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呆了呆,没想到阿父会问他的意见。他刚想回都听阿父的,就被刘邦打断了话头。
刘邦变成一把毛茸茸的小锤子,在扶苏脑袋上锤了两下,道:“你是大秦的长公子,难道没有一点主见吗?什么都听你阿父的,以后在你阿父面前就永远都没有话语权了!”
扶苏委屈地捂住了脑袋,随后又被嬴政弹了个脑瓜崩儿。
嬴政道:“捂脑袋做什么?又作怪。”
扶苏小小年纪便深觉人生不易,他叹了口气,“阿父,我觉得王老将军说得有道理。我听说蒙毅懂得很多,和他交朋友,我应该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嬴政有些诧异,这还是那个只知道吃和睡的小猪崽吗?看来他对这孩子了解得还不够多。也对,这孩子见到他就战战兢兢,父子俩哪有什么互相了解的机会?
王翦不知扶苏在嬴政面前的胆小样子,只当是长公子素来如此聪慧。他面露欣赏,“长公子才三岁,便已懂得亲近良友的道理。恭贺王上,长公子如此实在是大秦之幸。”
宏图伟业却后继无人是最大的不幸,王翦知道扶苏未来很有可能是太子,太子早慧就意味着大秦的未来稳固。
嬴政听到王翦的恭维,也难掩高兴,嘴上却谦虚道:“他年纪尚小,还是要好好教导,才能看出以后。”
王翦笑道:“确实该给长公子挑个好老师,尤其是品行方面不能差。”
嬴政顺而问道:“哦?王老将军可是有推荐?”
王翦神情犹豫,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荀卿最适合当长公子的老师,他博闻强识且品性极佳,曾是稷下学宫的祭酒,完全可以教导长公子学问和品行。只是他如今在楚国任兰陵令。”
嬴政皱眉思索,这倒是有些难办。去年楚国率领韩赵魏燕四国联合攻秦,虽战事已经结束,但两国的关系闹得很僵,不太方便朝楚国要人。
“寡人再想想办法。”嬴政暂时放下此事,“寡人明日会召蒙氏兄弟入宫。王老将军如今手里尚有兵权,咸阳的安危便拜托你了。”
王翦既然已经踏上了嬴政的船,便也不再藏私,直接说道:“王上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护住咸阳,不会让乱贼威胁到王上和长公子。”
嬴政起身,抬手行了个礼:“多谢王老将军大义。”
扶苏跟在嬴政后面,对王翦鞠躬:“扶苏谢谢王老将军。”
“王上、长公子不必如此,这是臣的本分。”王翦连忙起身,躲开二人的行礼。
嬴政笑了笑,君臣二人又聊起了其他国事。扶苏在旁边安静地听着,时而露出困惑,时而捂嘴偷笑,表情十分丰富。
嬴政和王翦一边说话,一边分神观察着扶苏,见他居然真的能听懂,心中都十分惊奇,这孩子才三岁啊!
嬴秦子孙不乏有两三岁就启蒙读书的,但也不过是认认字、打打底子罢了。聪慧的孩童可能认字快,但也远不到能听懂政事的程度。
嬴政见扶苏眼神明亮,挑眉问道:“扶苏,你都听懂了?”
扶苏立刻紧张起来,以为自己哪里做错了,两只小手局促地抓在一起,“听懂一些。”
嬴政刚想呵斥他的胆小,转念一想别再把他的胆子越吓越小,埋没了扶苏的天资。这两年成蟜总是在嬴政耳边念叨着,要多夸奖孩子,才能让孩子更亲近他。
于是嬴政摸了摸扶苏的发顶,安抚道:“莫要紧张,寡人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样聪慧的孩童。”
“真的吗?”扶苏重新焕发光彩,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嬴政,脸颊红红地道,“以前曾祖母经常给我讲这些,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不过曾祖母讲得没有那么多,所以有些地方我还是听不懂。”
不过刚才那些听不懂的地方,都有刘邦给他解释了。但扶苏答应过刘邦,不会把它的存在告诉别人。扶苏只好在心里对阿父说了声抱歉,他这是善意的谎言。
王翦抚着胡须大笑道:“这便是天赋了。王上日后可以多带长公子听事。”
嬴政颔首,孩子有这个天分,确实需要多发展发展,“日后有不懂之处,可私下问寡人。”
“好!谢谢阿父。”扶苏忍不住用脸颊蹭了蹭嬴政的衣袖。
嬴政一直严肃的脸露出笑容,多了几分少年的神采飞扬,整个人的气质年轻了好多。
王翦这才从嬴政脸上看出尚未及冠的少年模样,不然他还以为自己在和昭襄王对话,心里都紧张的不得了。他暗自感慨,大秦有长公子真乃幸事,或许可以避免王上未来变得和昭襄王晚年一样偏执。
刘邦酸溜溜的,他才不羡慕呢,他儿子如意也会对他撒娇,“呵。”
扶苏察觉到刘邦在闹别扭,心里有些愧疚,他确实不该忽略一直帮他的仙使。于是扶苏便把白毛球抓过来,也偷偷蹭了蹭。
刘邦顿时心花怒放,算这小孩儿懂事:“好了好了,一会儿再被你阿父看见。”
王翦离开前,嬴政让他给蒙氏兄弟捎个话,请他们明天入宫。王翦自然应下,正好他也算帮了老朋友蒙骜一把。
蒙骜去世后,蒙家就有些衰落了。纵然蒙骜的儿子蒙武也在军中,却远没有他父亲厉害。所以王翦把蒙家出色的孙辈推荐给王上,也能保证蒙家未来会继续兴旺。
嬴政待王翦走后,坐在远处继续沉思。有了王翦的帮助,他也算有了基本保障,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再拉一些其他势力相助。
嬴政从桌案的夹层里翻出一块绢布,提笔在绢布上写了很多人的名字,最后用一个个圆圈把这些名字分类。
扶苏趴在桌子边,见嬴政停笔,才问道:“阿父,这是什么?”
