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礼,《周礼》中原先就有规定。
在汉朝之后,儒家被推出来之后,更是多了一项拜“孔子像”的仪式。
韩琦这第一次收徒,该有的都有,给来看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古色古香的拜师仪式。
年仅九岁的苏景先,因为幼年的一场大病,身体一直比旁人更为瘦小一点,唯一的一点肉肉都在脸颊上,看起来可可爱爱的。
衣服穿得规规矩矩的,头上还带了一个儒生都会带的小方巾,整个人看着就是端方小君子。
手上拎着一个可爱的布袋子,这个袋子是现代常有的帆布袋的形式,小孩子挎着看起来简便轻松,有不少人已经看上了这个东西,知道苏家开青云书社的,甚至在想苏家会不会上新款了。
苏景先挎着帆布包,自认为自己的带货效果一绝,他昂首阔步,走到自己师父面前,睁着一双可爱圆润的大眼睛看着韩琦。
韩琦先给苏景先整理了一下小小的头巾,正好了衣冠之后,带着徒弟洗手。
洗手的地方也有讲究,讲究的自然不是大宋的,而是苏景先。
这天庆观依山而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竹管引水的方法,苏景先虽然不知道苏轼就是自己的弟弟,但是知道苏轼之后还改良过呢。
不过苏轼的改良是将竹管做成了瓦筒管道,主要解决的是竹管容易堵塞的问题。
苏景先则是加了简单的过滤装置,和一个水龙头,龙头这个最早是十六世纪出现,国内要到清朝了。
苏景先自然也没有折腾出来龙形,和书社常用的工匠联合,做了竹制的螺母、螺丝这些,给水加了阀门,现在也在大众面前展现。
“听说这也是苏家的这位小神童制作出来的!”
这能自由开关放水,看起来也远比用木塞子堵住要优雅,这种看着就精巧的设计,也在这些要么有钱要么风雅的观众里面受到了追捧。
有些人原先和县令一样,对这苏景先的“聪明”有点理解不能,但是先就能理解了。
这苏景先如果不是真的这么聪明,苏家人在说的时候,脸上的神色也不会这么自然。
洗完手,这“盥洗礼”也就完成了,接下来是鞠躬。
原本是直接对着老师鞠躬,但是现在是韩琦带着苏景先一起对着孔子像鞠躬。
北宋重文轻武,士大夫们的日子水涨船高,孔子也在百姓甚至皇室中的地位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先帝宋真宗还加称了孔子为“圣文宣王”。
一大一小恭恭敬敬地拜了孔子像,上香,香火柔和,是最佳的红黄色,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竟然是往孔子像上吹的。
在意到这一点的人不多,韩琦离得近,看着各位精巧,他看了那缭绕的烟,又低头看着苏景先。
苏景先仰头,小声地和韩琦说着话,“师父,你闻,味道有点甜滋滋的。”
两人的小插曲离着远的人看不到什么,双方交换礼物的时候,倒是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
苏景先的拜师礼,和正规的也没有区别,带了“勤奋好学”的芹菜,寓意老师“苦心教育”的莲子,还有代表“早日高中”的红枣。
只不过,因为韩琦对他那本种子书比较看重,苏景先这本也带了。
韩琦给苏景先的是自己随身携带的日记,记录的是工作的心得,他为人谨慎,里面的内容不涉及到工作机密,几乎都是些为人处世的心得,给早慧但是还没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苏景先正合适。
除此之外,他还专门加急,定制了一套给苏景先的玉器,手镯、玉佩、玉冠,还有苏景先不缺,但是代表了他的心意的一套文房四宝。
东西很多,看着也不是凑合,观众们自然能懂这其中的拳拳爱护之心。
在交换礼物的时候,韩琦还小声跟小徒弟说,“我还送信给了永叔,这时间应该已经到了他的手上,等我们到汴京,就能看到他的新鲜大作了。”
七天的时间就是“飞鸽传书”从蜀地到滑州要花的时间,也正好是拜师宴从答应到准备的时间,这里面包含了多少韩琦对苏景先的重视,自然是不用说的。
此时在滑州的欧阳修:本来在滑州一个人努力处理这些琐事就烦……等等,最近颇受官家喜爱的青云书社背后竟然是小孩子在出谋划策?……等等,这种子书,榨油,新鲜的榨油手段!这向日葵我们滑州就能种啊!
欧阳修原本想从自己的旧稿里面拿一份敷衍一下,现在不行了,他要好好表现。
这样聪明的小孩,还可能对自己有些好感,这拜师也不一定就拜一个,欧阳修也看中了这小孩了。
拜师宴之后,宾客尽欢,有的事情也有了机会腾出手来解决。
那自然是在拜师宴被赶出去的县令。
县令被赶出去之后,脸很青,很气,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完美无缺的计划最后会落实成这个样子。
但是他也不慌,面子这种东西,在上官面前原本就不算什么,只要等到,等到韩琦离开这蜀中。
他总有回汴京的时候!
至于苏家、程家,穿点小鞋,扣点资源也不是什么难事!
