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室的院子里哭成了一团。扶苏手忙脚乱地去哄,根本哄不过来。甚至他越哄,那些工匠就越难以自抑。
扶苏嘴巴一扁,也要哭了。
蒙毅赶紧把扶苏抱起来,“长公子,他们是感激您才哭的。”
扶苏吸了吸鼻子,“真的吗?可是我没做什么呀。”
蒙毅道:“少府的工匠有三类人。第一类是父子相传,世世代代在少府做工的;第二类是刑徒,因触犯秦律被罚作劳役;第三类就是定期服役的匠籍平民,他们出身低微,有些甚至是从其他地方来咸阳服役的。”
扶苏的睫毛上挂着泪珠,抽搭着问道:“他们是第三类人吗?”
“不错。”蒙毅道,“他们来服役时,没人关心他们的生活,一切吃穿用度都是自己花钱,甚至还要在做工时要往里搭钱。但长公子为他们做火炕,还细心地给他们拿钱。”
“我是大秦的长公子,这是我应该做的。”
蒙毅温柔地为扶苏擦掉眼泪,“不,是长公子不同常人。在各国王族眼中,并不会把这种事当成自己的责任,平民只是他们任意支配的特殊奴仆。”
扶苏低头思考,“可是我认为我没错。”仙使说过,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念,走出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不要理会大多数人怎么说、怎么做。
蒙毅看着扶苏,微笑道:“长公子没错。所以无论长公子想做什么,臣都会陪您。”
扶苏抱住蒙毅的脖颈,贴了贴他的脸颊:“我们是一辈子的好朋友,要一起去做一番大事业。”
蒙毅眼底泪光若隐若现。他沉默良久,才缓缓应道:“好。”
火炕已经检查过了,少府丞派人去叫自己的好友过来,与扶苏见上一面。
等人的时间比较久。扶苏甩下一堆护卫,拉着蒙毅在其他工室附近转悠,四处看看这些没见过的东西。
少府丞担心李斯去洗脑扶苏,便拉着李斯说话,不让李斯过去给扶苏将法术之事。李斯挣脱不开,只好跟少府丞东拉西扯。
少府的诸多工室都建在渭河南岸和北岸,这样既方便取水,也方便水道运输材料和成品。
扶苏一直溜达到渭河边。在日光下,浩荡的水面上撒着金波。他伸出手往水里摸了一下,却什么也没抓到。
扶苏站起身,隔着渭河眺望北岸。他看见北岸远处凸起一座高高的楼阁,激动地跳起来:“那是咸阳宫里面的,阿父抱我看过那座楼哦。”
扶苏拉着蒙毅开始聊起嬴政,一口一个阿父,在他嘴里的嬴政完全不似威严冷酷的秦王。
末了,扶苏撇嘴:“才出门半天,我都开始想阿父了。”
他话音刚落,忽然听见一声长长的叹息。扶苏好奇地转头,见到不远处站着一个瘦骨如柴的少年。
那少年长得高,更显得他瘦得可怜,整个人仿佛随时能从腰部折断一样。他身上穿着的衣裳已经泛旧,形制却并不是平民的衣服。
扶苏见少年眼睛红红的,犹豫一下问道:“你也想你阿父了吗?”
少年没有回答,反而道:“你们是谁家的孩子?渭河的水很深的,不要在这里玩耍。”
扶苏是个四岁的小娃娃,蒙毅也才十五岁,都没有少年长得高。难怪少年把他们都认作了小孩子。
扶苏知道少年时为了他好,便仰着笑脸道:“我们一会儿就走了。你是谁呀?”
少年沉默不语,低头整理手上的薄薄的木片。
蒙毅却道:“他是甘罗。”
扶苏张大了嘴巴,“哇,我听曾祖母说过你。你十二岁出使赵国,用嘴巴说话,就帮大秦拿到了十几座城池。你好厉害呀!”
扶苏跑到甘罗旁边,围着他转了好几圈,时不时地惊叹一声。
不愧是甘罗,长得好高好高呀,感觉都快有阿父那么高了。
甘罗浑身不自在,找了个借口就要离开,走之前还让扶苏和蒙毅不要玩水。
扶苏看着甘罗的背影,空荡荡的衣裳里面是枯瘦的身体,走起路来好似是被风吹走得一样。
扶苏满脸不解:“他和曾祖母讲得一点也不一样,看起来比蒙侍郎还不爱说话,到底是怎么说服赵国割让城池的?”
蒙毅见甘罗走远后,才开口道:“或许他小时候没有这么沉默寡言。”
“啊?”扶苏扒拉扒拉耳朵,做出侧耳倾听的样子。
蒙毅掩唇笑了下,然后说道:“长公子可听说过甘罗的身世?”
扶苏老实道:“我只听曾祖母说过,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蒙毅道:“甘茂曾是我大秦的左丞相,尤其擅长兵法和纵横之术。但后来昭襄王年少继位,朝堂被宣太后等人把持。老臣甘茂遭到了打压诋毁,便逃去了齐国。最后他在齐国、楚国、魏国辗转,直至在魏国病逝。”
扶苏的眉毛纠成一团:“高祖父在亲政以后,没有把他接回来吗?”
