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中天,空旷寂静的树林中,马车的颠簸声格外清晰,车驾前那盏昏黄的灯笼,微微点亮夜色。
车驾一路疾行,惊扰了沿途归巢的鸟雀,引出一阵惊慌杂乱的鸟鸣。
简陋的车厢里,安乐端坐在主位上,她一身劲装,三千青丝被玉冠束起,面容看上去英气十足,与昔日面容大相径庭,此刻正以手扶额,双目微阖,身子微微晃着。
就在几日前,她在府内摆了一场诗会,邀请了东京城不少贵族女眷。
自立府以来,她尚未如此兴师动众过地宴请过。是以,女眷们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纷纷备了薄礼上门。
而这一众不论是巴结还是讨好的女眷中,安乐想探查的,只有国公府。
自从母后告知了身世,天鸽告知了案情。
她便时常思索,这其中似乎还有重重疑点。
一则,母亲在这桩惊天逆案中全身而退后又自缢,这里头是否另有母后不知或不曾告知的隐情?
二则,一桩逆案,就算牵连甚广,也总有其余知情者,可为何铁鹰十几年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是铁案一桩还是另有隐情?
三则,既然自己是相府遗孤,为何从不曾听闻过任何风言风语?
要知道,宫中言多嘴杂,母后突然带回一个孩子,怎么会无人在意?
时日越久,知道或经历过那些事的人,或明哲保身,或不知去向。安乐清楚地知道,越往后,真相越难发掘。
既然那案子明面上的线索都被断了个干净,她就从其他地方入手。
只有亲自走过,问过,听过,仔仔细细查探过,那么最终,就算真相确如大家所知晓的那般,她也能认得甘心些。
而她手上能调动的势力着实有限,想要查探真相,难如登天。铁鹰埋在朝中的眼线太浅,要插手如此重大的案子,恐怕只能得一个飞蛾扑火的结局,白白折损,实在可惜。
如此,只能另辟蹊径!
而老国公夫人,给了安乐一个新的启发。
若案件无处可查,那么相熟之人呢!
林相已成如今朝局的禁忌,可母亲却未必。
那么从母亲相熟之人入手,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如此,即便日后她调查之事为人知晓,也不必担心说辞。
而理顺这一切后,国公府就是安乐必须要联络的。
国公府秦宁仪和秦宁霜两位小姐相貌品行皆是上品,可架不住国公夫人心太大。又想亲家有权势,又不想被亲家压一头,一番挑挑拣拣,硬是耽误了两个女儿。
如今是两位小姐年岁渐涨,婚事还没着落,急得火烧眉毛了,才想起来用老夫人的面子,去皇后娘娘面前博点颜面。。
安乐自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相比国公府所图,她所图的更多。
而两位小姐在御花园就对安乐的解围心怀感激,如今身份尊贵的公主主动下帖子,更是心生欢喜。贵为皇室公主,身份尊贵,锦衣玉食,权势滔天,能看得起日渐衰败的国公府,已是顶天的恩宠。
况且公主又不图他们什么,不过是聊些家常,两人自是知无不言。
如此一来,老国公夫人和府内的情况,便被安乐轻易套了出来。
国公府的下人自老国公爷在世时,就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批,年迈的下人不是去了庄子,便是回了老家。
眼下的国公府,伺候得都是些家生子,年轻人。老夫人身边原先是有几个贴身伺候的,自从放他们归家后,也没什么音讯了。只有一个家住扬州的嬷嬷,去岁还托人带了些老家的吃食给老夫人,身子骨依旧康健着。
这位嬷嬷,也是老夫人的陪嫁丫头,跟了她几十年。
若说老夫人如今健忘严重,那这位嬷嬷可是最好的见证人了。
而安乐在得知这些后,想让天鸽派人去打探,但这个念头一出,她便觉得不妥。
那天御花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她敢确定,老夫人必定和她母亲交好,且感情颇深,但母亲是逆相之女,旁人若是打听消息,就算那嬷嬷知情,为了不冒犯天威,为了避祸,必定有所保留或者只字不提。
若是对方起了戒心,再去打探必然事倍功半。
一旦闹出动静,到时候不仅查不出想要的,还可能白白害了知情人,此举不妥。
以老夫人的表现来看,自己和母亲容貌上必定有几分相似,只有亲自去,才有可能问出自己想要的。
思绪飘荡,想到这陈年旧案,安乐忍不住微微皱眉。
轻叹一声,睁开杏目,在昏暗的灯光下,瞥到了地鳌别在腰间的长剑。
她也有一把。
是软剑,嵌在腰带上,一般人看不出来。
她舞剑的样子,身姿轻盈,潇洒从容。
明明只看过那一次,甚至还是身负重伤,险些丧命的惨烈结局。
可回想起来,脑海里却只记得她的张弛有度、从容不迫、杀意凛然。
安乐忽然回过神,忍不住懊恼,怎地又想起她来。
于是莫名有些怨气地动了动身位。
原本靠在车厢上闭目养神的地鳌,听到动静,微微抬眸,觑了安乐一眼,又毫无表情地阖上双目。
安乐下意识想绞帕子泄愤,却惊醒此刻自己是男子扮相,哪来的帕子,越想越气。
待她回来,定要她好看!
