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里没想到,第一个为盲盒买单的,竟然是马坤。
今天夫子讲的内容,李万里有些不明白。放学后,李万里单独请教夫子。等他完全弄懂,天都快黑了。
夫子夸了李万里近来学习进步许多,让他再接再厉,提议李万里明年二月参加童生试。
这个时候,顾千阳应该早回村了。李万里没绕路去门口。等他回到寝室,马坤难得在看书。
只是,他看两眼就把书合上。没两秒,又打开,整个人美滋滋的。
见李万里回来,马坤合上书,美滋滋,“你猜我买到了什么?”
李万里猜不出。李万里不想猜。但他看马坤一脸期待,打趣道,“买到期末试卷了?”
马坤跳脚,“这说的什么话。万里兄,以后万不可说这类话。往前二十年,选举作弊,不少考生买了试卷,被查出来终身禁止科考。相关官员,死了一大批。这话,就算是玩笑,也不能轻易说。”
李万里没想到夏国发生过这种大事。平常,也没听说过。马坤家里是镇上富户,得到的资讯就和他天差地别。怪不得,寒门难出贵子。
李万里郑重道,“往后不提了。只是,我实在猜不到马兄买到什么。想必一定价值连城,或极让马中欢喜之物”
“非也。非也。”马坤说,“小玩意。不过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我只花一两银子,就得到千金难买的一句好诗。”
李万里,“......”大概知道是什么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万里给十个精品书签定价是一百文一个。比一文一个的普通书签整整贵百倍。不过,李万里瞄准的客户群体是学院中少部分有钱的。
只是,怎么变一两了?他们的生意刚开张就有竞争对手了?诗仙有竞争对手了?
李万里想不通。
“莫不是竹书签?”李万里说。
“哎,你还真神了。”而后,马坤想起李万里每天绕路到门口,”你看到了?今天书院门口有个小摊卖竹书签。上次我线子坏了,觉得竹子的新奇想买个看看。一文钱一个竹书签,原是想买两个看看。“
“结果,我上去一看。小哥儿的摊位上,有九个书签用纸包着。我就好奇,一问才知道,这书签要买了才能拆开看。看了不想要还能退钱。这九个书签上面都是千载难逢的好诗。”
“还有一个,没封纸,免费让看。”
“你猜,上面写的是什么?”
李万里......
但他很会捧场,“写的什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马坤还在继续感慨,“写的太好了。三岁开蒙,苦读几十载,不就为了金榜题名日嘛。”
马坤上头了,当即要买一个拆封。他从书里抽出书签,把有字的一面转给李万里看。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马坤真的非常喜欢这句,毫不犹豫拿下。
马坤神神秘秘,“你说这么好的诗句,我怎么没听过?我们附近的山头会不会有隐居的大儒?不然,怎么有这么好的诗句?小哥儿说是祖上口口相传。"
李万里:不才在下会背点诗。
十个书签都是抄李白的诗句。李白太经典了,好薅。当初李万里想诗句时,满脑都是李白。
不过,李万里有跟李天德说过。如果有人问起这些诗句的来源,就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孤本。书本已经被毁,就零散几句诗句靠家中长辈口口相传。
李万里想赚点钱改善家里人的生活。不愿做沽名钓誉之辈。何况,德不配位,迟早要出事。
李万里试图解释,“夏国建国几十年,前朝有好诗句两三代人相传流下不足为奇。”
李万里想卖书签时,可是好好了解了一下夏国的历史。新旧交替,战事很是惨烈。
幸好,夏国几任皇帝很重视文人。文化上没有什么忌讳,例如文字狱之类的。李万里搬出这些诗句,没什么负担。
李万里正试图让马坤相信,没有所谓的大儒,打消他假期上山探访大儒的想法。
苏必先回来了。
“你们猜猜,我今天在门口买到什么了?”平常很沉稳的苏必先一脸兴奋。
李万里、马坤,“买什么了?”
苏必先,“一句千金难买的好诗。”
李万里......怎么回事,羊毛都是薅舍友的?
马坤一脸遇知己,“你也买了?”马坤拿出自己的书签,给苏必先看上面的诗句。
苏必先拿出自己的,上面写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两人欣赏一番,眼看苏必先都要被马坤的隐居大儒说说服。李万里准备坦白从宽。
不料,马坤来了一句,“竹,自强不息,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配得上这些好诗。只是,这字一般。”
其实,马坤想说的是字丑,和他的有的一拼。
苏必先沉思,“许是家中小童写的。”
李万里....得了,由他们去吧。原主不善于人交流且学业不出彩,。除了夫子,很少有人见过原主的字。
好在,马坤和苏必先只是讨论诗句,并未多说其他的。不然,他们就会发现,苏必先花五百文,马坤花一两。
这头,李星和一脸紧张,时不时摸摸自己怀里的荷包。这荷包,还是姐姐出嫁前绣给他的。
李天德来接他回家,李星和还没找到时机跟李天德单独说话。
今天是他第一天摆摊,卖了一两五百零九文钱。一文钱一个的书签卖出去五个,两文钱一个的卖出去两个。精品的,卖出去两个,一个一两,一个五百文。
这是他第一次揣这么多钱。李星和十四年的人生里,一共攒了三十六文私房钱。
李星和:爱上摆摊了。
今天,李星和摆摊就在李秀云旁边。两人都对能卖一两一个的书签好奇不已。李万里,好像还真点东西。
李志锋没再继续跟着摆摊,买卤肉两人足矣。他来接人,几人结伴回村。
得知李星和以后还会出来摆摊,李志锋很高兴,“你们三以后在一起摆。天德叔,以后我们两家轮流来接人?”
