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四早早跟屠夫定了一整头猪,猪头猪脚猪皮炖了做了好几盆猪皮冻,春芽没空做菜整个腊月忙起来所有人都靠猪皮冻顶着。
二春天天一早开始乒乒乓乓甩开膀子剁肉,大冷的天脑门子上竟然有汗。糯米圆子和藕粉圆子都是用肉的大户,藕饼也有不少人家定,春芽一亩藕塘产出,四春没捞到一根莲藕去零卖,藕尖林记要了去,莲藕春芽全部留着自己用。莲藕在冬月就出塘了,用泥巴裹了厚厚的一层,能放一个月。整个腊月,二春媳妇每天一早就拿出两根莲藕泡在水里,等泥巴泡烂了洗干净了或是用刨子擦成丝,或是切成厚薄相当的薄片,一会就会全部用掉。
更别说还有定了包子卷子烧饼的老客,宋大伯娘天天来帮着包包子卷子,自己家都没空回。年底豆腐生意好,青山媳妇也是忙得团团转,大春媳妇来给春芽干活。最后大春二春三春家四春家包子卷子也在春芽家做了,幸好二春买了磨,整个腊月这石磨就没怎么停过,不是磨米就是磨面,一个冬天筛出来的糠足有好几包。
春芽常年做吃食,柴火积攒不下来,要不是二春岳家买了牛车隔三差五送一车柴火来,春芽只能学城里人掏钱买炭了,一小篓炭钱顶得上一牛车柴火呢。
每日一早起来点了炉子,二春就过来揉面,如今贴烧饼这个活都是二春在干了,春芽只是拌个葱油调个肉馅。不管是县城定的烧饼还是村里人拿面粉来换,大家都选择肉烧饼或者咸葱花烧饼,糖太贵了,糖烧饼偶尔吃一个解馋还行,过年大规模定做糖烧饼没有人家舍得。
糯米肉圆子和藕饼也定出去许多,再怎么样也比直接吃肉便宜,重要的是春芽调味好,村里一些不会做肉菜的妇人都把买肉钱直接换了肉圆子和藕饼,还有些新媳妇拿了从春芽这里买的好菜走娘家,于是附近前山村包括靠山镇也有一些人家来定。春芽忙得连菜都没空种了,好在靠山村不少人家都把空屋子烧了炕当作暖房,一些经冬的菠菜油菜都不少。
宋大伯娘和大春媳妇发面包包子,二春媳妇炸圆子煎藕饼,肉香味浓郁,一早就传出两里地去。三春媳妇把家里能干活的小子都带了来,不管是烧火还是摘菜都干得了。
新年的时候讲究的人家还要上一盘春卷,宋家人实在忙不过来,只能出了铜子跟村里闲逛的小孩说:“去麦地里挖荠菜,一个铜子一篮子。”有些孩子挖了荠菜换铜子,有些孩子挖了荠菜换烧饼,一时靠山村麦地里长满了挖荠菜的小孩子。
柱子家里人多的像个作坊,春芽趁着人多,酱油缸腌蒜坛子腌菜缸泡萝卜罐子一个接一个移到新家里,宋大伯看着从房间时不时抱出来一个五斤的坛子或是抬出一个十斤的酱缸,厨房门口堆着几十个瓶瓶罐罐。
“芽妮儿,这些都是你弄的。”宋大伯平日里来得少,不知道春芽家里积攒了这么多家当,这些比做盐菜的坛坛罐罐多多了。
“哪里就这些,大半都叫老四拿走了。”宋阿爷在旁边看着,不叫罐子缸啊这些倒下来。
“芽妮儿这是一整年忙不不停?”宋大伯看着厨房里热气蒸腾,白色的烟雾往外冒,里面几个女人忙得停不了手。
“你说呢,这些家当全是春芽置下的,不干活哪里来的铜子。”宋阿爷觉得大儿子脑袋有苞,宋大伯却真切地感受到了春芽的辛苦。
“阿爹,你平常在家多帮把手,春芽还小呢。”宋大伯看了一眼自家老爹,养得面色红润,皱纹都比往年少了,一看就是没少享福。
“我还能不知道,你看着脚下的路,摔了缸看我打你不打你。”宋阿爷在宋大伯后面伸手扶着酱油缸,嘟囔着“慢点走”“走稳点”。
宋大伯帮着把几十个酱缸罐子在新家放好,宋大伯娘看到摆得乱七八糟又占地方又乱的罐子,忍不住放下手里的盆说:“你来,按我说的摆放。”
地上挨个放着十斤的大缸,还有五斤的罐子。其余一斤两斤的小罐子小坛子按大小排在第一层的架子上,“幸亏用砖头砌了这个台面,春芽的酱缸多,木头架子不顶用。”宋大伯娘拍了拍青石台面满意的说。
春芽把暂时不用的凉粉盆端了过来,五斤的大盆和一斤两斤的小盆有三四十个。宋大伯看着上百个的盆盆罐罐,对着整理酱缸的春芽说:“芽妮儿,你辛苦了,明年有事能叫别人做就叫别人做,别整日的累着自己。这个家靠你撑着呢。”从此宋大伯再不说春芽手敞,看到春芽做活,总是让她多歇着点。
今年的拉拉草干是黄大舅送来的,春芽尝了一下让柱子跟宋老四说不再接拉拉草杂菜干的包子。这些拉拉草浸泡了之后春芽用高汤煮了在调陷留着自家吃。二春媳妇发现了问春芽怎么回事。
“这些拉拉草干有点苦味,还有点涩。”春芽一边调陷一边说。
二春媳妇尝了尝还真是有点苦涩味,忍不住问道:“这个有什么门道吗?”
