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都说了我不是侦探啊 > 第43章 脚下繁花(七)

第43章 脚下繁花(七)

警视厅搜查一课的老大向自己发出了邀请函,空山猫眼里顿时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能够抓住机会的才是真正的人才!

“要要要!目暮警官,我能申请去搜查一课实习吗?”

在霓虹,警察录用合格就会发放薪资和奖金。但是想要成为一名正式的警察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一共要经过四个阶段的考验。第一个阶段是在警校内被任命为巡警,之前空山和伊吹蓝的巡逻就包含在工作任务当中。

接下来是4个月的实习,回校辅修学习2个月,再去接着实习3个月。有心仪的方向可以提出申请,没有就服从分配。

如果目暮警官以自己老刑警的身份向警察学校邀约空山湫,她就可以免掉相对应下放派出所的实习,直接进入搜查一课实习。

“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就是进入搜查一课啊目暮警官!”空山对着目暮警官深鞠躬:“拜托您了!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

“好夸张……唔唔”松田还没说完就被伊达捂住嘴拖走了。

空山也完全没被松田的话影响。

她激动地对着高木一鞠躬:“高木前辈以后请多多指教!”

对着目暮警官一鞠躬:“谢谢目暮警官,我以后一定会多加努力的!”

对着伊达一鞠躬:“伊达前辈以后就请您多关照了。”

空山的头一点一点的,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激动。

“话说回来,刚刚空山你相比较于工藤老弟,推理的次数要少上很多呢……啊当然,我并不是指你的推理能力要差一点。”

意识到自己的话有歧义,目暮警官赶紧解释。

当意识到自己的话语可以引申出别的自己不认同的意思时,最好不要尝试解释。这样只会加深话语的分量,显得越抹越黑。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带入到别人的视角中,尝试与他人共鸣,只要自己为话语中的主体找到一两个合适的藉口,自然不会有人想岔。

事后解释起来也很方便,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越描越黑的目暮警官才反应过来这个解决方法,他尴尬地笑了几声。

“空山你能通过鉴识科的几张照片就看出死者不是自杀,推理能力当然是不输工藤老弟的。是因为不想当众反驳同期的证词吗?”

信息是一直存在的,大众只是缺少专业训练将所需要的信息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标签。

福尔摩斯就曾经对着华生说过自己对于其他人职业的判断都是一瞬间得出的答案,要是非追问他过程,他还得努力去反推自己省略的推理过程。

这就是信息的收集转化。

房梁上的灰尘移动了几厘,得出绳索没有大幅度摇晃过,得出死者被挂上绳索后没有挣扎,得出死者在被挂上前就陷入无自主状态,得出死者是在自认为安全的条件下被杀害,得出浅羽女士是凶手。

这是一条信息转化后的简化推理链。最初的源头也只不过是一些一吹就飞起的轻飘飘的灰尘罢了。

为了方便别人理解,空山湫并没有直接说出结论。她解释了其中的几步。在这个遍地谜语人的世界里,空山显得多么的纯洁不做作。

“我相信广濑的证词有一部分是正确的,作为她的同期,我确定她不是会因为私情而捏造事实的人。

我会以她的同伴的身份,证明她证词中的真实部分。明天工作时间前,我一定会交一份报告给您的,麻烦您在案情记录里广濑的证词后加上这份报告。”

尽管还是不理解广濑声称在泽部老师已死后仍然听见的房间里传来的砰砰声是怎么回事,对于同伴的信赖还是让她回应了目暮警官的话。

警校分配只是明面上是随机的。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人际关系和利益的交互。

之前交流未来规划的时候,广濑就说过自己很可能会被家族塞入警视厅的生活安全部或鉴识科。

警视厅大楼内部是联通的,一旦广濑在案发现场为熟人做伪证的事情被披露出去,“走后门”和“做伪证”的标签会跟随她折磨她一辈子。

高木误解了空山的话,他惊讶地问:“难道浅羽女士不是真凶?”

“不不不!浅羽女士确实是这起案件的真凶。我的意思是广濑的证词是有一部分真实的,凶手也确实是浅羽女士。”

害怕自己不仅没有证明广濑的清白,还要把其他人拉进坑里,空山赶紧解释。

高木的性子是温吞的,同时也是刚锐的。这也就造成了他一旦在案件上产生疑问就会一路跟进追寻到底,看见高木还想追问,空山赶紧拉开话题。

毕竟空山自己都不清楚广濑证词中的砰砰声是怎么回事,怎么和高木解释呢?

