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书后新帝执意立我为后 > 第5章 水灾

第5章 水灾

“无妨,你且说。”

“好,不瞒殿下,微臣是武将出身,实则不懂治城,前几年因为立了些军功被封为都护,掌管安南都护府,这南服荒缴之地的琼州靠海,周边除了几个小国没有别的势力,近年来都很太平,可是琼州北面的玉环河因为降雨过量,水位连年上涨,突破堤坝,前前后后堵了不下十次,都是无济于事,慢慢地形成了水灾,一值秋天多雨季节,周围田地全部被淹,百姓粮食颗粒无收,天灾绝人路。琼州刺史张寒松束手无策,这才联合微臣请示寰平,陛下说派工部前来治理,没想到殿下竟也不远千里亲自到此,臣不胜惶恐。”

沈槿煜沉声道:“治理水灾,疏为上策,堵为下策。”

“殿下有所不知,玉环河原本是郁水支流桂江的一处小分支,周围闭塞,连年累月越积越多,雨水少时部分可以渗入地下,一旦遇上暴雨,便一发不可收拾,疏导自古以来确实是治理水灾的上策,可是根本无处可疏,向北疏,水又不能往上游走,向南疏入南洋,就得经过琼州,控制不好河道,怕又是一场灭顶之灾。”

说完,倪庶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他虽不是琼州刺史,却也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见证了琼州的发展,如今遇到这等天灾,当有与百姓共患难之心。

“工部的人大概还有五六日到琼州,在这之前,你把所有的地志送到本宫这里,再派人绘制一份郁水及琼州周边的详细舆图,要具体到每个山头,每条小河。”

“微臣遵命。”

到了刺史府,并未见到张寒松出来迎接,不合常理,沈槿煜便问道:“张刺史在何处?”

倪庶答:“寒松兄到城外帮助百姓收庄稼去了,年年如此,他说父母官待在府里不如去帮帮农忙,为百姓排忧解难才是好官。”

“贤德之人上天不会薄待,倪都护与张刺史可是好友?”

“多年好友,同在琼州当差,时间久了志趣相投,便成了莫逆之交,寒松兄为人良善仁厚。”

“那便待张刺史晚上回府,你们二人来见我,带着舆图和地志。”

“微臣告退,殿下好生歇息,徐典,请殿下去东厢房。”

“是。”

东西厢房是刺史府用来招待贵宾的房屋,一般只用西厢房就足够,只不过这次来的是当朝太子,一切礼制都要用最好的。

陆延找了个木凳坐下,反观沈槿煜已经在软榻上躺下,枕着自己的手肘,望着头顶的藻井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陆延,宋簇现在查清童谣事件了吗?”

“殿下,属下不知,宋簇一向路数广,应该不难查,您为何突然想起这茬了?”

“转移思绪罢了,玉环江水灾问题有些棘手,我目前还想不出良法。”

“属下只会打架,殿下都想不出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我睡会,倪庶二人来了唤我。”

“是,属下会在一旁守着。”

辰时,张寒松等人回到了刺史府,他头上戴着斗笠,裤腿高高挽起,身上穿着灰色长衣,面容疲累,转头用有些苍老的声音对众人说:“今日割稻事宜就到这吧。”

“是,老爷。”

这些人都是刺史府里的人,管家,园丁,厨师,婢女,跑腿的,除了留几个看家的,大部分人都随张寒松去干活,他们有的人还有家庭儿女,有的人则是孤苦伶仃,一到了秋收,府上都去。

倪庶依照沈槿煜的命令,一直在等张寒松回来,他一进门,倪庶便热切地迎上去,“寒松兄,太子殿下来访,吩咐我们戴着郁水和琼州的舆图地志去见他。”

“果真如此?老朽还以为不会成真呢,看来圣上还是很惦念琼州百姓的。”

张寒松笑起来,两腮的胡须都跟着动,苍老的目光里透着希冀,一种让琼州百姓安居乐业的执念。

“是啊,寒松兄这下可以放心了,有了朝廷的大力支持,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快快快!袁管家去…算了,我去把书房里的地志和舆图统统拿来,殿下在何处休息?”

