稷牺牲的,自然也包括了这件事。
那充盈后宫的事宜一拖再拖被他拖到了今日,如今王师北伐,连带着国库也被掏空了。
当下的境况,广纳后宫是最好的笼络人心安抚民心之举,可白青岫没有这么选,他任由流言满天飞。
殿下辛苦,而贺卿也同样舍不得,殿下只是嘴硬,他出身高贵、他琼枝玉叶、他所有的口是心非都显得那样可爱。
贺卿承认自己是个自私的人,被划为自己所有物的存在便是谁人也夺不走。可在殿下这里总是心软。
许久之前他也想过,若有朝一日殿下成了别人的夫君,那大不了就两败俱伤。
时至今日先舍不得的却是贺卿自己,他舍不得顶住这样多的压力万分辛苦的白青岫,他如今是一个国家的皇帝,他应该为了江山社稷牺牲所有。
到那时贺卿做不出还留在对方身边争宠的行径,到那时自己应该会离开皇宫吧……
贺卿谦虚道:“陛下过誉了。”
朕字字句句哪有在夸你的意思?白青岫将棋盘摆了出来,国事纷扰,不如做些可以静心的事:“棋局自有胜负,不如你我再添个彩头,败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做到胜者要求的一件事。”
贺卿好奇地问了句:“任何事都可以么?”
白青岫挑眉:“自然。”
贺卿莞尔,他自然而然地行至桌前落座:“陛下与奴婢的允诺的分量可是大有不同,再怎么看也是奴婢赚了。”
他说着便取了枚棋子落下,那玉质的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悦耳得紧。
棋局才刚开始,贺卿尚有余力分出心神到白青岫身上,其实殿下清楚自己的棋术,或许更清楚自己会想要什么,但他还是添了这么个彩头,为的又是什么呢?
他是帝王,帝王的赏赐都是无上的恩宠,在自己面前他也时时强调彼此的身份,现下他大概想赏赐自己却不愿施舍,所以用了这个么所谓的“彩头”的方式。
在感情上,或许他们是平等的。
自己喜欢他,所以都愿意,也许殿下同自己的心境并无不同。只是他们之间隔了太多的猜忌、误会和提防,这些有可能是身份带来的,也有可能是他们错误的开始导致了后来的偏见与隔阂……
博弈的过程总不算是容易,期间茶水都凉了几回,而最后的结果竟是和棋,白青岫打乱了棋盘上的黑白子,看向贺卿的目光了然:“督主为了和棋,当真是煞费苦心。
怎么?我当了皇帝以后,督主也开始学会趋炎附势了?
输了便是输了,我还不至于输不起。
说吧,你想要我做什么?”
“还未想好,等想到了再告诉殿下。”贺卿无奈,他不愿占这个天大的便宜便只有悄无声息地让子了,他自认为没有错漏,怎么还能被殿下瞧出来?
白青岫对彼此的水平有个清晰的认知:“只此一局,后面的便不添什么彩头了。”
贺卿慢吞吞地收拾棋盘上的棋子,笑着应道:“奴婢还不至于恃宠而骄。”
本该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日,却因前线送来的信件而令白青岫慌了神。
信上说:首战告负,敌军士气大增连下数城,而我军节节败退。
白青岫也因此陷入了内疚与自疑中,这是他登上帝位遇见的第一件大事,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他会觉得是自己的判断与决策出了问题。
可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京中的所有人都在期盼着前线的将士们能够赢上一场以振士气。
又因着这件事,朝堂上的大臣们争执不休,说若是当初选择议和,便不会丢失这样多的城池,牺牲这样多的将士,如今我军败退再去议和就没有这样多的筹码了。
本就吃了败仗再加上这些言论便动摇了王公大臣们的决心,也动摇了君心。
如今进退不得,这场仗是一定要打下去的,有人谏议陛下亲征以振三军士气,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提议,如果白青岫的皇位坐的还算牢靠能允许他这么做的话……
“殿下,我想到我要什么了,我要你明天下朝后陪我出宫一趟。”贺卿言语认真,他的殿下又怎么不算是温柔呢?那少年依旧只是他的经历让他掩藏起了那一部分纯粹的美好。纵使到了如今的境地,也不会将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而是自己背负着那责任的重量去苦寻解题之法。
或许是贺卿见惯了先帝一遇到问题就将事情推给大臣们然后一口一个“无能”、“要你们何用”、“推出去杖责二十”的模样,便觉得殿下十分难得。
白青岫有几分难以置信:“仅此而已?”
贺卿答:“仅此而已。”
白青岫应允道:“好。”
于是乎也便有了今日这一遭听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