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临渊没有让话题继续停留在那些毒物药瓶上,只是默默陪她收拾妥当,又唤来侍女清理地上的污渍。
不过三五日功夫,长乐的伤就好得极快。他头一回真切体会到她体质的与众不同。
既然已将她改妆成令人放心的模样,他便仔细嘱咐道:“今日该去见一见父王了,乐儿。届时你不必多说话,若有人问起你的伤势,等我来答就好。若有人问及你的前尘往事,便只说都不记得了,一切推给我。记住了吗?”
长乐眼里,还有太多的不明白,可当她抬眸望向眼前人——鼻梁高挺如峰,眉宇间英气逼人,既有少年将领的锐利,又有恰符年龄的威凛气度。沉稳如山,仿佛天塌下也能由他一肩承担。
她望着望着,心头没来由地一定,稀里糊涂地点头应了下来。
西宫的靖政殿历来是用于议事的重要殿宇。屏风之后设有一道专用通道,其上搭建了一条璧道,邺王的轮椅可沿此直接推至高座,与殿下的群臣相隔。
事实上,这也是季临渊时隔许久,再次面见父王。
前世的最后,父王被他深囚于宫中,终化作孤坟一座,他每年回邺城上坟时,烟火总往他的身上脸上扑。可此刻,再恨的亲人重新活生生出现在眼前,仍令他一时恍惚。
刚巧,季雨芙与季临安也都在西宫之中,此时分别陪坐在龙椅两侧。珍夫人亦随侍在旁,正轻摇绢扇,为邺王驱散初秋的余热。
长公子稳步上前,恭敬地行了一个拂云三叠揖的大礼,仪态极为郑重。随后,他缓缓解释这几日因忙于处理诸多事务,加之需照料长乐神医的伤势,才屡次未能应召,实属不得已。
邺王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先是对长子投去几记冷眼,未予置评,随后将目光移向长乐,转而露出一副儒雅温和的笑容,寒暄道:“神医何故偏要去练习马术?倒是吾儿看顾不慎,才致此次意外。幸而如今伤势见好,孤也放心了。否则,药王若怪罪下来,定要责备邺城照料不周。”
长乐神医身为药王的心尖爱徒,身份尊贵非凡。昔日晋国超一品衔级的司正镜无妄因其门徒伤她一掌,竟亲自向药王赔礼,此事曾轰动天下。若得罪长乐,便等同于开罪整个药王谷。
“公爹请不要责怪长公子殿下,是我不慎,耽误了殿下日理万机。若还要连累殿下受罚,长乐实在过意不去……”
长乐嗓音清脆柔润,一番话说得众人皆讶异望去。
“你、你叫……孤王什么?”
邺王惊讶极了。
长乐这才抬头,留意到邺王之次子季临安,正目光如炬地审视自己。季雨芙则饶有兴致地在她与大哥之间来回打量,时不时掩唇窃笑。珍夫人神态亲切,待她颇为尊重。
“公爹……呀?不对吗?”
她既已许嫁长公子,他的父王,或许该如此称呼。
可是瞥眼望向季临渊,他却几如微乎地蹙了蹙眉。
长乐正暗自狐疑,是否这一称呼过于僭越?抑或因为药王虽声名显赫,终究被视为乡野俗流,邺城自觉品阶高贵,自己这般称呼反倒不配?
不料邺王却因这一声亲切呼唤而爽朗大笑。
这声公爹叫得尚早了些,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长乐晕这一遭,醒来却像有了礼数。
“好,好!长乐神医……不,该叫长乐儿媳。不见外就好。”他转头看向珍夫人,“看来是在爱妃处学礼有成,该嘉许你才是。”
珍夫人巧笑应下这番夸奖。
寒暄完毕,季临渊适时打断,禀告前朝尚有政务待理,且需带长乐回去服药,便匆匆结束了此次拜见。
他们刚踏出宫门,身后便传来轮椅碾过地面的轱辘声。
长乐回眸,见是季临安跟了出来。她正欲屈身行礼,却被季临渊一把护在身后。他面色冷然,道:“今日还有要事,你若有话,改日再议。”
说着便急着要领她离开。
“且慢,大哥——”
季临安却不依不饶,驱动轮椅径直上前。
“长乐神医何时能来为我看诊?我攒了许多话想与神医谈一谈。”
长乐虽不明白这两兄弟之间为何火药味十足,却仍轻轻拦住季临渊,开口道:“殿下,我近来摔伤了,许多前尘往事都已不记得,但仍隐约记得他的病似乎一直由我照管。还请容我查阅过往的病历……”
季临安立刻冷笑一声:“好啊,只愿长乐神医在阿澈回来之前,能全都想起……”
季临渊闻言神色骤变,仿佛被踩了尾巴似的,立刻打断,抢过话头,“你从前不是向来不肯瞧病么?横竖要不了多久你的病便好了,药不吃也罢。”
“大哥倒很清楚我的病何时能好。”
季临渊一时语塞,随即再度打断他:“你少想些刺激人的事,病自然好得更快。好得快,便能早日为我分忧。”
说罢,不容分说地带她离去。
出了西宫门,他紧皱的眉头才逐渐松开。长乐察觉到了,才略带得意地望向季临渊:“殿下,我方才表现得好不好?”
她虽遗忘诸多往事,却也不愿永远只由他为自己挡下所有冷枪暗箭。
她更要他明白,即便记忆残缺,她亦有能力妥善周旋于这一切之间。
谁知她这“准”夫君并未如她所料,露出惊喜之色,反而神情复杂地望着她,一路牵她的手默然走了许久。直至自西宫行至东宫,又走出宫门,他才犹豫着开口:“乐儿,你不必这样待他们……”
“为什么?”
