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浮白载笔 > 第17章 幸存者(艳尸的后续)

第17章 幸存者(艳尸的后续)

首先希望书中的所有逝者安息,希望现实中的原型和所有沉冤的被害人安息,希望大家永远都和自己的亲人爱人在一起,希望这世上没有罪恶。

本来以为是一个三万字就能结束的短篇,可是敲下全文完三个字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要十五万字了,索性再多写一点,因为这本书算是一种新的尝试,里面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耗费了很多心血,如果后续其他的写作计划完成,我想我还是会继续周琪和梁逸的故事的。

这本书我写了将近一年余,还不包括前期准备的时间,最初决定要写这个故事,脑海可以称为是灵感的东西,来自于大家都很熟悉的南大碎尸案,说是熟悉,可是我想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熟悉,包括我。

提起这个案件,好像总是最先让人想到死者刁爱青的名字,被煮熟的头颅,被精细切割的肉片,大雪之后消失匿迹几十年的凶手,中国第一大悬案,天涯论坛,涉政阴谋论,诸如此类的字眼。

这样一看,我好想也并非不熟悉这个案子,可是我心知自己熟悉的不是案子,而是奇闻的碎片,我不熟悉刁爱青这个人,不熟悉案件的各种详情,我所知道的内容都是网络上碎片化的信息,还有各种二次创作的“艺术作品”,我很清楚自己第一次从什么地方了解到这个案子,那时我上初一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古怪小孩热捧黑深残标榜个性的年纪,我是从一些充满恐虐奸奇,换言之,重口味的论坛听说的。

当时的我搜索了无数个帖子,我很好奇,人怎么会被分割成几千片肉,为什么要杀这个女孩,凶手还能被抓到吗?大概是这些好像是很正义的理由,可是我现在也想问当年的自己,你是真的想让这个案件被破获吗,你的关注是想要让一个人沉冤昭雪,还是只是满足一些猎奇的小心思呢?如果这桩案件被破获了,你会记住谁,你会在多久之后忘记呢?

在国内比较火的视频平台搜索南大碎尸案五个字,最高的播放量有千万,标题更是琳琅满足,xx关于难道碎尸案的分析,凶手视角,最全最真,推理直击第一现场,基本相似的内容,隔一段时间发布出来,播放量和评论数依然可观,显然大家的破案热情总是高涨。

伴随着这份热情,创作欲和表达欲同样水涨船高,基于南大碎尸案的改编更是不胜枚举,大众比较熟悉的创作是天涯神贴时代黑弥撒的一篇帖子,而早在此之前,1998年的《收获》上就曾发表过一篇名为《纪念物》的小说,改编自南大碎尸案,我读到的第一本篇改编创作,出自《十宗罪》。

似乎阅读这些改编文学,再加工,再创造,就好像再一次用新奇的视角重新了解了南大碎尸案,因为人类天生就有探索未知、寻求刺激的**,这些悬案、奇案充满了谜团反转和超乎寻常的细节,总是能极大地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人的本性如此,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多谈的。

2023年,一部名为《他是谁》的悬疑刑侦题材电视剧播出,我也和家人一起追剧,只是没想到收官之后,这部剧备受争议。因为它自称改编自南大碎尸案与白银案,剧中的“余爱芹”对应南大碎尸案的被害人刁爱青,还虚构了与“余爱芹”私生活“婚外情”的剧情,其实这种事情也不少,记得几年前的电影也是非要让人家找孩子的妈和丈夫工友睡觉,被原型起诉。

那个时候是当年十月份左右了,我和朋友煲电话粥聊天,聊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看的悬疑剧,突然讲起这桩闹剧,她和我说:“就是根据那个天涯帖子改的吧,二创再二创,那还了得。”

“这么说还真是,但是我记得当时看他推理的还蛮详细的,好像听说他爸爸是刑警来着。”

“什么推理嘛,天涯是用来推理的地方吗,都是写小说的还不知道写小说的是什么德行,就是他把自己当侧写师了,炫耀一下猎奇一下,根本子虚乌有的,你看现在一提南大碎尸案都得提他一句,厉害的,美死他了。”

“那确实哦,写小说连自己都能骗,我发现我现在编故事就是张口就来。”

“这还不好啊,编不出来就完了。”

那天之后,我心里始终记者这件事,也不知道又是过了多久的一天,突然想起来朋友的话,把当年的天涯神贴翻出来又读了一遍,把《纪念物》搜出来读了一遍,把《十宗罪》改编的一章翻出来又读了一遍,很艺术,也有创作热情,甚至有些描写也很有趣:

