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成为江湖公敌后再就业指南 > 第7章 曲塘7

第7章 曲塘7

欧阳真初刚要端起茶来,却被一道目光盯住了,他有些不自在的偏了偏头,发现谢槐正在看他,这让欧阳真初怔了怔。

“真初,也许崔氏没你想得那么差。”谢槐的声音很温润,但不是江南调调,有点像漠北的二月雪。

“永嘉和浔阳世代交恶,你还替他们说起话了。”青年面上露出几分不满来,像是意外眼前的男子会斥责他,也不懂得隐藏情绪,顾不得湿了的衣衫,拿了剑便夺门而出。

屋内的男子没在意他这举动,拿出一份泛了黄的图纸铺在桌子上,由于被火熏过,其中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都已看不清,但最顶上赫然印着几个字“崔氏布阵图”。

玄康之乱后,三年大旱四年水灾,民生凋敝、尸横遍野,百姓苦不堪言,崔氏就是在那个时候起来的。

当时的崔氏家主原来是个风水师,就那种给人算命看面相看地盘的,本来这行是环境越差越兴盛,可是百姓真是穷地揭不开锅了,哪里的闲钱去算命。

面对这夕阳红行业,风水师已经准备好卖房子转业去做买卖,可是这牺牲大,他不敢赌。又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南面有座仙山,心里一合计,拿着米和酒就这么上山了。

一来二去的在山上呆了几年,不知犯了什么错竟然被赶回来了。又恰逢寻仙问道的风气在当时的楚地一带大为流行,他便回到了他的老家——浔阳,在此开宗立派。

风水师期盼自己能够成仙便将宗门叫做“望仙”,坐落在浔阳末端的山脉上,入口连接着城内,风水师做学生时学得是符箓,便让家中子弟以此为主修了。

本以为崔氏会这么传下去,哪成想后代出了一个混账东西,险些害得崔氏灭门!那便是崔珏,当年也是盛名远扬的天才,十五岁便居通天榜首位,但那都是过去了,如今的他尸首不知在何处,名声也是一塌糊涂。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现在的崔氏,江湖上除了崔珏的笑闻以外,是听不到有关崔氏的半点消息了,好像消失了般,可又明明在那立着。

但谈起曾经的崔氏,那可是风光无限。

就拿上一代的崔氏来说吧,当时的崔家家主还是崔禹,也是崔珏的哥哥。这两兄弟在浔阳的风评是一个天一个地,说起崔禹那是如何如何的惹人爱,什么光风霁月、菩萨下凡,说是崔珏就是招人厌的玩意,不提也罢!

崔氏向来都有布施的习惯,在崔禹这一代由原来的三月一次改为一月一次,这得益于他那会经商的头脑。

要不怎么说崔禹会赚钱呢,继任后的没几年崔氏便换了副样,活脱脱的世外仙门!城内的设施也都翻新了一番,家家夜不闭户,一时间,人人都想迈进崔氏的大门沾份光。

这不算完,崔氏除了崔禹还有另一位大善人,崔禹的道侣——李渡,她是个西南人,懂得一手好医术,江湖上关于她的传言甚少,只知道她嫁过来后便在城内开了家医馆,凡是来看病的,分文不取。

当时有人问她:“李大夫,你给我们看病却不收钱,怎么够呢?”

李渡却只是笑了笑,道:“一切都由浔阳崔氏买单。”

又是降妖除魔又是布施看病,这让人怎么不喜欢呢?有热心的百姓当下就做了副牌匾送到望仙,内容是“心怀苍生”“普渡天下”,现在还在崔氏门前挂着。

说起十四年前的那一战,浔阳城百姓都不免伤感,偌大的世家分崩离析,有人说是皇帝心生芥蒂,不满崔氏盘踞一方;也有人说是崔珏一意孤行才导致满门倾覆……各种说法都有,但都是些风言风语,大家听个乐,也没人去证实。

欧阳真初直冲冲地出了门,他决定一个人行动!反正他也不喜欢那个谢槐,虽然确实有点能力吧,但和他有什么关系?

只要有人提起崔珏,他便会表现的很厌恶一般,不光是崔珏,连带着整个崔氏的人他都不喜欢。

他的恶意并非空穴来风,欧阳真初其实是江右庐陵人,母亲是从天河嫁过来的,一家三口都是崔氏门生。在他两岁的时候,欧阳真初的父母回到了庐陵自立门户,偶有闲暇才会来到望仙。

恰逢那年初夏,崔禹李渡有远门要出,而崔珏向来不服管教,门中长老被他气得纷纷直言不再管他!崔禹无奈,只好请了欧阳真初的父母来看着他。说来说去,欧阳真初的父亲欧阳明也算崔敛半个启蒙老师。

可一场大火将一切都烧了个干干净净,七月下旬的夜晚,望仙山头起火,火势从山门蔓延到城头,欧阳真初的父母也死在了其中。

浔阳明明是座水城,按理来说是起不来这么大的火的,要怪就怪那个崔珏,若不是他贪玩破了阵法,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欧阳真初每每提起这事心头间的怨恨便要加重几分。

欧阳真初其实并不明白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那时不过几岁,后来一场大病烧的还失了些记忆,对于曾经的崔氏大多是他从别人口中听到的,但他认为**不离十。

