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门进了教室,闵行一眼扫过人群,才发现男孩子竟和自己一个班。
不过两人的座位离得很远,一个因为一米六出头的身高坐在第一排,而另一个借着一米八七的大高个自觉坐在最后,中间隔着整个教室。
她到得不算早,当然也或许是大家都对崭新的校园生活充满好奇,所以都提前到了。
此时教室里几乎坐满了人,同学们不管互相认不认识都在说说笑笑。
有人聊起小学门口的关东煮,周围立刻有人附和,说那个小摊也曾在自己学校门口摆过,卖过一模一样的竹签食物。
又有人说起五年级时的一次春游,提到去了某个海洋馆,瞬间,旁边的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海洋馆里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还有几个女孩子聊起自己书包链上挂着的毛绒玩偶,有着相同爱好的同学们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在这热闹里,闵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来得晚,又没有熟人,甚至连个同校的校友都没有,只能在座位上默默坐着,低头盯着桌面上细小的木纹发呆。
好在没过多久班主任就推门走了进来。她是个瘦削的中年女人,穿着运动衫。她走上讲台,介绍一番,就吩咐男孩子们出去搬书,女孩子们则留在教室里打扫卫生。
闵行被分配到擦黑板的任务,和她一起的是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乍一看有点像十几岁刚出道时候的渡边麻友,头发又多又浓密,让人好生羡慕,只是不会笑。
她不笑,也不会看别人。
她们站在讲台上,周围的人来来往往,像鱼一样擦着肩膀游过来游过去。两个人本想同时走过去,却不约而同地挡住了对方的路。闵行低头,侧身示意她先过去,她却没动,只是静静地一直看着闵行,闵行疑惑地抬头,就看到她对自己笑了。
两人一边擦黑板一边聊了起来。
女孩介绍自己叫李亚茹,闵行也礼貌地报上自己的名字。
擦黑板、接水、换水......
几个来回后,二人的话渐渐多了起来。
闵行说:
“你笑起来很好看。”
李亚茹侧目看她:
“真的?”
闵行认真地点点头:
“真的。”
李亚茹又笑了,这次是对着黑板:
“你笑起来也很好看。”
闵行愣了一下。
她笑了?
好像没有吧......
闵行一本正经甚至有些紧张地问:
“刚才我笑过吗?”
李亚茹眼睛盯着黑板上的一块粉笔,用力地擦着:
“我想的。”
闵行说:
“想的又不是真的。”
李亚茹侧过脸看着她:
“会是真的。你以后会对我笑的。”
男孩子们搬着书回来了,教室里的人渐渐散开,各自回到座位。
闵行和李亚茹身高差不多,都坐在第一排。
老师让第一排的同学数好自己这一排的人数,然后去前面领取相应数量的书本。
她们排在最后。
李亚茹数好了,就把剩下的递给闵行。
发到英语书时,李亚茹照旧数好递过来,闵行接了,拿一本然后给后边,可等她扭头回来,转头却看见李亚茹手里拿着一本皱得不成样子的书,整个封面都被折了过去。
闵行忙问:
“这么多好书,你怎么主动挑了这本皱的?”
李亚茹把那本英语书压在最底下,用其他书压住折痕,一边压一边扭头看闵行说:
“我要是不拿,传到最后,肯定得让最后那个人拿到了。”
闵行看了眼李亚茹这排的最后一人,是陈轩。
而就在她回头这一刻,似乎陈轩也察觉到她的目光似的,两个人一瞬间对视在一起。闵行赶紧把头转了回来。
闵行吞吞口水,对李亚茹说:
“你传给我不就好了?”
李亚茹似是漫不经心地说:
“那你肯定就会主动拿这本了,我就是不想让你拿所以才自己拿的。”
班主任喊大家坐好,李亚茹转过头,闵行也没来得及再说什么。
发完新书,教室里充溢着油墨的香气,像下过雨一样。
闵行在每本书的第一页用圆珠笔认真写下自己的名字。
这时,教室门后挂着的大喇叭响起了刺啦刺啦的电流声,同学们立刻坐直了身子,准备听广播。
几声咳嗽后,校长那有些失真的声音从喇叭里传了出来。
接下来是致辞、毕业生感言、年级主任寄语、学生代表发言......