嬴政揽着扶苏的肩膀,指着其中一个大圈道:“这些人都是在我大秦为臣的楚国贵族。他们在一起抱团,都依附于同为楚人出身的华阳太后。”
只是华阳太后年事已高,早已退居冀阙宫,不怎么过问朝政了。而嬴政非楚女所生,与华阳太后也并不亲近,所以楚人势力也在大秦慢慢沉寂。
刘邦也在旁边补充解释道:“你阿父要和吕不韦、王太后抗衡,想借助这些楚人的势力。你阿父是秦王,只要稍微表示出亲近之意,这些楚人都是求之不得的。”
扶苏点点头,表示听懂了。他指着第二个大圆圈问道:“阿父,这是哪一国的人呢?”
嬴政摩挲着绢布,“这是我嬴秦宗室子弟。”
刘邦也道:“现在这个时候大多都是任人唯亲,朝中很多重臣都是王族宗室或旧贵族。大秦已经算开明的了,还打压王族宗室和秦国旧贵,任用很多外臣。”
扶苏举一反三,明白阿父也想借助宗室势力,他不解道:“阿父,难道单单依靠楚人势力还不够吗?”
嬴政诧异,扶苏居然明白了背后的含义,他欣慰道:“够,但是不可。否则刚赶走吕不韦,又迎来了楚人。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时候,就算要借势,也需要多用不同的势力,让他们互相压制、保持平衡。”
扶苏恍然大悟,“所以我们要同时借助楚人和宗室的力量。”
嬴政欣喜地把扶苏抱过来,“不错。我儿果真聪慧!等阿父亲政以后,就不需要如此麻烦了,不过这些道理你也要记住。”
扶苏羞涩地把脸埋进嬴政肩膀上,“好的,阿父。”
嬴政摸着扶苏的后脑勺,“拉拢宗室,还需要成蟜帮忙。”
嬴政和嬴秦宗室的关系不太好,甚至有点僵硬。当年嬴政的阿父庄襄王继任秦王时,就遭到了宗室的反对。后来嬴政继任秦王,也被宗室抗议过。相较之下,宗室更加亲近自小在秦国长大的成蟜。
扶苏道:“我会帮阿父说服小叔父的。”
嬴政笑道:“不必,成蟜和寡人的关系很好。”
刘邦忍了忍,最后没忍住嘴贱嘲讽:“笑吧,最好能笑到成蟜造反的时候。”
扶苏闻言立刻反驳:“小叔父才不会造反呢!”
嬴政不知道扶苏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以为他担心成蟜叛变,笑道:“他不会的。”成蟜每次和宗室走动,都会私下向他报备。
就算成蟜真的会背叛他,嬴政闭上眼睛,他也一定能控制住事态。
“嗯!”扶苏用力点点头,越想越悲愤。
扶苏跳起来,抱着白毛球跑回内室,头也不回地解释道:“阿父,我去找东西。”
“慢点跑。”嬴政摇头,到底是小孩子,一点也不稳重。
回到内室后,扶苏急道:“仙使,小叔父对我很好的!你怎么说他会造反呢?”
刘邦思忖,成蟜未来的结局会不会改变,应该不影响历史走向。他稍微透露一些也没有关系。
于是,刘邦懒洋洋地躺在扶苏手心,翘起二郎腿道:“我是仙使,自然能预知未来了。本仙使掐指一算,成蟜明年会带兵攻打赵国,半路上就会造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