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忙了一天的陈杨陈芃麦父子俩赶回家,见到清醒站着的游在都惊讶了几分。
陈杨上下打量一番,“小兄弟,你终于醒了!”
“您就是陈叔吧?”
除了陈杨,游在也一眼就认出与陈杨长相想像的另一个年轻男人,“那你应该就是麦子了。”
“何阿姨都跟我说了,是你们救的我,还把我留下养伤,谢谢你们。”
“没事,我们还一直怕你醒不过来,打算给你送医院去,要不是……”
“爸,他才刚醒,别说那么多,他脑子处理不了。”
“我没事的,今天下午跟她们说了很多话,还做了不少事。”面对救命恩人,他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没事。
“你们爷俩可算是回来了,村东头老王叔家的灯不亮了,你们赶紧过去给看看。还有老张的小卖铺,他想把里面柜子重新摆开,你们也给他搭把手去。对了,别忘了带上我处理干净的鱼干,给他们分点。”
“行,我们这就去。”
陈杨和陈芃麦也没换身衣服,提上装鱼干的篮子就直接跑去村东了,看着两人离开,游在回头问何华一句:“陈叔和麦子平时都会去别家干活吗?”
“就是搭把手,村子里大部分家里都是留守老人,就我们家好点有两个壮力,平时就多照顾着。”
没有任何个人利益的谋权,完全的个人善心。
水树岛上的村民历代以捕鱼为生,但近几年行业不景气,出海一天下来也捕不了多少鱼,就这还是没抛去不符合售卖标准的那部分鱼。因此,岛上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背井离乡,搭船来到岛对面的大陆上寻找工作,有些连孩子也一起带去了,至于家里老人,大部分都因为扎根这片土地太久而不愿离开,选择留在这里,算是落叶归根。
他们陈家是村里少有的家庭成员结构基本完善的人家,在其他家,像陈杨和陈芃麦这样年龄段的男性,早就为了家庭去外面拼搏了。老人身体状况不好,家里外面打工的人就多托陈家人照顾。他们一家都是热心肠,照顾的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
游在算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善良这一点了,他现在吃的穿的用的,全是陈家人提供的。
晚饭过后,游在躺在院里的凉亭下,双臂枕在头下,抬头仰望星空。
见惯了大城市的烂漫霓虹,这样明亮的星空他真是第一次见,没有被灯光遮挡,只是简简单单的发着自己那份光,就能汇聚出这片汪洋。
“看什么呢?”
身后突然有人说话,游在回头,看见换了一身T恤短裤的陈芃麦,他还湿着的头发应该是刚洗完澡。
“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漂亮的星空。”
陈芃麦看着他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皱了眉,“这在我们这简直不要太常见,我都见怪不怪了。”
“哎,你多大了?”陈芃麦走过来在他旁边坐下,将擦头发用的毛巾平铺在边上。
“我99年的。”
“咱们俩同一年。那你几月的?”
“十一月初。”
“那我月份比你大,我五月的,以后见面叫麦哥。”
游在脸上流露出一丝嗤笑,“就六个月,你还真是一点亏都不吃。”
“有便宜不占不是傻子吗?行了你自己看吧,我要回去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呢。”陈芃麦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拿上毛巾盖回自己半干的黑发上。
“麦子,村里哪有自动取款机?”
“我们这小破村哪有那东西,取钱你得搭船去对岸的县里,那边才有。”
“你能帮我联系船吗?我可以付钱。”
“我和我爸明天收网就去县里,你要是不介意可以一起。不过话说前面,你要早起跟我们一块出海。”
“行,没问题。”
陈芃麦看游在就知道他肯定没怎么干过累活,起早出海这事他是有些半信半疑的。
“我回去了,你进房间的时候小点动静,别把我吵醒了。还有,”陈芃麦手指着游在,眼神真挚地瞧着他,“叫麦哥。”
陈芃麦回去不久,游在也打算睡了,刚进门时却撞见了出门的陈乌桕。
院里屋里都没有灯亮着,全靠月光照亮。
游在背着光低头看她,让她整个人陷在阴影里。
“这么晚了,你要出门?”
