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的对,我是想卖豆腐泡。也可能的确不太好卖。”
“因为我打算卖十五文一斤。”
叶厘道。
“多少?”江福正猛然提高了声音。
江麦也一脸诧异,怀疑自己听错了。
江芽惊讶的小嘴巴大张,然后抬手拍拍自己的小肚子。
昨晚他和他哥得吃掉多少铜板啊?
叶厘无奈摊手,解释道:“江伯,因为成本很高,一斤的成本就得八文。”
“八文?”
江福正难以置信的看向江麦手里的豆腐泡:“就这东西,一斤的成本是八文?”
“可不是!我昨个儿算了之后,也吓了一跳。足足算了三遍才敢确认。”
“但好在一斤足足有六十个!”
“六十个?”
江福正又惊呼出声。
“是的,这东西里面又空又软,六十个才一斤重。”
豆腐泡这东西不占重量,即便是大个头的,一斤也能有三四十个。
他做的比麻辣烫店里的稍大些许,一斤有六十个。
“你给我详细算算账。”
江福正皱眉。
对叶厘的话半信半疑。
这三个数字带给他的震惊太大了。
“好。”
叶厘伸出手指,开始给江福正算成本。
他算的异常仔细,好叫这位里长大人知晓,他没有空口骗人。
江家没有种黄豆,他所用的黄豆得从粮铺里购买,一斤是三文钱。
一斤黄豆可做三斤老豆腐。
豆腐在炸的过程中,水分会消失。
一斤老豆腐,只能出半斤的豆腐泡。
三斤老豆腐,那就是出一斤半。
也就是说,一斤黄豆,能做一斤半的豆腐泡。
但想将黄豆变成豆腐泡,除了黄豆这一成本,还有盐卤以及猪油。
老豆腐不算吸油,炸三斤豆腐,也就是想得到一斤半的豆腐泡,那需要耗费二两猪油。
猪油价格昂贵,但若是买了猪板油自己熬,那大约是三十五文一斤。
换算下来,二两猪油便是七文。
另外,一斤黄豆做成豆腐所消耗的盐卤成本大约是五厘。
还要考虑柴火的花费,现在量少,自家的柴火能应付。
若是产量高了,那肯定要想办法搞干柴。
因此,他将柴火的成本算做一文。
人工当然也得花钱。
就江福正家的大石磨,他可不准备自个儿推。
他打算雇人磨豆浆。
这部分人工,一斤粗算做一文。
黄豆、猪油、盐卤、干柴、人工,这五项相加,那一斤半豆腐泡的成本价就是十二文五厘。
平均下来,一斤的豆腐泡的成本便是八文三厘。
他说八文,还特意说少了呢。
江福正听完他这一通解释,无言了片刻,才道:“成本虽高,但卖十五文,着实贵了。”
“乡亲们绝舍不得买。”
这和猪肉一个价了!
能买猪肉,一般人家谁舍得买豆腐?
“江伯,我也没法子呀,普通豆腐炸不了豆腐泡,我得先做豆腐,然后才能下锅炸,这一通折腾下来,天都得黑了。”
“我忙活一天,一斤挣不了七文钱。”
叶厘又解释。
他挣的是血汗钱。
纯纯血汗钱!
看江福正神色不变,他便又道:“再说了,一斤豆腐泡,有六十个呢,舍不得买一斤,可以论个买嘛,一文钱四个,这个不算贵了。”
但江福正还是摇头:“一文钱能买半斤豆腐了。”
“味道不一样呀,来来来,我给您演示一下正确吃法。”
叶厘说着将江麦手里的碗接了过去,打算把这些豆腐泡凉拌一下。
“小麦,你去挖两根蒜苗。”
江麦没说话,转头朝大门左边的小菜园走去。
江福正则是牵着江芽跟进了灶房。
叶厘洗了手,先把豆腐泡切成两半,这样可以让豆泡里的蜂窝充分吸收酱汁。
刚把切好的豆腐泡盛入陶盆里,江麦抓着两根蒜苗过来了。
蒜苗的根部,新蒜已结,但很小,这种蒜嫩的能出水,辣味淡。
但此时家里没有去年的老蒜,叶厘只能拿这两头新蒜凑数。
将新蒜切成蒜末放入陶盆中,又依次加入辣椒粉、蔗糖、盐、芝麻酱、香醋。
最后再淋上一点芝麻香油。
芝麻香油一碰到蒜末,蒜香油香的混合香味立马引得江芽悄悄咽口水。
叶厘拿出筷子,将这些调料和豆腐泡充分搅拌。
条件有限,卖相不太好,因为只有辣椒粉,没有红通通的辣椒油。
但味道不错,香味直扑鼻尖。
叶厘将陶盆放到小饭桌上,从筷笼里取出三双筷子,挨个递给江福正、江麦江芽,笑盈盈的招呼他们尝一尝。
“豆腐泡这样才好吃,江伯,您试试。”
江福正接过筷子,夹了半个挂着蒜末芝麻酱的豆腐泡放入口中。
牙齿一咬下去,豆腐泡里裹着的充沛酱汁瞬间爆开,香、辣、鲜,但又有豆腐泡本身的劲道与豆香,这味道超出预期太多,他不由看向叶厘。
叶厘脸上带着忐忑:“江伯,您觉得怎么样?”
