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非池中物 > 第106章 大朝会2

第106章 大朝会2

李玄净还以为自己是最早一个,没想到御正比她更早,不愧是御正,这劲头比她这个初出茅庐的卷王都拍马不及,很是惭愧。

她还没来得及和御正说自己昨日经历了什么,就被安排了满满的活,只微微愣了愣神,连忙把御正说得话在脑海中复述了一遍。

“回御正的话,听清了,我等下先去趟礼部的官署,从远至近处去,御正要唤我,让人最后去仗院寻我就行。”

毕竟各个官署距离有近有远,外省内省走起来还是要花些时刻的,宫城内又不是谁都可以骑马,今日冬至大朝会,规矩更严, 往常宫女们还会闲散时刻在殿外说些闲话,今日也都噤声了。

“ 你都知晓了就快去吧,我让赵内侍陪你,你也有个照应,他自然知道怎么把消息传回给我。”

李玄净还挺高兴,赵内侍可是宫中的老人了,跟在皇后身边服侍,颇有些威望,没想到御正也能使唤的动他。

不管怎么样,有人帮忙她也不用分身乏术了。

李玄净脚步轻快的出了宫殿门,赵内侍已经守在一旁等着了。

赵内侍今日头戴高山冠,一身驼色官服很是隆重,看着崭新,像是新做的。

“娘子你可来了,咱们先去礼部的西南院么? ” 赵内侍倒是没怎么客套,只和李玄净互相行了礼,也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寒暄,直奔主题。

李玄净对着赵内侍和后面的其他内侍们行礼示意,她还担忧赵内侍端着架子,或者故意为难之类的,毕竟她身上也没什么可以打赏给他的,她想着赵内侍在宫中的地位,应该比她不知道富裕多少。

赵内侍直爽,李玄净也不拖拉。

“我们如今从这出去,正好路过仗院,先去仗院看一眼,各部的郎君们若都在我们就不用跑一趟官署了,若不在还劳烦赵内侍留几个用的顺手的内侍传消息,我们再去寻人快一些。”

李玄净想着轻重缓急,首先要去找的自然是门下省主事的郎君,不管是给事中,还是门下的长官侍中,他们负责下达给各部命令,再由尚书省执行,找他们问一下就知道礼部和户部现在的情况了。

而且太史令如今要是不在仗院,尚书省和太卜署的官署还要饶好远的路程才能走过去。

她心里盘算着,嘴中也念念有词。

“这么远,先去那边吧,更划算一些,比如那正好离尚书省的官署也近,之后在去趟礼部的西南院。”

“娘子不会还想走着去吧??”

“要是去远的地方,杂家可是走不了那么远的,今日可不能耽误了时辰,御正特允了的,咱们可以骑马去,娘子定好了我们就快些去吧。” 赵内侍说完甩了一下浮尘,催促着李玄净快些走。

今日还有好些外州,县,乡的官员几个月前就往长安赶路了,今日人多又杂,文官在,武官们也在,礼官们还没有带路的时候,再晚些仗院想必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现在时辰还早,跑来跑去也还来得及。

李玄净心里倒是没有赵内侍想的这么多,只是听闻可以在宫中骑马,心情极好,脚步也轻快了许多,她还没在宫中骑过马,不知等下是何等的风光。心里虽然得意,身上有正事还是记得住的,嘴角压不住的向上弯。

一行人就这么步履不停地向着仗院走着。

”你在这里呲着个大牙乐什么?“一声冰冷如玉碎的郎君声直面传来,远处一身绯色大袖官服的郎君缓缓走来,头戴武弁样式的冠笼,冠上插貂尾(1),犹如玉山照人,他一只手拿笏板,一只手拿着卷好的一些文书,一双凤眸有些嫌弃的看着李玄净。

李玄净看清来人,行礼干笑,此人昨天刚见过,就是裴松风。

赵内侍连忙殷勤向前,行礼问安。

“什么事还劳烦裴中丞亲自跑一趟,找个内侍或者宫女传话就好了。您是来找御正的么? ”

