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大唐锦绣 > 第94章 常家欲向许家提亲

第94章 常家欲向许家提亲

付氏望着沈知微,一双和煦的眼满是笑意,拉着她轻轻叹道:“你这孩子,给我送衣裳倒还亲自登门,倒叫我过意不去。”她一边说着,一边侧目看向崔怀瑾,嗔怪道:“六郎,你怎的不去取衣服,如何好劳累沈娘子替你跑腿!”

崔怀瑾抬眉看向沈知微一眼,弯着唇角道:“阿姨教训得是,是我的疏忽。沈娘子如今已非寻常小娘子,她是圣人和皇后娘娘亲封的‘尚衣直长’,是朝廷女官了。”

“哦?”付氏闻言一愣,旋即大喜,忙拉过沈知微的手,笑得越发灿烂,“好,好啊!这可是天大的体面!小娘子年纪轻轻便得此殊荣,实在难得!”

沈知微正要谦逊几句,付氏已是满脸欢喜地张罗着:“这可得好生庆贺一番!正巧今日府中炖了燕窝羹,又来了几条最是新鲜的鲑鱼,你且留下来用过午膳再走。”

沈知微闻言,略微迟疑,随即含笑摇头道:“夫人厚爱,儿心中感激,原不该辞,只是舅父舅母早早便遣人吩咐,让儿今日回去用饭,实在不好失长辈之约。”

付氏一听这话,虽有几分遗憾,却也体谅她的礼数:“既如此,便不强留你了。”

几人又闲话片刻,沈知微起身告辞。

付氏虽不舍,却也知道这小郎君和小娘子的事不能一蹴而就,于是赶着崔怀瑾单独去送沈知微。

崔怀瑾眉目含笑,未多言,负手送沈知微出门。

此时天色尚早,微风和煦,街巷间柳絮翻飞,空气中隐隐透着杏花的清香。两人并肩而行,一时无言。

走出几步,沈知微方才侧首,微笑着道:“恭喜崔郎君调任户部左侍郎,皇后娘娘说您前途不可限量呢。”

崔怀瑾闻言,微微颔首,神色平静:“多谢。”

他步履不变,语调不疾不徐:“你不必担心‘锦童斋’的监制资质。我虽调任户部,礼部规制一时不会更改。”顿了顿,他轻声道,“至于未来——”

他声音微顿,似是不愿将话说满,只简略道:“无需担忧。”

沈知微心下微动。崔怀瑾此言,分明是在暗示——即便他不在礼部,‘锦童斋’作为礼部指定监制铺的地位,也不会有人轻易撼动。她不由得想,崔怀瑾素来不愿多言,可若他说了,便必是早已运筹在心。

崔怀瑾侧首看她,知她于官场复杂,仕途对事务影响还未有深刻想法,想她虽于商道上颇有几分天赋,却还是心思纯净。思及因自己的缘故,‘锦绣斋’已更多暴露在许多有心或无心的人眼中,自己需得再多看顾她几分,以防有人拿她做文章。

思及此,他停步面对身畔清丽的小娘子。沈知微正要开口,却见他忽地抬手,指尖轻轻拂过她鬓边。她微怔,却见他摊开手,指尖的柳絮瞬间随风飘散。

沈知微心头微微一滞,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对他微微一福,郑重道:“多谢崔郎君。”

崔怀瑾闻言,对她的生分有些不满,却听沈知微又道:“皇后娘娘告诉我,陛下原本想让我入宫担任尚衣局女官。”她微微一顿,目光澄澈而认真地看向他,“是你冒着触怒天颜的风险阻止,才让我能领‘尚衣直长’之职,却不必被困于宫廷。”

她语气平静,可眼底却带着显而易见的感激。

崔怀瑾静静看着她,片刻后,伸手扶住她臂弯:“不必谢我。”

他声音淡然,神情自若:“陛下此举,本就是一种试探。”顿了顿,他补充道,“况且,我也趁此机会,将自己的心意禀明陛下。”

沈知微微微一怔,蹙眉不解,心下思量,皇帝这么闲,臣子私事也欲试探…

崔怀瑾眸中浮起一丝笑意。

他自然不会告诉她,是因灵昌公主在御前求赐婚,只道:“陛下与我年纪相仿,如今已有三个皇子,而我还孑然一身,陛下替我忧心,也算情理之中。”

沈知微微微睁大眼,抬眸望向他,一时间竟有些啼笑皆非。

崔府大门已在身后,街道两旁的杏树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卷起几片柔嫩的花瓣,淡淡的花香萦绕鼻尖。她察觉崔怀瑾并未折返,而是依旧缓步同行。她看向他淡然的神色,仿佛只是随意散步一般。

她忽然觉得在这样的春光下,他们二人,漫步小路,是很美好的感觉。

此刻,崔怀瑾却不疾不徐地开口:“常文渊已被委任为户部主事,常家近日应会遣官媒去许家向你舅父提亲。”

沈知微脚步一顿,诧异看着他:“这么快?”

