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江淮省队。
人流攒聚,一进来就能闻到整个训练馆里都弥漫着胶皮的味道。
但在里面的人早就习惯了,只围着一台球桌,围观一场省队教练临时起意,组织起来的男女性别大战比赛。
为了选拔能送进国家队的青少年苗子。
为期一周的队内大循环赛,进行到了最后一天。
自知成绩一般的球员眼看着晋级无望,早早收拾好了球包和行李,准备回家过暑假。
而积分靠前的球员在等待自己的最终分数公布之前,也在观赛人群之中。
球桌两端。
一男一女。
两个看起来15、16的孩子在做赛前热身拉球。
从正手对拉、反手对拉。
从近台到中台,然后开始大斜角对拉——
“真要打啊?她行不行啊?”有人在旁边小声嘀咕。
“行不行?你别逗了,这可是去年刚拿了小满贯的人!就这么说吧,乒乓球界的‘东朱西祖’,前面的朱说的就是她。”另一个人说。
“可对面的毕竟是个小男生啊……”
男女对打比赛并不多见。
因为女性因为哺乳期而先天性丧失大量胸大肌,从体格来看力量和爆发力天生弱于男性。通水准的情况下,很多人认为男球员打女球员,就像打人机一样简单。但是……
凡事都有例外。
热身结束,训练赛开始。
白球在二人球拍之间犹如银龙般游行穿梭。
嗙、啪、咚……
谁也没注意到球馆二楼站着三个中年男人,也同样围观这场体能不对等的性别大战。
“这女孩就是上周拿了世青赛女单金牌的朱淇?”中间晋语口音的男人问。
“对对对,姜教练,别看她今年才十五岁在全国青少年组是出了名的,我们都叫她暴暴。因为之前有个记者来采访的时候,说她打球和男孩一样暴力,之前国家队总教练任主席还打电话问她来着。”省队教练笑道。“她打球有主意、脑袋灵光,队里很多小球员都乐意跟她学,把她当小教练呢……”
姜教练眯起了眼睛:“我也是好奇,想来看看这让我们任主席心心念念的新晋小满贯到底水准如何。”
省队教练赔笑着递过去一根烟:“球技不用说了,典型的天赋型选手,我执教这么久还没见过天赋比她更好的球员。但是吧,这孩子特别有主见,我们教练都说别看她才15岁,说话办事跟成年人一样。她拿了世青赛、亚青赛、U18组的单项冠军之后,队里本来想给她举办一个小满贯的庆功仪式。但她说只有大满贯才是唯一目标,小满贯不享有国家级荣誉只是口头称呼,没必要庆祝。”
小满贯虽然没有大满贯名号那么响。
但是对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来说,能拿完成年前所有单项冠军,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姜教练吸了口烟,吐出来:“正常,小天才都是有个性的,她家里什么情况?”
国家队也都是一群人精,他在国家队也干了二十多年,见过很多业内顶尖人才。
也个都有各自的脾气。
“这女孩的母亲去世早、父亲再婚了之后就没管过她,六岁那年被舅舅接到我们这儿的彭村生活。说来也挺可怜,她舅妈生病要花钱,全靠舅舅一个人跑出租养活家里,生活过得很拮据。这孩子很孝顺,从小就到处打比赛赚奖金。您别看她还是个15岁小姑娘,这比赛经验可丰富着呢!只要一听说哪儿开了个比赛就请假过去,不管是含金量高的、还是业余的,只要有奖金就接!上周因为她偷跑出去打野球,让她写了份检讨,还在省队大门口挂着呢。”
姜教练不置可否。
现在这个年头,可不比六七十年代,光靠思想口号就能号召一群人来吃苦练体育,还能众志成城一心都为了夺冠。
这些年经济变好了,但人心也浮躁了,愿意把孩子送来练体育的是越来越少。
又苦、又累、竞争大。
家里有点闲钱的都把孩子送出国,镀层金回来之后,直接就能在国内当“人上人”。
姜教练把目光放在小女孩的身上,看了一会儿他的眼睛就挪不开了。
女孩高举球拍,身体轻轻弹跳挪动后,靠着身体的惯性将球打在对面球台白线上。
嚯!
一记漂亮的扣杀!