李玄净想起,正好御正安排的事情需要找他们,裴松风来的正是时候。

“裴中丞,正好寻你!" 李玄净喜出望外,人还没到仗院里,就能抓到门下省的大官,来的还是大熟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户部的贡品单子,你们东台可批了么?御正让我问问,还有东台最后定的是哪一条祥瑞之象,之前御正说了,圣人很满意,听闻崔侍郎给否了,如今选的是哪一个,可别落入俗套了,你们不署而颁之,好多事都没法做呀,可别来不及了。”

虽然如今裴松风升了中丞的职位可还是兼着给事郎的活。

裴松风大袖一挥,竟将一迭文书轻轻放置在李玄净的前额上,用着她的头做桌子一般,整理着文书,从中拿出来一份。

李玄净想要把贴着额头的文书拿走,挥舞着胳膊,文书又被裴松风快速的拿起,直接放到了李玄净的挥舞的手中。

“正好,本来也要找人去和御正说得,既然你在,给你也可以,该做的我们都已改完下达了,户部的贡品单子早就定好了,眼下估计都事(官职名)已经处理了,你头上这份是崔侍郎定的祥瑞的备份,另一份已经送去官署了,礼部司那边。。算了没什么,不过御正既然让你盯着,你可要拿回去给御正确认一遍?"

李玄净办公事时,极为认真,一双清亮的瞳仁就这样直勾勾的盯着你看,你说什么也都笑着听,看着诚恳又很在意你的样子,嘴巴里回的花也总是带着五分圆滑,三分奉承,还有两份她自己都恍然若知的不在意,彷佛是一种习惯。

“裴中丞既然都这么说了,我一位小小的司籍哪敢质疑,还有哪些没有通知到的,我这边正好也要去仗院,不知裴侍中这边还有什么需要通知的,要是不是需要您亲自去的,随后忙完了,我和赵内侍两人也可以帮你跑个腿?御正那边,我最后再去通知也来得及的。“

一旁的赵内侍也连连点头 “就是呀,裴侍中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杂家这腿脚勤快着呢。杂家亲自去回了御正也是来得及的,这边就不耽误您了,我们这就要去仗院,不知道裴侍中可也顺路?“

李玄净看赵内侍殷勤的厉害,刚刚不知谁嫌路途远,说要骑马,如今腿脚又勤快了。

李玄净看着赵内侍,裴松风则是看着李玄净。

赵内侍看看李玄净,又看看裴侍中盯着李玄净的一双凤眸,心里想着,可被他知道大隐秘了,这御正这次排给他的活可真好。

这两人看着就很亲密,说话语气哪怕披着公事的皮,可听着也一点都不客套,这李娘子什么时候和这门下省的裴中丞熟络成这样了。

看着这裴中丞冰山如玉一般的郎君,何时有过这样的眼神,定然有爱慕,有鬼!

“那一同吧,你不是还要找户部确认么,若坤郎在,让他带你去找可能快些。”

李玄净回忆了一番,赵坤是工部的都水监还是什么来的,他阿耶和兄长好像正好在户部。

李玄净本来想去找周立郎君的,他是金部主事,既然有赵坤,那想必更方便一些。

仗院外面也站满了好多人,金吾卫将军也穿了和平日立不同的官服守在门口,每一位配了刀。好些面孔李玄净都熟,本来今日应该不当值的也在守着。

今日果然隆重,这样的阵仗,李玄净心里都有些虚。

李玄净头一次要进入仗院,做着之前御正会做的事情。

说不紧张是假的。等下要看到整个朝堂的官员们,这么多着礼服的郎君,什么尚书省的左仆射,门下省的黄门侍郎,太子洗马,礼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的官员们悉数在场,整个国家的决策,都在这些人手里,甚至提前月余就从外乡赶过来的。

她仅作为一个传话的,她头次感受到恐惧,对权威的恐惧和对未知的担忧,还有些兴奋,她说不清楚这是怎样的悸动,只一想到她也能在其中,同这些官员们说的和朝堂有关的话,她就兴奋。

平日里偶尔会听阿耶,大伯偶尔说起过的有才之人,还有那些厉害的武将,赵沐小娘子崇拜的太史局上能观天象,下能做算术的郎官们,无数的朝之栋梁,科考出身也好,荫庇出身也好。

