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安六年,自巫州被割让给大晋后,由于常年处在大晋王朝的高压政策下,南魏巫族不堪负重,遂爆发大规模起义事件,反抗晋人的统治。
尽管南魏在医药学和巫蛊(毒理学)方面遥遥领先大晋,但可惜真理向来只在大晋铁骑的铁蹄所能到达的范围之内。
第一时间得知巫州暴乱后,摄政公主带着圣人与群臣们商讨了一番,最后决定各派文官武将一名,武将领一万大军前去与剑南节度使(剑南道与巫州接壤)镇压起义,文官则负责暴乱后的重建与对巫州百姓的安抚。
李安衾早已深谙权力制衡之道。为防止给予朝中任何一派得利的机会,她遂指名燕王和许太尉分别举荐合适的人选。
燕王李邺当然明白自己不能推荐武将的人选,否则将会再次惹上李安衾的怀疑和防备,于是他巧妙地推出一个人选——陆玉谈,来作为此次参军的文官人选。
陆玉谈,两位已故丞相的养子,早年因为行官受贿被撤去大理寺少卿的官职。如今他投奔到燕王一派,虽然此人私德有缺,但还是凭借其足智多谋、洞悉人心的能力成功得到李邺的赏识并成为府上的幕僚。刚好,他前阵子被引荐入朝,现在兵部担任郎中。
至于太尉许柏夫,他亦知不可举荐自己过去在军中的心腹和亲信,最后思量片刻,推出了一位能力尚可的武将。
李安衾将他们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对于他们深思熟虑后的抉择她没有什么异议。
「“此外,治国之道在于任人唯贤,任人唯贤的本质在于用人如器。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这是李促教给她的治国之道。
燕王举荐的文官虽然私德有亏,但确实有治理之才;太尉举荐的武将虽然刚戾性躁,但也有出色的领军能力。
镇压安抚一事很快便定下,翌日两人便领着大军动身启程。
但到底“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令许柏夫始料未及的是,他举荐的这名武将在巫州展开血腥镇压,甚至伤及汉人的利益。多亏有陆玉谈一路为他收拾留下的烂摊子,并凭借手中的权力制止了他放任晋军大肆续搜刮巫族百姓的行为,这才顺利完成了后续安抚百姓的任务。
此事为李安衾所知时,她正默默盯着中书令草拟《授陆询舟太常寺卿诏》,她读罢暗信,当场借案上的明烛焚毁了信纸,随后淡淡地看向中书令。
“陈中书。”
“老臣在。”
李安衾想到那封暗信上的内容,眸中闪过一丝无奈。
“再给她授爵金紫光禄大夫。”
.
贞安六年六月廿三,陆询舟回京后得到了加官进爵的圣旨,至此,她官居正三品太常寺卿,封爵金紫光禄大夫。
然而,这道圣旨实则暗含“明升暗降”之意。
太常寺卿虽是个正三品的官职,但是实际职责却极为简单。
当皇帝派官摄行祭祀时,太常寺卿要作为亚献官;三公巡行园陵时,太常寺卿要陪同在侧;大祭祀前,其需视察牺牲(祭品)与器物是否洁净。[一]
这工作简单得能和驸马都尉的职责在一个层次,陆询舟感觉谁都能做,何须她一个进士科出身的士人专门来干。
如果不是因为要私下调查母亲的死因,陆询舟绝对不会就此作罢——抛却福州刺史的官职,留在长安当一个闲散文官。
或许,这就是那些陷害了阿娘的人们想看到的景象。
陆询舟看向书房外婆娑的绿树,耳边是喧嚣不止的蝉鸣。
所以李安衾,你会与这件事有关吗?
她不知道,也害怕知道。
但凭借着心中为阿娘死因的怀疑,陆询舟还是开始了自己的调查计划。
彼时,陆询舟由于病情的恶化,她不得不在梅观尘的监督下戒酒。失去了对酒的依赖,陆询舟戒酒最初几天是痛苦的,她发觉她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当她坐在案前读书时情绪会莫名涌上心头,焦虑和兴奋交织在一起,令她莫名的恐慌。她开始失眠,夜里大量出汗的同时,身体下意识的震颤。
她想喝酒,可是为了这条残命,她不得不去抵抗那种无数只蚂蚁咬在心间的感觉。
同时体内的蛊毒也在折磨陆询舟,幸在蒲菖的那张治标的药方,病情的恶化暂时缓慢了下来,日渐消瘦和偶尔的咳血对陆询舟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陆绥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年纪尚小的小娘子只知阿娘的身体变差了,却不知她命不久矣。
那日学堂放假,她早上在家卫的陪同下,蹲在家门口一边发呆,一边像过去一年里渴望见到阿母马车。可惜每回看见阿母的马车停在公主府门口时,阿母都是和一个陌生的叔叔从车上下来,陆绥于是躲在门边,偷偷看着他们走进公主府。
然而陆绥不知道的是,她的阿母早已注意到了她,并与她一样期待每日的见面。
终于有一天,陆绥鼓起勇气,打算在阿母下马车的时候过去打个招呼。
嗯,为了不显得刻意,她故意提前把自己的玩具掉在公主府门口,这样过去捡玩具的时候才不显得刻意。
陆檀卿小朋友被自己的智慧折服了。
那日,她蹲在家门口,看着阿母的马车停在公主府的门口。
她瞄了一眼身旁正在睡觉的家卫,小娘子起身,趁着马车门打开的时候故意不紧不慢地走过去捡起玩具,而后抬头迎上刚下车的阿母和陌生叔叔。
“公主殿下和驸马万安!”小娘子奶声奶气道,这两个称呼还是阿耶教给她的,她现在说话已经很流利了,不像以前那样卡顿。
李安衾的心顿时化作了一滩水,身旁的韩驸马也被小朋友可爱到了,遂莞尔着摸摸小娘子的脑袋:“小娘子也万安。”
陆绥又期待着望着李安衾。
那时,公主殿下看了眼陆府门口正在睡觉的家卫,心下顿时了然。
“小绥,你想不想进公主府玩。”
女人弯腰也摸摸小娘子的脑袋,语气带着韩邵从未听过的温柔。
陆绥眼睛一亮:“好!”