她穿的衣服还是白天的那套,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是要出门。
“嗯。”
简单一声“嗯”,就是陈乌桕对游在所有的回答,甚至听不出是哪种情绪。她侧跨一步,经游在身边快步走出家门。
这大晚上,她又是个小女孩,游在怕她出事,悄悄跟在她身后。
一路来到小溪边,陈乌桕和其他两个小伙伴汇合,游在站在远处看着,没有去打扰。
方夏和李思远已经提前点燃了一小堆树枝,边上还有白天从老张小卖铺那买来的零食和孔明灯。
“乌桕,你怎么来这么晚?”李思远在这喂了半天蚊子,等烦了抱怨一句。
“我爸妈和我哥睡着我才出来的,不然他们肯定不答应我晚上出来。”
“来,快把这几个包装打开,这都是我从张叔那拿来的。”方夏把塑料袋里的零食倒出来,挑了一袋薯片撕开。
“唉,等成绩是真煎熬啊!”说完,李思远往嘴里塞了一片锅巴。“乌桕,夏夏,你们都想报什么专业啊?”
陈乌桕:“还没想好,这几天去查查看。”
方夏:“你们学理的还好,就是我这个学文的可怎么办?”
陈乌桕:“也是有很多选择的,你多查查看,或者问问老师。”
地上的柴烧得还剩一半,火焰明显暗下来,势头也不如之前烧得猛,李思远去捡了几根干的细树枝,回来扔进火堆里。
李思远:“那你们毕业了还打算回渔桥吗?”
陈乌桕:“比起车水马龙的大城市,我还是喜欢咱们这个青山环抱的小渔村。但是想要赚钱,还是大城市更合适。”
“咱们这个破地方有什么好的,买个东西都要坐船跑去对面县里,信号不好网络也不稳定,我今天想打个游戏都没信号。”与陈乌桕正好相反,李思远对留在大城市十分有决心。
方夏嘴里还嚼着薯片,嘟嘟囔囔地反驳他,“那我还说大城市有什么好的呢?空气污染,交通阻塞,缺点也是一大堆啊。”
“就是就是。”陈乌桕站了方夏那边。
“对了乌桕,他怎么样了?”
方夏用的代称,但陈乌桕也知道她说的是谁。
“今天刚醒,看起来状态还行。”
游在站在远处听不清他们说的话,不过看他们的样子有说有笑,也能猜到这是聊的很开心,他也可以放心回去了。
“咱们赶紧把孔明灯放了吧?”李思远提议到。
“行。”
“行。”
拆开包装,三人在孔明灯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再点燃里面的燃料,等热气续够了,孔明灯便飞上天。
明亮的灯火慢慢升空,在深蓝色的夜幕下格外显眼,橘黄色的亮光反射在溪流水面形成倒影。
陈乌桕:“希望我们都能顺利考上大学,成为想成为的人。”
-
夜里四点,游在被陈芃麦起床的动静吵醒,醒醒神后爬起来。
“醒啦?挺好,没用我叫你。”
“你借我件衣服穿行吗?”
“那柜子里的随便穿。”陈芃麦随手指了下角落的柜子。
打开柜子,里面的衣服胡乱堆着,游在翻来翻去找了件白色短袖和一条迷彩短裤套上,他和陈芃麦身高体型差不了多少,穿陈芃麦的衣服十分合身。
外面天还是一片漆黑,为生活奔波的人已经踏上了繁忙之路。这样披星戴月的生活,从陈杨父辈再到他,过了将近六十多年。
何华早早起来做好了饭等他们吃。
屋里睡得正香的陈乌桕被外面的动静吵醒,微微睁开眼,看见一点点灯光从门缝钻进来,她又安心闭上眼,翻了个身继续睡。
“游在,等会儿到船上你就在里面呆着,外面风大,别跟我们出去了。”
“我知道,叔叔。”
渔民出海后来到一片比较平静的海面,众人配合着将渔网放下海里。陈芃麦弄完后回到船舱,跟游在一起坐着休息。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跟着叔叔出海的?”
“我想想啊……应该十七岁就开始了。”
十七岁,既然自己与他是同一年的,那就能推算出来大概也有七八年了。
看游在不在线的样子,陈芃麦手肘撞了他一下。
“困了?”