都是让学子们听了他们的名字,就无限崇拜,甚至恐惧的当权大臣们。

李玄净深吸一口气,赵内侍率先走了进去,又在外守着的宫女替他们开了门。

映入眼帘的,如她想的一样。

百官着礼服等待,数以百计的郎官们,乌泱泱站成一片。

仗院从来没有这么多官员同在,新来的金吾卫将军也是第一次见,眼下还没有悉数在场,场面已经很为壮观了。

李玄净四处看了看,殿内没有几位亲王,李玄净安心了,不然还要一位又一位行大礼。

本来东台就是负责吩咐给各省各部去执行的,御正作为中书省的官员负责下达圣人的命令,再由中书省转达给门下省,也就是东台, 也就是裴松风和他同僚需要做的事情,他其实本该和门下省的最高官员侍中一同去陪着圣人,李玄净并不知道他为什么也来了仗院,毕竟她是第一次接触这些。

马上有眼尖的门下省的录事还有其他同僚看到他,眼下裴松风正对着他们彷佛在吩咐着什么事情。

东台负责涂改驳回,或者颁布,下达给尚书省执行。

再由尚书省下达给各部各寺各司分别执行。李玄净只是得到了御正的口头吩咐,本来没什么威严的,一没诏书,二没有文书的,可是有赵内侍在,所行所到之处,就少了很多层压力。

御正让李玄净负责监督,那她官职再小也是权利。

这个时辰,还没有按官职排位,大家都站的很散。也就关系比较好的站一堆,官位级别特别大的所站之处,必然围了一圈人。

李玄净想着太史局的人应该人少,所以带着赵内侍准备穿过人群去那人少的地方询问。对她来说,来来往往,都是些生面孔,别说是她了,怕是很多官员也都是头一次见面。她只能到处去问,碰碰运气。

这时候她无比羡慕裴松风,这样的大场面,他司空见惯,又有着这样的职位,一来就有同僚寻他。不像她还要在人群中顶着差异的眼神窜来窜去,要不是她身后跟着赵内侍,今日又穿的官服,不知要遭受多少白眼呢。

李玄净寻人无果,运气倒是挺好,她和赵内侍来来回回的走,有心人看到了赵内侍,就立马朝着她们走来,主动来打招呼。

“赵内侍这是来干嘛?” 那人看他们来来回回走了好多次了,像是找人。

“御正让我陪这李司籍传个话,杂家来帮着点,还在找人呢。”

“ 哦,这位就是李司籍啊,在下光禄寺主簿,张安。”

李玄净看对方客气,并未因为自己品阶低而失礼,也连忙行礼。

光禄寺是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的,也算相关,李玄净连忙问道。

“敢问张主簿可在仗院看到了太史局的太史令,或者祠部司的人?”

本来东台就是负责吩咐给各省各部去执行的,御正作为中书省的官员负责下达圣人的命令,再由中书省转达给门下省,也就是东台,再由东台负责同意与否在转达给尚书省执行。

再由尚书省下达给各部各寺各司分别执行。李玄净只是得到了御正的口头吩咐,本来没什么威严的,一没诏书,二没有文书的,可是有赵内侍在,所行所到之处,就少了很多层压力。

御正让李玄净负责监督,那她官职再小也是权利。

自然李玄净即便是个女官,有赵内侍站在一旁,自然也不会被薄待。

“这倒是没有,我一早就在了,宗正寺的人现在可是一个都没有来,估摸着在测什么天象什么的吧,司籍若着急还是去宗正寺找他们吧。”

“多谢张主簿了。”

人没找到,李玄净示意赵内侍,两人还是要去下宗正寺 。

却是一声极为突兀的嗤笑声,李玄净远远看见有个长得积像自家阿耶面孔的人,涨红了一张脸,一双手揪着远看着很是仙风道骨的郎君礼服领子。

李玄净连忙挤过去看,果然是自己的阿耶,而那被揪着领子的正是自己看了无比碍眼的-舅父。

“我的姊夫 ,多年不见,还是这样的没有出息和眼界啊,大丈夫沉不住气就算了,怎么还能如此无礼和胡说八道呢? “

“我阿姊跟着你,倒是受了不少苦楚啊。净娘如今正当妙龄,萧侍郎主动示好,你该知足。”

