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发现不对劲后,当机立断就和公司请了几天假,然后收拾东西,买了凌晨的车票往老家赶去。
路上,她看老公的精神还是很恍惚,便紧紧拉着他的手,试图安抚他的情绪。
“肯定没事的,我们现在就赶回去,公司那边我们也有一些年假没休,这次干脆就在老家多待几天,爸妈还有玲玲,肯定都想我们了。”
男人,也就是陈哲,直到坐上列车,才慢慢缓过神来,恍惚的打量了一番周围的环境,然后狠狠地抹了把脸,试图让自己清醒些。
“是该回去看看了,否则我都不知道村子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感慨完,他才意识到老婆还不知道真相,可能是误会什么了,连忙凑近对方的耳边,悄声将老村长儿子和他说的,一一告诉了老婆。
看着老婆不可置信的模样,陈哲一把捂住对方的嘴,用气声叮嘱道:“别声张,这事可不能在外面大声宣扬。”
王珊珊连忙点头,但看那呆呆的眼神,可见也没从刚才的消息里回过神来。
两人就这么相顾无言,许久后,王珊珊才颤声道:“那,你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去创业啊?”
大城市的生活确实会很便利,但对于他们这样无根浮萍的外地打工人来说,生活不仅只有便利,还有各式各样的花销。
要是老家就有赚钱的路子,何不趁着玲玲还小,他们多赚几年的钱,以后哪怕孩子大了,需要去更好的地方读书了。
那时候他们手里有钱,还愁不能去大城市里借读吗?
大城市的打工,会有大笔大笔的花销开支,只能存下很少的钱,压力巨大的同时,存钱定居也是一个遥远的梦。
而现在回村去种地,却可能可以大把大把的捞钱,还没什么支出成本,也没有什么压力。
更何况,回了村里,孩子就能一直待在身边,那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这么多年一直放在乡下,她怎么可能不念着?
要是能赚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孩子,她当然乐意!
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王珊珊越想越心动,恨不得立刻就回去村里,验证这一消息的真假,要是真的,就即刻辞了工作,回家务农。
陈哲也很心动,但他更早知道这个消息,所以也已经消化了一部分,人也更加冷静些。
他轻拍老婆的手,安慰道:“先不要着急,再看看,不要急着下决定,回去看看......”
这话是说给老婆听的,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要沉住气。
凌晨的列车,周围的乘客睡的东倒西歪,但两人竟然完全不困。
那消息就像是悬在他们前面的胡萝卜,是改变他们未来生活的希望,所以一直到清晨下车,这对一夜无眠的年轻夫妻,顶着硕大的黑眼圈,眼睛却闪闪发亮,精神很不错的样子。
*
这天,玲玲照常六点起床,看到奶奶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便立刻麻溜的自己穿好衣服,去院子里的水龙头那洗漱干净后,就开始帮忙摆放碗筷了。
家里最近挣钱了,所以昨天爷爷存完钱后,就特意在镇子上买了好吃的烧鸡和焖牛肉回来,大家好好吃了一顿。
而他们两老一小,根本吃不完,剩下的就留到今早当加餐了。
所以今天的早餐也很丰盛,每人一碗昨晚外婆吊的鸡汤下的细面,然后一道开胃的泡萝卜和昨晚没吃掉的烧鸡、牛肉。
玲玲觉得,今天的早餐,比她往日过生日时的饭菜都要豪华了,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摆放好碗筷,小炉子上的药也差不多煎好了,玲玲熟练地拿出两块抹布,包住药罐的双耳就给端了下来,放在一边凉一凉。
等待会儿吃完了早饭,她去上学,药的温度也正好到了能喝的程度,这样规律的生活,她已经过了很多年了。
但今天,好像出了点意外。
“爹!娘!玲玲!我们回来了!”
这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让玲玲下意识的一颤,手里的筷子都捏不住了,她一个猛回头,眼睛瞬间迸发出了惊人的光亮。
“爸爸妈妈!!!是爸爸妈妈回来了!”