“作案过程我无法做出具体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嫌疑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看着被害人的身体像切羊肉似的被切成了一片一片,嫌疑人感到,她的罪赎清了,但这□□依然污秽,必须丢弃,只有灵魂,才是永远洁净的,只要被害人的灵魂能和他在一起,他就满足了。”

至于《纪念物》和《十宗罪》,一个在创作迷雾的手法上勇攀高峰,一个在悬疑畅销的版图上大杀四方,修辞方面可能就不如天涯神贴雕琢精细了。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把这些故事页面一个个关掉,留在了百度搜索“南大碎尸案”的网页,被害人刁爱青的照片留在最上。我看着她,突然想到四月份的时候,我奶奶打电话的时候和我说,老家村里有个很年轻的女孩L,去市里的路上被摩的司机害了,死得很惨,很可怜,和我差不多大的年纪,让我一个人在外小心。

我仔细问了一下,原来是有人说她被□□了,胸部和嘴唇被凶手用剪刀剪了下来,当时觉得就是不大相信,感觉太过猎奇,或许是口口相传之下,大家误会了什么,还是不要再多强调吧,感觉不大好。两个月后,我才觉得这种善意的解读,好心的维护,不忍见恶的心态,也是和添油加醋的解构一样残忍不负责任的。

那个女孩也留下了一张照片,是她家人登在寻人启事上的,应当也是生活照,我又找到那篇寻人启事,望着她和刁爱青的照片出神,从生到死,从人到尸体,转变其实只需要瞬息,可是却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理解一个人死后会变成一种可以解构的对象,尸体不再属于生前的那个人,而是变成了一个抽象的符号,一种元素。

1996年1月10日夜晚,离开南京大学校区的刁爱青在想什么呢,L搭乘摩的去市里的那个下午,她是想去做什么呢,只是很可惜,她们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答案,即便是她们最亲的亲人,也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的回答,因为他们终究不是刁爱青女士,也不是L女孩,社媒间好意好心的推理与测度,也不过是找寻一个窗口,以她们的死亡为媒介传达旁人眼中的世界罢了。

去年,2024年,10月2号,我早上躺在床上刷手机,想起来很久没有刷朋友圈了,刚到打开向下翻,就看到了一条讣告,是我朋友W的,我还以为是她家里出事了,坐起来又读了一遍,发现是她妈妈发的,又读了一遍,知道W不在了。

她是我童年时的邻家玩伴,是我的小学同学兼初中同学,上大学后虽然不在同一城市,联系也没有断过,和她最后一次说话是一个月前了,她说她马上就要产期了,很快就要和宝宝见面了,后来我见她朋友圈发了一次小婴儿,看着也乖乖的,我问候了她,祝福她,她却没有回复,虽然我对婚姻完全没有概念,但是也能理解孕妇的不易,她应当是在坐月子,我想年底回国的时候找机会去探望。

讣告里,阿姨只说失去了W,我打电话过去问,才知道W是自杀的。在她产后第二个星期,W坐大巴回了老家,在她家马上要拆迁的旧房里面烧炭自杀了,我问阿姨,是因为婚姻不幸福,或是老公不关心她,还是孩子有了什么事,阿姨哭着说都不是,家人很关心她,女婿也是好性格,谁见了都会夸的好女婿,孩子也健健康康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情,到底为什么,日子过得好好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完全不理解她为什么会自杀。

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那一整天,我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不去看之前和她的聊天记录。

大二的时候,W就恋爱了,大三的时候订了婚,大四结婚了,那个时候我还在沉迷打游戏,做手账,看动漫,我看到她朋友圈突然发订婚的消息,我很震惊,有一次半开玩笑的问起,诶,我可记得你初三的时候说以后要世界各地去旅行,然后找一个最美的地方定居下来,开一个民宿招待客人,到时候把我们这些好朋友都邀请过去住的。

W在电话那头笑着说,说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怎么可能实现,沉默了几秒,就说起其他的,当时我讲那些话,也是有些情绪在的,那个时候的我很偏激,觉得这个世界非黑即白,其实是不想她这样早早结婚的,不理解,也不认同,现在想起来,只会觉得自己恶毒。

