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遇舒手里拿着的是一只模样别致的簪子,木簪头上镶着一朵白闪闪的莲花,又提溜着两个小莲蓬,看样子应该是银子做的。
石青越在乡野,还没见过哪样的人家带这样精致的东西,一时也估不出来价。不过这东西细看还像是旧物,表面却不见乌蒙蒙的,应当平日保养得很是用心。
“这是……”
“这是我爹爹们成婚时,我爹送给我小爹的。”
叶遇舒轻轻摇动着手里的簪子,“叮铃铃”的响声响起,在静谧的晚上,声音显得更加清脆悠扬。石青越这才发现那坠着的莲蓬竟然还是对小铃铛,惊叹一声,可见他那没见过的老丈人买簪子时是多么的用心。
听着铃声,叶遇舒面露怀念,幼时小爹总是摇着它哄着他,这可比拨浪鼓对他有用多了。
“值不值一两银子,都不动他,快收好。”
“可是……”
“家里还有粮食呢,可以先拿去换钱,我这腿伤也不是多严重,就是修养半个月,还有七八天就可以上山了,当时候再把粮食买回来就是了。”石青越没等叶遇舒说完,直接打断道。
或许还有别的办法,只是被老太太扒下的那层皮,石家合力还了几年,一家人还账都还怕了。这几日虽然过的清苦拮据,但其实账还完了,几人心里都轻松不少。是以这一两银子比起以前欠的债,就算是九牛一毛了,可他们也都心照不宣的没提过去找人借钱的这个法子。
第二天早饭时,石青越就跟秋桂花提起要拿粮食还钱,秋桂花听完点点头,说起来她也是这样想的。
只是饭后粮食还在装车,就有人找上门来。
叶遇舒看着来人不认识,转头叫来秋桂花,没想到她也不认识。
“你是…!?”秋桂花犹豫的开口,门口站着一位年纪比她稍小的妇人,她实在是没认出来来人是谁。
“姐姐好,我是王家村的。”那妇人人笑盈盈的开口自报家门。
“哦哦,那你这是…”王家村可离她们隔了两个村子,秋桂花想想家里确实没有那边的亲戚。
“哎呦,你看我也是,这冒冒失的过来,光站这了,怪我。我呀,是跟人打听着过来,问问您家不是前两个月才办的喜事吗,那喜服还在吗?”
乡下人成亲,多数就是扯些寻常的红料子做身衣裳,就像石青越当时身上就是,这样过后平日里也能穿。少有特意去做喜服的,就只能穿那么一天,当然家境殷实的就不说了,也有一般的人家做喜服,过后再兑出去的,这样结婚当日既好看,又费不了多少钱。
秋桂花这下一听就明白了她的来意,心下微动,她倒忘了家里还有这头能变现的东西来。
“不过,这位就是您家新娶的夫郎啊,模样真好。”那妇人看着叶遇舒嘴上夸着,脸上却有些失落。
“怎么了。”秋桂花注意到她神情上的变化,开口问道。
“哎,这不是我家说妥的那位,个要高些。”那妇人笑笑,伸手比划了一下。
“那这样说,倒是正好呢。”
秋桂花一拍手,让那妇人先进来稍等片刻,拉着叶遇舒进了屋。
“娘,外头谁来了。”石青越坐在屋里头还在剥绿豆,只知道外面来人,听不真切说的什么。
“王家村的,过来想买遇哥儿的婚服呢。”
叶遇舒眼睛一亮,才听明白过来,没想到婚服还能卖呢。
“遇哥儿,这婚服是你的,说起来卖不卖还得看你…”
要不是因为现在手上没有能用的钱了,秋桂花可能就直接回绝了,毕竟人家胡月的婚服就没动过,怎好就单单把叶遇舒的卖了。
“卖啊。”叶遇舒乐呵呵的把婚服翻出来,他心里不想别的,现在能换钱就是最高兴的。
“妹子,你来看看。”
那妇人摸了摸,又展开仔细瞧了瞧,点点头看来是满意的,只是一开口才愿意出二百六十文。
二百六十文,秋桂花自然嫌少,算起来不说别的,也才刚刚够半身布料钱的。不过看叶遇舒的表情,他是很满意的。于是秋桂花见那妇人注意力还在喜服上,连忙捏着叶遇舒的脸就给他头转过去,毕竟听到二百六十文就一副很开心的模样,这样被人瞧见了,可不好要价。
“妹子既然是打听过来的,那就是在别人嘴里比过了的,识不识货,这料子在这。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也不要多,三百五十文。”
那妇人一听这价,自然琢磨着要压压价。可秋桂花没等她开口,继续说道:“我要的可不多,我们这虽然是穿过的,但妹子你瞧瞧,就这料子,三百五十文还扯不了这身料子呢。况且不是我自夸,我做衣裳的手艺在附近也是有口碑的,不信,你细瞧瞧。”
那妇人一看,针脚果然平整细密。
秋桂花知道,这两个月附近又不是没有别人家办喜事的,既然到了她们家来,肯定是问好了的。看那妇人又摸了摸料子,脸上有了松动之色,紧接着又道:“再说我这绣工,是比不了人家店里卖的,可也都是吉祥的花纹。而且我这锁边放量都大,刚刚你也瞧了,身长是差不多了,万一有哪些地方紧了,你这改也不需要再添布料了不是。”
没等那妇人有反应,秋桂花又乘胜追击,“你若要了,我们当日带的头花发带也一并送你,都是一匹料子上出的,颜色鲜艳着呢。”
那妇人一听,再加上衣裳确实不错,于是也不再扭捏,直接付了钱。
眼看叶遇舒送那妇人出去,秋桂花也是松了口气。喜服不比其他的东西,刚刚价钱要是没谈拢,拿到外面也不见得很快就能出手。
叶遇舒关门回来,望着秋桂花一整个崇拜的目光,刚刚要是他,二百六十文他就答应了。
“娘,要不把我的喜服也卖了吧。”胡月道,她算了算要是能卖差不多的钱,税收也能凑的差不多了。
“你的就算了吧,放了几年了,颜色久了不一定能卖上价。”
秋桂花嘴上这样说着,其实她是知道胡月很是宝贝她那喜服,每年都得拿出来晾晒几次,就怕被虫蛀了。
“那不然把后院的鸡先逮去卖了,等青川拿了工钱回来再添上就是了。”
胡月这样说也是有些顾虑在的,突然间去卖粮食,是会被压价的。家里粮食就这么多,后面肯定要补回来,这一来一回就得添不是钱进去。而鸡不同,买来买去都差不多这个价。
“算了吧,都卖了也不一定够,而且家里就那两个蛋,吃了还能补补身体。”
秋桂花想想也拒绝了,不过算算卖喜服的钱,加上上次石青川回来拿的工钱,秋桂花手里也有五百多文了。那就用不了拿这么多粮食去换了,便喊着叶遇舒一起把粮食再搬些下来。
叶遇舒一听只还需要不到五百文,就凑够税钱了,虽然他现在身上拿不出五文来,但竟然觉得不多。
叶遇舒想着昨日翻出来的东西,把手里粮食一放,进进出出也不知道在找些什么。
“娘,我出去一下,粮食先别卖了。”最后叶遇舒留下这一句,人就跑出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