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灿云倒抽一口气,猛地睁开眼睛。
一片凝重浓厚的黑。后脑勺隐隐传来钝痛,她似乎躺在地上。
手机还在,打开电灯,她发现自己仍然在石窟。
休假时光,她报了一个旅行团,特地来鸣沙窟打卡。
刚才她还跟在导游后面听解说,眨眼的功夫,亮堂又热闹的佛窟不见了,黑漆漆的空间里,只有她一个人。
孟灿云尽量忽视诡异的氛围,慢慢从地上爬起来。
这间石窟方方正正,像一个倒扣的方斗。前面是一个佛龛,左右两边都是实墙,只有向东的石壁上开有一个石门。
她疾步走过去。在穿过石门时,视线不经意定在旁边的壁画上。
波浪纹式的发型,立领斜襟盘扣,有跟的皮鞋……
她敏锐捕捉到画像中一些怪异的元素。
鸣沙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一千多年的营建,元代以后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从十六国至宋元壁画,反映的都是古代宗教和世俗生活故事,女性画像可以是反弹琵琶、飘带翻飞的飞天,可以是头戴宝冠、项饰璎珞的菩萨,也可以是斜插步摇、衫裙帔帛的侍女……
唯独不应该是身着旗袍的太太。
她低头去看手机界面,没有一丝信号。拨出的紧急呼救电话也没有任何反应。
“叮叮”外面突然响起细微的锁链声。
孟灿云关掉电灯,躲在黑暗中的角落。
随着悠长的吱呀声,木门被缓缓推开。微风涌进来,搅动了窟内凝重的气流。
来人非常小心,鞋底与地面的摩擦由轻入重,每一步都走得极为缓慢。
半晌,一盏暗弱的煤油灯悄悄从石门后探进来,自左向右遍照一回,然后小心翼翼地往西壁佛龛挪去。
孟灿云紧紧盯住来人。
虽然她刚刚才意识到,这里恐怕已经不是她原来的世界。不过眼前的人身材矮小,一身脏兮兮的道士打扮,也根本不像是民国时期的人。
或许,她穿越回古代了?
“谁个!”
道士听到身后的动静,差点扔掉手里的煤油灯。待看见孟灿云,膝盖一软,彻底摔在地上。
“菩、菩萨!”
孟灿云见道士神色惊恐,微微低头,瞧见自己一身汉服装扮。
为了在鸣沙窟拍一些漂亮的照片,她特意选了一套大唐贵妃妆,想不到竟给她的身份凑了个巧合。
“道长莫惊慌,在下并非歹人。”她无法说明自己的来缘,索性学古人说话。
道士定了定神,惊疑不定地打量她:“……不、不是菩萨?”
“在下大唐西京人士,孟灿云。”
沙城离西京不远,如果她有幸回到唐朝,一定要去首都西京看一看。
“大、大唐?”道士目瞪口呆。
孟灿云试探问道:“当今不是大唐李氏?”
道士咽咽口水,用夹杂地方口音的话结巴回道:“这、这咱是、是民国十年,肃州沙城、鸣沙窟哩!”
孟灿云微微一愣,民国十年?
近代战争后的华国满目疮痍,解放前的任何一段历史,都是血肉模糊的疼痛。
她不敢相信自己抵达至一个暮云四合的晦暗时期。
孟灿云重新打量道士,渐渐想起来,清末民初的鸣沙窟确实有个道士,那就是被唾骂了百年的守窟人———王方碌。
王方碌原本是鄂省麻城人,早年在肃州从军,后奉道教,远游西疆,于同绪二十三年(1897年)至鸣沙窟,并就此留守收受布施,供奉香火。1900年,王方碌在清理佛窟积沙时发现藏经洞,可惜因愚昧无知和当时政府的昏庸无能,被外国人因坦丝骗走大量文书宝卷,成为被后人唾骂的历史罪人。
历史罪人如今站在眼前,仔细观量也不过是一个身板矮小,满脸褶皱的小老头。
孟灿云压住内心起伏,声音微颤:“王道长———”
“福生无量天尊!”道士连忙摆手,“贫道道号法真,俗名田方水哩!”
