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页。
我们上两堂课讲到什么是佛陀,现在这一科讲到什么是道法。佛陀的法严格来说有三个重点:安住力、调伏力跟引导力,这三个力量以安住为根本。
我们要面对无始劫的妄想,要处理无始劫来留下的生死业力。我们一生当中,生生世世,要处理的人生问题太多了,很多很多要处理的。我们经过无量的生死轮回,内心累积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安住,找到一个家,你不能没有家。一个流浪汉他要承受风吹雨打日晒,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家,他的生命很被动。他只能够利用没有下雨、没有台风时,才能够去做事情。如果我们心中有一个家,不管是下雨,不管是台风,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而去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其实我们内心当中是有家的,只是我们选择了不愿意待在家里,我们愿意跟妄想在一起,这是众生一个很大的盲点。明明受到妄想的伤害,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离开它,不想离开它。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有一块没有风雨、没有烦恼、没有业力、没有老病死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安住的家。
你不可能永远活在没有人刺激你的状态,不起烦恼的时候,把冷气打开来,你才可以修行,才可以提起佛号。你这句佛号生起来要具足太多条件了,这句佛号也太脆弱了,你怎么禁得起临命终时的考验呢?那时你全身插满了管子,那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啊!所以,你必须让佛号有个家。这个家是很坚固的,不受干扰的。这个家是哪里呢?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道理你要先了解,你不是本来就这样子的嘛。如果我们本来就有妄想,本来就有烦恼,本来就有业力,那这样子人生就没有希望了,佛陀也不要出世了。那么我们不可能改变自己,因为本来就是这样子。但事实上我们本来不是这样子的,是后来才变成这个样子。
因此我们应该把失去的家找回来,这叫安住真如。你必须把这个家建立起来,后面才有资格去处理调伏烦恼、导归净土、导归菩提,还有调伏力,引导力的问题。你的心整天动荡不安——弟子心不安,你心中没有家,修行就很麻烦,永远进进退退,人生充满了变量。
首先要知道,我们无量劫的生命留下很多问题要处理,这是没办法,我们要对过去概括承受,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过去,因果丝毫不爽。我们不逃避过去,但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自己安顿下来。先把心中的家建立起来,那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面对妄想;本来没有业力的角度来面对业力;本来没有老病死的角度来面对老病死,才有可能在今生短时间成功的。
禅宗的祖师把佛法修学分成三个道次第:
第一个,你刚进佛门,内心很欢喜,这叫“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古人说有相行。你心中很多的愿景,希望能够透过今生的修学,来生有美好的快乐果报,这个可以理解,安乐道。所以我们愿意做义工,愿意利用人家睡午觉时,偷偷跑去扫厕所,我们心中有愿景。今生痛苦没关系,我积集善业,来生照样可以享受快乐的果报。刚开始都是这样子的,有相行嘛。但是你慢慢慢慢地告诉你自己,有相的果报会触动生死业力,你要付出代价的,一个甜美的蛋糕里是有毒药的。
所以我们慢慢慢慢地从有相行提升到无相行,就进入第二个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一段太重要了。整部《楞严经》就在讲这个观念,告诉你怎么样离一切相。好的相状、不好的相状,通通不要管它。刚开始要先否定自己的妄想,拒绝它几次,它就没有力量。这个妄想为什么势力那么大?是你把它养得又肥又大的,每次都随顺它,辗转增盛,《楞严经》说的“自心取自心”,结果“非幻成幻法”。你每一次都满足你的妄想,随它的愿,结果它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到临命终的时候,你的佛号被妄想吃掉了,因为你打妄想的时间比较多,念佛的时间比较少。所以你不对治妄想,临终的时候,就糟糕了。因为你心中有两个势力:一个佛号的势力;一个妄想的势力。
