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重生,然后被迫成为大佬 > 第20章 第 20 章

第20章 第 20 章

事实证明,城外的流民是不会有人管的,至少在形成一定规模前都不会有人管。第二天中午,陆兆雪攥着亲卫递回来的信,乘车到了应天书院外。

她特地带上了侍剑,让他替自己进书院喊陆蒙雨出来。

“什么事这么急?”陆蒙雨登车就问。

陆兆雪将手中的字条递过去,跟他说了流民的事:“天寒地冻,多拖一天就要死不少的人,我实在看不过眼,想来若是爹在这里,也不会允许我们袖手旁观。”

最近府中的事大多都没拿来打搅陆蒙雨温书,他还是才知道这些,眉头皱起:“你想怎么做?”

“昨日我到家中的粮油铺子问过了存粮余量,若是在不伤根本的前提下,按现在的流民数量,大约能在城外施上三五日的稀粥。”

“但三五日肯定不够,也要防备着流民增加,最好是能多凑几家,你出一两日,我出三五日,这样拼拼凑凑,能把这个月对付过去,等到三月,天肯定就回暖了。如今我刚回京,你也还没考取功名,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由你出面,请书院中的士子帮忙最好。”

陆蒙雨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只是,“那御寒的衣物……?”

陆兆雪摇头:“施粥简单,有米粮有水,起锅煮上便是,棉衣却是要花时间做的,一下子备不了许多。”

“再说,”她声音很轻,“总不能什么都替陛下分忧完了。”

陆蒙雨沉默了很久,才道:“我这就回去和同窗们商议,辛苦你准备米粮了。”

“无妨。”陆兆雪笑起来,她就知道十五哥不会拒绝。

兄妹二人兵分两路,各自行动。晚间陆蒙雨回府,带回了他今日的成果。

“相府的卫六、兵部尚书府的沈大、大理寺卿府上郑三……”他数了一圈,“他们都同意此事,只是还要回府同家中商议才知道能出几天的量,我就跟他们说,明日先从我们府上开始,等咱们的施完,他们也该商议出章程来了。”

陆兆雪“嗯”了一声,这些人她基本都嫁过,对各府有哪些人,经济状况如何,大约会出多少粮都有猜测,心算了一下,感觉若是流民数量不要大幅增加,熬到三月不成问题。

“那就这样吧。”

她将施粥的事布置下去,吩咐完才感觉哪里不对:“江公子不打算参与吗?我以为他们至少会捐些银子。”

陆蒙雨张了张嘴,接着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你怎么知道江七会捐银子?”

“猜的,姑苏江氏素有美名,六知堂每逢夏季也会分发酸梅汤。”

江氏在前朝时烈火烹油,在朝中者众,后来江山改姓了殷,朝中江氏族人为免被清算,辞官的辞官,如今在京中只剩一个江太医,和一间六知堂。

没有庄子,也没有米粮铺面,捐粮他们怕是捐不出来,捐些银子倒还行。

不过——

“只有江七?”

江七就是江停辞,那江绛行呢?

陆兆雪不知想起什么,面色有些古怪。

陆蒙雨没注意她的神色,解释道:“那江十六说是生了急病,已告假一周了。”

“有江太医在,他竟能病这么久。”陆兆雪幽幽地说,“身子骨还真是孱弱啊。”

“这些读书人不都这样?近日天寒,他们平日又缺乏锻炼。这些日子,书院里得了风寒的人不少。”

“这样啊……”

陆蒙雨狐疑起来:“妹妹,我怎么感觉你对人家有敌意?”

“哪有,哥哥多心了。”陆兆雪随口说道,“只是我原还想打听下苑世子伤得如何,日夜祈祷他重伤不治,如今听说江公子也生了病,自然会担忧他能不能治好。”

“毕竟,十六公子可是个好人。”

陆蒙雨被她的语气闹得凭空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抖了抖,温书去了。

第二天他还要去书院,施粥的事,由陆兆雪全权负责。

她一早就起来,指挥厨房熬粥。

所幸她家是武将府,兵士们食量大,亲卫自然也不输,所以府中恰好有熬粥用的大锅,这边满满熬上一锅,由护卫装车护送,那头第二锅又煮上了。

施粥这事,从前在边关的时候也常做,家中从上到下都有经验,陆兆雪在府中看完煮粥,来到城外时,亲卫已经支好了摊子,还指挥流民们排好了队,一人一碗,一切有条不紊。

煮透了的白粥在锅中冒着热气,用的是上好的粳米,肉眼看得见的分量,并不很稀。这比许多人家中自己煮来吃的还要好、还要厚,得知是定北侯府自掏腰包施的,那些饿了好几天的流民当场痛哭流涕,对着陆兆雪千恩万谢地就要下拜。

“家中断粮半个月了,死了许多的人,我们撑着一口气才来到京城……”

“好多人死了!好多人啊!”

“侯爷在前线杀胡人,侯爷的家人还愿意接济我们,定北侯府真是满门忠良……”

“三小姐真真儿是菩萨转世!”

