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宣一行人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平南县。
临近平南县,李明宣明显感觉到这里的炎热,大地被热气蒸烧,沿着官道一路前进,沿途都是枯黄的杂草。远处,一片荒芜,春天,上京还是带着冷意。可是这里却没有生意,大地在哀鸣,天空蔚蓝,好像在为大地哀鸣,可是却吝啬地没有落下一滴眼泪。
这一切和上京存在对比,没有熙熙攘攘的百姓,没有葱郁富有生机的美景,这里离上京很近,不到四天的路程,这里离上京很远,因为它没有看见这里的苦难。
“吁——”马车突然急停,李明宣措不及防,虚晃一下,边稳住身形,“怎么回事?”
“小姐,有人拦车。”侍卫在车外说道。
“大善人大善人,求求你们给点吃的吧。”“大善人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外面一阵喧哗,李明宣挑起车帘往外一看,只见七八个人不知何时出现,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们头发杂乱,杂乱的头发遮盖住他们固执的目光,他们的眼神直直穿透你,仿佛饿到极致的狼遇上了食物。
两个侍卫亮起武器,刀口对着这些百姓。
因着武器,他们没有上前,而是将马车团团围住,他们口中大喊:“大善人,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可惜,李明宣她们马车里的东西也没有多少,从天平寺到这里,花了六日。这一路马不停蹄,车上也没有备多少食物。一路走来,沿途的客栈生意萧条,供客人吃的东西也不见精细。
这不,马车上还剩下上次路过客栈买下的几个大饼,原是打算作为晚上的口粮的。
平南县地处豫州,往北可达上京,往南可到滁州,但前去的道路十分不好走,沿着官道走,绕几圈,有时候甚至得走小路,马车还得路过农户家。
交通不便利,县里人员结构简单,很容易造成消息闭塞。
李明宣想,或许这也是那个县令不顾朝廷命令随意征收税的缘故吧。
在李明宣吩咐喜春拿出大饼分发给围住的马车的百姓。分发好大饼后,那些人狼吞虎咽,有些人几口吞完后眼巴巴地看向侍卫,有些人小心掰扯一点吃了,剩下的藏在衣服里,甚至吃完还会意犹未尽舔手指。
李明宣坐在马车上,一个侍卫站在她身边横刀护着,另一个侍卫和喜春分好饼后就立在不远处警惕的看向那些百姓。
李明宣观察这些人,发现一个吃相比较斯文的男人,她上前说道:“大哥,我们就只有这些。不够的话,不知道这个地界有没有客栈,有的话你们尽管跟着我,到了客栈你们放心吃我付钱。”
那人眼睛在杂乱的头发下打量着李明宣。一旁的侍卫亮出武器,刀口对着那人。
不过李明宣拦住了他,她说:“卯一,收起武器。这位大哥没有恶意。我们的刀口可以对着敌人,不可对着老百姓。”
卯一听到李明宣的话,收起武器。不过他还是在男人有异动的时候,拦在李明宣身前。
男人听到李明宣的话,似乎有所触动,他道:“你付不起的。你们快些离开这里。”
“哦?”李明宣眯起眼睛,“大哥你怎么知道我付不起。”
男人突然动作,卯一看着不对,刚要亮出武器,却被李明宣按住肩膀。李明宣并没有察觉男人的恶意,她看向男人,心里有些好奇接下来他要做什么。
只见男人伸手指了指某一个地方,他说:“那边,是平南县,养了个土皇帝。”他又换了另一个方向,“那边,是豫州,养了个财神爷。”他再次换了一个地方,他说:“那边,上京,更是吃人不吐骨头。”
“哈哈哈。大哥的说法妙哉,我很久没有听说过这么有意思的话了。”李明宣眯了眯眼,“大哥你还没有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大善人,老九这话没别的意思,世道艰难,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不用管我们,赶紧回去吧。”一旁的一个男人回答李明宣,他道:“我们是逃难过来的。我叫李二,这个人叫李九,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同一个村的。你别跟李九一般见识,他这个人就是个傻子。”李二指了指自己的头,“李九这个人以前去外面上过几年学。回来脑子就傻了。整天神神叨叨什么吃不吃的,他都不下地干活,怎么会有吃的来。”
李明宣被李二的话逗笑了,她看了看周围,又看向李二,“逃难?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要去上京,大善人,不瞒你说,我们是从平德县过来的。这年头,老天爷不下雨。地里种的死的死,伤的伤。县里又催交税,去年收的本就没有多少,现在又大旱,地里的东西有没有活路不知道,县里交的税又繁多。再不跑,不光地里东西没活路,我们更加没活路。”李二说道这里,不免叹气。
“我听说平南县同样这样。难怪大哥你们拦车,想来多日没有吃东西了吧。我这里有些金银首饰,大哥你们收着,路上换些吃的。”说完,李明宣吩咐喜春准备。
李二讪笑,听完李明宣的话,立马震惊,他使劲推拒:“使不得使不得,大善人是姑娘家,世道不易,女子没有钱财傍身,很难过活的。”
“大哥收下吧。我去平南县为的是访亲,此去平南县路途不远,有侍卫护着也不妨事。”李明宣想了想,“这年头百姓生活不易,大家不过是在老天爷手底下讨生活。”
李二看着身后的弟兄几个,有些犹豫,他们刚刚也不过是饿得受不了才拦下马车的。逃难的也不乏拖家带口,若是他一个人倒是可以拒绝,但是想想他身后的家人。
“大哥若是过意不去,为我说说平南县的情况也好。我不曾来过这里,姑母也有好几年没有联系了。大哥给我说说,我才不会两眼一抹黑,那些盘缠就当作报酬了。”李明宣笑着看向李二。
李二听完,犹豫一下,才说:“我们从平德县过来的,对平南县情况了解不深。但是我们有听过平南县一些传言。传言说,平南县‘一帝三家’惹不起。一帝就是平南县的土皇帝,县令刘裕。三家,就是陈、赵、刘三家。‘惹了谁都不要惹土皇帝,冒犯了谁也不要冒犯三家人’。”
随后李明宣从李二口里得知了众多关于“一帝三家”仗着天高皇帝远为非作歹的事情,听者无不大怒。
李明宣同样恼怒,她想:庙小是非多,早晚有一天把你们统统一锅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