一家人团聚,就是最大的喜事,哪怕有泪水,也是充满无限欢喜的。
*
夏至准备去国家准备的食品加工厂看看情况,现在村里的一切都已经步入了正轨,鸭梨还需要时间成熟,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反而是加工厂那边的进度了。
当他和神君走出院子,就看了玲玲满脸笑容的走了过来,左手牵着妈妈,右手牵着爸爸,肉眼可见的变得开朗了很多,也变得更加幸福了。
玲玲高兴地和夏至打招呼,“夏专家!早上好!”
夏至和两位大人打了声招呼,笑着和玲玲问好。
“玲玲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呀!”
玲玲开心的举起正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嗯嗯!回来了!所以玲玲今天请假一天,陪陪爸爸妈妈!夏专家这是也要去上班了吗?”
夏至笑着摸了摸玲玲毛茸茸的头发,“对啊,现在就要去工作了,村里的萝卜暂时没问题,所以我要去外面的食品加工厂看看。”
这事其实也不算什么秘密了,在当地政府帮忙推广【仓鼠一号】后,要建立食品加工厂的消息也随之传开了。
这将会给市区以及周边县城、镇子,带来很多的工作岗位,一时间,整个W市都沸腾了起来,犹如一滴水滴进了平静的油锅里,炸起来了大片的油花。
这消息,陈哲也听老村长家说过,现在他们已经打算辞去原先的工作,回家来帮忙了。
现在家里租了很多的荒地,就等过几天种子下来,就可以开始种植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仓鼠一号】,所以非常的期待,而在听到了工厂的消息后,夫妻两一致认为,上面是真的要扶持种植业了!
所以两人产生了,之后去工厂应聘的想法。
在家种植萝卜是一项工作,去工厂,再找一份领工资的工作,这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赚钱了。
多年在外打工的生涯,让他们习惯性的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所以现在听到夏至提到了工厂的事情,就想着试试看,能不能问出些什么。
“夏专家啊,冒昧的请问一下,那些工厂建立后,会在附近招人吗?会有什么限制吗?”
在他们的想法里,这种国家直接开办的工厂,要求肯定和私人工厂不太一样,他们怕自己不符合要求,就想着事先打探一下。
对于这点,夏至也没有具体的打听过,但他认为,在当地建设这么多的工厂,总不可能不录取周边的当地人吧?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但这次建的厂非常多,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你们到时候想去的话,可以去试试看。
现在务农确实是一条出路,但还有机器可以帮助种植,或者老人帮忙看着,你们找个班上,也没什么问题。”
陈哲听得出,夏专家是赞同他们这么做的,于是欣喜的表示感谢后,就不打扰对方出行了,提出了告辞。
夏至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离开的背影,向神君感叹着,“最近村里多了很多人,外地打工的人差不多都回来了,每家每户都欢声笑语的,真好啊!”
靖川当然观察到了这一情况,但他想得更多。
夏至的能力,是切切实实的改变了一地的情况。
小到一个家庭可以团聚,一起赚钱,大到盘活了村庄、县城、乃至市区的经济,让W市多出了更多的岗位,解决了当地群众一部分的就业问题,甚至还能提高当地的税收。
从小到大,桩桩件件,都被夏至影响到了。
而夏至做的,仅仅是培育了两批种子,仅此而已。
这让靖川见识到了夏至能力的恐怖,也意识到了在未来,夏至崛起的速度会像火箭一般,飞速上升,势不可挡。
那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动作?
