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渊避重就轻,禀道:“奉秘派遣了使者来,带了厚礼,只为通商往来一事儿,因早先从无有什么瓜葛,故而,先请王上示下。”
燕珩忽想起,三月前桌案上递来的一封书信。封着异文的谏蜡,说是问好请安,信中简单提了两句往来通商之便处,那是奉秘王的意思。
他那时便瞧见了,却没搁下一句话。
公孙渊见人不说话,又自袖中掏出两样纸卷来,恭敬道,“使者一行低调,已先安置妥当,礼单并书信也都带来了,请您先过目。”
燕珩微抬下巴。
秦诏便近前去接,目光相交错一晌,公孙渊方才松手。
燕珩展开书信读罢,又大略扫了一眼礼单,夹着纸卷的二指轻抬,两张纸卷轻飘飘自长椅落下去,偎着炉火倏然燃高了三寸,转瞬成灰了。
“嗬。”
那点寒碜的东西,都不值当的他费事抬眼皮儿。
公孙渊顿时明白过来,忙道,“奉秘通商并不算要紧事,王上既不想见,那臣便寻个合适的理由,自去妥善回绝了。”
“嗯,合该如此。”燕珩顿住,又问,“你可知,这信上提到一个人?”
公孙渊跪在那儿,恭敬答,“臣不知什么人,还请王上明示。”
燕珩淡淡撂下三个字,“季三江。”
公孙渊凝神细思,在后背锋利的压迫感中,迅速捕捉到端倪,“王上的意思是?”
“听闻此人,富可敌国,九国之内无可匹敌。”燕珩压低腕子,自旁边桌案端起一杯茶来轻吹,良久,方才道:“盯紧他。”
公孙渊心头一惊,忙答:“是。臣这就着手操办。”
燕珩闲饮茶水,面不改色,直到那头战战兢兢的想抬头,他方才出声儿问道:“再有,奉秘的人,是谁放进来的?”
“是……”公孙渊微打磕巴,差点将“相宜”老兄的名字露出来。
他不敢搪塞扯谎,又惊觉燕珩不悦,里外里……正难做的心口涌火时,秦诏忽然出了声儿。
他好奇道,“父王,这奉秘在哪儿,怎么从没听说过?”
燕珩转眸睨了他一眼,到底耐着性子道:“不过五州偏远之地罢了。”
“那为何……”
“素闻这等人行事诡秘,风俗狂放,多起杀伐兵戈之争,不思耕种。想来通商之事,未必全是好处。”
秦诏恍然大悟,“原是这样,果不愧是父王,全瞒不过您。”
因拍了个十足漂亮的马屁,哄得人愉悦,秦诏算是将刚才那茬引了过去。
因而,燕珩没再追问到底是谁放人进来的,只开口提点道,“民间商贸往来,官族向来不过问。无非走卒贩夫的本事儿,何故再劳动一趟。”
公孙渊连声儿道是。
燕珩摆摆手,便让他退了。
秦诏斜过视线去,目送公孙渊躬着身子趋退出殿的姿态。好似刚才被帝王的威严揉皱了似的,才出门去,便被殿外的日光打成了一团阴影,而后逐渐远去,直至消失。
金殿寂静,那句“多起杀伐兵戈之争”仍萦绕在耳边,迟迟不肯散去。而说这话的那位,正饮茶,而后将目光落在殿外,微微叹息。
两人就这么静了一晌。
秦诏才要说话,燕珩便先开了口。
“喜欢吃些什么?”
秦诏一时没反应过来,张了张口,没出声。
“秦诏。”
秦诏忙答,“是,父王,我在。只要是父王赏的,都喜欢。”
犹豫了片刻,他又道,“早先秦宫冷清,不曾见过世面;而今得了父王照拂,每日吃的都新鲜美味。”
听见那话,燕珩哼笑,却眼皮儿也不抬,只垂眸饮茶。
“用过朝食再去罢。”
德福得人示下,特意在王上最喜的清淡朝食单子里,添了未足月的嫩羊羔腿,炙烤去腥,再添两碗蛋羹。
秦诏眉眼一弯,“父王,我吃不得那么多。”
燕珩勾起嘴角,“寡人只怕他日,你拉不开弓、取不下灯笼,又要人抱罢了。多吃些也长身体,免得那秦王并天下人,再寻人短处,说是寡人亏待了你。”
“……”
“父王——我这等年纪,并不算矮。”
燕珩这才抬眸,上下睨他一眼,颇好笑的“嗯”了一声儿。
叫这实打实的不屑堵住,秦诏虽嘴上不肯承认,可那日的朝食,却结结实实的吞了羊羔腿儿,佐了两碗蛋羹。
秦诏吃的香,发觉那位看自己,便并着唇角油光,冲人甜甜喊“父王”。
燕珩微不可察地露出一丝笑意。
早先他没发现,养个崽子,竟比他幼时添的鹰犬还有趣儿。
没大会儿,秦诏鼓起的两腮终于陷下去。他转过头来去看燕珩,为那优雅的姿态而发叹,又瞧见人桌案上零星的玉盏,终于开口问道,“父王,晨间吃的这样清淡吗?”
“嗯。”
秦诏跪过去,候在席间,“那……父王,我给您布菜。”
白玉瓷小碗里盛放着细粥,裹了肉沫与金碎子,清香诱人。
秦诏乖乖守在旁边,目光自那唇边游移。
薄唇轻吹,勺柄微吞,而后抿起唇瓣来,沾了一丝水光的唇显得滋润,吞咽时喉结好似宝珠一般滑动,引得秦诏发了呆。
燕珩被那热烈目光盯住,忍不住停下动作。
“这么看寡人作什么?”