她一个不认识。
或许这些人都毕业于那几所重点小学,又或许他们曾经都住在同一条街上,光顾过同一个摊贩的盐水鸭。
对于河这边的生活,她是完全不了解。
那天的广播实在无聊,每个人的致辞都千篇一律,好像大家不约而同地随便打开一个网站,搜到第一个能用的打印出来就敷衍了事似的。
她呆呆地坐在座位上,搜肠刮肚,把所有勉强能算得上有趣的事都想了个遍。
夕阳透过窗户投到黑板上,原本规则的平行四边形被越拉越宽,直到四边形被彻底涂成金黄色,广播才终于结束。
耳边一下子安静下来,“死啦死啦”的蝉鸣声瞬间涌进窗户。
紧接着是班主任的总结发言。
闵行坐在第一排,仰着头听着,心里却在反复盘算回家的路。
她反复在脑海里确认——
要从靠近厕所的那个门出去,然后向北走三个路口,左拐,穿过小区,再过马路,直走一会儿,就能到达公交站。
早上邓老师是这么说的。
坐回去的公交需要两块五。
她早准备好了三张纸币,一直塞在校服裤兜里。
她有些不放心,想确认一下钱是不是还在。于是把手悄悄伸进裤缝,直到摸到一张有些喇手的纸——
还在。
她松了口气。
班主任讲完话,大家各自散去。
闵行把书本码齐,撑开书包准备装进去,却突然发现数学书的封面上有一道鲜红的指印。
她一惊。
她赶紧低头看自己的手——
触目可见的是一片血。
满手是血。
脑海里一下子血气翻涌。
她仔细回想刚才摸过的地方,排除所有可能后,她怀着不安,偷偷摸了摸裤子,触手一片湿腻。
裤子湿透了,全是血。
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来月经。
然而此时坐在座位上的她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流血?受伤?难道会死吗?
她脑子里乱成一团。
换做一般的孩子,或许会吓得大声喊叫,然后扑进老师怀里放声大哭,又或者会无助地给妈妈打电话,毫无保留地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害怕、多么多么想要安慰。
可她当时只有一个念头:
不能让别人知道。太丢人了,太难堪了。
开学第一天就闹出这种事,大家肯定会觉得自己是个麻烦的。
黄木的凳子、黑色的裤子、昏暗的教室、还有一身的血......
教室里的人渐渐走光。
她故意放慢收拾的动作,几本书在桌上反复对齐。
她在等,等所有人都离开。
她等了很久,直到后排终于没了声音,她也不再假装整理课本。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就在她以为教室已经空了的时候,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你还不走吗?”
她没有回头,她还不知道这是谁的声音。
于是她怯懦地低头看着地板,视线触及那双刚还见过的白色帆布鞋,这么看去,被宽大的校服裤子盖着,让人认不出是高帮还是低帮。
但或许很不合时宜,她就这么看着那双鞋,第一次觉得鞋上那条红色的线勾勒出的曲线十分漂亮。
你还不走吗?
这是他和她讲的第一句话。
她慢慢抬头,对他挤出一个笑——
只是对于笑这个表情,她难免有些生疏:
“我再等会儿,我爸爸一会下了班来接我。”
她似乎天生就擅长说谎。
每次谎话脱口而出,她甚至不会觉得有一丝心虚或羞愧。甚至有时候,连她自己都快要相信了她的那些鬼话。
陈轩没有多问,他肩上只背了一个书包带子,另一个带子就这么垂着。
他点点头,问:
“你叫什么名字啊?”
“闵行。”
他歪了歪头,笑了:
“闵行?”
