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初,玄德寺后山,陆清音与春盼沿山而下,脚步急促但轻快。玄德寺外,行者过市,包子铺也热气蒸腾,此间卖炊饼的王五裹着夹袄穿过御街,他脚步极轻但心确是沉的。
“王五,今日你那炊饼铺子不开张啦?”
包子铺掌柜沿街喊了句,而后传来的便是王五的粗狂之声:“今日不开了!”
话落,他便裹紧了袖筒向前方走去,疾步时,怀中还常有铜钱碰撞声传来。
“小姐,我们藏在这行吗?”春盼耳语,“不会被当成贼吧。”
陆清音指尖轻点唇间噤声,二人在寺内一房舍后守着,片刻后,荐亡房门缓缓开了,只见来人披着狐裘,步履间神色凝重。
“小姐,人出来了。”春盼看向陆清音低声,“要拦着他吗?”
此话一出,陆清音便挽袖将春盼拦下,旋即她摇摇头,道:“不必了,事已明了。”
春盼听闻后仍是一头雾水,何事竟是看一眼就明了的,还有昨日欲言又止的言语,春盼忍不住叹气,她家小姐心事还是如此重,自小陪着小姐长大的她,也还是不能会小姐的意。
此时的前山,一人正踮脚望着法堂里排列的鎏金佛像,那人静候时不断摸着怀中那枚磨得发亮的银锭,似是在盼着什么。
“小师父,给李老将军做场追荐要几钱香火?”
知客僧闻声回眸,看见那人时,他还是周身一颤,只见那人的脸上满是刀痕,像是久经沙场的痕迹,不,更像是被人刻意划的。
而后那僧人双手合十间瞥见他布鞋上的泥印子,旋即他指向西配殿道:“施主若带束艾草来,晌午给外来香客讲讲李老将军的故事,功德更胜。”
“小师父,我并无此意,只是想做场追荐。”
而此时寺门也大开,玄德寺香火旺,且又临近岁旦,于平日,香客更甚。
那知客僧颔首,旋即示意王五去往法堂,就在知客僧离去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便闻几声:“借过,借过。”
王五抬眼看去,他双眸一颤,那人竟是李老将军之子,看着那孩子的脸,王五下意识攥紧袖筒里的那块生铁牌,口中亦是不断呢喃着将军二字。
“劳请让道。”
李安疾步走向王五时,王五还在出神,直到李安推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可那生铁牌也随之掉落。
“李小公子,您可慢些!”
话落,王五才顺势将那生铁牌捡起,此间李安瞥到了一眼。
“王五,你怎么在此?”李安抬眸,见王五冲他笑着,便道,“本公子今日有事,吃不了你铺子里的炊饼了。”
“不,李小公子,我王五今日是来做追荐。”王五先是挠了挠头顶的幅巾,而后神情肃穆起来,“是为李老将军做的。”
此言一出,李安显然一顿,随后王五见眼前人垂头不语,心中也似有何物压着,此时他道:“十余载了,该放下了。”
“嗯,本公子还有事,改日会去你铺子买炊饼的。”
李安欲慌然离去,可走出两步,身后便传来了他声:“李家公子可是急着回去敬坟茔?”
闻声,李安回眸,见到来人是昨日寺前的女子,李安不愿再理会,只是淡淡一句:“怎么是你们?你二人怎也在此?”
陆清音开口:“李公子,巧遇罢了。”
话落,春盼紧接着开口:“这玄德寺何时为李家公子一人可来之处了?”
春盼话中难免揶揄,陆清音见状道:“春盼,不得无礼。”
“你……”李安脸色又沉了些,他转眸看向陆清音,“你的丫鬟当真是与你一般不知礼数。”
“……”
“你说何人不知礼数!”春盼欲上前要说法,却被陆清音拦了去,可春盼言语间丝毫不留情面,“不敬祖茔竟躲在此处,胆小鬼!”
“你说什么!”
眼看李安攥紧了双拳,王五慌忙立在几人之中,旋即他道:“各位,玄德寺乃清净地,还请口中留德。”
“不与阁下多做口舌之争,无益。”
话落人便离开了,春盼欲追出去,却只见陆清音摇了摇头。
“您也要去往生殿?”
陆清音开口,王五看向她道:“姑娘怎知?”
“您袖中之物可是将令?”
此话一出,王五眸子中流转着一丝敌意,他收了收衣袖道:“什么将令,我只是一粗人,不明白姑娘是何意。”
“您脸上的伤是弯刀所致,年久便很难再消去。”陆清音话锋一转,“但也不是毫无法子。”
王五一颤,他道:“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在下略懂一些医术,且这弯刀是羌翼族惯用,不难辩别。”
“你到底是何人?”王五难免防备,“常人是不会知这些的,更何况你又是一女子。”
“大叔,女子又如何?”不待陆清音开口,春盼便一脸盛气,“我家小姐在斡河决堤之时救人无数,怎会不知其一二?难道这世间只有你们男子才能识得刀剑,只有你们男子才能饱读诗书吗?”