她记得,自己这准夫君,是出了名的孝顺王父,躬亲抚养弟妹,难道自己记错了?
季临渊却再度沉默,又寻话将问题岔开了。
*
夕阳逐渐西下,凉风四起。
季临渊今日有公务需出宫一趟,他思索再三,终究不放心长乐离开自己的视线,索性带她一同前去。
守宫门的精御卫早已接到通知,见到仪仗便立即肃立两旁,持戟躬身行礼,目光低垂,不敢直视车驾。
长乐颇为享受这般礼遇,昂首将手交给他,随他一同登上宝盖辂车。
行车途中,檐角铜铃摇出清越节奏。长乐无意识地捏了捏腕上的铃铛,又感阵阵头晕,便乖巧地将头靠在季临渊肩上,才稍觉舒缓。
见她这副模样,季临渊心中疼惜:“此次是去巡检前些时日城郊地震的灾情,查看塌楼重建的进展。辛苦乐儿陪我出宫走这一趟。”
她摇摇头,“不辛苦,我只想待在你身边。”
这话一出,季临渊眼眶倏然一红,很深地搂住她。
任谁看去,都是一对缱绻爱侣。
……
受晋国边界越昌府地震波及,邺城城郊有几处村寨发生垮塌。辂车在废墟远处停下,季临渊率先下车,随即亲自小心翼翼地搀扶长乐下来。
几名官员早已在此焦急等候。见辂车抵达,一位紧握工程图样的司计大夫立即快步上前,深深揖礼。
然而季临渊袖风一掠,并未受礼,径直从他身旁走过。
他重生归来,自然清楚——眼前这位臣属,恰是前朝遗旧中的一员。昔日邺城未降之时,此人对他最为恭敬;待他交权,邺城归顺,也是他骂自己骂得最狠。
总之,他记住他了。
这些琐务自然难不住长公子。不过片刻,他已将诸事处置妥当。长乐见状,轻轻拉了他的袖角,莞尔道:“难得出宫,既有这样半日闲暇,陪我沿这城廓走一走吧。”
说来也怪,她记忆中竟几乎寻不见邺城的街景。想来是从未与他同游过这座城——
他们的邺城。
沿途所见,青石巷陌交错,楼阁参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一派繁荣安和景象。
季临渊却心事重重。
暮色渐合,暖风微醺,沿街灯火次第亮起,勾勒出一城温软的轮廓。
行至醉江月酒楼附近,长乐忽闻前方欢声雷动。邺城不设宵禁,此时正有傀儡小戏开演。她一时兴起,拉着他便往人丛中走去。精御卫悄然上前,无声为他们辟出一处清净位置。
邺城虽为独立城邦,却已颇具大城气象。百姓皆识长公子容颜,对他现身市井并不惊奇,但见他如此贴近人群、并肩而立,仍觉十分稀罕。
有稚童挤到长乐身边试图亲近,当即被身旁老者抱开,以免冲撞仪仗。不料长公子并未见怪,反而握了握长乐的手,向那老者微笑颔首。
老小二人退开,那老头又在教导小孩子:“咱们长公子的美德是什么?”
长乐只听身后那小童仰脸夸赞:“长公子美德可多啦——孝顺王父、亲抚弟妹,还与大军师之侄交好……”
“还要多添一桩,对咱们呀,尊老爱幼!”
这些赞誉莫名耳熟,她突然……又觉得脑中一阵昏沉不适。
季临渊不动声色地挥袖,示意精御卫将那一老一小引离周围。
此时醉江月的戏台之上,前一剧目已然结束,第二出《太师仙舫风云》正要开演。季临渊刚瞥见报幕,便催促长乐:“时候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长乐却兴致正浓,执意要看下去:“殿下既已摆开仪仗,顷刻便走,岂不徒劳?”
这出新戏取材自晋国传闻,情节新颖,引得邺城百姓纷纷驻足,听得津津有味。
“啧啧,晋国太师违背伦常,致使其妻长公主妒火中烧,一夕之间竟屠戮无相陵满门……真真是人间地狱……”
“无相陵当真被灭门了?惨状如何?”
“是啊,真被灭了,听说十八层地狱不过如此……”
季临渊如坐针毡,再也按捺不住,伸手欲拉长乐离开。
她却浑然不觉,仍侧耳听着四下议论,虽对其中纠葛不甚明了,却也随众人摇头点评:“啧啧,太缺德了。虽说那太师不当人在先,可牵连孤小全家的晋国长公主也真是残忍至极。”
她又补道:“若有人敢灭我满门,我定要活剐他全家!”
说罢,她下意识地回眸看向季临渊,却见他脸色惨白如纸。
正怔怔地望着自己,眸中情绪翻涌,似痛似惊。
“怎么了殿下,你不舒服吗?”长乐问道。
各位女王大人久等啦~~~前面顺细节有点卡文,为了保证质量,所以是隔日更,过两周道路通畅了,就会日更,辛苦各位等候~
有点考虑将本书设为免费文(做为前一本书的福利番外),因为考虑有新来的读者,才会对前世一些剧情有补充,差不多再过几章就好啦。具体是否入V,待荷桃再写个十章以后决定,如果入V的话,会抽大奖,大家不要错过。不入V的话,也祝大家看得尽兴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和她出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