.
时隔四年,陆绥好不容易能和阿母在一起,心里不但高兴,脸上也满是兴奋。
李安衾把她带到她的寝室,又唤采薇呈上小孩子喜欢的甜食后便屏退了屋内所有下人,与女儿独处。
“小绥私底下可以继续叫‘阿母’的。”李安衾看着面前吃东西的小娘子,“慢一点,别噎着。”
陆绥将糕点咽下去,唇角还沾着碎屑便奶乎奶乎地说:“谢谢阿母,这些糕点都好好吃。”
李安衾无奈一笑,拿出帕子将小孩嘴边的碎屑擦干净。
“你阿娘平时是不是还限制你吃甜食的量?”
“嗯。”小娘子用力地点点头,“阿娘坏坏,我现在最喜欢的人是阿母啦。”
“那你阿耶呢?你不喜欢阿耶吗?”
漫不经心的提问。
“喜欢啊!之前我最喜欢的人就是阿耶。”
李安衾听完面上依旧带着笑意,心里却开始嫉妒梅观尘抢了她女儿的喜欢。
“阿母。”
“嗯?”
“你回家好不好,我好想你。”
李安衾垂下眼眸:“那得你阿娘说了算。”
按照她私下通过暗卫营得来的近期消息,李安衾只知陆询舟最近郁郁寡欢,身体每况愈下,因病戒酒后变得愈发沉默寡言。
她心疼,想卑微地去乞求和好,可是每每看见她与梅观尘情投意合的模样,心上又是一阵绞痛。
李安衾咬了咬朱唇,凝望着眼前粉雕玉琢的小娘子,眸色也不自觉地深了深,脑海中忆起暗卫营搜集来的关于梅观尘的情报。
那梅观尘不过一介举人,祖上虽显赫过,但他从前福州也只是个清贫的教书先生。
这样一个空有几分姿色、会点小意温柔的男人,不知为何能拴住小山和檀卿的心。李安衾愈想愈恨,心间的嫉妒在疯狂滋生,表面却依旧装出言笑晏晏的模样,与陆绥寻找着共同话题。
看来,本宫要把“强取豪夺”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思绪回到当下。
陆绥稚嫩的声音在她的耳边响起。
“阿娘现在身体很不好。”
陆绥咬了一口手中的糕点,含糊不清地讲。
“阿耶天天照顾她,现在都不陪我玩了。”
听到这,李安面色温柔地试探道:“你阿娘的身体有多不好?”
李安衾当然看得出来,她的小山如今憔悴不堪。
“阿娘身体非常不好,她现在天天咳嗽,咳嗽时还能咳出血来。”
“这样吗?”
李安衾眉间微蹙,心下想着用什么合适的理由能把尚医局的奉御派到陆府。
陆绥在公主府待了半个时辰后,李安衾让身边的暗卫带小娘子走出府回家。
一来,公主府很大,陆绥出门时会迷路;二来虽然陆府就在隔壁,但是李安衾还是怕中间出个什么差错;三来,若是陆询舟发现女儿不见了,暗卫也能帮李安衾传话解释此事——她知道陆询舟不想见到自己。
临走前,陆绥怯生生问:“阿母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亲我一下?”
李安衾笑着说:“好。”
小娘子开开心心地凑到阿母面前,李安衾将小绥抱入怀中,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额头。
被心心念念的阿母亲了,陆绥脸红红地贴着阿母的胸前的柔软,最后也鼓起勇气亲了下阿母的侧脸。
临走前,陆绥说:“小绥下次还来阿母府上玩!”
李安衾眸中尽是温柔,她粲然:“嗯,阿母也期待小绥来玩。”
望着小娘子无忧无虑的背影跟着高大的暗卫出了门,在屋门关上的那一刻,李安衾还能听见她的小绥在哼着快乐的小曲。
她的心都要被这个孩子可爱化了。
当采薇进来收拾收时,李安衾的面色是难得一见的柔和。彼时公主殿下心里还在想,陆绥今天吃得最多的就是桃花酥,下次小绥来玩时自己一定要嘱咐采薇多拿一点这种糕点。
然而,李安衾尚且不知,这将是她与陆绥的最后一面。
[一]摘自网络,稍有改动。
开头派遣官员去镇压起义,殿下的手段主要可以参考武则天时期,狄仁杰和某个武氏子弟(叫啥我忘了)一同抵御外敌。殿下这边其实已经开始有要重用燕王的迹象了,因为她也不能一味地信任太尉,她需要让燕王和许太尉达成权力之间的平衡。
刚好许太尉举荐的人在镇压过程中出现问题,她便有理由开始转变态度,将橄榄枝抛向燕王这边。
————
这里解释说明一下,殿下的暗卫营不是全能的,原型是明朝的锦衣卫。
不过暗卫再怎么神通广大,也只能监视在京的官员,他喵的谁能知道七年前梅观尘和陈竹君瞒着所有人相爱这件事!
殿下不知道梅观尘是龙阳——但根据暗卫监视陆询舟和梅观尘的日常记录,殿下还是能看出他们是形婚的。
她嫉妒的点主要是梅观尘以前是陆绥最喜欢的亲人,而陆询舟和他是知音,很有共同话题,两人天天待在一起下棋论诗文、讨论游侠话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5章 第九十三章 阿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