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个时候了,这丫头怎么还没回来?不会是又在外面玩野了吧。”男子忧心忡忡的说道,着急的在屋里来回踱步,见天色已经很晚了,外面几乎笼罩在夜色之下,不由的有些着急。
“急什么,你也知道女儿年纪小,正是贪玩的时候,现在太平盛世的,你又是锦衣卫的百户,威名在外的,谁敢得罪你们锦衣卫啊。”一名女子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中的帕子,示意自己的相公不用太着急。
那也得女儿真的只是出门一趟才好说啊。
男子张了张口,到底没把女儿其实是离家出走的话说出口,毕竟已经给下人下了封口令了,总不能他们两个再说漏了嘴。
男子名叫胡荣,是锦衣卫的一个小百户,和他说话的是他的妻子赵氏,两人正一个为女儿久久没有归家而烦心,另一个则是对相公的不满直接就溢于言表了。
要说赵氏为何不满,还要从大女儿前些日子归家带回来的消息说起。
赵氏的大女儿胡善围在洪武年间因故进了皇宫做宫女,好在勤恳能干,硬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在太祖爷的后宫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突出重围,成了尚宫局主事的尚宫,无论是在宫里还是宫外,赵氏都觉得女儿算得上是苦尽甘来,威风的很。到如今永乐年间,已经算是历经三朝。
女儿在尚宫的位置上干的好,赵氏很欣慰,别看他们家有二子七女,其实除了大女儿和小女儿胡善围外,其余的都不是她生的,赵氏对她们也就是个面子情,刚一到及笄的年纪,就一副嫁妆给打发出门了,除了逢年过节她们会带着相公和孩子回来请安外,其余时间一点也不会往她面前凑,让赵氏眼不见心不烦,觉得天也清了,云也白了,草也绿了,正是晴空万里,适合出门郊游的时候。
按说这样的日子赵氏该很满意了吧,但烦恼总是说来就来。虽然大女儿是三朝尚宫,在皇帝老爷面前也是排的上号的人物,按理说只要再老老实实、稳稳当当的过上个几年,就能凭着这份劳苦功高上表陈情出宫了,但偏偏胡善围生出了野心,不该有的野心,让赵氏不满的同时又觉得心疼。
“娘,那孙家的小姑娘已经入宫了,走的是太子妃母亲的关系,打的主意就是想趁着年纪小和太孙培养青梅竹马的情谊,眼看就有这么一遭泼天的富贵了,咱们家怎么可以眼睁睁的就这么错过?”
胡善围着急的劝说着母亲,言辞带着几分急切和恳求,然而,赵氏的态度还是义正言辞的拒绝,没有丝毫的犹豫。
“你别跟我说这些,我就是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什么泼天的富贵,我就知道有多大的碗就吃多少的饭,人家走关系是人家的事,咱们家没有那个金刚钻也就不揽那个瓷器活。”赵氏呸了一声,扭过脸去,拒绝再听大女儿的恳求,她真的怕在大女儿胡善围的哭诉下,自己会一个不忍心答应下来,毕竟她虽然疼小女儿胡善祥,但大女儿胡善围也是她愧疚居多的心头肉。
赵氏生胡善围的时候年纪小,当初因为家里穷,她的夫君胡荣还不是锦衣卫百户,当时后宫中人手不足,皇帝下旨要选女官,只能忍痛把女儿送入宫中,本想着一年好歹能见上了几次也就罢了,看着女儿活得好好的,赵氏也就心满意足了,谁知道,女儿胡善围偏偏是个有能耐的,平日里不吭不响的,几年过去了,居然爬上了尚宫的位置。
而小女儿胡善祥就更不用说了,在赵氏以为自己可以坐享儿孙福的时候,居然老蚌怀珠,有了这么一个小女儿。赵氏没把小女儿当做是大女儿的替身,只以为是上天看在她母女分离的份上,又赐给了她一个意外之喜,因此也更加的疼爱入骨。
因此,对于大女儿胡善围带回来的消息,赵氏越发觉得晴天霹雳,既有对小女儿的心疼,又有对大女儿的埋怨。想要拒绝吧?一想到大女儿坚定的眼神和乞求的目光,赵氏只觉得心越发的分成了两半在激烈的撕扯,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这几日对着小女儿越发的愧疚和心疼。
胡荣来回的踱步,一会儿就伸长脖子往屋外头瞅一眼,看小女儿胡善祥还没有回来,焦急的不行,又吩咐下人出去接着找人,又焦急的走了几步,看到自己夫人伤心绝望的神情,不由得也软了几分心肠。
“哎,夫人,不是我不心疼善祥,善祥是咱们的老来女,几个孩子中我最疼爱的就是她了。”胡荣安慰赵氏道:“可善围也是咱们的女儿,这些年来她一个人在后宫里有多不容易才爬上尚宫的位置,光是想想我这个当爹的就心如刀割啊。”
胡荣说着边悄悄抬起一只眼瞅赵氏的脸色,见赵氏面容为之僵硬了一下,后又恢复伤心的模样,也知道这是有几分被自己说中了心思。
一个是愧疚居多的大女儿,一个是从小疼爱的小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夫妻俩单独疼哪个都不是,也不能只为了一个着想而伤了另一个女儿的心。因此大女儿胡善围一回家交代这个消息,两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先瞒着小女儿,然后找机会旁敲侧击的慢慢告诉她,可谁知,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居然被小女儿胡善祥知道了,两人还以为没什么事了,毕竟小女儿从小就是个乖乖女,会听话的入宫,却不防小女儿胡善祥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第二天居然就不见人影了。
赵氏又用帕子抹了抹眼角的泪珠,反驳道:“你就不能想想办法,打消了善围的念头吗?”