“我烫拉拉草干的时候锅里会放一点油,一锅开水最多烫三锅拉拉草。”春芽想了想:“一般人家一锅水从头用到尾,一开始还好,三五锅之后,锅里的水又苦又涩,不换水的话拉拉草也会跟着变味。”说着春芽抿嘴笑了笑:“二嫂您知道我的,做什么菜放油都多。黄外婆看到我做菜都要哭的。”
二春媳妇想到自家娘乍舌地模样,她娘一脸紧张地拉着自己反复交代:“怪不得你家春妮儿做饭好吃,那油啊哗啦啦地倒着,怎么能不好吃呢。这么多油她怎么就舍得下呢,作怪哦,你可不能学这个,回头你婆婆要说你不会过日子了。春芽自己当家做主,没个婆婆看着,你可不能这样干,回头你婆婆骂你我也要来骂你。”
黄外婆看到宋大伯娘和春芽好又忍不住嘀咕:“这不是自家的东西不知道心疼,我看你婆婆对宋大姑娘儿也一般,不是个教孩子踏实过日子的。”因此黄外婆看到春芽做饭就忍不住去指点她,弄得春芽看到黄外婆就躲。
“明年我叫她们按你的说法做。”二春媳妇皱着眉头看着这些拉拉草,今年黄家大哥一共送来了好几车拉拉草,还有几十斤呢。
“不用,明年你让她们直接挖拉拉草来吧。”春芽想了想:“回头这煮拉拉草的水我怕她们能留着当汤喝。”
二春媳妇想着春芽要娘家的拉拉草也没少一个铜子,咽下了那句“都是穷闹的。”低着头说道:“也行,明年我来给你烧火烫拉拉草。”夏天烧火可不是一个好活。
黄大舅送来的拉拉草干虽然多,春芽和几个堂哥家里一分也就不多了,二春媳妇又特别要得多了一些。腊月来干活的人多,每天能消耗几十个拉拉草干包子,也许是油香味顶着,也许是春芽舍得放肉,调味实在是好,也许是力气活干多了大家都饿,每个人都觉得今年的拉拉草包子还不错。
宋老四接了包子卷子的订单真不少,有二三十户人家,一家十斤面也要包许久。春芽把陷调好了就放到新家,宋大伯娘带着三春媳妇几乎要整天坐着包包子。二春媳妇不仅要贴春卷皮,还有包春卷,油锅不是春芽看着就是大春媳妇看着。
二春一个人剁陷忙不过来还叫三春一起。柱子带着青土磨面压粉。二春家的小毛驴入冬就没能休息一天,二春心疼得天天给小毛驴喂黑豆。
柱子家里烧着三四个灶台,天冷大人们正好拘了孩子烧火。宋阿爷得空就编些蒸笼出来,大灶台上面七八个两尺宽的蒸笼架着。竹篓子里面铺了纱布放包子卷子。
糯米粉压好了,春芽又开始蒸年糕,普通的年糕模子就有五六套。还有花糕模子,做年糕要筛粉,其他人筛不匀,暂时只能春芽一个人做,两个灶台一起蒸也才两笼,大伯娘看春芽还要调了橘子酱梨膏糖的陷,忍不住说:“春芽,要不少做点花样,你不能熬得自己太累了。”
“伯娘,这有陷的比白年糕贵了一倍,也就过年才有人家预定。平日不用这么忙的。”
“明儿你教伯娘筛粉,伯娘慢慢筛,没蒸好的伯娘吃。”
“好,明儿伯娘帮我。”
每天两大盆炸圆子送去县城,还有几背篓竹筐装着包子卷子年糕,一车一车运往宋盐菜,赶上下雪积压的货物多了,青石还要赶了牛车和柱子一起送货。
就这么一直忙到年二十八才算消停,宋老四来和春芽结了账,平常也就四个金元但是今年到了年底足六个金元。宋大伯娘知道春芽辛苦,说了今年年夜饭在宋大伯家吃,压着春芽歇着再不让春芽动手干活。
春芽每家结了一个金元,四个金元花出去,剩下就是自家净赚的,春芽惦记着明年要把新家后面的茅房牲口棚柴火棚全都搭起来才行。新家厢房的窗子也就是个框架糊了窗纸对付着,明年还有几套窗子要打,还要再砌上烤炉和烧饼炉子。春芽低头算账估摸着明年年底钱就能余下来给柱子娶媳妇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