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消防中队二楼的会议室,在光可鉴人的长条会议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晞坐在长桌一侧,面前整齐地摊开着采访本、录音笔,还有一份精心准备的采访提纲。这是通过支队宣传科安排的正式采访日,对象是三位即将晋升的老兵。她特意选了件浅蓝色的丝质衬衫,搭配利落的黑色西裤,既显得专业得体,又不失亲和力。
“那是三年前冬天的事了,城西那个物流仓库…”皮肤黝黑、指关节粗大的消防员李强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经历过生死考验后特有的从容。阳光落在他手背几道狰狞的伤疤上,那些疤痕在光线下泛着浅白色的光泽,像是一枚枚特殊的勋章。“火势起来得特别快,等我们到场时,整个仓库的前门已经被火焰完全封住了。”
林晞微微前倾身体,专注地记录着,时不时提出几个切中要害的问题。她的专业素养和认真的态度让在场的宣传干事频频点头表示赞许。然而,在她专注的外表下,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窗外训练场上的那个身影。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秦妤正在指导一队新兵进行破拆训练。她依旧是那身橙色的救援服,袖子利落地挽至小臂,露出线条流畅、覆盖着一层薄薄肌肉的手臂。手中的液压剪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一个示范动作都干净利落,精准到位。阳光勾勒出她专注的侧脸轮廓,汗水沿着清晰的下颌线不断滑落,在橙色的救援服上洇开一片片深色的痕迹。林晞注意到,当她纠正一个新兵的错误动作时,会直接上手调整对方的手臂姿势和发力角度,那双手坚定有力,动作干净利落,却又带着一种令人意外的耐心。
“当时我们决定从侧翼突破…”李强的叙述还在继续,林晞适时地收回目光,在本子上快速记录下关键信息。
就在采访进行到一半,李强正准备描述破拆时的惊险一幕时,刺耳尖锐的警铃声毫无预兆地划破了午后的宁静,如同利刃般撕开了中队井然有序的氛围。
“紧急通知!化工园区东区储罐区发生火情!判定为一级响应!全体出动!”广播里传来急促的指令,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刚才还沉浸在回忆中、神情沉稳的三位老兵眼神立刻变得锐利如鹰,几乎是肌肉记忆般猛地站起身,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林晞的心脏猛地一跳,她下意识地望向窗外——秦妤已经利落地戴上头盔,一边快速检查着随身装备,一边迈着大步奔向已经发动、警灯闪烁的消防车,她的身影在刺眼的阳光下拉出一道决绝而迅速的剪影,转眼间就消失在了车门后。
“林记者,实在抱歉,今天的采访恐怕要立即中止了。”宣传干事脸上带着歉意,但眼神里也透着无法掩饰的紧张和担忧。
“我明白。”林晞快速收拾好桌上的设备,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王干事,我能跟去现场吗?我保证只在指定的媒体安全区域,绝不会干扰任何救援工作,也不会擅自行动。”她的声音坚定,眼神里闪烁着记者特有的执着光芒。
王干事明显犹豫了一下,他看着林晞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眼已经陆续驶出中队大门的消防车队,最终咬了咬牙:“好吧,但请务必遵守现场纪律,安全第一!坐我们的车跟在大部队后面。”
当宣传车紧随消防车队抵达化工园区时,眼前的景象让林晞倒吸一口凉气。冲天的黑烟如同一条狰狞的巨蟒,已经笼罩了半个天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品燃烧后的酸涩气味,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刺激得人喉咙发痒。数支高压水枪如同白色的巨龙,正对着起火点的巨型储罐喷出巨大的水龙,水珠与火焰碰撞,在阳光下蒸腾起漫天白雾,折射出诡异而令人心悸的光芒。警笛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水流的冲击声、人员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混乱而紧张的灾难图景。
林晞在划定的媒体指定区域迅速架好相机,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很快在混乱的现场找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秦妤。她站在指挥车旁,头盔下的面罩已经放下,遮住了大半张脸,但她挺拔的身姿和利落的指挥动作,林晞绝不会认错。秦妤正通过耳麦与各小组联系,不时抬头观察火势和风向,她的每一个指令都清晰、冷静、有力,像一根定海神针,在这片混乱中维系着秩序。
“二组,从西侧压制火势,注意风向变化,随时报告!”
