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的院子前有一棵枣子树,往年这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背着枣子前往镇子上叫卖。
沈家也不例外,沈大柱和沈二柱两人背着两大筐子的枣子,前往镇子,家里的粉条和腐竹的生意进入正轨。
在这期间,镇子上的大户人家和酒楼因都喜欢沈家摊子上卖的腐竹和粉条,跟沈家拿货,放在酒楼里售卖。
小摊子上的生意也在做着,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沈家在镇子上卖吃食,但具体赚了多少钱也不知道,不过看沈家还是跟之前一样,想必也没多赚,相反还可能倒亏银子,读书多费银子啊!
村里人大多心里清楚沈老太太为啥要让自家孙子去读书,还不是因为她那个妯娌整日在她家面前炫耀,为争这一口气,愣是把好好的日子过成现在这样,她家大孙子好像明年就该说亲了吧,谁家好闺女会嫁进这样的人家,简直是把闺女往火坑里推。
……
沈家这些日子靠售卖腐竹和粉条,赚了些银子,沈老太太就让沈家大伯娘于秋谷去找媒婆来相看大孙子的亲事。
于氏便提了一包点心去了王媒婆那里,打算让她来帮看大儿媳妇。
只是王媒婆给沈知石相看的那户人家,是隔壁的和林村家的姑娘,他家姑娘今年十八岁了,比沈知石大了差不多有三岁。
王媒婆就说这是女大三,抱金砖,人家姑娘是个干活的好手,向来不会跟人有争吵,还跟大家小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嫁过来之后,就是会好好的做事,不会跟婆婆顶嘴。
只是沈家大伯娘于氏听着听着,觉得这个姑娘有点耳熟,在记忆里翻找着,知道这是哪家姑娘了。
不会跟人吵嘴,不就是因为她不会说话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是因为她腿脚有些不便,去外面会很不容易吗?
她家远石,一个好好的小伙子,怎么就给他介绍个这样的。
王媒婆说破了嘴皮子,于氏都不松口,这就有些惹恼了王媒婆,你家里有个读书人在,费银子的地方多了,能找个这样的就很不错了,还敢挑三拣四的!
她今天要是说成了这桩婚事,女方那家可是会给个二百文的谢媒钱。
饶是如此,王媒婆说了一大堆,还说女方嫁过来会有个二两的嫁妆,于氏都没松口,王媒婆就开始大骂起来。
于氏先前忍了许久,但因为王媒婆骂得越来越难听,也开始跟她对骂起来,动静闹得很大。
在屋子里的众人听见了,就出来看,就见王媒婆想要出手大于氏,忙去阻拦,王媒婆也不是个虚的,就把来拦的林氏和陈氏也给一起打了。
到沈老太太回来的时候,王媒婆趁势溜了,还边走边骂,骂得非常难听。
于氏还想出去去撕了王媒婆的嘴,被沈老太太拦住了。
沈老太太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媳妇,头发乱的乱,衣服也乱,脸上还有指甲挠出来的血痕。
看着这三个儿媳妇狼狈的样子,沈老太太让她们去先收拾收拾自己,待会儿出来聊聊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就跟王媒婆打了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