崔珏站在城门口想了很久,他已经到了江陵,此刻却生出点别的情绪来。

他忽然有些头疼,好像有些记忆随着风灌入了他的脑中。他看见自己一身黄衣,拿着箭,和一个人说着什么。他好像触发了什么东西,周遭环境又变了样。

睁开眼,他正处于塌上,左看右看竟然发现自己附在一个人的身上!动也动不了,他只能看完这出走马灯。

江陵城内有一条贯穿整座城市的水系,灵湖是这座城市的内湖,外接洞庭,湖畔矗立着一座木楼,飞檐翘角,复道回廊,层台累榭,高出云表。

每逢黄昏,万千烟霞含光,穿堂而过,交相辉映,因是崇德二年三月修建完毕而得名春江坊。

春江坊一共有八层,不同的楼层其功能不同,越往上能登的人越少。在这世上,只有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有但春江坊没有的东西,只要你需要,坊内都可以为你寻到,前提是你可以支付等价的报酬。

一楼大厅内,乌压压的人头攒动,争着抢着要看台上那只金笼子,笼中关着一只白鸟,名曰白离,长约三尺,四爪,尾羽浑黑,传闻中此鸟是神鸟,通晓人理,是几百年前那位飞升天师的坐骑。

春江坊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正是好春时节,这是一年中楼内最繁荣的时间,平日里四楼都鲜少有人,而今六楼也有些人了。

崔珏暗骂:怎么随随便便就触发?好歹给个关键词?

喝彩声、求饶声……东一句西一句,好不喧闹,男子有些听烦了,他将脸上的书拿了下来,了无生趣的冲着一旁的侍卫道:“曹玄人呢?不是约好了在这碰面的吗?”

崔珏还不知道自己附在谁身上了,他视角受限,眼珠滑溜的转了一圈,瞥到不远处那立在桌上的铜镜,离得远,他只能看个大概。

镜中人也是一身黄色翻领圆衫,领口紧窄,黑色的里衣将那人的脖子衬得修长,左右襟交叠在胸前,外面还搭了一件浅色开衫半袖。半束的马尾松松垮垮的落在摇椅上。

崔珏感觉到他手中捏着一块玉,男人没低头,所以他也认不清是什么玉,只是上面有明显的鱼纹。忽然,崔珏摸到一个字,仿佛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样,弄得他气息都乱了三分。

珏?有那么巧吗。

其实打看见镜中人的第一眼起,崔珏就知道这是谁家的人了,和这差不多打扮的人同他分开才多久?除了发型之外,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打扮,只不过那位少年并没有佩玉。

浔阳崔氏的弟子到底是有多少啊?怎么他走哪就跟到哪?

男子坐在二楼的一间雅间,这层是专门开给达官显贵歇脚用的,寻常百姓难以进入。楼内厢房众多,但大多有主了。即使一间厢房的费用价不可攀,如今也是一屋难求,好在曹家有钱,若不是曹玄常年订着这一间房,他可赏不到这么好的江景。

“禀公子,长公子前几日外出了,您大概是等不到人的”

“是吗,那他还挺忙。”男子折下一朵兰花,没玩几下又将它从窗口丢了出去,那花本是要落入楼下那水道中的,被风一吹,反而落在别家屋顶上了。

侍卫在心里点了点头,他家公子确实要比其他人忙上不少,这世家子弟中,多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但像他家公子这样勤奋好学的却不多见!最不学无术的当以浔阳崔氏家的二公子为首,那真是祸害一个!

“你在那狂点什么劲?”男子没好气道。

侍卫没应他,自顾自的打扫屋子。

男子在屋里坐的不是滋味,他索性来到长廊上。

这一动,就离铜镜更近了些。崔珏看到了他的脸,是和船上少年很像的一张脸,换了别人肯定会说是兄弟/父子之类,但崔珏没这么想,因为那是他的脸。

崔珏内心警铃大作:这都什么和什么?为什么他的脸会在这个人身上?

难道这是他前世??接二连三的邪门事让崔珏心里发毛。

整座楼呈八角样,又叫八角楼,听说是按照八卦图建的,分阳楼和阴楼。男子本想顺着长廊走完一圈就回去,谁知其中一间厢房门窗打开,还时不时传来激烈的争执声。

男子有意竖起耳朵听,却不曾想故事发生在他家地盘上,那怎么没听见门中人谈起?

“你听说没?这段时间武陵闹鬼了!”男人脸上贴了数十张白条,那纸条随他鼻息晃动。

坐在他对面的男人要胖些,一张嘴就唾沫横飞,声音尖到听着有些不适:“什么武陵?那是曲塘!武陵多大你不知道?”

“差不多,反正就那个位置,听说好多人跟着遭殃呢!”

另一桌的客人转身问道:“上面不查吗?”

男人一巴掌拍在桌上,白色的酒瓶倒在桌上转了一圈,圆溜溜的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查啊,查不出来那有什么办法!”

……

后面讲的什么崔珏已经不清楚了,因为他出来了。他神色不善,感觉事情不太对,怎么又是武陵,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还挺费劲的,准备换个方式叙述,其实我在发文前就已经改过两次了,现在这些全是存稿

如果这本没办法签我还是会写完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曲塘6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神话之无敌至尊

从低配版洪荒到至高洪荒

武侠之至尊升级系统

大秦之谋圣张良

武侠:少林大师兄,破戒魔女绾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