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谷的晨雾泛着孔雀绿,云明棠将乌柏叶嚼碎抹在耳后。这是她假扮采药女潜入的第五日,背篓里的七叶一枝花泛着幽蓝,与谷中随处可见的断肠草形成致命迷阵。三皇子在此豢养的,从来不只是毒虫。
"新来的,把冰魄蚕送去丹房。"独目药仆抛来玄铁笼,笼中霜蚕正啃食着带血的紫河车。云明棠垂首接过,腕间铜铃轻颤——冰魄蚕吐丝时泛着的银光,与兄长战甲上修补的纹路如出一辙。
暮色漫过蛇形栈道时,云明棠在洗药池发现异样。本该沉底的朱砂竟浮在水面,凝成《千金方》缺失的"鬼门十三针"图谱。她佯装浣纱,将银簪浸入池水,簪头海棠纹遇药毒泛起青芒,照见池底成排的铸铁匣。
戌时的瘴气裹着猿啼涌来。云明棠贴着丹房的百子柜潜行,鼻尖掠过丝熟悉的沉水香。紫金丹炉旁散落的药渣中,混着北戎特有的雪狼髌骨——这是治疗寒毒的君药,却与炉中炼制的"赤阳散"药性相冲。
"在看什么?"独目药仆的蛇头杖抵住她后心。云明棠举起捣药臼:"这雷公藤的炮制火候..."她故意将"酒炙"说成"醋淬",果然见对方松弛下来。蛇头杖移开的瞬间,她瞥见杖身暗藏的机括——正是云府暗卫惯用的暴雨梨花针。
子夜的月光染蓝丹炉时,云明棠终于摸清赤阳散的秘密。七曜星君像后的暗格里,羊皮卷记载的配方竟需活人试药。当她展开第七卷《肘后备急方》,泛黄的纸页间突然钻出金线蛊——与乐坊所见的传信蛊不同,这些蛊虫腹中嵌着米粒大的冰魄珠。
寅时的露水凝成霜刃,云明棠在晾药坪发现骇人景象。十二具"药人"悬挂在绞刑架上,百会穴插着冰魄蚕丝,足底涌泉穴不断渗出靛蓝液体。最末那具药人锁骨处的海棠刺青,正是云府暗卫的标识——三年前失踪的云十七。
"原来如此..."她将雄黄粉撒向蚕丝,看着银丝在月光下暴露出真实的脉络——这竟是张覆盖整个药王谷的毒网,每根丝线都通向中央丹炉。当第一缕晨曦刺破瘴气,云明棠终于看清那些"药人"的诡异笑容,他们的瞳孔里映着三皇子冠冕的倒影。
辰时的钟声惊起血鸦。云明棠混在试药队列中,尝出汤药里掺着人面疮孢子。这种生长在腐尸上的毒蕈,遇热会在脏腑生根。她假意晕厥,任药仆将自己拖往焚尸窟,袖中金针已挑开玄铁笼锁扣。
焚尸炉前的景象令她窒息。成堆的焦尸间游走着人面疮,那些扭曲的五官竟能发出人声。云明棠在第七具焦尸手中发现半枚玉蚕佩——与丝绸庄所见正好拼合,缺口处刻着漠北文字写的"云梦泽"。
"姑娘好胆识。"独目药仆突然撕开脸皮,露出青杏烧伤的右脸,"可惜三殿下要的是活蛊皿。"她挥动蛇头杖,冰魄蚕丝如蛛网罩下。云明棠旋身躲进焚尸炉,将雄黄粉撒向炉壁,烈焰顺着蚕丝蔓延,整座毒网瞬间化作火海。
暴雨突至时,云明棠在焦尸堆里找到了答案。人面疮在雨水中膨胀爆裂,露出腹中冰封的密函——三皇子竟用此法传递军情。当她用金针挑开最后一枚人面疮,兄长的手书随脓血涌出:"贺兰非山,乃水眼也。"
午时的日光照亮药人窟,云明棠立在丹炉残骸前。她将冰魄珠按入《千金方》书脊,泛黄的纸页突然浮起立体舆图——贺兰山缺处的水眼,正是父亲改造的巨型船闸。当萧铎的寒毒之血滴入舆图,整座药王谷突然地动山摇,暗河冲破岩壁,将炼毒窟冲成白地。
[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瘴母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