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长姐 > 第158章 两家人(上)

第158章 两家人(上)

村长写好契书走了,宋大伯娘把钱匣子放到柱子手里直叹气。

“阿爷,伯娘,柱子的婚事还要你们操心。”春芽开口说道:“如今聘金是有了,还要烦请伯娘和四婶操持。”

“老大,我跟你回去。老大老四你们把我的东西收拾了搬走。”宋阿爷对宋大伯说道。

“十个金元的媳妇我娶不起,”宋大伯娘摆手道:“你别叫我,我下不去这个手。”

宋老四将钱匣子从柱子手里拿了过来,点数出九个金元和一百个银元拿荷包装了,递给宋大伯娘说道:“烦请大嫂,最后帮老五一次。”

宋大伯娘听了宋老四的话忍住心酸接了荷包过来说道:“这,这都是什么事啊,我一辈子没见过。柱子,你——你等着我给你把这个金疙瘩娶回来。”

宋老四看着宋大伯娘如同抽去了脊梁骨一般无力地瘫坐在圈椅上,宋大伯刚刚被扶了进来签字画押,还没来得及看分家的内容。宋老四也不敢跟他多说,只说:“这家是春芽撑到现在,如今春芽说怎么分就怎么分。以后柱子你要将五房顶下来,春芽姐妹和木头都跟你是隔了房的了。”

柱子点头称是。宋老四将钱匣子递给他:“这里是你的家当,聘礼我们拿着,替你把媳妇娶回来,以后小俩口好好过日子。你这样的家当,比你大哥二哥三哥四哥都好,比靠山村绝大多数人都好,不要把日子过差了,叫人瞧不上你。”

柱子接过钱匣子打开看了一眼说道:“我知道了,谢谢四叔。”

宋老四又看了春芽一眼:“柱子你的婚事春芽不能出面 ,还要劳烦大嫂。”

宋大伯娘无力地抬起胳膊挥了挥手说道:“等你媳妇回来,我跟她一起去女家提亲。”

“柱子分家村里肯定要议论一阵,”宋老四说道:“尽快把新妇娶回来也好。这些账本春芽你收着。柱子的婚宴?”

“我来做,”春芽说道:“我答应柱子分家就给他把媳妇娶进来的。”

“好是好,只是这菜钱柱子自己出,以后木头也是,不能老指着你。”宋老四看向柱子:“如今你自己掌自己的家,请多少人做多少菜——”

“还请四叔操持!”柱子站起来把钱匣子递给宋老四。

春芽看了一眼宋老四又看了一眼柱子说道:“家里鸡羊留给柱子就是给柱子娶亲用的,蔬菜家里也有,紧着这些做席,那些银钱留给柱子养家吧。”

“也好,柱子手头也要留几个钱应急。”宋老四将钱匣子递了回去,“婚宴简便些,柱子你没意见吧?”

柱子接过钱匣子说道:“大姐,我再去买些猪肉和鱼回来。”

春芽挥挥手说道:“随你,我紧着你家里食材做就是了。”

第二日村长带着柱子和木头在大春陪同下去了县衙。

宋大伯喝了药听了宋大伯娘说了分家的事,他也不好动怒,宋老四又一早告诫他春芽说怎么分就怎么分,宋大伯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兄弟说的话他听不懂,侄子侄女说的话他也听不懂。

“春芽算出嫁女,这是怎么算来的?”宋大伯还是不明白这个账怎么算的。

“家产柱子和木头三七分,春芽三姐妹一人算一个金元的分家费。这就是出嫁女的分法。”宋大伯娘没好气地说道。

“春芽那房子要七八个金元呢,怎么一个人算一个金元?”宋大伯彻底搞糊涂了。

“怎么还要把房子钱算了给柱子木头分掉?”宋大伯娘气急了揪住宋大伯的耳朵拎起他来灌药。

“哎,烫烫烫。”宋大伯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了药,嘀咕道,“我这不是不明白吗?你们又不让我听着。”

“柱子是你侄子,春芽春苗姐妹还是你侄女呢,你可不要太偏心。”宋大伯娘放下药碗说道。

“哪能呢,我一直觉得春芽吃了亏,不同意这样分,你们还不让我说话。”宋大伯委屈地揉揉耳朵说道,“芽妮子这可怎么办吆?”

“什么怎么办?春芽如今是户主,自成一家,不知道多好。”宋大伯娘经过宋老四半天劝慰,不接受这个结果也只得接受了。

“根子家里如今由柱子顶着,春芽算什么?”宋大伯看了宋大伯娘一眼,女人家不知道这族谱的事,里头门道规矩多着呢。

“春芽算什么?春芽算独立一个门头。”宋大伯娘说道:“以后老五家里就三个房头。”

“哪里有女人家一个房头的,族谱上只怕记不上去。”宋大伯焦虑地说道。

“你少来,上次长房还来人跟我说要把春苗在族谱上记一笔呢,女孩子出息怎么就不能记了?”宋大伯娘看了宋大伯一眼:“你可别跟我拖后腿,这事趁着阿爹还在,你给我好好办了。以后我但凡有个女孙出息了,也要上族谱。”

“上,上,都上。”宋大伯一拍桌子说道:“干脆春苗林子都给上上。我看林子也是个出息的,你看她种点花值多少铜子,春芽当年也比不过她。”

“我看行,现在宋家只有我们这一房有女孩儿,老四家俩个也是能干的。全部上了族谱,以后女孩儿都上族谱。这个事又没哪个祖宗规定女孩儿一定不能上族谱的。”

“老四听了肯定高兴。”宋大伯慢慢躺了下来说道:“你说咱家怎么就没个女孩子呢?”