“我知道隔壁就有个区叫闵行。之前我看过班里的学生名单,看到你的名字时,还以为你跟那个区同名,读法也一样呢。”
其实,在这之前,闵行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区名。
她甚至天真地以为,上海就是上海,上海的所有地方都叫上海。
“那闵行......我先走了。你走的时候别忘了锁门哦。”
男孩子把另一条肩带也背上,背着书包转身离开了。
走出教室时,他还朝她挥了挥手示意。只是他挥手的方式很特别,纤细的手腕一动不动,只是像弹钢琴似的轻轻拨弄着几根手指。
随后,男孩转身,就这么走进了那年凉凉的、潮湿的夏夜。
他离开许久后,她听着外面走廊里没了动静,才翻开课本,撕下每张空白页和寄语,折好,去了厕所,把纸塞进内裤垫着。
每迈一步,大腿内侧都被划出一道浅浅的血印。
厕所旁的门已经锁了,她只能从大门出去。
校门口茂密的参天大树见证了无数学生如何出人头地,而此刻,闵行站在树下,却望不出个东西南北。
她迷了路,先前记住的路线已经派不上用场了。
她想着,只要走出这个路口,到没有树的地方,或许就能找到方向。
可是,当她走出树林,眼前的街景却变成了高楼大厦。
灯从一扇扇窗户中透出来,像是无数双冷漠的眼睛,只俯视着闵行一个人。街上车水马龙,车灯织成一条条流动的光带,像是无数条烧成碳的蛇。
在这茫茫的城市里,一共有87条街道,她该去哪儿找一个不起眼的、开往郊区的公交站牌呢?
天色彻底黑了下来,吹来的晚风是冷的、哽咽的、让人鼻头一酸的。
她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啊走,走到大腿内侧血肉模糊,肚子疼得几乎站不起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尽管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抗拒,她还是拨通了妈妈的电话。
电话“嘟——嘟——”响了好久。
终于接通,电话那头传来铁质锅铲划过不锈钢炒勺的刺耳声响,仿佛还夹着呛人的油烟味:
“妈,你来过时代天街吗?你知道11路公交车的站牌怎么走吗?我在这找不到路了。”
还没等她把话说完,电话里就传来一声怒骂:
“哎呀你怎么这么笨。”
紧接着,闵行听到电话那头妹妹声嘶力竭的哭喊。
“嘟——嘟——”
电话被挂断了。
掠过河的风涌过街道。都怪海风太腥了,闵行闻着,只觉得鼻头酸酸的、囔囔的、眼眶也辣辣的。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
“叔叔您好,请问您知道11路公交车的站牌怎么走吗?”
“11路?这个还真不知道......没坐过呢。”
“11路......好像是在那边吧?”
“谢谢姐姐。”
有人指错了路,闵行又绕了好久,她咬咬牙,心里暗暗决定以后出门一定要带好多好多卫生纸。
终于,她找到了那个不起眼的站牌。
看到站牌的那一刻,她原谅了那个指错路的人。
她把书包紧紧抱在身前,又掏出兜里的两块五,静静地守在那里,等啊等。
她已经记不清那天到底等到了什么时候,只记得自己下身应该流了好多好多血。
站牌靠着那条河,河上架着一座钢筋拉起的桥,桥下是黑漆漆、望不到边际的河水,桥上的车流堵成了一口沸腾的鸳鸯锅,河对岸的霓虹灯远比这边暗得多。
她开始欣赏起这夜景,看着远处闪烁的灯火,不禁幻想起来:
或许有一天,自己也会开着一辆黑色的越野车,车里放着电台音乐,挂着空挡堵在高架桥上。她在车里百无聊赖听着电台播放流行歌手新出的专辑,这时,手机突然响起,她接起电话 ——
“还没有到家吗?饭快做好了哦~”
“快了快了,我在桥上堵着呢。对不起嘛~为了吃到你的饭,我也很急诶!请您原谅我吧~”
于是电话那头勉为其难地说:
“那就下不为例哦~要是还有下次,就惩罚你来做饭!”
闵行看着面前一辆辆驶过的汽车,心里琢磨起来以后要买什么款式的车......
轿车固然不错,但她更喜欢底盘高高的越野车,就像今天陈轩家的那辆一样,一眼看上去多帅气啊。
就在这时,红灯变绿,一辆黑色越野车与她擦肩而过,路过的时候似乎还放慢了速度。
对的,就是这种款式。
瞧,自己的品味多好,光在这座小城市,就有这么多人开这款车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