“东厢房,寒松兄见了切勿激动,莫要冲撞了殿下。”

“好好,庶弟在此等候,我马上回来。”

张寒松取了几十本书,他自己抱不过来,便吩咐下人帮忙,远年的近年的,都搬到了东厢房。

放置书本和人来回走的动静不小,陆延见了,走到沈槿煜身旁轻声唤他:“主子,来人了。”

沈槿煜慢慢睁开眼睛,微微点头示意他知道了,然后在床上躺了一会儿,直到听见敲门声,紧跟着便是张寒松的声音:“微臣琼州刺史张寒松,求见太子殿下。”

沈槿煜站起身,稍微整理下衣冠,找了把椅子坐下,沉声开口:“进来。”

这是张寒松第一次见到皇宫里的人,他远在琼州,距离寰平路途遥远,平时也没有机会去,更别提进宫面圣了,根本不是他这种身份能见到的。

“微臣张寒松参见太子殿下。”

“微臣倪庶参见太子殿下。”

“张刺史免礼,二位坐吧,听闻你去城外帮助百姓秋收,委实是以百姓之忧为忧的父母官。”

沈槿煜抬手亲自倒了三杯热茶。

张寒松摸头腼腆一笑,坐下后说:“微臣不敢当,琼州下辖四个县,不太富裕,算是下州,人口适当,田地相对来说却众多,一到秋收就人手不够,我能出一份力也是极好的。”

沈槿煜看着他,“张刺史是读书人吧。”

“是,老朽早年当过教书先生,后才为官,到了这个年纪,才发觉我读书真是无用,读了一辈子,读的再好都是纸上谈兵,还不如拿起农镰帮百姓割稻来的实在。”

“刺史言重了,没有你的治理,琼州不会有今天的繁盛,如今就差水灾一事,消除后便是解了燃眉之急。”

张寒松饮了口茶,看着手里端起的茶杯说:“殿下,老臣说句实话,根据我对玉环河多年研究,很难找到一个良策。”

倪庶紧接着附和道:“是啊,疏也不可,堵也不可,着实难办。”

沈槿煜打开一张舆图,右手食指按在琼州北边的玉环河上,坚定的语气开口:“总会有办法的,堵不是长久之计,那便只能疏了,不行也得行。”

倪庶和张寒松面面相觑,心里不由得犯嘀咕,太子殿下年轻气盛,怕是话说的过早,看花容易绣花难,别说是实际操作困难重重,就是暂时制定一个整体对策都无法,何谈“不行也得行”啊?

“殿下三思,我们还是等工部的人到了,再一同商议。”

“工部是要等,不过从明日起本宫会去实地探查,至于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不用顾虑本宫,还有话要说吗?没有就下去吧。”

倪庶和张寒松互相看了一眼,拱手作揖,“微臣告退。”

出了东厢房,已是巳时过半,倪庶要回自己的府上,张寒松送他出门,路上小声和他交谈。

“庶弟,你说太子殿下是不是有些不了解治理水灾的难度?为何如此志在必得?”

“唉,我也不知,以前没接触过殿下,不知道他的处事方式,兹事体大,依我看还是等工部人到了再说,剩下的殿下想如何就如何吧。”

“也只能如此了,说到底还是小娃娃,要学习的事情多着咯。”

“寒松兄早些休息,我先回府了。”

“庶弟路上慢些。”

翌日,沈槿煜早早地起床,换上黑色长衣,带上舆图和昨日看了一半的《郁水注》,用过早饭便匆匆出发了。

出了琼州城门,骑马直奔玉环河,到达后,陆延将两匹马拴在树干上,随它两个去吃草。

玉环河一眼望不到边,直径粗略有七八百米宽,越往上游越接近桂江,湍急的桂江水流从上游倾下全部流入玉环河形成一个大水坑。

这个大水坑对琼州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如果遇到一次史无前例的暴雨,那么水位疯狂上涨,河水漫出水坑,后果不堪设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整整一日,沈槿煜盯着铺在草地上的舆图,手里捧着《郁水注》不断阅读思考,反复推演,沿着玉环河河边来回走,一遍又一遍。

陆延带了食盒,殿下如此废寝忘食可不能良策还未想出来,身子先累垮了。

“主子,您先用午饭吧,别饿坏了身子。

“嗯。”,沈槿煜根本没心思听陆延具体说了什么,他眼睛都要长在书上。

就这样,日复一日,沈槿煜和陆延每日在外探查,张寒松每日带人去秋收,倪庶每日带兵训练巡防。

五日后,工部的人终于到了琼州,领头的是工部的水部郎中田啸天,正五品官职,

水部司为工部下设四司之一,主管渡口、船舻、桥梁、堤堰、沟洫、渔捕、运漕、碾硙之事。

和田啸天一同来的,还有水部员外郎董密,此等都是水部司的主干,再加上临时抽调招纳的对水灾治理比较有经验的人员,浩浩荡荡大概有二十几人。

点个收藏不迷路[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水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