宋大伯娘看着春芽满身轻松的样子气终于慢慢顺了,宋四婶的脚伤也好得差不多了。宋老四将脚伤好了的宋四婶送到靠山村操持柱子的婚事。

宋四婶的意思是赶在春耕前把新妇娶回来,越快越好,她店里还等着春芽开工呢。宋大伯娘心里再不高兴也想快点把这件事办了,家里放着十个金元,宋大伯娘心里总是慌慌的不踏实。

这一日天气正好,春风也轻,宋大伯娘宋四婶和金媒婆一起做了牛车往前山村赵家去。昨儿个一场细密春雨,路边野草都抬起了头,旧年枯草白色草头快掉光了,青色叶芽从泥土里钻了出来,路边灌木也恢复了生机,一点一点的叶芽一个挨着一个,头顶时不时飞过一群大雁,春天来了,零星野花也冒了出来,空气里充满了春的味道,清新的青草味,丝丝缕缕的花香气,鸟儿清脆的鸣叫声,暖融融的太阳,柔和的微风。春天了,鸟儿要筑巢,人也要成家。

“怎么就相中了赵家?”金媒婆陪着宋大伯娘宋四婶一起坐着牛车去前山村,金媒婆看了一眼肃容的宋大伯娘,知道她心里是不愿意的,又看了一眼一身华服的宋四婶,这个娘子金媒婆还没见过。

“柱子自己看上了。”虽然已经决定娶这个新妇回来,宋大伯娘也没打算替柱子掩饰,大正朝缔结婚约总要男女双方都看中才好,虽然小儿女自己看对眼的少,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宋大伯娘看金媒婆一直看着宋四婶,连忙介绍道:“这是我弟媳妇,宋老四家的。”

金媒婆这才恍然大悟,她又看了一眼宋四婶说道:“原来是宋娘子啊,早就听闻你的大名了。难得你替侄子来奔走这件事。”

宋四婶不想和媒婆叙旧,她与媒婆道了声好说道:“金娘子知道这个赵家?与我们说说吧。我跟大嫂少出门,外面的事都不知道。”

金媒婆看了宋家妯娌一眼心里叹息着说道:“赵家那个光宗小小年纪,赌龄可不小,从小会拿骰子,十岁就敢去赌坊,这次欠了赌坊十个金元,大家都在看赵家这次要卖几个闺女呢!怎么就让你家摊上了?”

“缘分这种事谁说得准?”宋四婶问道:“这赵光宗多大了,家里就一直让他赌?”

金媒婆说起了赵家事,媒婆知道的总比旁人多一些:“赵光宗十五了,你们是不知道,这赵光宗啊一开始也就是在村里玩两把骰子,赢两个铜子就去买了糖葫芦孝顺他奶。老太太牙口不好,糖葫芦没见她吃了,这赵光宗的孝心宣扬得整个村都知道。这赵光宗从此胆子越来越大赌瘾也越来越大,三天两头往赌坊跑,赢了钱给老太太买肉买烧鸡,输了钱就问老太太要。”

“这赵家没分家,所有钱都掌在老太太手里,三个儿子跟鹌鹑似的。一开始老太太还给钱,后来欠赌坊的钱多了,老太太就嫁孙女,反正孙女多,嫁了一个还有一个。跟这样的人家做亲家,闹心呐。”媒婆赶忙安慰宋大伯娘,“不过你家柱子爹娘都过身了,再闹心也闹心不到隔房的伯娘头上。”

“我就是担心春芽,”宋大伯娘问道:“赵家姑娘怎么样?特别是赵三妮。”

“赵家姑娘倒没有什么不好的名声,从小家里地里一把抓,能干得很,村里人都可怜那几个闺女。”

“姑娘好就好!”宋大伯娘不知道是安慰自己还是安慰宋四婶。

金媒婆想到是柱子自己看上的也明白其中的缘故:“这赵三妮生得着实是好,一双眼睛大大的,跟牛眼似的,湿漉漉水汪汪的,甭提多有神了。皮子白,乡下人整天不是种田就是下地的,没几个白皮子,那赵三妮的皮子比你家宋娘子还白,别人一晒黑了,她一晒皮肤红通通的,等红色退了又白嫩嫩的。”

宋大伯娘和宋四婶对视了一眼,总算明白柱子是怎么回事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神降(全息)

阴鸷女皇的渣妻郎

春日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