崔怀瑾淡淡挑眉:“快么?若不以三书六礼为念,便是耍流氓了。”

沈知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脸颊不由得微微一热,白皙的脸上浮起淡淡绯色。

-----------

当日回到许宅。

晚饭毕,沈知微抿了口清茶,缓缓开口:“舅父、舅母,儿今日听闻,常家近日会遣官媒来替其子常文渊提亲。”说到此处,她看了眼许灵初,“届时要否同意,舅父、舅母和初初要早做商议。”

张氏和许谦一愣,随即,张氏脸上浮现出疑惑与惊讶:“常文渊?这是何人?”她茫然看向许谦。

许谦捋须略一沉吟,开口道:“常文渊出自唐州常氏,此次春闱二甲十八名,近日已铨选入户部,为主事。”

“啊!”张氏的眼中闪过一抹惊喜,显然对常文渊的背景和职位颇满意。毕竟之前一年她没少折腾,也知道侯门伯府若非做梦是进不去的。

她转向沈知微,满脸关切地问:“熙熙如何知道此事?那常郎君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为何想来提亲?”

沈知微眼角轻轻跳了跳:“这只是我听来的消息,真假未可知。不过若真有此事,初初要考虑自己是否愿意,长辈们也需要提前有个准备。”她语气平静,话里却带着几分微妙意味。

张氏愣了一下,看也不看许灵初,只道:“初初她还是个孩子,怎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还不是我和她阿耶做主。……不过,这位常公子也算不错。”她转头对许谦道,“老爷,你见过那常郎君么?”

许谦蹙眉看向张氏:“那孩子初入户部,我何曾能立时便见过?”他想了想,道:“容我寻个机会去探看一二。”

张氏脸上早已俱是喜意,好似许谦所谓的探看一二只是过场,一切都会按照她的意愿发展。

她已是按捺不住,连忙起身:“既是户部主事,家世也不错,得好生准备嫁妆才是!”她兴冲冲地朝库房去了,似乎这门亲事已成定局。

堂中,沈知微望着她忙碌的背影,心中不禁暗叹。许灵初的意见,似乎没有人问上一句。

她端起茶盏,低头轻抿,心思微转,却也不再多言。

张氏离开堂屋,许谦看着她背影走远,才轻身问沈知微:“熙熙,这关于常家的事…”他沉吟一瞬,想着怎么说比较合适,“消息可确切?”

沈知微思量片刻,才缓缓道:“应该大差不差,舅父还是做些准备为妥。”

许谦知道崔怀瑾是常文渊的座主,二人均在户部,其实心里早已相信,于是说:“我会去再打听打听他的人品。”

沈知微点点头不再多言。

---------------

春天的气息终于再不可挡,暖风吹过长廊,花木繁盛,一切都显得如此生机勃勃。

沈知微几乎每日都沉浸在忙碌的针线间,时光在一针一线的细密缝制中流逝,她甚至无暇去理会常家与许家的婚事。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华美衣裳的制作中,尤其是那件亲手为陛下裁制的貂绒大衣。

这件大衣,从选料到制成,耗费了她许久心血。她从尚衣局精挑细选出最上等的貂绒,亲自剪裁,并融入她独特的设计理念,力求呈现出既符合皇家仪范,又兼具时尚感的御服。

然而,当大衣终于完工时,沈知微望着窗外竞相盛放的桃花、杏花、玉兰花,微微一怔——春天已悄然而至,而这件貂裘,已然派不上用场了。

她轻叹一声,旋即灵光一闪——若貂绒不合时令,那么羊绒呢?羊绒质地轻盈温暖,既有春日的温柔,又不失冬日的暖意,正适合当下的季节。

说做便做。

她与庞三娘一商议,‘华采坊’立刻进入了高强度的加班模式,不计代价地提纯羊绒。

每日里,工艺团队几乎忙碌到深夜,灯火映在坊间,如繁星点点。

羊绒的纤维极细,每一根都需精挑细选,绝不能有丝毫破损。沈知微亲自监督,她的身影穿梭于坊间,每一道工序都不敢怠慢。她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甚至连休憩时,脑海里想的仍是羊绒大衣的裁剪与细节。

如此废寝忘食地赶工后,成衣终于问世。

当沈知微亲自将这件新衣送到圣人面前时,春风拂面,阳光洒在大殿中,温暖而明亮。皇帝接过新衣,细细察看,而后颔首道:“很好,沈娘子果然才思敏捷,创意非凡,这才是春日应有的衣裳。”

新制的羊绒大衣剪裁简洁大方,兼具华贵与轻盈,触感宛如流水,仿佛春风织就。皇帝穿上后,神采焕发,衣袂翩然,整个人都透出清雅之气。

他极为满意,当即吩咐道:“再做两件,朕要赠予太后与黄后。”

沈知微深施一礼,恭声应下。

长安城的春日从未如此喧嚣,沈知微的日子亦如陀螺般旋转不停。

她奔波于宫中,为太后与皇后定制大衣,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曲江寿王妃的别业,筹备‘时装发布会’;她亲自指导模特女史的训练,力求让新衣展示得更完美无缺。夜间回到坊间,与绣儿等人赶制春夏服饰,长夜漫漫,烛火不熄,直到拂晓方才略作歇息。

如此忙碌之下,竟连崔怀瑾也扑了几次空。

‘锦绣斋’三楼,他负手而立,望着楼下进进出出络绎不绝的客人,又看看没有她身影却散着她清香味道的闺房,崔怀瑾几次想踏进,却又生生忍住。

他本想着绕道过来,见一见那个小娘子,谁知却连她的影子都未曾瞧见。听她贴身婢女说,沈娘子早已入宫,或是去了寿王妃别业,一刻不得闲。

他沉默片刻,微微皱眉,唇角溢出一丝轻叹,眼底却藏着几分无奈——

她当了官之后,似乎比从前更忙了。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醒春集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