“父王,您吃的……”秦诏没好意思说,真好看。
燕珩以为他想吃,遂将那勺柄搁下,“没吃饱?……”
“不、不是……”
秦诏骤然红了脸,垂眸去看那碗粥。
燕珩微怔,瞧着那羞赧之色,微微挑起眉来……他伸手去扶碗,那目光便锁在他手指尖,弄的人有几分哭笑不得。
燕珩遂将碗往他跟前推了两分。
“尝尝?”
秦诏想推脱,自己真不是没吃饱。然而鬼使神差的,他到底是扶住碗,咬住勺,细细的尝了两口。
——燕珩回过眸,瞧着他将自己用过的勺子吞在唇间,去拿另一只勺柄的手,便顿在了原处。
“……”
两人对上视线。
秦诏磕巴了两句,“父王,我,我只是……”
燕珩沉默了片刻,在秦诏脸上扫了一圈,也只照见那神情天真无措,还带点无辜气。
堵在喉间的“放肆”和“失礼”又噎了回去,他到底也好意思没怪罪,只道,“罢了,你……你吃了吧。”
说罢这句,燕珩便拂袖起身,拖曳着华袍往外走去。
——秦诏想追,被人临了回眸的目光逼住,又老老实实坐下了。
“吃完。”
“是……父王。”
秦诏乖乖吃干净剩下的半碗粥,尝着那勺子尖,竟比粥还香甜。
他起身,视线掠过桌案,又顿住。
凭几旁搁着一条软绸白帕。
秦诏展开细细瞧了一晌,见角上绣着一只凤凰翅羽,浓艳的一抹红焰烧灼,竟有决绝之狂魄——想来是他父王遗落的,他便将那帕子小心收起来,搁在怀里了。
他没急着去还,而是转出金殿,朝另一个方向去了。
过扶桐宫不远的小径,转过廊门是一道精致的花园,那处夏日有盛景,冬日却冷清,然而……冷清处,偏有一人呵着冷气静候。
秦诏冲人行礼,“公孙大人,好久不见。”
公孙渊拢着袖子,眯眼笑道,“才见了,公子怎么能说好久呢。”
“刚才那位是秦公子,眼前这个,不过是个远离故土的秦人。”秦诏笑着盯住他,“这会子,无人处,才敢与您说说心里话罢了。”
“公子若是不嫌弃,我自是愿意听的。”公孙渊故作姿态、佯作路过,“不过,今日不凑巧,我正要去的。”
秦诏随人装傻道,“原是这样,我还以为大人特意等我呢。”
公孙渊笑答,“今日殿上,多谢公子解围。若是公子有什么……”
“这话才生分。”秦诏截断人,轻笑道,“当日我自秦国来燕,一路吃穿用度、行路艰难,幸得相宜大人照拂,也曾许了愿,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必不能辞。况且……今日不过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公孙渊言犹未尽,“公子得王上青眼,实为喜事一桩,就是不知……他日归去,怕不是要伤了这舐犊之情么。”
秦诏淡然一笑,“九国五州,岂有哪处,不是燕地?”
那龙目微眯,陡然挑起两寸眉毛来,将话锋微转,“再者,秦地虽小,但也少不得一位储王,不是么?我自坐镇,守在北秦,替父王鞍马劳动,岂不正好?眼下,大人忙碌许多,哪里顾得上;等到哪日封功稳坐太平椅,恐怕才知,这——大有大的好处,小嘛……自有小的滋味儿。”
公孙渊猛地抬眸,探究的视线撞上那笑,方才顿住神情,不动声色又将情绪压下去了。
那话意味深长,语调缓慢,“也是……呵呵,公子,志气难当。”
“哈,大人……谬赞。”秦诏偏去承下那夸奖,继而又缓声笑道,“不过一句玩笑话,大人不必当真。倒是今日见您,又想起一件别的事儿来。”
“何事?”
“早先托您送的卫莲,父王甚是喜欢。”
公孙渊愣住,不敢置信似的抬眼看他。
秦诏微微一笑,眼神锋锐而幽深,“可不知为何,赠与您买卫莲的金簪却……”
耳边寂静只剩枝桠被吹拂之后,轻轻摇晃的声音。刺骨的风掠过袍衣,携裹着难当的冷,将他激得清醒两分。
[燕王有命,令大人将秦诏亡母之金簪奉上,即刻送入宫来。]
诏旨言犹在耳。
那话没有说下去,但公孙渊却在寒风呼啸的刹那间,顿皆明白了。
——秦诏有意救卫。
——秦诏审时度势,要的不是宠,要的是……权。
这个站着他眼前、微笑着的少年。
是未来的秦君。
是王。
而绝非一颗被舍弃的棋子。
浓霜稠雪之下,压得是桀骜不驯的身骨。
“大人,您出汗了。”
公孙渊浑身浸透似的冷,却听见秦诏这样说。
他僵硬地抬起头,瞧见秦诏仍笑着,却递出一张帕子。
风吹过,绣在一角的鸣凤抖动翅羽,好似浴火嘶鸣。
如他们王上睥睨的姿态。
秦诏:宠和权,在父王这儿,有什么区别吗?
燕珩:……死小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远眇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