-
夏至选的二十个工厂地址,全都在有条不紊的建设着,有的是本来就有工厂,国家直接收购进行了相关改造,所以建设的非常快,只要设备到位,工人到位,就可以直接开工了。
邓自易这次跟着一起出来了,一边给神灵开车,一边介绍各个工厂的建设情况。
“大珂县这里原本就有一座老工厂,因为经营不善,正在找人接手,国家就给买了下来,现在改造已经初步完成了,正在筹备着招工的事宜,还有设备,过段时间就能送到了。”
对于工厂的事情,邓自易显然知道的更多,也更详尽。
“除了食品加工厂之外,国家还计划在日后,陆陆续续的开一些罐头厂、玻璃厂等等,完善以食品加工厂为中心的一条龙体系。”
夏至对这计划十分的上心,毕竟村里的盈利,那也只是一村之地的,而只有工厂建成了,那才是能沟通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型经济贸易,获得的利润和财气也是现在所无法比拟的。
“那是不是意味着,整个W市将迎来大面积的招工潮?”
邓自易点了点头,“是这样的没错,高级一些的岗位,会采用招聘,也可能是从其他地方调一批来,但下面的员工,还是采用考试加面试的招工方式,在市场上公开招人。”
上级一开始只是想着支持财神的任务,所以全程都在配合对方的计划。
但当【仓鼠一号】第一次进入市场,不论是获得的好评,独特的味道,还是简易的种植过程,惊人的产量,都让大家眼前一亮。
【仓鼠一号】已经具备了成为拳头产品的能力,所以上面已经打算,将W市的这次经济改革,当做是一场实验。
实验财神的力量对诺大一个市,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邓自易认为,哪怕计划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好似已经能够预料到今后的走向了。
毕竟不论是他,还是上面的领导,都做过对比。
能够媲美【仓鼠一号】味道的其他品种萝卜,完全没有,有差一个等级的,但产量却非常的稀少,属于在特定环境下才能培育出来的精品萝卜。
这样的萝卜根本没办法和【仓鼠一号】这种,产量巨大,成活率奇高的相提并论。
要不是还存在地域、水土的限制,【仓鼠一号】取代其他所有品种的萝卜,成为华夏一霸,简直指日可待。
*
夏至参观了大珂县的工厂,这里基本配置都很齐全,员工宿舍、生产车间、办公楼、货仓等等,全部都有。
但有一些车间明显是在进行装修整改,邓自易介绍道:“因为原先的工厂并不是专门生产食品的,所以这些车间的布置达不到生产食品的级别,所以需要重新装修,然后再请机构来检查,达标后,才能开始生产食物。”
夏至很满意这样的谨慎,入口的食物还是要保证安全性的。
夏至之后还跟着邓自易去看了另外三个在建工厂,其中两间,都是从无到到有的建设。
“这两个地方如果建设了工厂,那这块地的周边经济也都将被带动起来,原本这片地非常的荒凉,周围的县城也没有什么特色,等将来建设了工厂之后。
人流量就会多起来,那周围的商业区、美食街、房地产等等,也都会被带动起来,这里将成为这附近全新的中心地带,经济中心。”
邓自易和神灵们跑了一天,虽然没有看过全部,只看了个别的工厂,但是感触却是越来越深。
只不过是一种新品种的萝卜,就能给整个W市带来了这么多的变化,翻天覆地,经济中心因他而建立,腾飞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
时间悄然划过。
在工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人们眼皮底下建设完毕后,W市这围绕着种植业开发的全新经济模式,也慢慢地牵扯了更多人的目光。
就比如,原来外出打工的那些人,在听到家乡传来的大批招聘消息后,以及在网上确认了这些工厂,是国有企业后,纷纷请假回到家乡,准备参与招工。
国有企业哪怕没有编制,也会比很多公司要稳定,而且作为新兴产业,国家重点的开发对象,关注度足够,福利、工资待遇等等,肯定要比外面的好!
再说了,在新的企业从头开始,总比在外面那些老企业里,受一些所谓的前辈们的气要好得多!