学生放学晚。要做学生的生意,赶不上回村的牛车。村里偶尔有牛车来镇上,两文钱能坐一趟。只是,回村比较早。
李天德答应了。
李星和还是一脸紧张的样子。几人长相都不错,尤其三人还是年轻的女孩、哥儿。路人走过都会看一眼。
等到没人的地方,李秀云忍不住让李星和放轻松点。李星和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怀里有银子。
李星和看着面色平静的李秀云和顾千阳,不由心生佩服。今天他在一边看着,顾客一来买卤肉最少也有几十文。想来,李秀云赚得更多,怪不得能给顾千阳十文钱的工钱。
十二文,可以买一斤猪肉。
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要学的。
李星和对未来充满信心。陌生人好像没那么可怕。而且,哥哥很厉害,学问很好。虽然他看不懂竹签上诗句的意思,但能让人心甘情愿花一两银子买十几个字,一定是很好的字。
顾千阳:李万里长得不错。书也读得好。
回到家,李星和掏出荷包。李天德何玉看到荷包有一个小鼓包,估摸着有十几文钱。
“一天能卖十几文,很不错了。”成年男子,做一天苦力酬劳介于十文到三十文之间。多是不超过二十文一天。
李星和从怀里掏出一长串的铜板放在桌子上。铜板相互碰撞发出声来。
李天德和何玉:目瞪口呆状。
“这么多铜板?”
李星和得意地笑了,“这一串是五百文。”
竹筐是李天德背回来的。他从竹筐里拿出书签点数,”纸包着的只少两个,一共两百文。怎么是五百文呢?“
李星和继续笑,把荷包里的银子倒出来。里面是九个铜板和一锭亮闪闪的银子。
李天德倒抽一口凉气,他们家一年到头刨去开支,存不了一两。今天,就赚了一两多?
李星和把钱搂到一起,“一共是一两五百零九文钱。”
“怎么有这么多?”
这就不得不提李星和的灵机一动。
第一天摆摊,李星和有一些期待,更多的是紧张。很害怕有人过来收保护费,或者有人捣乱砸摊子。
好在,一切都是他多虑了。
学生还没下课,没什么人。顾千阳看到他,还走过来跟他聊几闲句。虽说他跟顾千阳没什么交集,但在镇上能看到村里人,他多一些安全感。
李星和对顾千阳印象更好了。真想跟他做朋友。
学生放学,李秀云的摊子忙起来。零散的学生路过,看到他卖竹书签,一时新奇过来看。一文钱一个不贵,竹书签耐用,零散卖出去几个。
拆封的一个精品书签,有不少学生爱不释手,只是嫌贵买不起。李星和见这些书生穿的棉衣有些发白,还有一些是麻衣,知道是买不起。
还有一个书生,很是不好意思地问李星和,能不能摘录下来分享给其他人。李星和答应。他大概知道,这是很好很好的诗,很多人喜欢。
等马坤过来时,李星和已经没那么紧张。
马坤是个性情中人,看到拆开的一个书签: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当即喜欢得不行,又见封起来的九个书签。听李星和说,剩下九个全是不同的诗句,丝毫不逊色于这一句。心里痒得不行,真想全部拆开看。
马坤还在犹豫过后,最后忍不住对未知的好奇,挑了一个未拆封的。
马坤,“要这个。”
李星和见人没问价,又见马坤身上衣料不凡,灵机一动,“公子觉得这句诗值银钱几许?”
马坤:难不成我还买不起一个竹书签?马坤每月能从家里领五两,母亲私下会补贴他五两到十两不等。
不过,这的确是好诗。而且,读书人的事,岂能用区区铜板来计量?
傻白甜马坤帅气地从怀里掏出一锭一两银子,“一两可够?”
李星和心跳不止,“您是有缘人。”李星和控制着手抖,收下银子。
马坤当即拆开纸封,上面的诗句他念了好多遍,心满意足。
古有千金一字,今有马坤一两买书签。
等到苏必先来时,李星和故技重施。只是,苏必先没马坤傻白甜,坚持让李星和先报价。
苏必先:去寺庙拜佛,佛只说有缘,却没说是几两银子的缘。还是问清楚好。
李星和胆大包天,“一两一个。”
苏必先饶价,双方以五百文达成交易。
苏必先:开心,立省五百文。
李星和手抖:赚五百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竹签诗词皆来自诗仙李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李星和的尝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