“春盼。”
陆清音淡淡一声,春盼便向后退却,继而陆清音道:“丫头年少,莫怪。在下只是平民,曾在斡河决堤时同千五百廿一遗孤受过李将军的恩,李将军虽不在这人世,可他留下的钱财确是帮了不少稚童,为了报恩,我亦熟知了李将军的生平。”
王五蹙眉道:“当真如此,没骗我?”
陆清音眸子坚定:“句句为真。”
“大叔,这京城之中何人不知我家小姐之名,怎会有假?”
春盼见缝开口,闻后,王五沉思良久才缓缓将那生铁牌拿出,而后他道:“这生铁牌是坤安七年挂在帅旗杆上的将令,那时我还是营中的小小冲锋兵,但李将军于我有恩,曾多次救下我性命,李将军不在后,营中吃了败仗,我侥幸活了下来,朝廷以为我王五死了,可我王五至今苟活着。”
“大败后,这将令不知怎的被幽关城内衙役当废铜收了去,去年我回故地时在一老翁那里看到,后来被我用两担炊饼换回。”
陆清音欲开口,却被王五打断,只见他笑笑继续道:“你是想说冲锋兵就该战死沙场,同我这样的就是个人人唾骂的逃兵吧。”
看着被越攥越紧的将令,陆清音含泪摇头:“不,您当有苦衷。”
王五大笑着,可那笑声似是道不出这十余载的苦楚,只能往下咽,陆清音亦很难想象当年又是怎样的惨烈与悲壮。
“我能有何苦衷,羌翼弯刀可怖,我只是贪生怕死之徒罢了。”
贪生怕死之辈?陆清音知晓,李韫麾下绝不会出逃兵,就算出了,一个逃兵不该销声匿迹,远离京畿之地,远离朝廷的追剿吗?如今在天子脚下携坤安七年的将令到此,怕不只是追思那般简单。
只是王五不愿说罢了,对此,陆清音便要顺了他的意。
“既是逃兵,为何还携着将令,莫非是要时刻让自身深陷痛苦之中?”陆清音似是一语道破,“既是贪生怕死之辈,那李老将军绝不会容你来追思,这将令在你手中更是耻辱,亦是我大晁的耻辱。”
此话一出,春盼与王五都愣了,春盼不知小姐为何言语间如此不留情面,于是她低声道:“小姐……”
“你……”王五眉间起怒,可又强行压下了去,随后他道:“小丫头片子,你意欲何为?竟激我。”
“在下手中有上好的祛疤膏,可赠于您。”陆清音抬眸,“只不过要用您手中的将令来换。”
“你这丫头片子当真精明,只是此法对我王五无用。”
陆清音忙道:“那您如何才肯换于我?”
“这将令如今只是废铜一块,你一丫头为何如此执意?”
王五望着陆清音,可陆清音却久久不语,此时王五道:“佛家有言,对已去之人追思太过,反而对生人不益,该放下了。”
“于你于我,都是。”
王五欲离去,可身后之人一句:“携着将令,一旦被朝中发现,那便是死罪。”
“置于你,便不是死罪了吗?”
陆清音叱问:“王五,你到底要作何?”
“姑娘,我只是想将这将令送入放生池,并无别意。”
陆清音慌忙上前,她道:“此处是玄德寺,你疯了?”
疯了?闻后,王五只是大笑着离去,或许他是真的疯了,亦或是苟活着做炊饼做腻了。
那人离开后,过往香客匆匆,只留下陆清音与春盼站在原地,此刻春盼缓缓开口道:“小姐,要去往生殿吗?”
陆清音摇摇头,旋即她道:“先去放生池守着,那将令不能被他人发现了,玄德寺设往生牌位已是朝廷恩赐,此番稍有不慎,便会有血雨腥风。”
“也不知这王五今日是怎么了?”春盼埋怨着,“命都不要了。”
放生池边,王五蹲在一旁,而后他将将令按进水中。牌上的“忠武”二字映着水光,恍惚仍是当年京中楼船上的模样。
片刻后他掏出今早最后一个炊饼,掰碎了撒在将令周围,钟声突响,池畔白鹭惊飞,水面上浮着几颗芝麻粒,像极了那年送葬路上飘落的纸钱灰。
做完此事,王五便去了法堂,待人离开后,春盼悄然将那将令捞起,好在这放生池不深,否则得费些功夫。
陆清音拿到这将令后,她在手中反复翻动着,不知为何,她总隐隐觉得坤安七年的事没那么简单。
辰时,将军府内,李安入了府便没看到几人,他本以为连同祖母都去了祖茔,可没想到人都在正堂。
“少爷,您可回来了。”一家丁垂头诉说着,“老夫人寻您许久了。”
“祖母可在正堂?”
“是,晏大人来了,老夫人和大少爷都在。”
李安一怔,他呢喃道:“晏叔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