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凌岚一行人南下,情况越来越坏,天气越来越热,比往年早热了不少,雨点确实一点没见。开始路上还能见到的野菜,慢慢的见不到了,到后边直接连点绿色的草和树叶都见不到。
凌岚突然想到舟山县之所以没有发生暴乱,可能是那边人少,民风比较淳朴,除了粮食以外,大山里能吃的东西也能够撑一段时间,所以大家还守得住底线。
但是越往南走,情况急转直下。南方的气候不冷不热,土壤肥沃,让南边成了宜居之地,人们都喜欢多子多福,可是在这饥荒年间是致命的,不仅粮食消耗的快,在没有法律制约的情况下,剩下的最多的人口也会被当成私有财产,肆意买卖,甚至是消耗。
有时候并不是资源不够分,而是少部分人占用了大部分资源,再用资源守护资源,使得没有分到资源的人为了生存下去只能相互倾轧,相互吞噬。
一路上走过来,发现路边多了很多乞讨之人,没办法了只能向过往的人去乞讨,其中也不乏灰扑扑的老太和小孩。
他们直勾勾的盯着凌岚这一行人,让人心里不由得打怵。梁婶靠过来说:“凌岚怎么办呀,这些人看我们的眼神怪吓人的,不会来抢我们的东西吧?”
凌岚也注意到了这些或是不怀好意或是渴望的目光,但是这时候不是滥发圣母心的时候,自己家还有孩子呢。
同时她也注意到自己这一行人的衣着过于干净了,推车上油布下盖着的东西也像是在引诱别人犯错,必须掩盖一下。
于是凌岚带着梁婶一家去了一个附近没人的树林里,把身上的衣服弄的脏了吧唧的,脸上也抹上灰,还借鉴的现代的修容**,给所有人都弄成面黄肌瘦的样子,板车上又盖了一层干草,东西能少就少。然后直接在原地做饭,凌岚喜欢把各种各样的粮食掺和在一起做饭,就着肉干,这样能营养均衡饿的没有那么快。梁婶则是直接一锅乱炖,用她的话说就是都出来逃难了,吃什么不是吃,这样也行。
等吃完饭顶着面黄肌瘦的样子出现在大路上,果然投来的视线变得少了很多,悬着的心终于下去了一点。
凌岚便找了个看起来比较和善的老头问路,“大爷您知不知道从这向南是什么地方?我们那闹饥荒,都吃不上饭了,想着去南边雨水多些,能种粮食活得下去。”老头没理她,看着这个样子,凌岚只好回去假装跟家里人吵了一架的样子,哭哭啼啼地走到大爷旁边。
“大爷,您就当醒醒好,这是我家为数不多的粮食了,我们从北边过来,再不找到留下来的地方真的就要饿死了,您行行好。”
被烦的不行,老头终于愿意搭理凌岚了,跟凌岚说:“从这向南是吉北,有一座城池叫吉北城,你们可以去哪碰碰运气,但是进城要交路引和很高的人头税,去不去由你。”
“好的好的,谢谢大爷。”凌岚打听到消息后马上回了队伍跟众人说这件事,梁婶倾向于在那里落户,她的二儿子却不同意:“娘,你看这路上这些人是不想进城吗,他们是没钱没粮进不去!再说这么多乞讨之人都没有当官的管,想必那城主也不是什么好人!”
凌岚看着这个二牛,虽然叫二牛,也还有点脑子。
最后众人商讨决定先去城下看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进城。
一路走来,路上的乞丐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用破布树枝搭了个帐篷,有人来眼睛也不抬眼,神情麻木,像一座座烘托灾难气氛的雕像。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凌岚一行人去到吉北城,北城墙下方密密麻麻的都是帐篷和难民,时不时的爆发冲突,大部分人都是面黄肌瘦的样子。
众人也不知道现在这是什么情况,叫二牛去前边问了问。一个老头说,他们已经在城门口两个月了,每天傍晚城里会出来人释粥。大门一直有官兵守着,不交够进城税是进不去的,从他来到这边就只进去了很少的人。但是大家在这还能有东西吃饿不死,去了别的地方都不一定能走得到。
听到这些,大家也不敢贸然进城,于是在城墙下的窝棚点后边也搭了两个窝棚,把板车推到窝棚里面。
梁婶和大牛守家,凌岚和二牛分别出去查看环境打听消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