江福正不语。
只是伸手又夹了一筷子。
叶厘这下子忐忑散去,嘴角翘起了一个小弧度。
江麦江芽两个小家伙,惊讶之后,也是吃的筷子停不下来。
但两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美食中。
两人一边吃一边悄悄看着叶厘,若叶厘有生气的迹象,那他们立马会停下筷子。
江福正一连夹了三筷子,这才停手。
他一停,江麦、江芽也立马将手中的筷子放下。
他轻咳一声,对叶厘说道:“纪小子家的,昨日炸的豆腐泡还剩下多少,我全买了。”
“什么买不买的,您是长辈,我理应孝敬您,剩下的还有一斤出头,您端回去就成。”
叶厘忙道。
江福正闻言有些意外,这纪小子家的还真懂人情世故了啊。
他有些欣慰。
随后摇头:“行了,在我跟前就别说这些虚的了。”
“我又不是不知道你手里没钱,总不能让我白白端走然后你再找我借钱吧?我江福正真这样干了,你公爹非得从地下跳出来揍我。”
想起早逝的江大海,他忍不住叹气:“等你家日子真好起来了,再有新鲜吃食,不忘记我这老头子就成了。”
一番话,说的有情有理。
叶厘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江伯,那您给十三文就成。做这些豆腐泡,干柴是自家的,磨是我自己推的,这两样没支出,我卖十三文一斤。”
“行,实在。”
江福正闻言笑了:“待会你过去磨豆腐,用我家的骡子磨,给你省点力气。”
这话一出,叶厘大喜。
昨晚他还在发愁这事呢!
他忙道谢:“谢谢江伯!”
“那你们吃早饭吧,我先回家。等你去磨豆浆时,我将豆腐泡的银钱给你。”江福正又道。
叶厘应下。
等送走江福正,他让江麦摆饭,他则是打水洗漱。
江麦做的早饭很简单:玉米糁糊糊、玉米饼子、咸菜丝。
不过,有了刚才的凉拌豆腐泡后,原本寡淡的早饭立马诱人了起来。
吃过早饭,叶厘拎上已经泡好的黄豆、两个空水桶,准备去江福正家磨豆浆。
出门前,他交代江麦去给江大河家送豆腐。
昨日做的豆腐,大半炸成了豆腐泡,还剩下一块,不足一斤,但也能炒盘菜。
昨个儿江福正领着他去村中其他人家宣传时,江大河一家四口都下地去了,家里没人。
但他必须得有所表示。
江大河将江麦、江芽养大,现在他要做豆腐生意,那绝不能缺了江大河的豆腐吃。
江麦没说话,没惊讶,只点了点。
等他拎着桶走了,便用碗端上那块豆腐,也和江芽出了门。
叶厘到了江福正家,江福正立马给他一串铜板,不多不少,正好十三文。
有了这十三文,他便将借猪油的话按下。
十斤黄豆能做三十斤豆腐,昨日江福正给他打了广告,今日来买豆腐的人应有不少。
若能全部卖完,那他能挣二十五文,再加上原身留下的八文,足够买明日的豆子和猪油了。
江福正的家人昨日已见过他磨豆浆,因此这会儿该干嘛干嘛去,只留下江福正牵来骡子帮他磨豆浆。
骡子拉磨的速度比他快,再加上石磨大,一次磨的多,因此,当江大河来时,第一桶豆浆已快满了。
“二叔,你怎么来了?”叶厘出了磨房,同江大河打招呼。
“小麦说你会做豆腐了,我就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江大河笑呵呵的道。
“谢谢二叔。有江伯家的骡子拉磨,这里的活儿不重。你让小柳过来看看就成,你亲自跑一趟,又耽搁不少活计。”
叶厘有几分不好意思。
江柳是江大河的大女儿。
江大河听了此话,有些诧异,果然如小麦说的,他这侄夫郎不一样了。
之前“叶厘”可没给过他好脸色。
不过,这是好事。
他继续笑呵呵的道:“这是咱家的营生,小柳这俩年就该嫁人了,哪能让她掺和?”
“……那二叔你帮忙将这桶豆浆拎回去吧,太重了,我自个儿不好拎。”
叶厘笑道。
江大河这人什么都好,但因着他媳妇只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哥儿,因此说话做事异常轻女/哥儿。
待便宜相公和江麦两个侄子,比待亲生女儿/哥儿还好。
既然江大河诚心相帮,那他也不客气了。
他现在穿成了哥儿,力气比男人的小,刚才将泡了水的十斤黄豆拎过来,竟累得他出了汗。
感谢送营养液的几位宝子!么么~[亲亲]
本文物价沿用上本《无奈娶了小夫郎后》的,一切都是私设,架空,宝子们看个乐呵,不要较真哦~[可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一笔生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