我们要做到不随妄转,第二个阶段很重要。“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你开始要见相离相,虽然有妄想,你慢慢慢慢告诉自己安住,不随妄转,因为这个本来就不是你的东西,没有必要去招惹它。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心中的业力,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件事情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会因为你打妄想而改变的。你看我们现在操心说,这个人还没有回来,那个人怎么样。诸位你要知道,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不会因为你的操心而改变事实。要知道你打妄想是白打了,打妄想倒不如去佛堂念佛。所以第二阶段很重要,离相清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离相就是《楞严经》的思想,但是仅仅离相还不圆满,因为它只是空性。到了法华会上“即一切法”,佛陀告诉你,再把相状找回来,借众生的相,来修你的六波罗蜜的法。但是那个时候心情不一样了,你是见相离相。那时你心中有众生的相,但是你不住在上面,你不执着,只是暂时借用。很多人都劝我要赶快讲《法华经》,我说不要急,先学《楞严经》,修离一切相。
有一位禅师,在行脚时跑到一座很高的山上。他远远望去,在山顶上有一个茅棚,山下几乎没有路可以走上去,因为全部长满了草丛。看样子这个人在上面住很久了,因为没有路可以走上去。所以这位禅师很辛苦地才登到山顶,找到这个茅棚,跑过去敲门。这位修行人一看:欸,有行脚比丘,就请他进来喝一杯茶。这位行脚比丘就问修行人说:仁者,你得何道理在此修行?问这个问题,内行人!内行人不会问,你一天拜几拜?念几声佛号?这些是枝末。他说你心中是安住在什么道,才能够住下来?(得何道理在此修行?)这位住茅棚的比丘说:“几年前,我看到一头泥牛沉入水中(就是有泥巴的牛)。”这位行脚比丘问:“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出来呢?”茅棚比丘回答:“等待泥牛浮出水面。”
这头泥牛沉入水中,古人讲那头牛就是指我们的心,这颗心以前打太多妄想,现在必须让它沉入真如法性三昧里,以空观的智慧好好洗涤这头牛身上的污垢。意思是必须让自己的妄想先沉淀下来,等到这头牛再出来的时候,是一头干净的牛了,是一颗离相清净的心,就有资格从空出假广修方便。这时可以修一切法,叫“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我借众生的心来修布施,借众生的心来修持戒,借各种因缘来念佛,这句佛号是坚固的,叫不生灭心。
所以,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转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必经的过程,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的。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修行的时候很快乐,突然间他变得不快乐,不要紧张,好事!真的。修空观的人,没有什么快不快乐,他的心是寂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一定要经过一个没有快乐没有痛苦的阶段,你的修行才正常。如果你学佛以后一直很快乐,不正常喔,因为你没办法进步,因为你活在有相。你不断用妄想、用善业来刺激你的感受,你永远很快乐。学佛要先求快乐,然后没有快乐,然后再有快乐,那就对了,第三阶段再出现那是法喜。
所以,这个地方说明了安住,你必须在心中安住在你的空性,就是清净心先安住下来,你才有办法去处理无量的生死问题。我们在进入主题之前,先谈到安住的问题,以本来无一物为住。
好,我们现在透过前言,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法,我们现在有资格来讲到修行的调伏力跟引导力了。
甲二、正文分四:乙一、发心篇第一。乙二、正见篇第二。乙三、修行篇第三。乙四、证果篇第四。
我们看甲二的正文。甲二的正文当中有四科:第一个,发心篇第一;第二个,正见篇第二;第三个,修行篇第三;第四个,证果篇第四。前面三个发心、正见、修行是因地的修学,第四个是果地的功德。
乙一、发心篇第一
我们先看第一篇,发心篇第一。发心篇当中有四个主题:
第一个,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为什么要发心,先说明它的道理。第二个,辨心愿为立行的标准。如何来发心,发心有几种差别的标准。第三个,别明发心的差别因缘,我们如何才能够正确发心。第四个,结示发心的功德以劝修,我们如实发心,有什么样的好处。
丙一、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
先看第一个,心愿为修行的先务。就是说,修行为什么要先设定目标,先说明这个道理。
看经文。
(一)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提愿,不可缓也!