“我府中不幸着火,不过是意外而已,姊夫可不要乱说。”

那郎君续着胡须,一脸的平淡无波,那扬起的头颅,彷佛又在说,你又能奈我何。

没人敢仗院打起来,今天是大朝会,莫说身边的金吾卫将军们都带着刀,今天哪怕言语吵的激烈些,立马就有文官参上去了。

李延忠自然生气,自己的女郎和娘子被他公然侮辱。

李玄净的事情并没有在长安引起多大的轩然大波,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乐子,多的只是一些和卢家关系极好的人用来调侃卢家郎君玩的,乐子就是乐子,给他们添些愉快的话题罢了。

这些贵族们常年所在的环境就是如此,他们早已看淡这种戏码。你指望他们帮着李玄净说话,那是不可能的,她一个未出嫁的娘子,不管是上到世家,还是下到寒门,都认为她应该听话的。

家里有亲戚帮忙上嫁,应该感激。所以不管事实是卢家设了计谋让李玄净强迫嫁给特定的人,还是卢家放了火烧了李玄净,还是李玄净放了火烧了卢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卢家这个真正有权利的家庭怎么对外表现这才是这些当权者更在意的。

卢家的郎君今日主动调侃起来,自然会有相熟的跟着调侃。

李延忠自然是听到了,他不光听到了,他敢保证,这位舅兄是故意让他听到的。

那样难听的字眼,一字一句的冲到他为人父的耳朵里,那些污言秽语在这样的场合下,围绕着的人越多,他又怎能不生气。

李玄净的大伯紧紧捏着李延忠的胳膊,大朝圣之日可不能动怒。

李宗虽然同样气不可遏,理智还在的他也紧紧的抓住叔父的衣袖,直到让他松开了双手。

满朝文官们如今在了大半,这种时候若闹事打架,怕他们一家都要殒命。

恶毒的话从郎君们口里说出,李玄净心里发笑,一个个伪君子。

他们总说这种伎俩是娘子们才用的。

可是他们排挤,竞争,为了拍马屁互相拉踩的时候,手段更狠毒,嘴巴也更琐碎不是么?她阿耶并不是个容易气恼的人,更不是冲动不计后果的人。

反而李家一家都是谨慎又小心的性子,李玄净猜都能猜到,旁边的郎君们又说了哪些难听的话。

李玄净看到阿耶的脸,一阵红,一阵发白,像是在强忍怒气,但是终究忍了下去,没有回难听的话,只不卑不亢的说,“舅兄还是这样。”

“和我那位岳丈一脉相承的相似。”

李玄净的这位外祖父听闻结局并不好,听说不知怎么就病倒了。

气氛逐渐变得尴尬,一个七品的小官吏,和礼部的

李玄净想上前替阿耶辩驳几句,旁边一只手轻轻揽住了她的衣袖,

裴松风不知何时来到了她的身边,略微弯了下腰,低到和李玄净同样的高度,头微微侧过,轻轻的在李玄净耳边说,。

“礼部的贡献单子不对,少了许多。我手中这份正是要他们回去重写的。”

李玄净听了一愣,怎么这个时候说这些,是要她别太生气,恢复理智赶紧去宗正寺找太史令么?

后一想,如今打回去的文书,哪怕现场写一份在做都来不及,礼部司该气坏了。

李玄净有些迷茫的看着裴松风,他那双凤眸也同样会看着她,有些深情,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意。

李玄净仔细想着,礼部,礼部,礼部的郎中不正是自己的舅父么。

123一起放了好了。。

吏部:官员的任免、考核(五品以下直接任免,五品以上提名人选由宰相决定)。

礼部:外交、教育、科举、重大典礼、宗教。

户部:户口、土地、税收、财政。

兵部:军政、兵器。

刑部:法律刑狱。

工部:工程建设。

2

东到北大街和南大街一线,西到义勇前街至义勇南街一线,南(大概)到里仁巷,北到义勇东街。把这些地方连成一个矩形就是洛阳隋唐尚书省的大致位置了

吏部选院的位置在今天西安丽晶酒店,礼部南院则在今天西安钟楼饭店的位置

3

《旧唐书 . 舆服志》记载:“武弁,平巾帻, 侍中、中书令则加貂蝉,侍左者左珥,侍右者右珥。皆武官及门下、中书、殿中、内侍省、天策上将府、诸卫领军武候监门、领左右太子诸坊诸率及镇戍流内九品已上服之。其亲王府佐九品以上,亦准此。”

