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抓着车窗的边沿,还想伸出脑袋继续往外看,却被蒙毅一把抱回来。
紫苑用手背贴了贴扶苏冰凉的脸蛋,忙给他塞了一个小手炉,“公子若是冻坏了,夏侍医还要加药,药汤会更加难喝的。”
扶苏闻言便缩在蒙毅怀里,不敢到处乱动了。只是他的脑袋里一直在想,刚才看见的那个小孩子。
扶苏的脑袋里塞满了问题,他第一次看见咸阳宫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的不理解。这些事曾祖母没有讲过,李斯先生也没有讲过。
扶苏便直接问道:“为何那个小孩没有穿鞋子呢?为何好多人都穿得那么少呢?我看到有的人还在地上睡觉,他们不怕生病后吃苦苦的药吗?”
扶苏的问题一串又一串,问得紫苑低下了头。
巧舌如簧的蒙毅也沉默半晌,才回答道:“他们并非不怕冷,只是因为没有鞋子、没有足够厚的冬衣。他们也不怕生病喝药,因为见不到医者,也喝不起药。”
紫苑肩膀抖动,她用袖子擦着眼睛。
扶苏手足无措地看着紫苑,“紫苑姐姐,你怎么了?”
紫苑哽咽道:“婢子只是想起家中的父母兄长。”
扶苏道:“他们......”
“他们已经冻死了。”紫苑道,“那年下了一场好大的雪。”
扶苏第一次知道原来有一种死法是冻死,他推开阻拦自己的蒙毅,打开车窗往外看。
马车已经走到了平民居住的地方,一座座小土房东倒西歪,甚至有些房子的墙面都已经裂开。
一些干瘦佝偻的平民躲在角落,偷偷地向扶苏张望。但一对上扶苏的视线,他们立刻趴跪在地上,不敢再抬头。
扶苏突然很难过。他吸着鼻子,齉声齉气道:“如果再下一场大雪,他们也会被冻死吧?”
蒙毅学过诸多治国的谋略和秦律,却想不到如何回应扶苏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谋略告诉他,该如何改善平民的现状。
刘邦仔细思考秦国现在的生产条件,发觉也没有什么好方法。要棉花没棉花,要良种没良种,哪有条件改善平民的生活现状?
就连刘邦登基的时候,唯一的应对方法也就是减税。可如今大秦面临乱世压力,几乎每一年都要打仗,根本不可能减税。
刘邦教不了扶苏什么,便把秦国现如今的情况,给扶苏仔细分析了一遍,“若是日后有机会,可以派人去西域走一走,把棉花寻回来。那东西御寒能力强,而且价格相对低廉,平民也能用。”
扶苏点头记下,但他不甘心,还是仔细在脑子里思考办法。
忽然扶苏眼前一亮:“我听曾祖母说过,咸阳宫的宫殿下面铺了火道,墙中间也留了空隙。每次寺人在殿外的灶台烧火的时候,地板和火墙都会特别暖和,在屋子里面一点也不冷。”
扶苏一岁时,还光脚丫在地上跑来着,被曾祖母好一顿唠叨。
蒙毅道:“火道是用陶管铺设的,耗费极大。平民恐怕无法承担这个费用。”
扶苏拧紧眉毛,咬着手指思考,“难道不能改一改吗?”
“或许可以。”刘邦在现代看多了暖气,差点忘了北方农村还有火炕这玩意儿。
不过刘邦并不知道火炕怎么铺,他只好把大致的概念告诉扶苏,“小扶苏,你可以找几个工匠琢磨琢磨。”
扶苏眉毛松开,兴奋地对蒙毅道:“我们去少府吧!”他把火炕的概念跟蒙毅说了一遍,迫不及待地想找工匠研究这个。
蒙毅觉得可行,但他还是问道:“公子不去上林苑了吗?”