“没,我就是在想你那么小就出海,会不会害怕。”
游在的话让陈芃麦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还觉得有点恶心,“咦,我跟你说我可不喜欢男人。”
“你可真自恋。”
“第一次出海的时候我确实害怕,以前都是和我妹一起站在码头等我爸,他每天都按时回来,我就以为出海也没什么,还觉得挺好玩的。后来直到我上船打渔,站在摇晃的船上看着深不见底的海,生在海边的我第一次对大海有了恐惧。不过有了第一次我就不怕了,现在打渔技术也算游刃有余,同辈里,他们都要尊称我一声打渔一哥。”
他一脸傲娇的样子给游在逗笑了。原以为自己已经够自恋的,没想到遇见个比自己还自恋的。
这次出海碰上个好天气,撒网收网都很顺利,渔船早早就登陆。码头上已经站满了前来购买海鲜的批发商,船上新打上来的海鲜大部分都被他们买了去,剩下些个头小的,都被渔民拿去集市上卖。
“游在,顺着这条路直走,在第一个路口右转就有自动取款机。你别走远了,这县里你不熟,别再走丢了。”
“好,我办完事就回来。”
按陈芃麦指的路,游在顺利找到了取款机。出车祸那晚,游在离开酒店时把钱包装在了外套口袋里,被陈家父子救下后就给他收起来了,等他醒过来那天又还给了他。钱包里面有张银行卡和酒店房卡,之前被水泡过,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他试着将银行卡插进机器,屏幕跳出服务选项。
幸好,还能用。
他手指戳在屏幕上,选择取款,再输入金额,确定后机器开始运行。
游在取出里面的现金清点张数,二百张不多不少。退出服务,卡片被机器自动退回,游在取走卡推开门离开。
晚上吃饭时间,游在在开饭前突然道:“陈叔,何姨,奶奶,麦子,乌桕,我有事要跟你们说。”
他神情稍微有些严肃,陈芃麦以为是有什么大事。
“你这整的还怪吓人的。”
游在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放到桌上推到陈杨那边。
“这里面是两万块钱,是想感谢你们这段时间照顾我。”
“这么见外干嘛,不用给钱,我们也是办好事。”陈杨推托起来,信封都没打开就还了回去。
“陈叔,您先听我说完。”
“我想留下来。”游在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想法,“你们放心,以后我每个月都会交给你们一万块钱,当是住宿费和伙食费。我也可以帮你们干活,跟你们一起出海,不用发我工资,只要供吃供住就行。”
“游在啊,我们这小渔村哪哪都不发达,多少人都削尖了脑袋想跑去外边的大城市过,结果你要留下,你这是……”
“叔叔,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过去的生活。就像你说的,大城市各方面都比这发达,但那的生活也让人窒息又厌烦。那有我不想见的人,有太多我不想面对的,在这我更自在,也开心。”
“那你家里怎么办?他们知道吗?”
“我家里不管我的,我在哪、干什么他们也都无所谓。”
陈杨跟何华听后都有些心疼眼前这个低着头的孩子。认识这几天,游在给他们留下的一直是阳光积极的印象,没想到他的家庭并不幸福。
陈杨心里有些动摇了,回头看着何华,“老婆,你觉得呢?”
“我……”何华心里还在犹豫,家里人口不算少,再加一个外人……
“住下吧。”陈敏在夫妻俩拿不定主意时开了口。“让他住下,就住咱家。”
陈杨:“妈,您同意?”
“嗯,让他住吧,难得有年轻人喜欢咱们这个小地方。”
陈杨再看向何华。
“妈同意,我也没意见,住下吧。”
“嗯。”陈杨点点头,陈敏和何华同意,他就不反对。“那行,游在你住下。”
“谢谢陈叔,谢谢何姨,谢谢奶奶。”游在激动地给三位长辈道谢。
“我不同意!”陈乌桕猛然站起来,语气振奋。
“我也不同意!”陈芃麦拍了下桌子,眼里全是不满和气氛。“我那床就那么宽,两个人睡连翻身都能掉地上,我可受够这种条件了。妹,还是你心疼哥,这次你没有胳膊肘往外拐,我这个当哥的很是欣慰。就是,坚决不同意!”
平时家里的地位是奶奶第一,妈妈第二,陈乌桕第三,爸爸倒二,陈芃麦倒一。因为这个家庭“弟”位,陈芃麦基本不敢发话,就是说了也是换来一顿骂,现在有陈乌桕撑腰,他也是敢叫了。
经儿子的提醒,陈杨又出现了顾虑:“麦子说的也是,家里确实有点不够睡。”
“我可以出钱给自己买床,家里别的东西也都能换。”游在急切地给自己争取,表示自己的诚意。
陈杨眼神飘向陈芃麦,游在也跟着看过去。
“你要是这么说我也没意见了。”自己有机会换个新床,家里的生活水平有机会提升,他陈芃麦顿时没了反对的理由。
看陈乌桕还站着,陈芃麦拉拉她胳膊“妹啊,坐下吧,哥同意了。”
“我不同意。”陈乌桕重复着刚刚的话。
“你这孩子,又不是住你屋里。”何华说了句。
“你别说话,听孩子说。乌桕,说,为什么不同意?”陈敏打断何华,替自己孙女说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