皇帝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秘书省。御史台。

殿中省 内侍省。 十二卫大将军

尚书省:工部(都水监,将作监,少府监) 兵部(军器监,为尉寺,太仆寺)

吏部:宗正寺 户部:司农寺,太府寺

刑部:大理寺。

礼部:太常寺 鸿胪寺,光禄寺,国子监。

以上是部门。

中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主要负责草拟和颁布诏令。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中书省在起草诏令后,会将诏令呈报给皇帝审批,得到皇帝认可后,诏令会转交门下省进行审核。

门下省:门下省是审议机构,主要负责审核诏令。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门下侍郎。门下省会对中书省起草的诏令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诏令不当,有权驳回。通过审查的诏令会被认为是合法的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主要负责执行诏令。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尚书省会根据敕令的内容,分派给六部具体执行。六部分别负责不同的行政事务,如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三省的职能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确保了政令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文中提到的都是姓氏+官职名。 侍中这一职位,主要掌管传达皇帝的旨意,协调国家的纲纪,总管官吏的事务,协助国家的礼制,以促进国家的和谐统一,辅助处理各种政务,可以说是辅佐天子、统管重要政务的职位。凡是军事、国家的重大事务,侍中都要与中书令共同参与并总揽,参与讨论,推动执行,这是侍中的主要职责。对于下级向皇帝报告的事务,有六种形式:一是奏抄(报告政务),二是奏弹(弹劾官员),三是露布(公布重要军事胜利),四是议(提出政策建议),五是表(表达个人或地方的请求),六是状(详细报告)。侍中需要审核并复核这些报告,确保其正确实施。

皇帝出行时,侍中负责携带国宝陪同。在重大朝会和祭祀中,侍中负责报告内外的准备情况,以掌握礼仪的节奏。当皇帝回宫,侍中会请求解除戒严,以示仪式结束。祭祀时,皇帝斋戒,侍中负责请皇帝进入斋室;在祭祀时,侍中负责进献玉器和祭品,协助皇帝洗手、洗杯等仪式。在宗庙祭祀时,侍中进献祭器,并协助皇帝酌酒献祭。其他祭祀神灵的仪式,侍中也承担类似职责。在皇帝参加农耕仪式时,侍中负责协助皇帝使用农具。

当诸侯、王以及四方异族的君长来朝见时,侍中接受皇帝的旨意,负责接待和慰问他们。皇帝在殿前册封皇后、太子或派遣使臣时,侍中负责传达旨意。对于皇帝慰劳或征召外地官员的诏书,侍中监督其封印和发送。如果需要派遣使臣,侍中会提供通行符节,确保信息的传递。对于官职的设立、废除、法律政策的修改,侍中将这些信息告知记录官员,确保准确记录。对于六品以下文武官员的任免,侍中根据其资历和才能进行审核,确保职位的合理分配。如果职位安排不当,侍中会根据情况调整,重新考量。(门下省)

给事中:给事中一职,共设四人,官阶为正五品上。主要职责为侍奉在皇帝左右,分担尚书省的判决事务,并监督弘文馆的缮写与校对工作,确保书籍的准确无损。对于各官署呈上的奏抄,在侍中审核后,给事中负责纠察并改正其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对于皇帝的诏令、敕书,若发现有不妥当之处,给事中有权涂改并退回,这一过程称为“涂归”。每季度结束时,给事中需向皇帝汇报本季度所纠正的错误与不当指令的详细目录。

