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第19区档案 > 第15章 一段隐秘

第15章 一段隐秘

中央星·晨会厅A7层,议程第五项。

金属幕墙缓缓闭合,屏蔽了外界所有监测与通讯。安氏家族例会正式启动。

环形桌边坐着六位身着灰蓝长袍的家族长辈,除一人年长外,其余皆为当代安系产业与编号事务的实际操盘者。会议无投影记录,仅靠面部微表情记录板进行低频审读——这是典型的“表态而非讨论”场合。

“回写中断事件,蓝家默认了。”

坐在主位的二长者轻声开口,“他们的反馈是:‘自主封口,视作编号不完全降级体’,这说明——”

“说明我们可以不处理。”三长者接话,语气波澜不惊,“而且他们在光科实验板块仍需我方配合,短期内不会公开追责。”

“所以你们真的觉得,一个被第五层中断、残留编号结构未封闭的个体,就这么放回系统外围,是安全的吗?”四长者抬眼,扫视众人。

短暂沉默。

“系统在更新中。”另一位女性代表缓缓开口,“编号异常本身将成为常态,‘稳定异常’远比‘彻底抹除’更有政治性。”

“安德森就会是个‘稳定异常’?”有人冷笑。

“他不是。”那位女性代表轻声纠正,“但他可以被当作一个失败却不致命的范例。这比彻底销号要体面太多。”

这句话在场中没有遭遇反驳。

安德森的名字,只在短短三分钟内被提起四次,然后被归档到“无需主动调度”的名单。

他没有成为家族危机。

但也从未被视作机会。

议程第六项,切入正题:光科集团调查方案。

“他们在西南象限留下了未解编号通道。”

一份保密地图被投影在桌面中央,红色标记逐一闪烁:废城、编号失控带,以及一处未归类的频段跳点,标注为——

【S-1交□□】

“那是楚辞?”有人低声问。

短暂的停顿,连呼吸声都压到了最低。

“系统认定为编号失控节点。”主事者冷冷回应,“标记为‘多源残留交互’,未归档为人类个体。”

他没有说“不是他”。

也没有说“是”。

只是以系统默认的术语回避了这个问题。

一位年长的席官缓缓合上资料板,声音低到几不可闻:

“如果系统连‘是不是人’都无法判定,那就说明,它不愿判定。”

投影地图上的S-1点数据闪烁了一下,然后自行模糊成无意义噪点。

“能不能确定是谁留下的?”

“不能。编号路径混乱,存在多次权限篡改痕迹。其中一段与光科实验编号前缀吻合,另一段……属于旧编号体系。”

“哪个编号?”

主事者顿了顿。

“A.520-EX。”

这几个字符在光面屏上一闪而过,随后自动遮蔽。

没人再追问。

一位副席官轻声叹道:

“我们能维持秩序,不是因为系统完美,而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敢承认它出错了。”

此时的安德森,正在百公里之外的边缘轨道基地,阅读他的例行任务通告。

他不会知道,就在这间会议厅中,他的存在被整个家族轻描淡写地裁定为“非必要讨论对象”。

他以为自己被保下,是因为还有价值。

但对真正的权力中枢来说,他只是一个“避免事态外溢的临时缓冲点”。

而那个在编号失控带留下交互节点的人——

也许不是他熟悉的楚辞,

但一定是系统不愿再次面对的“某种存在”。

——而这世上最难保留的,从来都是临时的东西。

---

外环轨道带 ·低频信号区第7观测站

安德森再怎么说也是安氏的一员。继续监测其他编号,维持现有的稳定才是他的日常任务。

探索遗留的信息碎片是安德森除了日常观察后的一点希望。

这天,终于想起了什么。

他把最后一块巡检磁片嵌入终端端口时,屏幕上跳出一条提示:

【请在下一次编号扰动前上传情绪标签】

【建议反馈格式:0~10 ·心智偏移程度】

【未上传记录将计入“潜在感染指数”】

他盯着那一行字,没动。

所谓“编号扰动”是一种新词,出现在他被调来失控带之后。系统没有解释定义,只在后台标注为“精神感应频段扰动现象”——但安德森知道,这东西根本不是被动检测,而是一种诱发型实验变量收集。

他就是变量之一。

整个第7观测站只有他一个人。其余岗位已由中央系统AI替代,真正有人类进驻的只有他这个“编号交叉带监测员”。

无人干预、无人配合、无人监管。

表面上是信任,实则是隔离式使用。

他从储物柜里取出一件灰色作业外套穿上,步入主观测区。

观测区的玻璃墙外是无垠的废旧轨道残骸,偶尔能看到飘浮的碎能板和静止的感应浮标。在这片区域,任何高频数据接入都会引发系统警报,因此所有资料交换都靠低频跃迁链路完成。

他打开记录器,朗读一句话:

“编号失控带 ·Δ7区域·观察时间段第41循环日,编号异常信标数量:3。”

“编号特征段:未收录路径;残留脉冲;一次三秒共振;标注为‘非恶意接近’。”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墙面上那条始终不熄的红线——那是通报“编号靠近”的唯一物理信号装置。

最近三天,那条红线在夜里亮过四次。

但他从未在报告中写进去。

因为他知道,每写一次“接近”,系统就会更新他的风险等级。

而一旦达到“阶段干扰”阈值,他就会被自动送往下一层“观察舱”——也就是更深一层的限制区编号诱导装置。

他们说让他“观察”,但没有告诉他:

他本身就是实验组的一部分。

不是指挥,也不是工具。

是实验本身。

他静静坐下,按下个人通道加密终端,将那块烧焦编号牌取出,贴在掌心。

编号:A.520-EX

状态:未匹配·无注册权限

然而就在他掌心温度升高的一瞬,桌角一台未连接主控的旧接收模块,闪了一下。

只有一下。

就像——回应了他的存在。

他没有立刻行动,只是合上终端,写下一句备注:

“今日无异常编号靠近。”

“状态稳定。”

“一切如常。”

写完后,他抬头望向窗外那片空无星带,缓缓吐出一句话:

“你还在对吧。”

这句话没有发送。

只是沉在他胸腔内,像是给编号,也给记忆的一次确认。

---

翌日。

观测日志上传后,安德森并没有离开主控舱。

他静坐片刻,抬手轻敲了三下那台闪动过的旧模块。它没有再亮,表面甚至覆着一层轻微的锈蚀痕迹——像从未启动过。

但他知道,这东西刚刚响应了编号。

不是正常反馈,而是一种更深层的“协议唤起”现象——这类反应通常只出现在绑定过旧逻辑核心的人身上。

他起身,穿上外套,绕过主观测区后方无人区的小段走廊。那里没有灯光、没有编号标识,只有一排写着“备用物资 / 未接入权限”的旧式柜门。

他停在第七个柜子前。

上面贴着一枚几乎褪色的编号条,字迹已模糊,但隐约还能看到:

【V-SYNC.Δ-ECHO】

他认出这串编号。准确说——他的身体记得它。

他不确定为什么,但他的手在没思考的情况下就按下了解锁键。

门轻响一下,没有任何阻力地滑开了。

里面没有备用物资。只有一个标注为“已废弃”的中转终端。

终端外壳是旧制白金合金,表面刻有轻微划痕,像是曾经反复嵌入过身份卡。

但最醒目的,是一段手写的字:

“安德森,如果你还记得这台终端——

那你就还不是彻底被重写的人。”

笔迹很熟悉。

是他的。

更准确地说,是“上一个自己”的。或者说是之前不知道那个和自己有关的记忆。

他蹲下身,将那枚烧焦的编号牌贴近终端。

终端无电源链接,却在这一刻自动启动,一道极弱的投影浮现——

画面里,是一个更年轻的他,穿着编号实验服,神情紧张地对镜头说:

“如果这段你看到,说明你被系统送进了Δ7之后被重写了。你现在应该已经接受了抑制协议、清洗过访问记录,但你必须记得——编号不是系统的问题,是结构的问题。”

“……他们想知道,当一个编号在你体内共振三次以上,会不会彻底替代你。”

“我不知道结果。因为我没等到第三次。”

“我当时把自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送给了编号,一部分留在这儿。”

投影闪了一下,画面停止。

终端弹出一行字:

【权限中断·路径不全·是否重建?】

安德森没立刻选择。

他只是慢慢站起来,低声说:

“你到底……把我分成了哪两部分?”

风从通风缝隙灌进来,带着某种旧数据带焦化后的气味。他望着那块终端屏幕亮着的【是否重建】提示,忽然意识到:

他来这里的任务,从来不是监测编号。

是被引导来找回——被系统撕走的那半个自己。

---

Δ7观测区的时间流逝方式与中央星不同。

没有昼夜分明的钟点,只有系统设定的“循环日”。

日复一日的无聊工作。安德森早上醒来时,首先在终端上查看日常监测的一些编号行为。

风没有声音,说明外环电磁层在低幅漂移。通常这代表着编号残波不会靠近——但系统不承认这种说法,它只接受信号,不接受经验。

于是安德森起床,换上作业服,完成每日三项工作:

1. 信标残留监测。

他将三枚信标感应球抛入轨道外环,观察它们是否因编号扰动发生路径偏移。今天没有。

2. 精神状态上传。

他在终端前打了三个字:“稳定、稳定、稳定”,然后删除,改为:“8,偏移轻微。”

3. 编号日志更新。

他点开昨日观察报告,照例加上一句注解:“信标响应仍未超过警戒线。”

写到这里他停了下来,单手托着脸,闭上眼。

这一姿势他几乎每天都会保持两三次。

像是在思考,也像是在等待脑海里某个“自发跳出的词”完成自我解码。

他没有睡着。他从不在白天真正放松。

手心贴着脸颊的那一侧,会逐渐发热。他习惯用体温检测自己的情绪是否有波动——这是被回写之后留下的本能。

因为系统无法监控思维,但能测算热量。

过了十分钟,他睁开眼,从外套内袋中掏出一个磨损严重的软壳本子。那是他自己的。

封面上没有写“日志”,只写了两个字:“余数”。

他今天在一页纸上写下了四行:

Δ7日记:循环日19

没有新编号靠近。

那台旧终端仍亮着“是否重建”的提示。

我想,我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写这句话了。

他写完,把本子放回原处,起身前往轨道外围。

那是一段半塌的观测走廊,外层镀膜已经脱落,能清楚看见废轨道下方的结构线骨骼。

他每隔五天会来这里一趟,只为了寻找一点点不是系统造出来的痕迹。

他曾在支架交汇点找到一块被刻意涂黑的金属片,刻着一段似乎不想被发现、却终究暴露的残缺字符:

“S-1 … NOT SYSTEM MADE”

他没交上去。

他把那块金属藏在观测站下层一块碎舱盖下面,和那枚烧焦的编号牌放在一起。

他不确定那是谁刻的,也不确定是不是“上一个自己”。

但他知道,这些碎片,总有一天会拼成一个他还能认识的自己。

第15章更新完毕√

原以为楚辞一直会被系统清除。没想到安德森早已在和命运抗争,真是讽刺。

他们还会再见面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一段隐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三国:开局砍了玩家领主

萌宝一加一:爸比,请跪好

快穿女配冷静点

僵尸世界:我有一座神墓

快穿反派老公有点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