“我保持安静,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浅羽女士。”

松田拉平了嘴角,他捻了捻手指,想抽出一根烟来又放弃了。

“空山毕竟是一个连温室都没有踏出去过的学生罢了,在现实的人性中保持沉默是最轻松的做法。”

看见空山睁大眼睛瞪着他,他也没道歉,只是嗤笑了一下:“怎么?这就把你吓到了?

所谓的警察,可不是正义的守护者。我们只不过是规则的簇拥者。抱着匡扶正义的天真想法,只会撞得头破血流。”

空山捏紧了拳头,松田这家伙老是这样。讲话直白的要死。这次的案件不同于以往的恶人迫害善人,是一起典型的复仇类案件。

凶手的女儿因为被玷污选择了自杀,母亲一辈子活在愧疚之中,在得知面前时不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男人就是自己真正的仇人后,激情杀人。

面对本处于弱势地位的凶手,很难有心怀正义之人能站出来指出对于凶手不利的证据。

……又别扭的要死。明明是想关心空山的话,转了好几道弯才能听出来是想安慰空山不要因为职业道德折磨良心。

“难道空山你早就猜到浅羽和佳奈的杀人动机了吗?”目暮十三恍然大悟。

复仇类案件的产生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当事人不认为法律能给与他们的仇人所应得的严惩。

在诉衷于法律无果后,原先的受害者们拿起屠刀,摇身一变成为了加害者。抛却现代的法律,依靠远古的法则血债血偿。

“是的,我猜测泽部老师是因为对浅羽女士大女儿的性犯罪遭到复仇的。凶手是浅羽女士,这是无可置疑的。

奇怪的是从犯罪现场的布置来看,重要的部分是颠倒的,显得头重脚轻。”

“不过要想解释到底是哪两部分的比重相反,首先要分析犯罪手法的选择。

每个犯罪现场都包含三大要素——案发现场环境特点、被害人信息、现场痕迹物证信息。这三者内在都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即‘谁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杀了谁?’

谁是凶手?浅羽女士。她作为一名女性在犯罪手法上应该更倾向于省力且易于做到的,例如毒杀。

这与她选择了最耗费力气的勒杀相悖。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自己的家中。人们认为家是属于自己的领地,在家中会获得无与伦比的安全感,更倾向于选择厨房的刀具或应急的消防斧。

这与她选择的日常生活中少见的麻绳相悖。

杀了谁?使得自己家庭破碎的元凶,时不时出现在周围装作无辜的性.犯罪者。出于泄愤的目的,凶手本应更倾向于能够带来大量血迹,能在尸体上留下深刻痕迹。

这与死者出现的霓虹文化中希望保留全尸的上吊相悖。”

“种种相悖的因子都在暗示同一个信息——勒杀是为了满足凶手心里的具有类似宗教意义的某种代表性仪式。

只有杀死死者,并将他挂上绳索,才算完成了整套复仇仪式。”

“我们再回到一开始提到的现场颠倒的两个部分。繁琐的复仇仪式和简陋的现场布置。

浅羽女士只是简单的打开了窗户伪装成有人闯入,连房间都没有打乱显得经过外人的翻找。唯一值得提到的就是她刻意将自己女儿爱子的遗像朝向了死者。”

空山深呼吸了一口气,说出了自己安静的真正原因。

“……我猜测浅羽女士本就没打算脱罪,她在完成了谋杀后,就已经从无尽的折磨中喘息了一会儿。这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原本的世界线中,广濑被怀疑提供伪证。在浅羽女士被抓后,被家人塞进警视厅做“办公室派”。

时常被同事下属非议“为了私情提供伪证的犯罪者”、“只会依靠家庭的官二代”、“不近人情的冷血魔女”……

最后因为职场暴力而选择跳楼。

死前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记忆。“我真的听见了彭彭声吗?会不会是我的意志捏造的谎言?我的证词有多少是真的呢?”

死前一直服用治疗精神类药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脚下繁花(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