“三组,确保冷却水供应不间断,重点监控相邻的3号、4号储罐,防止连锁反应!”
“搜救组,再次确认B区人员是否全部撤离!速度!”
林晞的镜头不自觉地追随着秦妤的身影。就在这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紧张的呼叫:
“指挥车!指挥车!B区东南角发现一名昏迷的技术人员!重复,B区发现一名昏迷人员,需要紧急救援!”
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到了冰点。所有人都清楚,B区紧邻着正在猛烈燃烧的主火点,且存放着部分易燃化学品,内部结构复杂,温度极高,随时可能发生二次爆炸或坍塌,是现场最危险的区域之一。
短暂的死寂之后,秦妤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的声音透过面罩传来,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收到。搜救一组、二组继续执行原定任务。指挥组,我去。”
“秦队!”旁边的副手下意识地想要劝阻。
秦妤已经快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空气呼吸器,声音依旧平稳:“我对B区结构最熟。这是命令。”她朝身后两名同样全副武装的队员打了个手势,“张阳,李海,跟我上。注意保持距离,随时观察环境变化。”
林晞感觉自己的心猛地揪紧了,几乎要跳出胸腔。她看着秦妤带着两名队员,义无反顾地冲进了那片浓烟滚滚、火光隐现的危险区域,那三道橙色的身影很快就被翻滚的黑雾彻底吞噬。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而煎熬。林晞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留下几道弯月形的红痕。她紧紧盯着B区的出口方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因为过度紧张而变得浅促。她从未如此清晰而深刻地意识到,这个看似冰冷、难以接近的女人,每一天、每一次出警,都可能是在与死神擦肩而过,用生命履行着守护的誓言。
突然,“轰”的一声闷响从B区方向传来,虽然不是巨大的爆炸,但明显是内部发生了小规模的爆燃或坍塌!
“秦队!秦队!请回答!听到请回答!”对讲机里立刻传来现场指挥焦急的呼叫声,带着明显的颤抖。
林晞感觉自己的血液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她死死咬住下唇,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片吞噬了生命希望的黑烟。
就在绝望开始蔓延的几秒钟后,对讲机里传来了秦妤略显急促、带着喘息,但依然保持着惊人冷静的声音:“指挥车收到,人员已救出,正在撤离。B区内部部分管道发生小范围爆裂,结构已不稳定,建议外围人员后撤至少五十米!重复,后撤五十米!”
当秦妤和两名队员架着一个昏迷不醒、穿着工服的技术人员冲出浓烟,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现场压抑的气氛终于被一阵低低的、充满庆幸的欢呼打破。林晞看着秦妤一把摘下头盔和面罩,她的短发已经被汗水完全浸透,湿漉漉地贴在额角和脸颊上,脸上沾满了黑色的烟尘和不知是谁的血迹,却唯独掩不住那双在烟熏火燎之后反而显得格外明亮、如同寒星般的眼睛。她一边快速协助将伤员抬上担架,一边仍在下达指令,确保后续工作无缝衔接。
然而,这场救援带来的震撼远未结束。在后续的火场清理和隐患排查过程中,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知情者都震惊了。消防员在起火点附近一个相对完好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被高温烤得变形、但奇迹般没有完全损坏的智能手机。技术部门的同事在现场进行了紧急数据恢复,提取出的信息令人心惊——手机里不仅存有该储罐区的详细结构图、安全通道标识,还有一些异常的操作记录和几个特定角度的现场照片,时间戳均在火灾发生前数小时。
“这是…”秦妤看着技术员递过来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的资料,英气的眉头紧紧锁起,眼神锐利如刀。
匆匆赶来的刑警队长接过平板,只看了一眼,脸色就沉了下来,声音凝重:“初步判断,这极有可能是一起人为纵火案。而且,从对方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个人对化工园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流程非常熟悉,很可能有内部背景或者做过充分准备。”