虽然是擦边运气球,但女孩把球击过去的瞬间就转身离开球桌,完全没有任何接下一板的准备。
这就意味着自己完全把全台都暴露在对手的面前。
她笃定自己这个球能上桌,也笃定男孩接不到这个球。
预判水准完全超出她这个年纪的所有孩子。
这说明她对球的理解非常扎实,手感远超于面前的男生。
男孩也确实没接到。
【11:6】
女孩得到一局。
姜教练心中暗道——好球!
她个子不高,体型偏瘦,打过去的球力量稍稍欠缺。
但好在双腿灵活跑动性极强、摆速衔接得极快。
最重要的是……
“她一直都打横拍吗?”姜教练捻了捻手里的烟蒂。
省队教练跟着点头:“对、对,6岁启蒙的时候练得就是横拍、两面反胶。上旋球结合快攻打法,主要以反手系统为主,正手其实也不错……”
国际乒联为了限制中华队的发展,把球的材质从赛璐珞改成了PVC,让原本轻盈的球变沉。
球的直径从38毫米增加到40毫米,也让直板越来越难打出旋转。
在中华队百分之九十八的球员都用直板的情况下,这种改动基本上相当于动了中华队的大动脉。
再然后,每一局从21分改成了11分制度,加快了每一局的进度,防止中华队凭借耐力取胜的可能,增加了欧洲爆发力对比赛掌控。
现在整个国乒队都在因为缺少横板发愁。
这个女孩!简直就是为了中华队而出现的人物!
姜教练暗暗点头:“现在国家队现役的那些直板们都打不动了。少数几个横板老将,也因为体能跟不上马上退役。这次我到全国各省巡查,就是为了挑人才啊。”
前年慕尼黑世运丢了女单金牌,回来之后国家队任总教练又住院做手术离队了一年半,整个团队失去主心骨后是一团散沙。
而今年的全乒赛,男队女队居然一牌未得!
体委痛批了一顿国家队,所有教练和球员都抬不起头。
亚锦赛、亚洲杯,世锦赛……上了多少个直改横的小将都被日韩美俄雅典队拿下!
下一届世运会又是日本主场,要打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
现在全国都缺横板、缺打得好的横板、缺打得好的女横板!
要是两年后的东京世运会再拿不出成绩,他就得被赶回老家拉棉花去了。
姜教练感觉自己看着女孩的眼睛都直了。
女孩握着的球拍柄有些发黄,磨损程度很严重,一看就是打松了的旧板。
这种板子,如果是国家队其他球员早就扔了。
可她却能完全无视掉磨损球板带来的不适感,并充分利用自己身体灵活的优势,调动对手。
球在空中越过球网,犹如一条银色流星,精准落在对面男孩左三分之一台。
男孩急急忙忙扭转侧手,想偷一个长球回去,但球拍击打在球体上的时候,白球却直接朝天上飞。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好强的旋转!
这小姑娘!不得了哇!
第三局结束。
【2:1】
朱淇小比分领先。
姜教练差点拍手叫好。
这女孩给球加了保险,拉成了一个侧拐球,旋转极强。
因为这是队内决赛,双方都没有战术指导。
男孩抓耳挠腮,原地打转。
女孩气定神闲,口中念念有词,自己指导自己。
泾渭分明。
省队教练解释道:“和朱淇对打的这个是准备送去国青队培养的苗子,也是横拍,但是之前练习的是直板刚改四年。”
“原来之前是直拍?怪不得还保留了一些直板的短板。”姜教练眯着眼,习惯性地开始对球桌上两个孩子进行评价。“他还保留老式的反手位,进攻能力不强只能搓或者拧球防守。这个小女孩就盯着他的反手打长球。这小子脑子有点儿慢,明知道女孩喜欢偷袭,还老给长球,手上细节功夫不如女孩多。不错,这小女孩打得好、脑子灵,这局让了几球?”
正常情况下,性别大战的时候男方会主动让几个分数给女方。
省队教练悻悻道:“两个球。”
“才两个球?”姜教练更惊诧了。“这女孩就打成这样?怪不得能拿下世青赛。”
省队教练补充道:“是朱淇让了他两个球。”
“……”姜教练。
第四局结束。
小男孩防守都来不及更别提什么进攻了。
全场所有人就看到男孩被朱淇打回去的球溜来溜去,近远台来回跑。
最后一个球挂网之后,五局三胜的比赛被朱淇以【3:1】拿下。
女孩堆里爆发一阵掌声,纷纷为朱淇欢呼。
男孩气得脸色涨红,把球拍扔在地上:“打个鸡毛,不玩了!”