--- 《劝发菩提心文》 ---
好,我们加以解释。
我们前面讲到内心的安住,这个地方讲到发心的问题。就是说,“尝闻入道之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发心跟立愿是差不多了,是很接近的,就是你要先有一个目标。安住了以后,下一个就是引导。为什么要先有一个目标引导呢?因为佛法的法门太多了,而人生太短暂了,你不可能什么都去尝试。所以你心中有一个家以后,就要开始注意。就是说你用短暂的时间,希望自己来生变成什么样的结果,这样你才可以集中心力,去做你该做的事情。我们在修学法门的时候要有所选择的,这跟你的目标有关。你必须用你的目标来检查你的过程,看看有没有偏差。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够知道,为什么要发心!在天台宗叫作“善知通塞”。就是说,有人告诉我这个法门,也有人告诉我那个法门,那我要怎么取舍呢?你要知道“善知通塞”。就是说,这个法门对你的目标是通,有加分的效果,会让你的修行更畅通。你修这个法门,让你趋向目标更畅通,那这个法门可以修;修这个法门让你的目标变成阻碍,这个你不能修。所以你人生的选择,完全从目标来判断。没有目标,就没办法判断你的过程,哪些要取,哪些要舍。所以说“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不管是上求佛道,或是利他的下化众生,都必须要有目标来引导。所以我们修行当中,刚开始先安住空性,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你的人生。安住以后下一个就是引导了。设定一个目标,看你来生希望变成什么结果,然后用你短暂的生命去实践它,所以第二个就是发愿。
前面是从正面来说明,以下是从反面来说明,假设你不设定目标的过失。
假设一个人,不发广大心,也不立坚固愿,整天人家共修,他也来共修;打佛七,他也来打佛七,这样子“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打佛七最容易看得出来,一个人心中有没有目标。你看有的人打佛七,他也无所谓啦,你打板我就进来,你说打完我就出去,就这样子,七天把佛号念完就算了呗。但是这样子,你这句佛号没有力量。就是你很想要念佛,但不是“我一定要念佛”,你只是很想要而已。
有些人打佛七时,是有目标的。你看他提起佛号的时候,他的神态就不一样,带目标而来。这种人是有备而来,他可能遇到重大的灾难了。他来念佛,每一句佛号,是有真实力道下去的,把力量放进去了。为什么?因为他有目标。
修行,其实只有你知道而已。诸位要知道修行跟上班不一样。上班你只要打卡,走的时候再打一次卡,中间做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你念佛的时候,是不是有用心,这个差很多,差非常多。我常常说,有些人打佛七是结缘的佛七,跟阿弥陀佛结个缘。欸,我来了,跟阿弥陀佛打个招呼。你根本没有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连阿弥陀佛的门都没有进去。因为你念佛号的时候,没有把心放进去。为什么呢?因为你无所谓,不想做些什么改变,反正觉得就这么回事,打佛七就打呗。
但是,如果你真的是有目标,那就不一样了,你是希求救拔。一个贫穷的人,在追求珍宝的时候,他有所求。所以净土宗是要有所求的,它是有相行。如贫得宝想,如病得药想,这个人是有备而来。我不用等到第七天,光是凭你的心态,知道打完佛七,你的收获一定不可思议。同样一句佛号,准备好了,念起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没有准备好,它就是一个音声,就这样子,什么功德都表现不出来。
所以你今天会接触到很多的法宝,拜忏的时候没缺席,拜八?八佛的时候也在,打佛七的时候你也在,但是为什么你修了几?年,还是这样子呢?因为你缺乏一种目标,没有愿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叫“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还是徒劳辛苦。”虽然你修了一个妙法,但是这个妙法的功德显现不出来,因为你没有把真实的力道放进去。你不能永远活在“我很想要修行”,不可以!你要提升到“我一定要修行”!
修行成功的人,你看看往生净土传,都是背水一战,没有例外的。一个人在临命终时,能够冲过生死大海,就是,我没有退路了,我是业障生死凡夫,前面是我唯一的出路,就一念心提起来冲过去了。不是说你佛号念得多,临终就往生了,不是这样子的。你没有下决定的心,那个佛号就只是百千万句。你有一千万个石头,比不上一颗的钻石。诸位要知道,临终就一念而已。所以印光大师常说,要发起决定性的信愿,这就是目标。
没有目标除了修行不得力,还有一个问题,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
你不发菩提心,没有真实的把整个功德导归净土、导归菩提,你的心就很容易贪恋生死的果报。生死的果报为什么是魔业呢?因为你在第二生时就开始放逸了。你做义工时,心中希求来生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杂染的。你第一生作这样的期待,等到来生快乐出现时你一定放逸。放逸就开始造业,第三生就堕落了,就落入一种生死的恶性循环。第一生造业起善业,第二生享受,第三生堕落。堕落以后从痛苦里面出来,你充满了悔恨,又开始修善。修善以后福报修得老大,又开始放逸,第三生又堕落。堕落以后呢,从三恶道爬出来,又起惭愧心开始修行。你永远在恶性循环,因为你没有发起真实的菩提心。你所修的善法,虽然佛陀施设很多的妙法,仍然不足以引导你到一个固定的目标去。所以“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古人说发菩提心,我们设定目标,有三个好处:
第一个,确认修学的目标,这就是一种水库的理论。我们今天念佛是片段的,我们不可能整天念佛。今天念半个小时,明天念半个小时。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他可以把前面的半个小时跟后面的半个小时累积起来呢?是他有水库呗。他可以把点点滴滴的水累积起来,因为他有固定的目标。你没有目标的时候,你的佛号就散乱了。就像下了很多的雨,但是没有水库,结果还是没有水,因为你没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个,引生修行的动力。修行有些人是真的把力道放进去,有些人是没有。这个动力只有自己知道而已。
第三个,突破自我设限。我们习惯于活在过去,自己有一种妄想,会约束自己。如果你没有目标,你就很难突破自我设限。
我过去讲过一个公案,诸位可能还记得。就是说,有一位猎人买了一只老鹰,猎人为了省钱,就把老鹰放在鸡群里跟鸡一起养。这只老鹰从小跟鸡在一起,学鸡的动作,鸡的声音,长大以后,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它认为自己是一只鸡,只是长得比较大而已。老鹰长大以后,猎人想,应该开始训练老鹰,让它能够飞翔,干一点实事。但是这只老鹰心里面有一个障碍,它认为自己是一只鸡。它觉得主人很奇怪,为什么要训练我,我就是一只鸡,鸡有在天上飞的吗?猎人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失败了!不是这只老鹰没有能力,是它心中有障碍,因为它自我设限。我们很容易被过去的习惯限制。猎人在伤心之余准备放弃这只老鹰了,他把老鹰带到高山上,把它放下去让它自由落体。就在老鹰快要坠地时,它的潜能发挥了。遇到生命威胁的时候,它展开了强壮的翅膀,在快要接触地面时它飞翔起来,变成一只真正的老鹰了,它突破了自我设限。
有人问一个问题说,我们为什么要受戒?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修善就修善,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呢?因为你没有受戒,就没有戒体,就是没有发愿,你没有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愿。没有发愿,你的生命就进进退退。但是你受了菩萨戒以后,就有一个愿了。在菩萨戒里面有一点很重要,你不能画地自限。看很多戒文,你不能够说我做不到,不可以!受了菩萨戒你要说:我慢慢做,才可以。你可以说我慢慢做,但是你不能说我做不到。这句话千万不要讲。
其实我们一个人的个性,你不要老是说:我没办法改,我从小就这么回事。完了!你果然是不能改。你要告诉你自己:我慢慢改。所以发愿,它会让你突破自我设限。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先有目标,才有过程,这是引导力。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从净土的角度看,净土宗是不是也应该要发愿呢?看第二段。
看这个经文,请合掌。
(二)《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这段是引用《往生论注》,昙鸾大师的一个批注。昙鸾大师在解释发菩提心时,先引用《无量寿经》。他说《无量寿经》讲到往生有三种情况叫三辈往生。三辈往生修行的资粮的确是有高低的差别,但是它们都有个共同点:有一个成佛的目标。就是每一个人往生净土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佛而去的。
三辈往生,我们也解释一下。上辈的往生,是“舍欲出家,而作沙门,严持净戒,修诸功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上辈是出家人,出了家以后,严持净戒,修诸功德,这是第一个。那么中辈呢?虽不能出家,“奉持斋戒,供养三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人可能有因缘不能出家,但是他经常能够受持斋戒,护持三宝,最后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中辈。那么下辈呢?虽然他没有能力供养三宝,但是听闻三宝功德,欢喜信乐随喜赞叹,别人修善法时,他要上班不能去,但是内心当中念念随喜赞叹,最后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所以说,虽然这三个人所发的资粮力不同,但是他们内心有一个共同点,有一个引导力——发起无上菩提心。什么是无上菩提心呢?就是“愿作佛心”,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不想再继续轮回下去了。那么愿作佛心,就必须要有度化众生的心。度化众生的心怎么做呢?就是普愿一切众生往生净土。