/
杨岭
“阿嚏!”沈俱怀狠狠打了个喷嚏。
“校尉怎么了,莫不是感染了风寒?”刘元忠一脸坏笑地看着她。
沈俱怀摆了摆手,想说不必担心,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后,才意识到对方是在打趣自己,不自然别过脸,轻咳了几下。
“大老爷们怎么还害羞了!”刘元忠豪迈地笑笑,转过头看着远方,轻声呢喃,“不知道夫人在东京有没有想我。”
他说得坦然,倒是令沈俱怀愣了一下,随后也跟着看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
心,忍不住悸动。
谁能想到不久前,她甚至连夜间小憩的时间都没有。
河西城门外的陷阱,几个将领天天想着怎么翻花样,城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差点被城内的将士翻了个底朝天,陷阱也是从一开始的深沟,到后面的大坑,再到各种土堆障碍和倒刺陷阱,里里外外将北辽的骑兵折腾得人仰马翻。
还缴获了不少战马。
每一次微小的胜利,都能不断激荡士气。
双方兵力依旧悬殊,可将士们从这变幻莫测的战局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叶鸿威不断调整战术,多次采用迂回战术,游击战术,以多打少,硬是将手头这点兵力,用到了极致,一次次扭转战局,生生将碾压局拖成了平局,为援军争取了不少时间。
万幸援军提前到达!
战局瞬间明朗起来。
叶鸿威按照之前和王仁全的布局,以烟火为号,河西、杨岭两城一起发起进攻,夹击北辽。
北辽因最强战力——骑兵折损殆尽,只剩下步兵。
而战事突发,他们背靠沙河,两面夹击,骑兵折损,受限严重,竟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勉强应对。
待军中号声响起,才终于摆出了阵型,重新拾起了士气。。
然而战机稍纵即逝,士气一去不返。
面对被压抑了近半月梁军反攻的怒火,辽军节节败退。
不过半天,五万大军折损近半,营中的武器粮草均来不及撤走,纷纷投身沙江遁走,仓皇退守裕西。
此战,大梁大获全胜!
胜利的呼声响彻了整片天。
军中一改之前的沉闷,连夜摆了庆功宴。
所谓的庆功宴,就是从北辽军营缴获的粮草中,分出一部分烹煮。相比大梁的米面,北辽多为牛羊肉食,对苦战许久的战士来说,这何尝不是“宴”。
叶鸿威还派人从守将府邸搬出了不少好酒。
当晚,篝火凶凶,歌声漫天,酒肉畅快,好不热闹。
杨岭安然收复,城中辽兵被悉数押至战场屠杀。
战后,叶鸿威便让刘元忠和沈俱怀一道前往杨岭,安顿百姓,修补工事。
这日子,自是比打仗那阵子空闲不少,而人一旦空闲下来,思念便汹涌而至。
明明在东京城那阵子,也分开了数月,她以为她老早便适应了。
哪知,战场凶险,可每每深夜入梦除了杀戮就只剩下远在东京的她。
不知她在府里过得好不好,一个人是否烦闷,有没有按时用膳,有没有到处乱跑。
有没有……想她。
/
扬州
整整三天,日夜兼程,马车终于到了扬州。
三人在集市上一处客栈安顿下来。
安乐卸下了易容,脱去男儿装扮,恢复了少女的穿着,任由地鳌重新为她梳妆。
地鳌是地字号领头人的代号,上一任地鳌已在两年前离世,这是他的女儿。为了行走江湖方便,多数时间地鳌都以男子身份出门,而她一手超绝的易容术,也从未让她暴露过身份。
天鸽在一旁不时查看指点,他虽不懂易容,但他是在场唯一见过林知念的人,他们此行,就是要让对方一眼认出安乐就是林知念的后人,如此才能便宜行事。
几番调整后,天鸽竟看着安乐,湿了眼眶,哑着嗓子差点哭出声。
地鳌不忘给天鸽和自己简单变换装扮。
三人几经周转来到了老嬷嬷的宅院。
开门的是一个中年人,看年岁,像是老人家的儿子,听说三人来找老人,还上下打量了许久,才将信将疑地放人进屋。
老人家正在后院小憩,走近后,可听到浅浅的鼾声。
男人上前,轻柔地将老人喊醒,又低头和老人说了几句话,两人边说边看向院门口。
然后在男人的搀扶下,老人拄着拐杖站起身来。
“这位是?”
老人的声音很是沧桑,但胜在声音洪亮,足见身体硬朗。
安乐让两人守着院门,独自一人走上前,并不出声,直到看男子识趣地退出了院门后,才摘下了帷帽,露出了面容。
老人在看到安乐的瞬间,露出了震惊,不,是惊恐的表情!
她踉跄着退后一步,拐杖狠狠地扎进地面,稳住身形,警惕地收起安乐将要搀扶的胳膊,双目牢牢地盯着她,苍老的声音满是戒备。
“林知念是你什么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心有灵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