蒋县令存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心,努力隐忍。
却是万万没想到,早在来蜀中实地考察前,韩琦就事先调查过他,不然也不会一来就引着他这个县令,到他的优秀政绩“苏家酒楼”那去。
蒋县令还是想地过于简单,他自己搁这一顿畅想,觉得熬过了韩琦这几天就没问题,却没想到韩琦在拜师宴当晚就腾出了手来收拾他。
这么些年蒋县令的面子工程做得不错,在百姓这里看着也算是有德有行,和苏家的多次抗灾行为更是让百姓认为他是一个不错的父母官。
只不过,他的里子更为厚实。
“一块、两块、三块……”好事的百姓夜市也不逛了,都聚集在了蜀中县的县令府衙外面,看着韩安抚使带着人在抄家。
那县令夫人抱着那八岁的孩子直哭,叫做家宝的孩子一口咬在自家姐姐的胳膊上,县令娘子吃痛,把孩子甩开,孩子掉到了县令家挖的池塘里。
父母都不管,只顾着吵架、哭和疯了一样拦着人不让拿东西,孩子在池塘里哭得撕心裂肺还是被官兵救起来的,当时就开始发热了。
好事者后续讲的时候,这块都不忍心讲,倒是有大夫似乎是被请过去治过蒋家宝,直摇头。
“那孩子体弱,这般惊吓,再高烧,怕是撑过去了也会留下病根。”
蒋县令惹到韩琦头上也算是踢到铁板了,夜里八点到宵禁11点前,一个半时辰的时间,也不多做别的事情,把县令私宅的砖瓦翻了一遍。
“足足有一千块银砖!全是从地里挖出来的,铺着路走呢。”
“真是看不出来,这蒋县令除了苏家的没要,其他的有钱的都要了吧?还专门做了个账本,真是人坏心肠狠。”
“他精着呢,要钱的都是家里没有人做官的……”
一夜之间,蒋县令的官位就不保了,这些抄家的东西也都一起充公,一部分留在了蜀中县的县衙,一部分往汴京送,充实国库。
韩琦的手段让蜀中县的人一时间噤若寒蝉,大家都只是听过这人在查贪官污吏,却是没想到手段这么高效迅猛,都担心会殃及到自己。
“师父。”苏景先也担心,不过他担心的不是自己被查,拥有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的苏景先,从不偷税漏税,对自家的产业也是人品大于赚钱的要求。
“您不会是先斩后奏……”
他担心师父滥用职权,这也太莽撞了,即使知道县令没安好心,但是……
“安心,查处县令的权利,我们官家早就放权给我了。”韩琦摸了摸徒弟的小脑袋,有了一个徒弟,让去年才有儿子,也没怎么摸着就被安排到蜀地的韩琦有了代餐。
苏景先一听,没有放心,更加提心吊胆了,他说话声音小了一些,“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啊师父,当今仁厚,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脾气,办事之前要得到通知才能做。虽然我们大宋是当今和士大夫共治,但到底是当今的天下。”
相当出乎韩琦意料的一句话,“你不当官也太可惜了。”
一想到苏景先之前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韩琦就有种把人带走开始学习的冲动。
当官?苏景先自然是想过,不过现在还为时尚早,先科举再进官场浮沉。
“师父,向日葵的制作流程我姐姐已经安排好了,我们去庄子上看吧,今天有空吗?”
这不得没有时间都挤出时间来?
韩琦满口答应,顺手就开始把自己要紧急处理的文件收拾好,堆在一起晚上加班,无伤大雅的就带在路上。
跟着韩琦这个三品大员,苏景先也是享受了一把出门做轿子的待遇,韩琦需要空间处理公务,苏景先则是打打下手,顺带看沿途的风景。
苏景先有自己的排列习惯,在图书馆这金手指里面悄摸学习了一年多,有效时间差不多也得有个一个月了,三十倍的流速差,三年时间进去,他早就被图书馆带的,也喜欢用“政、经、文……”来排列。
“真会……”韩琦正想夸一下呢,发现小孩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在写种子书的第二页。
苏景先看着小孩一笔一划地写字,从起手就看出绝对是认真教过的,字体虽然还没形成自己的特有风韵,但是也已经初具特色。
一大一小分别忙活了自己的事情,到的时候又给本就很期待向日葵的韩琦一个暴击。
向日葵,一年四季均可开花,种子相当耐寒,温度只需适度左右就能正常开花结果。
震惊韩琦的自然不是冬天的向日葵,而是冬天的小青菜。
“知道蜀地一年四季多佳蔬,但这……”
韩琦在农庄里一下马车就蹲在了田埂旁,看着那在纸棚中生机勃勃的青菜,眼睛都看直了,连马车的后续撤退都是苏景先来办的。
纸张似乎是用过的,上面还有不少字画,甚至还有写错的痕迹,文学和乡土的味道冲击到了韩琦,他正欲作诗一首。
“那边的,都说了今天小郎君要来,明天再来学!”有一穿着粗布麻衣的老农,远远地没认出来苏景先,扯着嗓子轰人走。
欧阳修那块,我本来是想着说7天鸽子来回,结果我找了一下资料,发现我好像有点强求鸽子了,于是改成了七天信到欧阳修的手上。
【《宋朝事实类苑》:“今人驯养家鸽通信,皆非虚言也,携至外数千里,纵之,辄能还家。蜀人以事至京师者,以鸽寄书,不旬日皆得达,及贾人舶船浮海,亦以鸽通信。”说是四川到京师(当时应该是汴京),不到十天就能到。七天来回鸽子肯定不行,那就七天送到吧。】
这个大棚大家就畅想一下,就是油纸伞的油纸安排到了大棚上的意思,主要是,塑料没来得及让主角搞,玻璃可以之后折腾,先凑合凑合。
出来了,属于我的凑合文学(),怎么会有人一边研究飞鸽传书能不能七天到,一边在大棚上凑合的(锤爆我自己),爽文!大家和我一样,少带一点脑子,总之就是我们主角能做就完事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纸皮暖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