我们作一个总结:愿生彼安乐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假设一个人不发菩提心,他只是思考极乐世界的快乐,为了追求快乐而往生,这个人是不能往生的。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交。我们是怎么跟佛陀感应道交?当然是心。你嘴巴那句佛号是心在推动的,你要心心相应感应道交。所以蕅益大师讲,你要是心作佛,你才可能是心是佛。这一点跟善导大师的顺从本愿是相应的。你读《阿弥陀经》,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错,佛陀真的是用世间的快乐来引导我们:“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但是请再往后读下去,你会知道佛陀通过表面的快乐,是要让我们“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为了圣道的因缘而施设快乐。所以净土的施设是为了圣道而施设的。如果你对净土的思考,完全停留在苦乐的层面,你念佛,来生是到天上去。因为你心中的净土,它的本质就是诸天。你整天想的就是快乐,“是心作诸天,是心是诸天”,佛号只是个工具而已,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这句佛号有无量的功德,叫作万德庄严。你心中是怎么想的,佛陀就给你什么。月亮本身没有意见,你是小滩的水,佛陀就出现小的月亮;你是一个大的水,佛陀就出现大的月亮。这跟佛陀没有关系,是你准备到什么程度,佛陀就给你相应的东西。你整天念佛,要的就是快乐嘛,那这个很简单,你要快乐,还需要大费周章到净土去吗?三界就有了,你想象的快乐,天道就有了,佛陀给你诸天的快乐就可以了。
有些人的佛号是没有引导力的。你看他肚子痛他念佛,肚子好了他就不念佛。儿子要考试,没把握他也念佛。整天所想的都是三界的东西,你的心都在三界活动,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可能突然间想到净土呢?怎么可能呢?这不合乎佛法的等流性。你前面的水流都没有白色的成分,都是黑色的,怎么流到下游突然间变成白色的呢?不可能嘛。你中间没有做出改变,它就不可能改变。
诸位要知道,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佛号只是个工具。假设你现在的思考,还是在追求快乐,那你就不能往生了。因为你心中,是心作快乐,是心是快乐。这句佛号就给你要的快乐。所以你必须要有圣道的功德。
这个地方就是说,假设你没有引导力,按照正常情况是不能往生的。我们为什么生生世世在轮回?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贪恋娑婆,希求娑婆世界的快乐,被妄想误导。我们在生命经验中,曾经接受过很多的快乐,这个快乐的影像在心中,我们希望快乐再出现,所以我们愿意去造善,祈求来生这种快乐境界再出世。你如果不做出改变,正常情况,心如果还是住在娑婆世界,就会把我们所有的修行都引导到娑婆世界去,这样就前功尽弃了。所以你不发出一个新的愿力,就会遵循过去的思考模式而不得往生了。
现在我们作一个总结。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不能错。第一个发心——确认目标;第二个才有所谓的了解路况——正见;第三个才有前进的资粮动力——付诸行动;最后到达彼岸。首先我们修行要知道,现在的处境是生死的此岸,目标是解脱的彼岸,我们的心中有很多问题要处理。刚刚讲到安住空性;第二个就是引导,你要设定目标来引导你。
前几天,台湾网络班的一个干部,他是补习班老师。告诉我一件事情。他有个学生,是台北一所知名高中的学生。她的一位好朋友,是这所高中今年第一名的毕业生。她没有经过考试,就是甄试。台湾有一种情况,你考试成绩很好只要经过面试,就可以进入你希望的大学。她已经甄试进台大,第一志愿了。但是她在毕业前得了癌症,一个?七岁半的女学生到了癌末。她没有学佛,她在死亡之前突然回光返照,知道她前生的事情。她跟家人说:我前生是自杀死亡的。她为什么自杀呢?因为她本来跟一位男众很好,后来那位男众得病死掉了,她不知道走出心中的妄想。那位男众死亡以后,她就不断地用妄想来伤害自己。
痛苦,往往都是自己伤害自己,后来她受不了就自杀了。自杀前她还发一个邪愿,她说:来生如果得不到真爱,我就不活到?八岁。所以她今生在?七岁半就死掉了。所以你要知道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一个引导力。她前生做了两件错事:第一件自杀。自杀是杀生,我们后面会讲到。你杀害自己就等于杀害众生,这是重罪,她犯了杀生的重罪。第二件她发了邪愿。
所以说,我们现在要处理无量劫来很多很多负面的问题。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设定目标。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够产生引导。我们的目标,当然是临终的正念了。你要先设定你的目的是正念,然后佛法概要后面会有很多的课程,你就知道怎么取舍。有些法门你今生暂时不修,但是你先随喜赞叹。有些法门对我们是非常急迫的,要把握机会。所以我们确认目标以后,生命才有正确的引导,这个叫作引导力。后面的正见篇、调伏力、再来修行,付诸行动历事炼心,最后才达到我们临终的正念。
当我们内心安住以后,第二个就是引导力,正确地引导我们的生命,设定一个目标。
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还有?分钟我回答三个问题。
【师父答疑】
【问】请示法师,上一堂课讲到,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如何解释?