过了四五天,我鼓起勇气才打开W的朋友圈,和她过去的聊天记录,翻着的时候,想起她的生孩子前的样子,想起她的声音,有时笑,有时落泪,我想要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想知道她为什么不告而别,好像一定要探究出一个理由来。

最后我找到了她的短视频账号,她很喜欢拍段视频记录生活,即便没有什么人看。最后一条视频是她离开那天拍的,她没有把摄像头对准自己,而是认真仔细地拍摄了旧房的模样,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没想到这条账号下面有几百条评论。

互动亲朋好友来看的,“逝者安息,无意冒犯”的,“穿着红衣服,看来是想当鬼”的,“你们不觉得这个视频很诡异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的,“她男人发现孩子不是他的要离婚”的,种种。不知道为什么,她自杀的事变成了新的城市怪谈,应该也是有其他人提醒,阿姨两天后注销了她的视频账号,她在这个平台留下的所有痕迹,包括那条安静的视频,随着那些打扰和揣测消失了。

那些评论却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就像关于L被害的那篇公众号文章,评论区里面有个人发的评论:“唉,我就说现在这年轻女的们,真是一点都管不住了,染上个头,天天打扮上也不知道干啥呀。”,一点都忘不掉,在我的脑子里反反复复。

说是生气,好像也没有愤怒的不得了,说是可笑,也笑不出来,想了又想,只能得出来一个世事无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谁也改变不了什么的糊涂结论,我不只是因为认识到生死皆不由人而感到茫然,而是W的死,L和刁爱青的不幸,以及她们死后与她们已经全然无关的种种,让我感到哀伤,作为朋友,同乡人,陌生人的惋惜,我突发表达欲,突发同情心的时候,我的惋惜,我这个常常编故事的人,巧言令色的文字,或许逝去之人并不需要的惋惜。

“感觉这个案子侦破确实太难了,白银案能侦破,毕竟是因为有很多DNA证据的,甚至这个案子很有可能凶手已经死了,倒是也不是说不该努力了,或者警方坚持没有意义了,只是觉得需要警醒,让大家知道这种恶的存在,这样的意义更大一点,关于受害人,还有一些推理什么的,少一些吧。”

这是W死后,我又一次看了一些关于1.19案的视频,发布在评论区的话,没有什么意义的话。这还不够,所以我打开了码字软件,开始敲定大纲,构思这个短篇,许多人的身影闪过,许多想法堆叠,我该怎么样表达我的心情,着墨谁的故事,怎么样改编,最后我想到了我。

我的姐姐比我大六岁,我七岁后就没有再见到她了,完全记不得她长什么样子,也没有印象了,因为小时候的记忆消失的很快。可是我想每个小孩子都会记住刚上小学的碎片记忆,我记得一年级开学那天,姐姐还是在的,我回家和她说学校发了新书包,我不要用你之前的,她教我包书皮,可是后来她就没有出现过了,爷爷奶奶留着一张我俩的照片,这是我最容易找到的,我看着这张照片,才能确定,她是存在过的。

小时候大家都是独生子女,但是我总是会嘟哝一句,我才不是,我有个姐姐,想让别人羡慕我,可是又没法证明。有时候远房亲戚因为坐席吃饭见到我,会喊出她的名字,最后被别人尴尬地纠正过来,有些不知道原因的,还会问,老大去上学了吗?让大家都沉默。甚至上学填资料,或是其他种种文书的时候,我总有一个三字的曾用名要填写,因为那是随着姐姐起的名字,我们作为姐妹两个,父母请人起的,有美好寓意的名字。

高考结束后,我第一次问我父母,姐姐到底是怎么走的,我已经长大了,有些事可以承受了,需要知道了。那天我总算是能真正地了解她,努力想起她。大二姥爷确诊了癌症,大三的时候离世了,我为他送葬,第一次看到了姐姐的墓碑。那之后,回到学校后好几个夜晚,晾衣服的时候,听歌听到副歌的时候,或者是室友都入睡,我在床里开着小灯做手账的时候,我会突然流泪,想姥爷,想她,无处安放的哀恸,怅然若失。

献给姐姐。

2025.8.26

-------------------------------------

2025年8月31日晚19时01分, 视频平台为我推送了一条视频,标题为“关于南大的事,原文他来了”,发布人为XXX-天涯-南大。该视频评论区置顶评论来自发布人:立即购买|《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哪吒三界往事 》官方授权电影主创团队亲绘随书赠好礼

截止2025年8月31日晚19时13分,该视频播放量累计13.9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