扶苏闻言有些纠结,阿父好不容易答应让他去上林苑玩,如果去少府,就不能去上林苑了。他真的好想看老虎呀。
这时外面传来小娃娃的哭声。扶苏往车窗外看去。
小娃娃被冻得一身冻疮,手指也发紫。他身边的妇人死死地捂着小娃娃的嘴,生怕惊扰了扶苏。
扶苏扁了扁嘴,失落地说道:“去少府吧。我以后再求阿父让我去上林苑玩。”
蒙毅温柔地摸着扶苏的头发,微笑道:“是。”他的长公子果然不是一般的孩童。
紫苑也开心地道:“我去告诉外面的御者改道。”她的家人虽然已经去世,但还是希望不要再有人被冻死了。
少府的权力很大,掌管秦王的私库财政、宫内饮食服饰及服务,同时也掌管各类工匠。
少府在咸阳的官署也分好几个地方,其中掌管工匠的官署就在渭河南面,不过距离上林苑有点远,反倒是离甘泉宫挺近的。
扶苏知道王太后现在住在甘泉宫,他有点不愿意靠近,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官署。好在没遇到王太后的人,扶苏松了一口气。
可甘泉宫的王太后却听到了宫外的动静,毕竟扶苏的出行队伍实在是太庞大了,加起来有一百个宿卫兵。
王太后还以为是嬴政知道她同嫪毐的弑君打算,所以嬴政派人来杀她了。王太后差点当场晕厥过去,甚至想反悔和嫪毐的约定。
但嫪毐早就知道王太后容易意志摇摆,干脆不怎么去甘泉宫了,也不肯归还王太后的印玺。
王太后心中又悔又恨,可是又不敢对嬴政坦白。多日后,她焦虑得竟然生了一场大病,只好去喊吕不韦商议。
不过扶苏此时并不知道此事,也不知道自己的车架带来那么大的影响。
他已经走进官署见到了少府丞。
少府丞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公子,他对扶苏早就有所听闻。毕竟嬴政对扶苏的喜爱是不加掩饰的,偶尔就提起扶苏的敏锐聪慧。
今日再一看扶苏超规格的车架,少府丞对扶苏的地位又有了衡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位长公子就是板上钉钉的大秦太子了。
于是少府丞对扶苏更加恭敬了。可他并不认为扶苏要做什么大事,或许是小孩子闲得无聊,想要来这儿要什么玩具。
就算王上再怎么夸自己的孩子,少府丞也认为王上是偏宠长子。
三四岁的孩子,再聪明能聪明到哪去?不过是会背背书、写写字罢了。
扶苏长得矮小,少府丞只好弯腰笑道:“长公子可是想要什么玩具?正好这边新造了一些小玩意儿,正要给长公子送过去呢。”
扶苏有些心动:“我想要.....不不不,我今天不是来要玩具的。我想找工匠做一个东西。”
少府丞闻言道:“那长公子想要做什么新玩具呢?”
扶苏鼓着脸,有些生气道:“都说我不是来要玩具的啦。”
少府丞被气鼓鼓的小孩儿逗得想笑,甚至想捏一捏鼓起来的脸蛋。但这是王上最宠爱的长公子,他可不敢伸手。
少府丞轻咳一声,正色道:“公子想要做什么东西?这里的工匠有很多种。”
扶苏用手比划着说道:“我想要做一个火炕。呃,就是特别的床。床下有火道,可以保暖。”
少府丞听不懂扶苏的想法,便差人去喊掌管制造的考工令,“长公子,是宫内的床不舒服吗?”
扶苏摇头:“咸阳宫的床很好,屋子里也很暖和。但是外面的平民很冷,我想给他们弄一个保暖的东西,不要在冬天的时候冻坏了。”
少府丞闻言一怔,纵观七国也没有这样为民着想的公子,便是以仁义出名的信陵君也做不到。
毕竟在很多贵族看来,“关心平民”是无法理解的行为,平民对他们来说就像随意支配的家畜。
少府丞年少时曾师从儒生。但他在秦国为官多年,甚至都已经忘记当初“民为邦本”的想法了,因为他不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君主愿意支持这样的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想法,在大秦更不可能实现。
因为大秦主张商君之法,只有不断地削弱民众,才能使得国家强大。比如让青壮投身战争、用秦律严苛约束民众的活动。与儒生主张的“民贵君轻”是恰恰相反的。
少府丞回忆起年少往事,一时之间眼眶微红。
少府丞注视扶苏,眼神充满深情和炽热,原来这世上真的有天生圣君吗?
扶苏被少府丞盯得浑身难受,他紧张地抱着白毛球:“少府丞,你怎么了?”
少府丞半跪下来,柔声道:“长公子日后若是有什么差遣,可随时派人叫我。”
扶苏点点头,犹豫一下把衣服里的手帕递给少府丞:“你擦擦眼睛吧。”
“让长公子见笑了。”少府丞舍不得用这手帕,便把它攥在手里,“不知长公子有没有时间,我给您引荐一个人。”
扶苏每天除了玩耍,就是听李斯授课,空闲时间多的是,“好呀。你可以让他去咸阳宫找我,或者等我下次出门再见他。”
待考工令过来以后,扶苏给他讲了一下火炕的想法。
从理论上来说制作火炕并不难,难的是用什么材料能在民间推广。普通平民用不起陶管,也用不起青砖,那么搭建火炕的材料和方法就需要仔细研究了。
扶苏也知道这不是一下子能弄出来的,便和考工令约定好,三天之后他再过来看看进度。
至于阿父会不会同意他出宫......扶苏握紧拳头,大不了他再多求求阿父。
抱歉,这一章重写来着,所以今天更新得有点晚[可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十五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