那太孙妃是那么好当的?不说别的,赵氏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她们妇人家也是有交际圈的,这几日传的沸沸扬扬的未来的太孙妃人选早已被太子妃的母亲彭城伯夫人带入了宫,正跟在太子妃身边学规矩,就等着年岁到了,就和太孙成亲,这青梅竹马培养起来的感情,又有婆婆亲自带在身边教导,她们家的女儿入了宫,怎么和人家争宠?
更何况,据小道消息说,这个孙氏长的颇为貌美,纵使赵氏觉得自己女儿无论品貌还是长相都不会屈居她人之下,可这心里却总有几分的不舒服。
“我倒是想,可你觉得善围能同意吗?”这话说出口,胡荣其实也是挺唏嘘的,总觉的对着夫人有些心虚,或许是他心里也赞同大女儿的主意多些吧。
哪个男人不想升官发财,别管走的是什么渠道,建功立业也好,靠女人也罢,得了实惠才是正经。
远的不说,只说近处的,那张氏一族不就是因为出了个太子妃,一家子鸡犬升天吗?曾经和自己一般只是个喝五吆六的小官,碰到官职高些的人物就得战战兢兢的问好。现在被皇帝封为彭城伯,一家人飞黄腾达,曾经的上司现在对其恭恭敬敬,半点不见往日的为难,不说别人,他胡荣见了心里也羡慕的很。
如今得了大女儿的指点,风水轮流转,自家有了改换门庭的机会,不牢牢抓住的肯定是傻子啊。
胡荣如此想,却不知道自己夫人也有几分攀龙附凤的心思,只是女人家的,不好大张旗鼓的明示,所以默默不言,故作姿态罢了。
因为不单胡荣心虚,赵氏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既想要遂了大女儿的意愿,又不想小女儿胡善祥被下人找到并带回来送入宫里去。此刻,见胡荣的心思一半在安慰自己,一半恨不得飞出府,亲自去找小女儿,心虚的低下了头,默默地用帕子捂住半张脸,心里悄悄给逃家的女儿鼓励。
小女儿义正言辞的当着她的面说不想进宫,当娘的能有什么办法?在这以夫为天的世道,哪怕赵氏再如何抗拒,她可以拿孝道反驳大女儿,却没有抵抗自己丈夫胡荣的能力,只能在胡善祥的再三要求下,给女儿准备户帖和银钱,让人悄悄的离开,先让胡善祥去自己娘家躲一段日子吧。
赵氏是如此打算的,而胡善祥也是如此想的,如此一拍即合,只是两人都没想到,这离家的路程还没有走出城门,就半路崩殂的,而原因也只有一个,因为胡善祥人小胆大,却忘了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光明正大的走在路上怎么可能不让人心生疑惑。还没走到城门口,就被人拦住送了回来。
“大人,夫人,小姐回来了。”回禀的仆人不敢说小姐被找回来了,因为胡荣早已下了封口令,只说胡善祥出门巡视铺子去了,女儿家出门去看嫁妆铺子总没有错处吧?
因此家里的下人不管心里怎么想,至少人前当着面,都是这么交代的。
“还不赶紧把人请过来。”正相互安慰对方的夫妻俩同时一惊,不约而同的把那股子心虚感收回,连连让仆人把胡善祥完好的带回来,那模样,不知情的人看了恐怕真会以为女儿只是出门玩了一趟,因而回来晚了,半点不会往人离家出走的方向怀疑。
“赶紧的,去给本姑娘准备热水,出去逛了一大圈,热出了一身的汗。”十岁的小姑娘胡善祥挥舞着帕子一边擦汗,一边做趾高气昂状,其实心里灰心丧气的很。
说灰心丧气还是好的,要不是她爹娘还在这里,当着两人的面她没那个脸来丢,私下里非得撒泼打滚一番不可。
“呦,二小姐巡视铺子回来了?”胡荣悠悠的问道,好像对小女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行为半点没有察觉。
胡善祥眉毛一挑,眼珠往爹娘的方向转悠,瞧见娘亲赵氏正在她爹胡荣身后眉眼乱飞的给她做表情,瞬间福灵心至。
看来这次离家出走他爹是不准备计较了,既然对方给她递了梯子,她胡善祥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当场就扯起嘴角的笑容,笑呵呵的大事化小了说。
“可不是,爹你不知道,咱们家铺子的生意越发的好了。不看不知道,一看简直吓一跳。”胡善祥三两步走到赵氏身边腻歪起来。不着痕迹的拍着马屁道:“咱们一家的衣食住行全靠母亲的嫁妆铺子的盈余,母亲本就辛苦,还要管理后宅,真是妇人典范,爹爹可要好好对待母亲。”
好话谁不会说,反正两句三句的,胡善祥就把原本打算跟他好好谈谈的胡荣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了赵氏的身上。
“那是,你娘在咱们山东可是鼎鼎有名的贤惠妇人。你可是我和你娘的亲生女儿,怎么着也不能差了。”胡荣附和道。
“是是是,我知道了。”胡善祥连连答道,不想再听她爹絮叨。“我会听话乖乖入宫的,还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我累了,先回去休息了。”
胡善祥说完之后,没有再看胡荣和赵氏瞬间亮起来的眼睛,挥挥手转身离去。
累了一天了,她得好好的洗漱一番,顺便好好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下去。
新文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离家未遂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