百姓的感激向来直白,他们的道理朴素,谁让他们吃饱穿暖,谁就是国之栋梁。

陆兆雪让人把跪拜的百姓拦住,见群情实在激动,不得不又出来说了几句话。

“施粥是我十五哥和几位同窗商议好的,只是春闱在即,他们要念书,这才由我来施。我家是第一个,过些日子,还会有别府的人来,大家别担心,也不用太感激我,我其实没做什么……这位大娘,快别哭了,久哭伤身。”

她好说歹说,总算是劝住了一些有年纪的人。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她松了口气,往后退到了角落。

她本是过来镇场子的,头上戴着鲜少使用的羃篱,一袭素衣,倒真有几分菩萨的圣洁与出世。

霜居和寄月随侍左右,压低声音询问:“小姐,这样打侯府的招牌出去,没关系吗?”

来京之前,侯爷曾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们万事低调。

“就算不打定北侯府的招牌出去,咱们也是陛下的眼中钉,既然这样,倒不如在百姓中间赚些名声。”在自己的丫鬟面前,陆兆雪并不遮遮掩掩,“霜居,你去喊个亲卫,让人往远点的地方瞧瞧。”

“要瞧什么?”

“瞧瞧……”陆兆雪有些沉默,“有多少人冻死了。”

并不是每个人从南边过来的时候,都带着足够的食物和御寒的衣物,在城外更远些的地方,有许多人悄无声息地死在了风雪中。

而在这样的风雪里,当今陛下还宿在温柔乡。

陆兆雪拿着亲卫统计的人数,用自己的名字,给卫双下了封帖子。

卫双正在屋里绣花,收到帖子,她先是意外,待打开来看清里面的内容,惊得连手上的布绷都掉了,喊来丫鬟:“爹在府里吗?”

“回小姐的话,老爷今日休沐,这会儿应当在夫人那里,或者书房。”

“我去找他。”卫双说走就走,拿着帖子,快步出了院子。

卫相的确跟夫人在一起。他位高权重,平日下朝之后要到芷仪殿议事,待回府已经很晚,老夫老妻的,还是难得有这样悠闲的时光。

“老爷,正好有事同你说。”他夫人出身姑苏齐氏,端庄大气,语调也总是波澜不惊,“前日峤哥儿下学回来提起,说近日城外流民增加,又是天寒地冻的时节,他和几位同窗商议,各家都出些米粮,要到城外施粥……”

“爹!”就在这时,卫双急急冲了进来。

“做什么冒冒失失的,几岁的姑娘了?”卫相训斥了一句,又道,“何事?”

“我刚刚收到一封帖子。”卫双不敢隐瞒,急忙将帖子递上,“事关重大,我觉得还是交给爹爹比较好。”

卫相将帖子打开,神色一凝。他细细看完,又将帖子递给夫人。

齐夫人看到帖子最后,问:“陆三姐儿?可是宝珍的女儿?”

“是她。”卫双说。

“宝珍就是陆林氏。”齐夫人跟卫相解释了一句,“她这字写得倒是不错,就是不太像个姑娘家。”

“这事儿,跟我刚刚提的算是同一件事。这是积福的事,我没拒绝,跟峤哥儿说,给他出十石米。至于需要多少人手,又该安排哪些人,他也大了,今年又要下场,我没插手,让他自己调府里的人。”

卫双听得茫然,于是齐夫人又将先前说的话跟女儿重新说了一遍。

卫相“嗯”了一声:“峤哥儿可有说这事是谁的主意?”

齐夫人一愣:“这倒没有,我原还以为是他自己的主意。老爷的意思是……”

“定北侯府,的确满门忠良。”卫相叹了一声,手指在桌上轻点,眉间尽是愁绪。

齐夫人和他做了一辈子夫妻,哪能猜不到他的想法?便温声劝道:“当今行事荒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大哥儿已有十岁,再熬上几年,等他加冠就好了。”

“陛下眼里怕是只有二哥儿,可二哥儿……唉!”卫相叹了一声,对卫双说,“这事我已知晓,你先回去吧,记住,今日所听、所见,都绝不可告知旁人。”

卫双看看亲爹,又看了看娘,只能说:“……是。”

可惜,若是她也能帮上忙就好了。

陆兆雪一封帖子写得极简单,只写上了粗略统计的死者数量,并说尸骨“无人收殓”。第二日,卫相写了封奏折,在早朝时递了上去。

他没提几个孩子约定要施粥的事,只说今年雪期异常,天灾导致诸多流民不得不北上避寒,需要好生安置云云。

金石砌铸的皇位上,殷维单手拖着腮,双眼困倦迷蒙:“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说完,他长长地打了个呵欠。

一石是59.2公斤,我算着施粥肯定没法按饱了吃,按一人一天250g生米的进食量计算,十石应该够800人左右吃上三天的,大概是这么算出来的,如果有错的话欢迎指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 2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逢春

贵妃娘娘千千岁

直播土味情话和部长们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