所以当工厂完工,放出消息,要正式开始招工时,简历蜂拥而至,直接堆满了每个工厂的桌面。
大珂县的食品工厂也是如此。
陈哲和他的老婆已经将简历投递了过去,大珂县的这个食品加工厂,离他们村子非常的近,每天就算骑个小电驴,上班来回也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所以要是午休时间合适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回到村里休息,和女儿相处的时间也会变得更加充裕。
这段时间里,他们已经在村里参与了第二波的萝卜种植了。
他们从一开始的震撼到现在的习以为常,甚至可以说是已经麻木了。
作为新时代年轻人,哪怕很少下地干活,但基本知识还是有的,他们真的是第一次见到完全不需要打理的农田,简直就像是傻瓜式操作,埋入种子后,就只需要浇水等待成长。
着就是他们的全部工作了。
他们以为这就已经够震撼的了,但是当萝卜可以收获时,他们站在农田边,放眼望去,看到这密密麻麻的萝卜,再次陷入了震惊,这产量是真实存在的吗?
所以等外面人举着钞票,争相采购萝卜时,他们已经不再感到震撼了,只要是【仓鼠一号】,多么离奇的场景,他们都会不以为然,习惯了。
因为这批萝卜收获的时候,工厂还没有建成,所以梨花村里的村民们就打算卖给上次来采购的人。
就比如说,曾经包下了大部分萝卜的曾经理,虽然他这次是代表另一个公司来的,但是因为曾经合作的关系,何黎明还是选择优先卖给他,价格依旧是荒地0.8元/斤,熟田1元/斤。
这次的种植,全村人可都扩大了种植面积,哪怕一大部分都是荒地,但是数量上还是非常客观的。
所以这次的分钱,整个梨花村全部沸腾了,人人赚得盆满钵满。
这让听从家里老人劝说回村里帮忙种地的年轻人,恍然生出来一种,钱非常好赚的奇怪感觉。
陈哲也是如此,看着卡里多出来的50多万,他真的觉得这钱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如此的轻而易举。
哪怕下一批后,荒地需要拿去种植粮食作物,而无法种植萝卜,但是这也不要紧啊!怎么算,他们都轻易的做到了年薪百万。
这可是农民们的年薪百万啊!!
玲玲看着异常兴奋的父母,说道:“我们能这么轻松的赚到这么多的钱,全靠夏专家和靖专家!
没有他们给我们种子的话,我们怎么可能赚这么多钱呢?爸爸妈妈又怎么会回来工作呢?”
一旁坐着的老人也十分的赞同,道:“没错,村里能有现在的成就,全靠两位专家的帮忙,之后啊,你们可一定要好好感谢人家,他们可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啊!”
陈哲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专家的帮助,就没有他们村的现在。
岂止要感谢,陈哲和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对方简直是财神爷转世啊!!可以点石成金啊!
“我看以后谁敢说种植业无法赚大钱,我们村就靠一个【仓鼠一号】,百万富翁不是梦,千万富翁也不是不可以期待的!”
即便大家赚了很多,但一部分人还是和陈哲一样,想要去工厂应聘。
在没有见识到萝卜赚钱的能力时,他们只是单纯的想着去打双份共,两手抓钱赚得更多。
现在在见识了萝卜捞金的能力后,部分在大城市里上过学,有一定眼界的年轻人,就将目光投向了未来。
觉得这个食品加工厂,作为萝卜产业的下游,他们应该进去看看情况,因为对方走的每一步都会关乎他们种的萝卜的未来市场。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去工厂里打工,又可以赚钱,还可以精准掌握未来的市场走向,一举两得啊!
这么想,他们也就这么干了。
而像他们这么想的不止少数,那些从其他城市回到W市的年轻人不乏有敢想敢做的。
毕竟这一次的种植,除了梨花村,W市的所有村庄都分到了种子,种植了萝卜。
虽然份量没有梨花村的多,零零散散的,但也足以让大家看到【仓鼠一号】的潜力了。
很多人宁可少卖点,都要多收集点种子,进行积累,确保下一次的萝卜产量能呈爆发式的增长。
整个W市因为【仓鼠一号】而动了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