孟灿云狐疑地望着他:“田道长?”
“哎哎!”道士怯怯一笑,耸拉的脸皮堆出天然的滑稽,“是贫道。”
竟然与她所熟悉的历史不同。
如果他不是王方碌,那么民国十年又是否是历史上的民国十年?
“请问田道长,沙城现任督军……可是马其芳?”
历史上, 1921年的肃州正值大军阀马其芳控制,马其芳盘踞西北直到解放,是西北马氏集团的重要人物。
道士只道孟灿云来历非凡,却万万想不到,她口称大唐西京人,却连他们年初刚下台的马督军都知道!实在匪夷所思!
“马督军被赶走啦,如今是索义朝督军哩。您、您晓得哩?”
孟灿云微微皱眉。
索义朝?从未听闻此人。
又是一处与历史不同的细节。
如果道士说得都是真话,那么她可能落在了一个类似民国,却未被记录的历史缝隙。
“您、您真、真是大、大唐仙士?”到底太过惊诧,道士忍不住又问一遍。
孟灿云转眼看他。
无论如何,面对一位忠心佛道的道士,怪力乱神的说法或许能为自己赢来一些友善的生存帮助。她没有隐瞒自己凭空出现这一点。
“在下原本与人同游,眨眼功夫便在此处……”
道士怔了怔,深信不疑。
这个窟刚装上门,而在他来之前,此门可是锁着的!那么——
他像是猛然记起什么,缓缓转头朝旁边的石壁看去。
南壁的图画非常精美,画着大大小小共计十二位美人。最前面的三位美人身形较大,她们遍身罗绮,满头珠翠,一看就知是豪门贵族眷属。美人头像旁边有说明身份的榜题,为首的美人旁边题字“都督夫人巨鹿周氏一心供养”,第二位身形较小的美人,墨书题为“女十三娘供养”;第三位身形再小一些,题为“女十七娘供养”。后面的九个美人形体更小,看起来像是奴婢,没有榜题。
再仔细看,第三位美人的榜题后,其实还有一个榜题——“女十九娘供养”。
可奇怪的是,只见榜题,不见人像。
孟灿云记起导游讲过这幅壁画,当时自己正是盯着画里美人看入了迷才会掉队。这些美人都是唐代仕女,想不到自己今天的装扮,竟与她们有九分相似。
“想不到,在下是从画里出来的。” 她因道士的暗示获得灵感,轻轻一叹, “不可思议。”
道士神色一震,悬在心口半天的石头终于落地,甩甩道袍倒头就拜。
“福生无量天尊!仙士莅临凡尘,道真恭候不周,三清道祖见恕,十方诸佛见恕!”
孟灿云见他虔诚跪拜,竟有一丝不忍。
“田道长,在下受佛祖神谕———”她想到被盗的文物,顺口扯了一个缘由,“奉神谕现身取经。既滞留于此,希望得你相助,助我完成使命,早日归去。”她将自己的来历混圆过去,却也迫不及待要寻找回家的线索 。
“先带我出去吧。”
道士头如捣蒜,高举火把毕恭毕敬地在前面领路。他哆嗦着瘦小的身子,苦难的脸上有一种因极度激动而稍显悲戚的神情。
谁也无法体会这个贫苦老道内心的震惊。
这两天道祖入梦,告诫他暂放外道偏见,勤礼佛窟以迎神明。
万万想不到,今天夜巡一周。竟真的迎来一尊前代活菩萨!
佛法显灵,现身说法。一定是派神士助他羽化成道来的。
道士诚惶诚恐,抬脚的每一步饱含虔诚的敬畏。
【1】“ 鸣沙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一千多年的营建,元代以后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生活故事”
【2】“ 王方碌原本是鄂省麻城人,早年在肃州从军,后奉道教,远游西疆……历史罪人”
【3】“ 南壁的图画非常精美,画着大大小小共计十二位美人……‘女十七娘供养’。”
以上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来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