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越红楼梦:全员觉醒拯救林妹妹 > 第19章 是谁让黛玉在中秋夜说了真心话?

第19章 是谁让黛玉在中秋夜说了真心话?

中秋前夜,东厢小院灯火通明,桂花香随风浮动,银盘似的月亮早早爬上树梢。

苏绾亲自指挥丫鬟们挂灯笼、摆桌椅,一应酒菜皆是精挑细选,连那杯盏都换成了黛玉最爱的素瓷青纹。

“姑娘可真用心。”藕官一边调试琴弦,一边凑近低声问,“这一句‘天涯何处无归期’,是要勾谁的眼泪?”

苏绾淡淡一笑,目光扫过远处潇湘馆的窗棂,低声道:“不是要勾眼泪,是要让她说出心里话。”

她太了解黛玉了。

前世身为心理咨询师,她见过太多压抑自我情绪的人。

而黛玉,是最典型的那一类人——聪慧、敏感、自尊心极强,却也最怕被看穿软弱。

“今晚,是第一步。”

她知道黛玉本不想来。

这几日园中风头正盛,宝钗低调不出,宝玉对黛玉的态度又变了,那些躲在暗处的目光,从未真正放过林家女儿。

可越是这样,越不能让她缩在潇湘馆里。

她必须走出来,面对人群,面对真心。

宴会开始后,果然如她所料,黛玉迟迟未至。

紫鹃捧着披风站在门口,望着廊下摇曳的梅花灯,心头一动。

她是个聪明的丫头,自从那日黛玉在贾母面前唱戏之后,便察觉到小姐的情绪有些不一样了——虽然依旧寡言少语,但眼底多了一丝生气。

她轻轻推门进去,见黛玉正倚在榻上翻书,眉间却透着倦意。

“姑娘,大家都等着呢。”紫鹃柔声劝道,“今夜中秋团圆,大伙儿都在为您准备惊喜,您若不去,倒像是辜负了这份心意。”

黛玉抬眼看了她一眼,轻叹一声:“我不过一个孤女,哪里来的什么心意。”

紫鹃心中一酸,跪坐在她脚边,认真道:“姑娘这话就不对了。您是林府嫡出的小姐,荣国府的千金,您不是孤的。您只是还没发现,这园子里,有好些人都盼着您笑。”

黛玉怔住了。

她低头看着紫鹃,那双眼睛里没有奉承,只有真诚。

她想起这几日的事——那个从不主动找她的王熙凤,竟然命人送来了一匣子南边带来的蜜饯;一向只顾自己玩乐的史湘云,特意托人捎来一封信,说要在中秋宴上给她说个笑话;连平日高高在上的探春,也在诗社上递来一张字条,写着“妹妹今日气色好”。

原来……他们一直在看着她。

她缓缓起身,披上紫鹃递来的绣梅斗篷,声音轻得像月光:“走吧。”

当她踏入东厢庭院时,满园寂静了一瞬。

众人皆看向她,眼神里带着惊艳与温柔。

黛玉微微一愣,脚步停在门槛外。

她没想到会是这般热闹景象——庭前铺着红毯,案几上摆着精致果点,檐下挂满了梅花灯笼,映得整个院子如同雪夜初晴。

“黛玉姐姐!”探春笑着招手,“快过来坐,我们等你许久了!”

黛玉迟疑片刻,终是迈步走了进去。

她刚坐下,藕官便抱着琵琶上了台。

《折柳》是中秋常见的曲目,寓意离别与重逢。

藕官唱得格外深情,唱到中间,忽然换了调子,低低一句:

“天涯何处无归期。”

那一瞬间,黛玉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

这句话,像是一根针,刺进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她想起了母亲去世的那个冬天,父亲送她北上的那天,扬州城的雪也是这般纷纷扬扬。

那时她年幼,不懂分别的痛,只觉得孤单。

如今再回首,才明白那种漂泊无依之感,早已刻进骨血。

她的眼睛泛起了水光。

坐在她身边的宝玉立刻察觉到了异样,侧身轻声问:“妹妹可是想起南边亲人?”

黛玉点点头,声音哽咽:“我原以为无人懂我,谁知……”

话音未落,宝玉已轻轻握住她的手。

“我知你思亲,也知你怕孤单。”他语气温柔,眼神坚定,“可你若肯多出来走动,我们都在。”

黛玉抬头望向他的眼眸。

那一瞬间,她仿佛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那里不再只有病榻与药炉,不再只有风刀霜剑与冷眼旁观,而是有温暖、有陪伴、有希望。

窗外的月亮更圆了。

风吹过庭前的梅枝,花瓣落在肩头,像一场迟到的拥抱。

宝玉握住她的手,柔声道:“我知你思亲,也知你怕孤单。可你若肯多出来走动,我们都在。”

黛玉望着他的眼眸,那双眼睛里没有怜悯,只有真诚与心疼。

她终于吐露心声,声音轻得像风吹落的花瓣:“我不是不愿笑,只是怕笑多了,别人觉得我矫情。”

“胡说。”宝玉摇头,声音坚定,“你不笑的时候,我才心疼。”

庭院中一时寂静无声。

众人屏息凝听,谁也不敢打断这一刻。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像是为他们披上一层银纱。

黛玉的眼角泛着泪光,却没有落下。

她忽然觉得胸口轻松了许多,仿佛压在心头多年的重石被轻轻搬开。

藕官抱着琵琶悄然退下,紫鹃站在门边,眼中含着笑意。

她知道,小姐今夜不一样了。

这一夜之后,东厢小院的欢谈传遍整个大观园。

有人说,林姑娘哭了;有人说,是宝二爷牵了她的手;更有人说,黛玉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孤傲,愿意融入这园子里的生活。

风声吹进贾母耳中,她特意召见黛玉,温言安慰道:“好孩子,别总把自己关在房里,多出来走走。你身子弱,心里更要开朗些才是。”

众人纷纷附和,王熙凤笑着打趣:“咱们家林妹妹可是诗社第一才女,以后可得多来凑热闹。”

探春也道:“是啊,上次你不在,诗社都没了魂儿。”

黛玉微笑应答,神情柔和。

她的形象,从以往那个只知病卧、言语冷清的“病美人”,渐渐转向有血有肉、情感真挚的“性情中人”。

这一切,都被藏在帘后的人看在眼里。

宝钗坐在偏殿角落,手中帕子紧握成团,指尖微微发白。

莺儿低声问道:“姑娘,要不……我去劝劝林姑娘?”

宝钗冷笑一声,低声道:“劝她?她已经不需要人劝了。”

她顿了顿,目光幽深地望向窗外满园灯火,语气微凉:“看来,我得换个法子了。”

与此同时,苏绾站在回廊下,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潇湘馆,心中却浮现出一个念头——

黛玉的情绪已开始转变,但她真正的力量,不是眼泪,而是文字。

她需要一场契机,把那些藏在心底的诗文拿出来,让大家真正看见她的灵魂。

某日午后,苏绾借口清点文房四宝,走入潇湘馆。

她一边翻检砚台墨盒,一边不动声色地扫视案头卷册。

果然,在一堆旧纸底下,她发现几首未署名的诗作——字迹清秀,笔意深远,词句间藏着深深的哀愁与不甘。

苏绾心头一震,轻轻将诗稿收起。

但此刻,她还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骄阳似我(下)

狩心游戏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