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让她带李秋去见见大哥,二人也将要成婚的,要培养培养感情。路上,李秋一直向她打听哥哥的喜好。像他喜欢金首饰还是玉首饰,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点心,喜欢做什么事,喜欢什么样的女郎。
宋祎其实觉得她有点吵,但还是尽己所能地给她解惑,哥哥性子比较活泼,金玉首饰都不太喜欢,但是比较喜欢像芍药这样的花,真花还是珠花都很喜欢。他喜欢橙色这样的亮色,喜欢吃庆福楼的绿豆饼和东城区尽头的枣泥酥,喜欢读一些话本子,听外头的读书人说书什么的。但哥哥喜欢什么样的女郎,她也不知道。
李秋听得很认真,还问可不可以借宋祎的笔墨一用,她记一下。宋祎扶额,只好说,我明日修书一封送到你府上吧。李秋听完就眉开眼笑,连连感谢她。
宋笠坐在亭子里,看到李秋来了,只是低头,耳朵脸颊都有些红,应该是害羞,眉眼间有对未来妻主的喜欢。二人坐在亭中叙话,宋祎就要告辞。走了几步后,她回头看了一眼,李秋拿出一个竹制的小玩意送给她哥,二人眼里俱是情意,满是对对方说不出的欢喜。宋祎一滞,还是急急地走了。
现在她躺在床上,想起那一幕,她以前以为所谓娶夫生女要看家世,要看相貌,看八字,看双方的家人是否好相与。可当二人的眼里尽是欢喜时,她突然觉得成婚好像更需要女男双方相爱,那可能才是成婚的必要条件。
不知为何,她的眼前又闪过了林瑜冷淡漂亮的身影,她一滞,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暗道想什么呢,就因为太累沉沉地睡过去了。
第二日宋祎早起就点灯磨墨提笔写下哥哥的喜好,交代侍从把信交到李三小姐手上。
她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就开始温习这两日的功课。宋祎是个很好学的人,虽然长了张好像不太正经的脸,但是从小就喜欢念书,在学堂里一直名列前茅。她十二岁也就是前一年就通过了童试,成为了一名年轻的秀才。但是她也没有丝毫懈怠,一直很刻苦的念书,准备参加乡试。她不想因为母亲的荫蔽入朝为官,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朝堂上有一番作为。
年轻的女郎这些年跟在母亲身边,也是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也更了解庙堂外的百姓的艰难与苦痛,更明白边境上的危险与牺牲。
回到当下,李秋自从了解到宋笠的喜好,就隔三差五地找借口上门见宋笠。天天给他带一些他喜欢的东西,她还每次上门都穿的亮色的衣衫,一门心思的要讨未来夫郎的欢心。宋祎只觉得无奈—她的哥哥也是天天盼着李秋的拜访。宋尚书也不是很古板的人,加上皇陵的事务缠身,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宋夫人李氏倒是很开心,喜欢这个活泼可爱的儿媳。
这边的宋祎开始想给林瑜什么谢礼,她问身边的侍从白露:“年轻的郎君一般喜欢什么样的礼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