案件性质瞬间升级,现场指挥权部分移交给了刑警队。在配合警方进行初步调查和问询的过程中,秦妤表现得异常冷静和专业,提供了所有可能有助于调查的现场信息。但林晞凭借记者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到,当刑警队长特别强调“嫌疑人熟悉园区内部结构”这一点时,秦妤垂在身侧、戴着半指手套的右手,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指尖微微陷入掌心。
这个细微的动作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却牢牢地印在了林晞的脑海里。
采访被迫中断,林晞带着满腹的疑问和大量一手资料回到了报社。当晚,她在办公室加班整理白天的录音和照片时,无意间回放了一段之前与老兵李强闲聊时的录音。当时背景音有些嘈杂,李强似乎是无意中提起了一句:
“…说起来,秦队好像从来不去化工园区附近的那家‘老陈记’面馆,我们都觉得奇怪,那家味道挺地道的。后来听队里老人说,那是她父亲生前最爱带她去的地方…”
林晞准备按快进键的手指猛地顿住了。她想起了苏小妍之前说过的话:“秦队以前好像也不是这样的,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之后…”
一个大胆的、令人心悸的猜测在她心中逐渐形成。她立刻打开电脑,开始在内部资料库和公开的网络档案中,交叉搜索与“消防员”、“化工园区”、“牺牲”等关键词相关的、发生在十年左右的旧新闻。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仔细筛查和比对,在一個不起眼的、存档已久的本地新闻网站上,她找到了一条篇幅不长的简讯,日期是十一年前:
“今日凌晨,我市城东化工园区(注:即如今园区的前身)一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参与救援的市消防支队官兵中有一人不幸牺牲,经核实,为时任中队长的秦卫国同志…”
牺牲消防员的姓氏,与秦妤相同。秦卫国。
林晞轻轻合上笔记本电脑,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窗外的月色如水般洒进安静的办公室。她望着那轮清冷的月亮,心中百感交集。她终于明白,秦妤那身冰冷的盔甲之下,究竟藏着怎样一段沉重而悲伤的过往。那些近乎严苛的训练要求,那些在火场上仿佛不知恐惧、总是冲锋在前的举动,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守护他人,更是她对父亲、对过往的一种交代,一种刻入骨血的责任与执念。
而此时,消防中队的办公楼早已寂静无声。秦妤却并未休息,她独自一人站在中队荣誉室昏暗的光线下。月光透过窗户,静静地照亮了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穿着略显老式的消防制服,帽檐下是一张方正的脸庞,嘴角带着温和而坚定的笑容。他的眉眼,与秦妤有着惊人的七分相似,尤其是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睛。
秦妤伸出手,指尖极其轻柔地拂过冰凉的玻璃相框,仿佛怕惊扰了照片中的人。
“爸爸,”她轻声低语,声音在空荡寂静的荣誉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从未在人前显露过的脆弱与深埋心底的思念,“今天…我又遇到了类似的案子,在同一个地方。这一次,我一定会找出真相。”
她的声音轻轻回荡,最终消散在月色里。那挺得笔直的背影,在月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显得既孤独,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然而,她们都不知道的是,在这座城市的另一端,某个没有开灯的黑暗房间里,一个身影正焦躁地来回踱步,手中的烟头在黑暗中明灭不定。
“该死的…怎么偏偏是这个女人负责这个案子…”他狠狠地掐灭了烟蒂,拿起另一部未经登记的手机,快速拨通了一个号码,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
“喂?是我。给我尽快查清楚那个叫秦妤的女人的所有资料,越详细越好,特别是…她和十一年前那件事有没有关联。这个女人,直觉告诉我,她可能会坏了我们的大事…”
夜色渐深,一轮弯月高悬天际,清冷的光辉笼罩着沉睡的城市。一场围绕着化工园区火灾真相,也围绕着秦屿与林晞的暗流,正悄然开始涌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