本来朱淇就是可以保送国二队的,教练非让他跟朱淇打一场性别大战,说什么今天会有国家队领导参观。
打表演赛就表演赛吧,为什么非让他跟女孩打?
原本为他加油的围观男孩们也不说话了,想安慰点什么又说不出口。
总不能说:没关系,虽然你和女孩打而且人家还让两球都输了,但你还是未来可期。
朱淇的弟弟也在省队,比赛结束后跟在朱淇屁股后面十分兴奋:“姐!你太牛了!那个反手快撕也教教我呗!”
“可以啊,给我买正反各五张胶皮,交学费,包教包会。”朱淇把毛巾挂在脖子上,扬起喉咙吨吨吨地喝水。
“我是你弟弟!给个友情价,我剩得也不多了!”
“只有四分之一血缘关系的表弟!每次教你都气得折寿,这是精神损失费。”
“我还想换双运动鞋呢,商量商量啊!”……
球包挂在她的左肩处,一颗世青赛女单冠军纪念品卡牌挂坠垂耷在拉链处,随着她走路左右摇晃很是可爱。
看着姜教练瞧着那女孩越来越欣赏的样子,一直站在旁白不说话的国二队教练终于开了口。
“老姜,你知道省队里是谁带的她吗?”
姜教练转回目光:“谁?”
“何千路。”
这三个字一说出口,姜教练上一秒还挂着的笑意突然消失,本想说的“让这女孩明天跟我见一面”硬生生被咽了回去。
“其实我们前年来找过她,把道理也给她讲清楚了,希望她能自己更换教练,因为打得好省队其他几个教练也想要她。但是这丫头是个死脑筋,说自己一进省队就跟着何千路,习惯了何千路的教学方式不想换别人。”国二队教练继续说。“这也是去年没要她的主要原因。”
姜教练沉默了许久,看着彻底消失在视野处的女孩,像是在一块洁白无瑕的璞玉内部结构细微处发现一道裂纹,语气冷淡:“可惜了,这么好的苗子。”
/
本文进行过精修和剧情精调,很多重大比赛超精细修写过,与盗版内容完全不同!可自行对比!精修后比之前字数多了三万六千字,只有正版读者拥有精修后的最佳体验。
下一本开《我在70年代打乒乓》,可点击专栏提前收藏哦!开文的话也会有通知滴!
本文初期时间线参考95-00年,文章发展到大结局会偏20年后[玫瑰]。
所谓小满贯。
指的是U18(全国18岁及其以下青少年组)。
亚青赛(亚洲18岁及其以下青少年组)。
世青赛(世界18岁及其以下青少年组)。
这三个赛事的单打冠军。
对标的是世运会(Olympic Games超级联合世界运动会)、世冠杯(世界体育竞技冠军奖杯赛)、全乒赛(全球乒乓球大联合锦标赛)这三个单打冠军的大满贯。【原型为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因为后续女主有一个很敏感的设定,咨询编辑后,编辑建议我全部时代背景架空,所以比赛名称也进行了调整。】
小满贯与大满贯不同的是,前者并不是国际承认的名誉,也不会被记录到个人档案册上,而是圈内人士的独特称呼,来表达对这个孩子拿过所有18岁以下奖项的认可。
[红心]女主不是一上来就满级吊打所有人!也会输!内心有创伤需要治愈、所以会表现出一些不听话、自我意识过剩甚至还有点叛逆的劣根性。
[红心]改赛制、改球大小、改球材质、改发球遮挡等一系列对直板影响非常大,业余比赛直板很多但走职业就很难了,现实当中也淘汰掉了一批优秀的白球运动员,非常可惜。
[红心]我特别喜欢咱家的那些直板们,因为直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本文也跟着夸张了描述了很多表达一下我个人的惋惜情绪,请勿考据。
[黄心]本人非业内人士,相关内容从圈内朋友、资料书和网络上搜索,为了推进剧情发展进行一定改动。
[黄心]赛程大量架空,赛制大量私设。世运会对标奥运会,但给乒乓组加了混团和女双、男双。
[粉心]最后最后!本文所有人物皆无原型!但冗杂的部分网络梗不针对任何一位现实运动员,只是本文剧情需要而已,我是all国乒党全员粉,外协也有几个挺喜欢的,我爱小白球!![粉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省队苗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