【答】我们讲到生命的安住,安住当然第一个安住空性。空性就是你要多用否定的。刚开始学佛,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这个直觉是从感受而来,感受是从外境而来,而外境是由你的业力而来。所以相信你的直觉,等于是把插头插上了生死业力。我们要往生,不能去触动生死业力,要让业力沉淀下来。所以你经常相信你的直觉,你就跟过去的业力相通。你福报大一点,猜得都对,那是因为你的善业;但是善业用完时就猜错了,你的直觉就错误了。所以我们刚开始先要否定自己,必须让身上这头牛先沉淀下来,游于甚深法性三昧,用空性的法水,把心中的妄想先洗干净。你必须让人生很淡薄了,才有资格重新肯定——“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
所以,我们读经典时会发觉,佛陀的经典大体分两类:有一种是属于否定式的,比方说《般若心经》,比方说《金刚经》。我们《般若心经》看下来,肯定的几乎很少,都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佛陀什么都跟你否定,到最后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先否定再肯定。但是你读《法华经》,到了法华会上《法华经》就肯定了。你相信自己做得到,相信你可以成佛。但是,是先有否定才有资格肯定。如果你学佛就直接肯定,把妄想执着都肯定下去了,那你这个正念就带有杂染了,临终就糟糕啦!
所以你要有破妄的过程,一定要先否定。刚开始不要相信自己,先相信佛法的道理,从道理上去思考,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是这个意思。
【问】师父慈悲!为什么有些天王是来障碍佛陀,劝佛入灭?有些天王是来请佛住世,请□□?是不是天王也有好坏?
【答】当然啦!因为天王也是人去做的,但是天王的好坏跟我们不一样。他不是行为的好坏,生天一定是善业,他是思想有问题,知见有问题。其实诸天多少都有德行,都有随喜赞叹别人的美德。但是因为他贪恋生死这个思想错误,所以他不喜欢佛陀说法,他希望大家都陪他流转生死,他这个错误来自于思想。
为什么六欲天的天王是魔王?六欲天,我们一般分成三类:
第一层的四天王天、忉利天这种享受快乐跟人间差不多,也有男女的**,饮食的**,睡眠的**;中间这个兜率天、夜摩天稍微好一点;再高层次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就有点禅定了,欲界定,他的心更微细,化乐天是这样。
欲界天里面比较低层的。比方说我要吃一个苹果,我要自己去吃,才会感到快乐。到了上二天,天上的最高两层,他不要自己去吃,别人吃苹果,别人产生快乐,他直接把别人的快乐,转成自己的快乐。如他化自在天,他不要去吃苹果了,他在旁边看你吃苹果,他把你的快乐转成他的快乐。这种人不可思议,你看他能够修到这种程度。
在他化自在天天王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是魔王,不是所有都是魔王。他化自在天有很多天王,其中一个就是波旬,是这样子的。
最后一个问题。
【问】请问师父,什么样的情况才叫作空观的智慧?
【答】空观成就者,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情况呢?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你本来什么都没有,你要经常去想这个道理。我们不要太注重人生的相状,这些都是业力,你碰不得。每一个都是地雷,弄得你满身是伤痕。所以我们要从相里面去思惟道,其实因缘的假相都是暂时的,它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本性,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空观其实是什么?是空掉你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境。这个业力不用去空它,你心只要不动,它对你没有伤害的,你没有跟它感应。有一个外道看到佛陀,一直骂佛陀,骂了半天,他问佛陀说:“我骂你,你怎么都没有反应呢?”佛陀说:“如果有人拿东西请你吃,你不吃会怎么样?”他说:“就自己拿回来。”佛陀说:“你自己在造业。”佛陀的心不动,安住空性。
安住空性是什么情况呢?在经典上讲出一个譬喻说,一个圣人的心安住空性就是“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这个鸟它的确从虚空飞过去了,但是它没有留下痕迹,它无住。他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做完以后心中都没有相状,“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所以修空观的意思不是说,今天没有人刺激你,那不是,那只是缘缺不生。就是你的妄想在活动时你能够做到无住,这个时候你不跟妄想感应,跟真如感应,这个就是空观。你从平常就慢慢训练。
我们在修习空观的人,他的心会慢慢淡薄下来。一定要经过一个过程,就是觉得人生没有好坏,那颗心很淡薄。快乐时,你也不觉得很快乐;痛苦时你也不觉得很痛苦,那个“受”被调伏了,人生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时你就有点功夫了,可以慢慢开始历练,从空出假了。如果你现在的感受还是起伏很大,你快乐时还是很快乐,痛苦时还是很痛苦,那你没有修空观,你的心中一定有一个相状在引导你。“仁者心中,必有一物”,如果你的情绪变化还很大,那你心中一定有一个东西在里面。这个你不拿掉,临终时会破坏你正念的,就是它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