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到北宋捞苏轼 > 第24章 二十四回

第24章 二十四回

离开眉州后,韩琦并没有立马回汴京,而是返回闹干旱比较严重的一些地方。他这个赈灾安抚使不仅要解决灾民们当下的吃饭问题,还要解决日后的粮食问题。在回汴京前,他必须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其中包括几个月后种麦一事。如果干旱持续到秋冬,那么是不能种麦的。

韩琦安排好后续的所有事情后,还特意去了很多寺庙和道观,为干旱地区求雨。他希望干旱能在秋天之前结束,不然百姓太苦了。

在返回干旱的地方时,韩琦没有忘记给宋嘉树和小苏轼写信。他不能当面教两个孩子《论语》,就只能用写信的方式教导他们。

韩琦虽不是宋嘉树和小苏轼他们的正式先生,但却非常认真又负责地教导他们。

收到韩琦寄来的厚厚一封信时,宋嘉树和小苏轼都惊呆了。他们心想,韩叔叔这才离开他们几天,就这么想他们吗?

等他们拆看信看到内容时,两人的心中十分震撼,他们没想到韩琦会在信中继续教《论语》。

史湘玉和程瑾初她们得知后,感叹韩琦的用心良苦。她们决定等韩琦回到汴京后,送一份谢礼给他。

“娘,等韩叔叔回到汴京,他差不多要当爹了,不如我们再送一些小孩子的东西给他。”

“这个主意好,这两日我们准备一些,到时候寄给韩公。”史湘玉已经在心里盘算送什么东西呢。

“哦对了,韩叔叔之前跟我说过,想要我小时候的衣服,我小时候的衣服还在吗?”刚出生的婴儿不能穿新衣服,要穿旧衣服,因为旧衣服柔软,不会伤到婴儿的皮肤。以韩琦的身份,他家里应该早就给他未出生的孩子准备了旧衣服,应该不需要宋嘉树的旧衣服。但他开口要了。

“韩公要你的旧衣服?”这是史湘玉没想到的,她的表情很意外。

“韩叔叔说想让他儿子沾沾我的灵气,还沾沾我的美貌。”宋嘉树再次问道,“娘,我的旧衣服还在吗?”

史湘玉被宋嘉树这句“厚颜无耻”的话逗笑了:“韩公真的这么说的?”

“韩叔叔真的这么说的,他一直夸我聪明机灵,还夸我长得好看。”方才的话,真不是他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娘,你别忘了,韩叔叔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还以为我是水稻童子。”

“你的旧衣服还在,但是给四宝了。”宋嘉树穿过的旧衣服,先是给苏轼穿,现在又给苏辙穿。

宋嘉树倒是忘了这件事情。三宝和四宝一直都在“捡”他的旧衣服穿。

“那还有多的吗?”

“你的旧衣服不少,可以挑一些送给韩公。”史湘玉笑着说,“你就不要操这个心了。”

宋嘉树朝史湘玉作了个揖,嬉皮笑脸地说道:“那就麻烦娘亲了。”

史湘玉伸手戳了下儿子的额头,“行了,你们去看韩公的信吧。”

宋嘉树牵着小苏轼去了书房,史湘玉则去了隔壁找程瑾初,商议送些什么东西给韩公。

除了送一些小孩子的东西,她们还商议送些女儿家的东西给韩公的娘子。

程瑾初忽然想到宋嘉树和汝南郡王府的郎君有书信往来,开口道:“要不要送一些东西给二宝的石头哥哥啊?”

史湘玉微微愣了下,旋即摇了摇头说:“二宝和汝南郡王府的郎君交往一事,我们最好不要插手,不然会显得我们别有用心。”

程瑾初倒是没有想到这方面来,现在听史湘玉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

“你说得对,汝南郡王府毕竟不是普通人家。”

“汝南郡王府与我们无干。”史湘玉从未想让儿子巴结汝南郡王府。

“二宝真是了不得啊。”程瑾初笑道,“先是跟汝南郡王府的郎君有书信往来,如今又入了韩安抚使的眼。不说汝南郡王府的郎君,就说这韩公,年纪轻轻就被官家任为安抚使,来我们这赈灾。小报上可是把他夸上天,说他赈灾赈的好,等回到汴京,一定会加官进爵。”

史湘玉纠正程瑾初的话:“你这话说错了,三宝也入了韩公的眼。”

“三宝是沾了二宝的光。”程瑾初倒是看得明明白白,“二宝和三宝虽没有正式拜韩公为师,但却有了师徒之情,这份师徒之情……”说到这里,她没有再说下去。

史湘玉明白程瑾初的意思,点点头道:“韩公是他们兄弟二人的贵人,但日后会有什么造化,还得看他们兄弟二人自己。”

“不管怎么样,二宝为他们兄弟二人谋了个靠山,比两个爹强多了。”提到两个爹,程瑾初倏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哈哈哈……”

史湘玉见程瑾初忽然大笑起来,无奈地问道:“你笑什么?”

