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岁那年我独自来到M市——一个全然陌生的二线城市。和生长的北方城市、念书的南方城市不同,这儿四季分明得刚刚好,就像他一样。
我和他是通过社交网络认识的,那时的豆瓣还是个文青网站,约/炮这词儿尚算新鲜。
豆邮了一阵,好感正盛,和他唠嗑的日子消解了我对于陌生城市的恐惧,同时对一个男生的期待值蹭蹭冲顶。
他太棒了,年轻帅气,还多金幽默。每次聊天结束,我总耐不住躁动的手指,上滑至对话框顶端,回味字里行间的趣味,揣摩他对我有几个意思。
我的相册里放了一张宿舍合影,四个姑娘,他问哪个是我,我让他猜。
他说最左边的,我问为什么?
他说,左边的那个最好看。
我佯装不开心,憋了三十秒回复他:【我不好看咱俩是不是就不能聊天了?】
他说,【没,不影响聊天。】
我说:【那影响啥?】
他哈哈两声,插科打诨了过去,那天说完晚安后半小时,我刚回味完聊天记录,拉到最底下,发现他难得没立刻睡,发了一条消息给我:【没说完,不影响聊天,影响见面。】
完了,我抱着手机,彻夜未眠。
后来他告诉我,原来他在评论区里看到过我和其他豆友的回复,确认最左边那个是我,“不过没看评论区的时候,我一眼看过去就觉得那是你?”
“为什么?”
“灵气。就像你发的影评一样,会发光。”
不是没恋爱过,艺术生感情课多数开得比旁的孩子早。我高一就会给男孩递情书。高二,小树林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恋爱在那里打啵儿,单身就去听墙角,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听人接吻,听女孩嘤/咛,听男孩喘/息,就像现在有人喜欢用软件听风声雨声海螺声一样,我对那些黏黏糊糊的声音欲罢不能。
自然,我也对暧昧期欲罢不能,而这个男人带给我的欲罢不能是本人开化来最凶猛的一次。我认为,这是丘比特的张弓声,是爱神在我耳朵边敲门。
他的豆瓣名儿叫Zach,一个英文名,加了他的□□,昵称也是这个,职业是路桥设计师。
我装白痴,问这是什么工作?在当时我应该就是白痴,确实不知道。
他告诉我,说不定某次经过的道路可能出自他设计公司之手,说不定我仰头看见的某排路灯是他画稿的一角。
我追问:【是吗?你公司叫什么名字?我以后每走到一条路就百度谁设计的。】
他卖关子:
【这个......】
【当面告诉你。】
我每日的心跳被他调戏得像撞钟,一是“Duang”得大力,二是时间固定。
他每天上午九点上班准时登Q,晚上五点下班准时下Q,不加班晚上九点准时睡觉,像幼稚园宝宝一样作息规律。好在他们这行经常加班,吃完饭有时候会再次上线陪我聊会,后半夜加班的时候也会靠吸我这只夜猫子提神。
我们大概聊了三个月,这期间我和新同事把M市兜了一圈。
我发现这个城市的晚上特别好看。
同事有车,穿行高架上时,繁灯像燃放的仙女棒,将我那点儿想念尽数点燃。思及他,同事持续吐槽老板的负能量也被我忽视了。
网聊的那几个月,我最喜欢Q上“叮咚”的消息提示音,那简直是我的起搏器,“叮咚”一下,心跳便能蹿上百。我每天就靠这点儿肾上腺素维持对陌生城市的热情。
全然陌生的人和事放大了我的粘人属性,晚上一个人回出租屋特没劲,室友整日早出晚归,和她住的两个多月里,连五官都没看清。所以我无比感恩,谢谢自己大学混了两三年豆瓣,积累了一定的小热度,谢谢可以在豆瓣上遇见他,是老天搁在M市的礼物。
聊到第三个月,我们决定见面。
聊天时,我直性子把地址暴露得一干二净,顺便收获他这个土著的一番美食介绍。他说他来接我,我甚至都不需要废一句话额外报地址。
出门前,我耗3小时卸了两遍妆,淡了清寡,浓了艳俗。不想显得太隆重,搞得我好像很在意,可也做不到无所谓。我把宿舍合影揣摩了一遍,最后着上日常偏浓的妆容出门。
从他说出发的那刻,我的膀胱像憋了几天尿似的,急得要死,跑去厕所又只有两滴,就这么来回几趟,一卷纸都被我擦光了。
终于,Q上来了他的消息:【在小区门口了,你下来还是我上去?】
我飞快带上房门,捧着一颗心,飞奔下楼。
注明 澄清:本文无任何海王相关标签,作者创作本文前不知道海王这个词的网络释义,所以没有按照这种形象标签进行男女主角的创作!请勿强行套标签。
补充介绍:本文为普通都市男女文,文案即主线,对话形式为主,风格转场类似情景喜剧,有两处致敬经典美剧的桥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0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