蒙毅摇头:“昭襄王亲政以后,也未能立刻收回权力,所以很多事都还是由宣太后等人做主。等到昭襄王真正收回王权时,甘茂已经去世了。”
扶苏咬着嘴唇,高祖父的经历和阿父好像啊,不过阿父现在已经控制住祖母和吕不韦了,亲政的时候应该会很顺利。
蒙毅继续道:“甘茂之子,也就是甘罗的父亲。他自幼身体不好,便一直留在了魏国为父亲甘茂守坟。”
“那甘罗......”
蒙毅顿了一下,抚摸着扶苏的脑袋道:“甘罗的父亲也在魏国病逝了,只剩下九岁的甘罗,他无法独自在魏国生存。所以甘罗安葬了父亲以后,便独自回到了秦国。”
扶苏听着听着,抓住了蒙毅的袖子,“他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居然从魏国走回了秦国。难怪刚才甘罗的眼睛红红的,原来他真的想他阿父了呀。”
蒙毅见扶苏一个小娃娃说人家是小孩,忍不住笑了一下,“当时先王在位,感念甘茂曾经的功绩,便打算封赏甘罗。但......一个月后先王便薨逝了。之后王上继位,琐事诸多,也就忽略了甘罗。”
“好倒霉的小孩。”扶苏咬紧了手指,忍不住把自己代入了甘罗,越想越觉得凄惨。
蒙毅握住扶苏的手指,“所以甘罗便投入了吕相邦门下,成为吕相邦的门客。他十二岁时自荐出使赵国,并通过游说赵王,帮大秦获得了赵国城池,最后被封为上卿。”
但上卿这个职位,受到秦王重视那就有实权。不受秦王重视,那就是个摆设。
显然,嬴政不可能重视吕不韦的门客。就连李斯也是废了好大的劲,才获得嬴政的认可。
扶苏面露不解道:“我看他刚才瘦得可怜,似乎过得不是很好。难道吕不韦后来不再提拔他了吗?”
蒙毅道:“或许他与吕不韦有了什么矛盾。反正成为上卿以后,甘罗就沉寂下去了,再也没展示过自己的才华。他的生活自然也就愈发潦倒。”
“啧啧啧。”刘邦不知何时飞回来了,他落在扶苏的肩膀上,“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倒霉的人?没沾到多少吕不韦的光,最后还要被你阿父当成吕党一起清算。”
在吕不韦死后,始皇帝对吕党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凡是吕不韦的门客,要么被流放沦为刑徒,要么被赶出了秦国。
扶苏听了也直点头,真的太倒霉了,“可惜了,他那么有能力的一个人。”
刘邦嘿嘿笑道:“小扶苏,这对你来说可算是好事。”
扶苏不太明白。
刘邦道:“甘罗现在穷困潦倒,你就可以轻松把他收下啊。”
刘邦对这事可有经验了,他手下一大半的人才,都是落魄时跟着他的。萧何若是个名士,又怎么会跟他造反?韩信若不落魄,又怎么会投奔他?张良若不是走投无路,又怎么会被他捡到漏?
但刘邦并不在意这个。哪怕人才因为落魄才选择他,也是因为乃公有过人之处,要不他们怎么不去投靠张三李四呢?刘邦对自己还是很自信的。
刘邦道:“乱世之中最珍贵的是什么?人才啊。小扶苏,你想要做好皇.....大王,你就得多招揽人才。”
扶苏恍然大悟,“蒙毅,我们去找甘罗玩吧。”
蒙毅看着扶苏的表情,立刻猜到扶苏想招揽甘罗。他想了想甘罗的品性和能力,确认没有什么问题,点头道:“好。”
巧的是,甘罗正和考工令站在一处工室门口。
他们似乎在说什么事,甘罗脸上的表情并不算好,整个人好似被狂风刮过的竹竿,摇摇晃晃将要折断。
扶苏走近了,才听清他们之间的对话。
考工令把甘罗的木片还给他,无奈道:“并非是我有意压价,只是宫中的公子和女公子们,都不太喜欢上卿所绘制的玩具图。”
甘罗捏着手里的木片,脸上又红又白。
自从被吕不韦打压之后,甘罗手里的钱财就越来越不够用了,甚至不得不绘制一些益智玩具的设计图,卖给考工令,换取钱财。
可如今甘罗连玩具图都卖不出去了。
①备注1:为防止读者宝宝困惑,写一下扶苏的祖宗排序:扶苏——嬴政(父亲)——庄襄王·异人/子楚(祖父)——孝文王·柱(曾祖父)——昭襄王·稷(高祖父)。
②备注2:先秦及秦朝的历史资料缺损严重,很多人物都只有寥寥几笔的记载,甚至只有名字没有事迹。所以本文会对这些模糊的地方进行二次原创。比如甘罗,史料中只记载了甘茂的事迹和甘罗投靠吕不韦并出使赵国,所以本文对其他地方进行添补。(之后的历史人物也是如此,有确切史实记载的事迹,作者不会改动;但史料丢失的,作者都会进行二次原创添补)[红心](如果宝宝们想要作者标注添补的地方,可以告诉我。要不我以后不在作话赘述了,免得破坏宝宝们沉浸式阅读)[抱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