程瑾初戏谑地笑道:“两个爹以后要考科举,说不定还要靠二宝帮忙。”

史湘玉明白程瑾初的意思,也不由地笑了:“还真是。”

“两个爹在外游历,结果还不如二宝,还真是……”程瑾初忍不住又笑了起来,“两个爹没想到有一天会靠儿子。”

“以他们两个的脾性,不一定会找韩公帮忙。”史湘玉还是比较了解宋长河他们的,“他们说不定还会不屑。”

一想到苏洵他们恃才傲物的性子,程瑾初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还真有可能。”

“以他们两个的才华,不需要任何人帮忙。”史湘玉完全不担心宋长河他们日后的科举考试,“只要他们愿意去考科举,一定能考中进士。”

“也是。”程瑾初她也相信苏洵他们的文采。“话说回来,跟韩公交好也不是坏事。”

史湘玉微微颔首道:“自然不是坏事。”

书房里,宋嘉树和小苏轼看完韩琦的信。兄弟俩就这信中《论语》的内容讨论了起来。

讨论完后,宋嘉树把信中关于《论语》的内容抄了下来。这些内容可是宝贝,用价值千金来形容也不未过。再说的夸张一点,天下读书人都想要。

宋嘉树还把之前韩琦教导他们《论语》的内容记了下来。他和小苏轼的记性都很好,韩琦跟他们讲过的东西,他们虽不能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但能记下七七八八。

他们现在还小,还不能全部弄懂这些讲解的内容。等他们长大,应该能彻底弄明白这些内容。

“哥哥,以后我们还能见到韩叔叔吗?”这些时日的相处,小苏轼很喜欢学识渊博的韩琦。

“当然能,我们可以去汴京找韩叔叔。”汴京一定是要去的,因为大佬都在那。在他长大成人之前,他一定要去汴京,然后多抱几个大腿。小孩子抱大腿,不会被人说别有所图。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汴京啊?”小苏轼听了很多关于汴京的事情,对千里之外的汴京充满好奇,也充满向往。

“不知道,得看娘她们答不答应让我们去汴京。”唉,他们现在太小,没法自己出门。

“哥哥,我们去求娘和舅妈吧。”小苏轼恨不得马上就能去汴京。

“三宝,我们现在去求没用。”

“为何啊?”

“因为我们太小,出不了远门。”眉州离汴京还是太远了,坐船去汴京要坐很久。他们俩一个三岁,一个四岁,身子承受不住长途跋涉,很有可能在途中生病。在这个年代,小孩子发热都能夭折。“你忘了我娘之前说我们十岁才能出门。”

小苏轼满脸失落:“那还要好久。”

宋嘉树拍了拍垂头丧气的小苏轼的肩膀,安慰他道:“我们虽然不能现在就去汴京找韩叔叔,但是我们可以经常给他写信。”等他们的爹游历回来,应该要准备科举考试,到时候说不定可以跟他们的爹一起进京赶考。

小苏轼幽幽地叹了口气:“唉……”

宋嘉树被弟弟这声叹气逗乐了,好笑地问道:“你叹什么气啊。”

“哥哥,为什么我们是小孩子,不是大人啊。”小苏轼鼓着脸说,“我不想做小孩子,我想做大人。”

“大人在长大之前也是小孩子,他们也是从小孩子长大的。”看来,不管是现代的小孩子,还是古代的孩童,都想要长大做大人。等长大了,又想回到小时候,做无忧无虑的小孩。“三宝,长大变成大人会有很多事情,也会有很多的不如意。我们现在是小孩子,就不要急着去做大人。小孩子就该做小孩子该做的事情。”

小苏轼歪着小脑袋望着宋嘉树,问:哥哥,你不想长大吗?”

“不想。”虽然做小孩子,有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是做小孩子要比做大人幸福。他上辈子没有童年,这辈子他想要补偿自己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

“哥哥不想,那我也不想了。”

宋嘉树揉了揉小苏轼的脑袋,笑着说:“我们读完书了,去踢蹴鞠吧。”老弟啊,你长大后就没有几天的好日子,一生被贬,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在长大之前,你还是先好好享受自己的童年吧。说不定美好的童年生活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宋嘉树:老弟啊,你长大了就没有好日子了,你还是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吧。

很多年后。

长大后的苏轼:还是做小孩子好,做小孩子永远都能和哥哥在一起,不会跟哥哥分离。呜呜呜呜呜,哥哥,我想你。

小可爱们,记得收藏!记得留言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二十四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