对于重要事务,给事中需进行复审并再次奏报;而对于一般事务,仅需签字确认后颁布执行。当三司(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在案件审决中出现偏差,给事中有权裁定其判罚的轻重适宜。在派遣使臣时,给事中与侍郎共同审核派遣的适宜性与具体事宜。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免,给事中负责审核其功绩、表现、品行及才能,若发现人选不适宜,将向侍中汇报并提出更换建议。此外,给事中还与御史、中书舍人共同受理并审查天下申诉不公的案件,以求公正处理。

这段描述了给事中这一官职在唐初的职责和权限,体现了其在政务审核、法律监督、人事任免以及司法公正中的重要作用。(门下省)

光禄寺一般设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品上。掌酒醴膳羞之政,总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

凡祭祀,省牲镬、濯溉;三公摄祭,则为终献。朝会宴享,则节其等差。录事二人。龙朔二年,改光禄寺曰司宰寺。武后光宅元年,曰司膳寺。有府十一人,史二十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六人。

太官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四人,从八品下。掌供祠宴朝会膳食。祭日,令白卿诣厨省牲镬,取明水、明火,帅宰人割牲,取毛血实豆,遂烹。

又实簠簋,设于馔幕之内。有府四人,史八人,监膳十人,监膳史十五人,供膳二千四百人,掌固四人。

珍羞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祭祀、朝会、宾客之庶羞,榛栗、脯脩、鱼盐、菱芡之名数。武后垂拱元年,改肴藏署曰珍羞署,神龙元年复旧,开元元年又改。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书八人,饧匠五人,掌固四人。

良酝署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五齐、三酒。享太庙,则供郁鬯以实六彝;进御,则供春暴、秋清、酴麋、桑落之酒。

有府三人,史六人,监事二人,掌酝二十人,酒匠十三人,奉觯百二十人,掌固四人。

掌醢署

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供醢醯之物:一曰鹿醢,二曰兔醢,三曰羊醢,四曰鱼醢。宗庙,用菹以实豆;宾客、百官,用醯酱以和羹。

有府二人,史二人,主醢十人,酱匠二十三人,酢匠十二人,豉匠十二人,菹醯匠八人,掌固四人。(by 某科)

侍中:官名,为门下省长官,相当于宰相之职。《新唐书.百官志》:“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中书令:官名,为中书省长官,相当于宰相之职。《新唐书.百官志》:“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殿中:殿中省,唐朝官署六省之一,掌天子服御之事,就是为皇帝及其家属的衣食住行提供各种服务。其下属有六局,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乘局、尚舍局、尚辇局

内侍省:唐朝官署六省之一,掌内侍奉,宣制令,就是各种宦官们。其下属六局,掖庭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内坊局。

天策上将府:即天策府。天策府位列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

诸卫领军武候监门:十六卫,包括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

左右太子诸坊:东宫左、右春坊,唐初称门下坊、典书坊,其建制仿门下省、中书省。

诸率:东宫十率府,仿制十六卫建制。

流内九品:通俗点说,就是从一品到九品的职事官,都称为流内九品,简称流内官。《新唐书 . 百官一》:“凡文官九品,有正、有从,自正四品以下,有上、下,为三十等。”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流内九品之下还设有流外九品的职事官,一般都是胥吏,比如: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典事、谒者、楷书手等等。《新唐书 . 百官一》:“凡流外九品,取其书、计、时务,其校试、铨注,与流内略同,谓之小选。”

李玄净的阿耶,大伯,兄长大朝会头上戴的是进贤冠(只有流内9品上可以戴)

高山冠:内侍省内谒者极亲王下司等服之。

裴松风戴的是武弁 ,上面有写出处和样式。 以上出处(旧唐书 舆服志) (新唐书 车服志)

文中出现的人物大家记不住可以不用记,就当是女主的同事就可以,比自己职位高或者低的不同部门的同事。(或者是比自己家室人脉高出许多的同事,比自己还要可怜的同事(宫女之流的))

一些碎碎念。

里面提到找太史局而不是祠部司。

祠部司则负责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等事务。它的职责范围涵盖了宗教、医药和僧尼管理等方面。祠部司与太史局在职能上有明显的区别,太史局专注于天文和历法,而祠部司则涉及宗教和医药等方面??。

然后祠部司隶属于礼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6章 大朝会2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秋燥

风听过她的告白

不言而遇[破镜重圆]

嫁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